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武威六中 2018-2019 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学段考试高一地理(文)试卷第 I 卷(选择题)1、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有着密切关系。据此回答 1-2 题。1亚马孙河流域是世界人口分布稀疏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复杂 B.气候湿热 C.资源匮乏 D.地处内陆2巴西高原东部是南美洲人口相对密集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气候适宜 文化单一 地势平坦 水力资源丰富A. B. C. D.下图是“我国某大城市各类土地地租随距离递减示意图”。读图完成 3-4 题。3当线变成线时,住宅区可拓展到( )A 环城路 B 三环路C 二环路 D
2、一环路4近年该市的工业企业由城区迁移到郊区,主要原因是( )城区用地紧张,地租上涨 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 为了缓解城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郊区廉价劳动力丰富 人口向郊区迁移A B C D 全球人口迁移在不同历史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5-6 题。5下列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主要属于政治因素的是()A.文化教育及婚姻家庭 B.交通和通信的发展C.战争引起的难民潮 D.深圳经济特区吸引大量人口迁移6新中国成立以来与 80 年代中期到现在两个历史阶段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从迁移方向看都是从内地流向沿海,从经 济发达地区流向欠发达地区 从迁移原因看,前
3、者是受国家政策影响,后者主要是经济因素引起的 从迁移量看,前者以国家有组织的迁移为主,迁移量小,后者以自发迁移为主,流动量大 从迁移方式看,都以被迫性- 2 -迁移为主A. B. C. D.下图中 a、b、c 分别表示 0-14 岁、15-64 岁、65 岁及以上三个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据此回答 7-8 题。7在图中四个国家中,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是()A. B.C. D.8图中国 0-14 岁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大小及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是()A.70% 鼓励生育 B.60% 计划生育 C.15% 采取移民政策D.30% 鼓励人员出国读某城镇略图,回答下题。9下列有关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
4、是()A.图中处最可能是住宅区 B.图中处最可能是工业区C.图中处最可能是商业区 D.该镇的印染厂布局在图中的甲处是不合理的10若乙处为新开楼盘,下列房地产开发商广告词中,能反映其优美自然环境的是()A.毗邻大学,学术氛围浓厚 B.交通便利,四通八达- 3 -C.视野开阔,俯瞰全城 D.绝版水岸名邸,上风上水11关于城市等级的叙述,正确的是()A.城市等级越高,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种类越少B.城市等级越低,其服务范围越大C.城市等级越高,其人口规模一般越大D.城市等级越低,其数目越少,距离越近12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标志是()A.城市的数量 B.城市人口数量C.城市的规模 D.城市人口占
5、总人口数的比重上海浦东新区建设,打破了“城市化地区”与“非城市化地区”的概念,绿色与灰色区域并存穿插,把城市绿化与绿色农业的开发相结合。据此回答 13-14 题。13下列功能区属于“非城市化地区”的是()A.农产品加工工业区 B.陆家嘴金融贸易区C.综合农业开发区 D.城市绿化带14 将“城市化地区”穿插在“非城市化地区”内的主要目的是()A.加快非城市化地区的城市化进程 B.改善和美化城市环境C.使交通更加便捷 D.受浦东 地形条件的限制北京在一人行道改造工程中,采用了质量很好的透水砖,这给城市带来了诸多方面的环境效益。完成 15-16 题。15以往城市中多采用釉面砖、水泥等不透水的材料铺设
6、地面,这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主要危害有()阻断了大气降水直接补充地下水的途径冬季雨雪天气极易使地面结冰,引起交通和出行困难影响了城市植被的生长 降低了城市地面和空气的干燥程度A. B. C. D.16除了铺设透水砖以外,下列哪些做法对改善 北京城市生态环境有直接影响()A.大力发展工业 B.推广使用清洁能源C.扩大郊区花卉、 蔬菜的生产规模 D.在城市郊区大力发展旅游业17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城市发展一般规律的是()- 4 -A.甲 B.乙 C.丙 D.丁18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是()A.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B.农作物品种的选择C.农作物生产所
7、选择的地理位置 D.农业与地理环境的相互联系读某地区局部示意图,回答 19-22 题。19若图示地区在地规划布局小麦地、果园、乳牛厂和蔬菜地,那么地是()A.小麦地 B.果园 C.乳牛厂 D.蔬菜地20若地是蔬菜地,布局的最主要原因是()A.地势平 坦 B.交通便利 C.灌溉便利 D.技术水平高21若图示地区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地以种植水稻为主 B.两地发展城郊农业条件优越C.地可以因地制宜发展林果业 D.耕作制度一年一熟22近 20 年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某些耕地农业景观经历了“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的更替,影响这种农业变迁的主要因素是()A.政策 B.气候 C.
8、水源 D.市场下图是某农场土地利用示意图,该农场放牧地主要用于牧羊。据此完成 23-24 问题。- 5 -23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 型是()A.商品谷物农业 B.大牧场放牧业 C.混合农业 D.水稻种植业24这种类型的农业分布区最典型的是()A.北美五大湖周围地区 B.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C.我国成都平原 D.阿根廷潘帕斯草原25亚洲水稻种植业的优势条件有()A.人多地少,劳动力丰富 B.科技水平高C.雨热同期,水热条件好 D.种植历史悠久,机械化水平高第 II 卷(非选择题)2、综合题(共 3 题,共 50 分)26读亚洲水稻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22 分)- 6 -(1)图中水稻分布区分别
9、位于亚洲的哪个分区:A_,B_,C_。(2)从气候上看,A、B、C 三地均为_气候区,_资源丰富。从地形上看,A、B、C 三地均分布在_和_地区。(3)本地区_稠密,_资源丰富,为发展季风水田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4)亚洲水稻生产的单产高,但商品率低的主要原因是_ _。(5)亚洲水稻种植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是_。27读我国某城市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12 分)(1)简要分析 A 功能区的区位优势。(4 分)(2)如果 B 功能区是高级住宅区,请说明该住宅区的主要区位优势。(4 分)(3)该城市工业区的分布有何特点?(4 分)28读“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6 分)- 7 -人
10、口增长模式转变示意图(1)图中斜线部分表示 ,从总体上看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处于图中 阶段。 (2)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最快的是 阶段,该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率快速提高的原因是 。 图中人口自然增长率快速下降的是 阶段。 (3)D 阶段人口出生率较低的原因是 。 (4)目前发达国家最主要的人口问题是 ,解决这一问题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 8 -高一地理(文)参考答案1、选择题15 BDBAC 610 BCBAD 1115 CDCBD 1620 BCAAC 2125 DDCBC2、综合题 26、 (每空 2 分,共 22 分)(1)东亚;东南亚;南亚(2)季风;水热;河流中下游平原;河口三角洲(3)人
11、口;劳动力(4)人口众多,人均耕地少,精耕细作(5)适度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科技水平,提高商品率27、(12 分)(1)位于城市中心,交通便利;接近消费市场等。(答对任意两点得 4 分)(2)地处盛行风的上风地带,位于河流上游沿岸;邻近风景区和教育区,环境优美;位于城市外缘,远离市中心和工业区,环境污染相对较轻;靠近公路干线,交通便利。(答对任意两点得 4 分)(3)位于城市外缘,多沿交通线分布;位于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地带;位于河流下游沿岸。(答对任意两点得 4 分)28、(每空 2 分,共 16 分)(1) 人口自然增长率 C (2) B 生产力水平提高,医疗卫 生事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口死亡率快速下降(答对任意两点得 2 分) C (3) 人们的生育观念发生较大转变,社会保障程度提高,避孕节育措施的日益普及等(答对任意两点得 2 分)(4) 人口老龄化 鼓励生育,接纳移民,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关心照顾老年人等(答对任意两点得 2 分)-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