1、- 1 -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 2019 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二次诊断考试试题24.晋献公夺取晋国国君位置后,为巩固其地位,将公族(大宗国君亲族)势力屠杀殆尽。从此晋国不再立公子、公孙为贵族,史称“晋国无公族”。这样一来,政权就落到卿大夫手中,于是就有了韩赵魏三家分晋。这说明 ( )A. 西周的分封制开始瓦解 B. 宗法制有利于政权稳定C. 封建等级制度受到冲击 D. 家国体制退出历史舞台25.魏晋南北朝时宰相事权,由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协同行使。隋唐又进一步完善为中书省拟旨、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的分工协作。宋元之际三省制消亡,仍沿袭群相旧例,设丞相、平章、参政、左丞、右丞等多名官员,会议处理
2、朝廷机务。材料中三省制演变A. 从制度上消除了腐败的根源 B. 是人治与法治的紧密结合C. 是权力分割与制约的产物 D.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26.有古代中国民谣说:“一家十五口,七嘴八舌头,我要烙烙饼,他要喝稀粥。人多乱,狗多窜,媳妇多了不做饭。”此民谣反映出A. 农民从事手工业收益高 B. 古代农村商品化不断提高C. 土地兼并不利于改善民生 D. 小农经济具有思想基础27在中国古代,“文”与“化”联缀使用 最早见于先秦时代的易经中,“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而“文化”一词正式出现是在西汉刘向的说苑指武中,“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
3、,然后加诛”。据此可以推知,将文化二字合为一词的本义是A先秦创造的精神文明成果 B儒学中治国平天下的内容C以道德礼乐去教化、感染 D起用知识分子以治理国家28.1858 年中美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大清国大臣与大合众国大臣公文来往,应照平行之礼,用“照会”字样;领事等官与中国地方官公文往来,亦用“照会 ”字样。这一规定A. 反映中国被迫接受近代外交规则 B. 表明中美两国开始平等外交往来C. 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D. 扩大了美国在华的领事裁判权29. 1896 年,全国督办铁路事务大臣盛宣怀自办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直至清朝灭亡,一直拥有发行钞票的特权,并代替传统钱庄,提供了国内
4、工商业经营所需的绝大部分贷款。这表明A. 自然经济结构日渐解体 B. 中国近代金融体系已经确立- 2 -C. 外国资本输入份额减少 D. 金融变革促进民族工业发展30.七七事变后,日军想在华北范围内,以强大的军事打击,速战速决,迫使中国屈服。因此,淞沪战役打响后,日方最初仅想用第 3 师与第 11 师团组成的“上海派遣军”应对,但随着对中国军队决心在上海“大打”意图的逐渐明了,而向上海增派兵力。这一材料A. 说明了中国政府对抗日有充足的准备 B. 证明了日军扩大侵华战争是迫于无奈C. 体现了日本在侵华战略上比较被动 D. 反映了淞沪会战打乱了日军作战计划31.广东省某县曾经先后完成了三件大事,
5、一是县经委对县办工业企业实行超计划利润提成奖;二是撤销五个工业主管局,由县经委直接领导企业;三是在超计划利润提成奖的基础上,县经委实行财政任务递增包干和超额分成。这些举措A. 改革了国营企业的管理体制 B. 实现了政企分开C. 减少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 D. 改变了企业的所有制形式32.(2018 山东淄博 3 月考试)雅典人组织上演悲剧时,要求全体公民不论阶层、职业都要参与进来。戏剧节期间,城里的一切事务都要停止,甚至妇女、奴隶、囚犯都可以出来看戏。为了能让穷人也看得上戏,自公元前 5 世纪末,雅典开始给看戏的穷人发放看戏津贴。这些做法旨在 A. 提升妇女的社会地位 B. 增强雅典城邦凝聚力
6、C. 实现全体居民的平等 D. 促进人文思想的传播33. 1934 年 6 月,美国国会参众两院通过了互惠贸易协定法。该法规定:在不经过参议院 批准的情况下,总统可以与外国政府签订贸易协定,宣布对现行关税和其他限制贸易措施的修改。这一规定反映出A. 美国政治制度的原则性与灵活性 B. 美国立法机构服从于行政机构C. 美国总统行使外交权力将不受限制 D. 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遭到破坏34.彼得格勒起义当晚,军事革命委员会发布的通告称:起义“未流一滴血就取得了胜利”。苏联解体后研究资料也表明,当晚冬宫的防卫长官自己打开了冬宫大门,并把起义者带到了临时政府部长们正在开会的地方。然而此前苏联官方坚称起义
7、者在冬宫发生了一夜的激烈战斗。苏联政府这样叙述历史细节,是为了A. 夸奖列宁正确选择了起义的时机 B. 说明敌人非常顽固,需要彻底革命C. 说明革命成果来之不易,需要珍惜 D. 尊重历史的客观性,还原历史真相- 3 -351946 年,千家驹在评价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时说:“这种互惠是一种狼与羊的互惠。狼对羊说,你可以咬一口,我也只咬你一口,这不是“平等 互惠之至吗?”千家驹旨在强调A战后国际经济制度化不利于自由贸易 B后发国家对国际经济合理秩序的需求C关贸总协定有助于实现国际贸易自由 D平等互惠是战后世界遵循的共同原则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到 2015 年,美国 GDP 占世界
8、总量比重由 2000 年的 20.6%下降至 15.7%。进入 21 世纪,美国先后发动了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还策动了 利比亚、叙利亚等国的一系列动乱和冲突,使两国陷入战争泥 潭不能自拔。美国国防支出过度扩张,20002010 年,美国军费开支占世界总量比重都在 40%以上。2008 年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进而引发了国际金融危机,导致自身经济陷入持续低速增长期。20082015 年美国年均经济增长率为 1.4%,远远低于 19902000 年的 3.4%。美国联邦政府深陷债务危机中,一般性政府债务相对GDP 的比重,由 2001 年的 54.7%升至 2008 年的 76.1%,到 201
9、2 年,这一比重已达到103%。摘编自胡鞍钢美国正陷入“保罗肯尼迪陷阱”材料二 从历史的角度看,21 世纪头 50 年是中国战略机遇期。从国际视角看,二十国集团(G20)综合国力呈现南方国家上升、北方国家下降的趋势。目前,中国已是世界最大贸易国,同时也是 G20 各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成为南方国家与北方国家的交汇节点,它们之间的桥梁和渠道,这是“天时”机遇。中国正在走近世界舞台中心,直接影响世界格局走向。周边大国发展是中国的“地利”机遇。中国周边的六大国俄、印、巴、印尼、韩、日,除了日本属于衰落型大国之外,其余都属于正在崛起中的大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大国外交之路,
10、创造了遍布全球的大国伙伴关系网络,与世界绝大多数大国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这成为中国发展的“国和”机遇。摘编自胡鞍钢中国要抓住“天时、地利、国和”的战略机遇期(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进入 21 世纪以来美国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原因。(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21 世纪头 50 年是中国战略机遇期的原因和影响。(13 分)- 4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大国兴衰的启示。(4 分)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中国龙的形象变迁刘志雄龙与中国文化:汉代以前的龙纹出现在祭祀的金石器皿中, “它们都不会是被祭祀的对象,祭祀对象 应该是更高的神” 。史记:
11、“天用莫如龙,地用莫如马。 ”梁高僧传则载有释(代指佛教、僧人)昙超向龙祈雨灵验的故事。民间盛行的求雨祈龙王风俗,无疑与佛教有关。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史记西门豹传说河伯,而楚辞亦有河伯词,则知古祭水神曰河伯。自释氏书入,中土有龙王之说,而河伯无闻矣。 ”宋会要辑稿记载宋徽宗大观二年“诏天下五龙神皆封王爵,青龙神封广仁王,赤龙神封嘉泽王,黄龙神封孚应王,白龙神封义济王,黑龙神封灵泽王” 。施爱东 中国龙的发明:早期的龙纹并不是帝王一家独享的掌纹,唐代一品官员穿龙服的机会比皇帝还多些。元代开始,统治者禁止下官及民众使用龙凤纹,明清两代严厉禁止下官和百姓僭用龙纹。综合材料内容拟定一个主题,结合材料和
12、所学知识对所拟主题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论从史出,逻辑严密)(12 分)45.【历史 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5 分)材料 东汉顺帝阳嘉年间,尚书令左雄建议改革察举,并对孝廉进行考试。具体办法是由公府主考:儒生出生的考经学,文吏出身的考文书。公府考毕,再由尚书省复试。阳嘉新制被后人称为“试文之法” ,它的亮点是“以文取人” 。这次改革,是察举中出现弄虚作假而引发的。德行和吏能有可能由举主夸饰,考试却是一种先进的文官录用制度,可以有效地抑制类似的弊端。所以阳嘉孝廉考试之法,标志着传统选官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在阳嘉之前,察举主要依赖刺史、郡守的个人举荐;而阳嘉之后,察举呈现出两个环
13、节:一是州郡举荐,一是朝廷考试。仅能得到地方官举荐并不能保证做官,被举荐者还须通过朝廷考试的环节。所以阳嘉之制,可以 看成- 5 -察举科举的过渡形态魏晋以下察举,考试环节越来越重,举荐环节越来越轻,“以文取人”最终主导了察举制,并进化为科举制。整理自阎步克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1)根据材料,概括阳嘉新制的主要做法与主要特点。 (6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东汉阳嘉新制。 (9 分)46.【历史选修 4: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5 分)材料 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各国都把全国经济转到战争的轨道。政府设置机构对经济实行管制和监督,这种管制机构大都由垄断
14、组织的董事、经理、专家或者其他代理人掌管。 英国 1915 年,议会通过了国防法令,授予政府管制国民经济的全权。英国内阁成立了以劳合乔治为主席的军火生产供应委员会,旋即升格为权力极大的军需部,专门颁布了军需法案英国在战争迫在眉睫的时候将铁路收归国有,在实行军需法案之后的半年时间里管制了 2000 家企业,直接投资新建了 389 个军事企业。在战争的头五个月中,英国损失了 25 万吨商船,使工业原料、军需物资和粮食的供给陷入困境,政府逐步采取了一套严格的控制措施。大幅度提高税收和发行公债,向市场借款、税收收入为战争总支出提供了三分之一的来源。价格控制也一步步 地实行,控制的范围逐步扩大。如食品价
15、格的控制,先是限价,英国最终实行了全面的强行配给制度。摘编自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1)据材料归纳一战期间英国大规模的“经济实验”的主要措施。(6 分)(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一战期间英国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实验”的原因。(9 分)47.【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梅贻琦,字月涵,1889 年生于天津。他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沉着、稳重、持之以恒。他同时又深受西方教育思想的熏陶,善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在任清华大学校长期间,梅贻琦不仅追随蔡元培先生的“学术自由、兼容并包”思想,还会通中西,融西方通才教育思想于中国教育改革之中,不仅吸收、借鉴“教授治校”的
16、民主管理理念,还传承创新,将民主管理思想渗透到教育实践之中,且卓有成效。七七事变后,北大、清华、南开三所著名大学迁往昆明组建西南联合大学。梅贻琦认为三校融合的基础是自由与民主的校风,在 担任常委会主席期间(西南联大的实际校长) ,梅贻琦在西南联大贯彻执行学分制,结合实际情况培养通才和专才。梅贻琦多方聘用专家学- 6 -者,使西南联大师资力量雄厚,聚集了大批学术前沿的学者和专家。艰难条件下的办学经历,使梅贻琦摸索出极具实践意义的人才培养模式。摘编自王柏豫梅贻琦教育思想及实践研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影响梅贻琦教育思想形成的原因。 (7 分)(2)根据材科并结合所学知识,试评价梅贻
17、琦先生的教育实践活动。 (8 分)- 7 -武威六中二诊历史答案选择题24-28 B C D C A 29-33 D D A B A34-35 B B问答题41.【答案】:(1)趋势:霸权优势相对下降。(2 分)原因:发动对外战争,军费负担过重;次贷危机导致经济增速持续低迷;联邦政府债务负担过重,影响职能发挥;美国决策机制僵化,行政效率降低;经济全球化的冲击。(6 分,任写三点即可得分)(2)原因: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动给中国带来的机遇;中国是南北国家经济交流的中心环节,有助于中国加快融入全球化;周边大国的崛起为中国提供了良好机遇;改革开放以来致力于大国关系的改善,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改革开放
18、取 得的显著成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9分)影响:有利于加快中国走向世界中心的进程;树立了中国负责任的世界大国形象。(4 分)(3)启示:大国兴衰取决于自身的战略抉择;大国兴衰深受国际环境的影响。(4 分)42.解析:本题以龙的形象在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为线索,考查古代文化发展的特点,以及与政治经济的发展联系。答案:示例:主题:龙形象的演变与中国古代文化的特点中国古代文化元素的发展得益于统治者的支持和文化的交融。例如中国龙的形象在早期的宗教神话体系中,并未占据很高的地位。到佛教传入,佛经上记载的龙王与民间信仰的龙神,丰富了龙的含义。宋代龙被皇帝封为王,龙的形象地位进一步提高。中国古代专制主
19、义统治不断发展,在文化中也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例如元明清时期,君权逐渐得到强化,龙的图案被皇帝垄断,成为专制皇权的象征。选做题45.【答案】:(1)主要做法:规定考试内容;逐层考试主要特点:以文取人(2)评价:一定程度上有效的抑制察举的弊端,维护社会的公平;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国家选拨优秀的人才,维护东汉的统治;为科举制的出现奠定了基础;但是过分强调考试,背离- 8 -了举孝廉的本意46.【答案】:(1)设置对经济实行管制和监督的专门机构;实行“国有化” ;采取计划和财政手段管控经济(2)垄断组织的出现,战时传统市场经济的运行失范,战争的消耗与灾难47.【答案】 (1)形成原因: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西方教育思想的熏陶;借鉴蔡元培等近代教育家的思想;个人的努力及不断传承创新。(2)评析:其民主管理、教授治校,有利于自由民主校风的形成;其培养通才专才,有利于新式人才的培养;其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有利于推动了学术发展与进步;推动了中国的教育近代化和中国新式教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