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江西省鄱阳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检测试题.doc

    • 资源ID:1205932       资源大小:2.21M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江西省鄱阳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检测试题.doc

    1、- 1 -鄱阳一中 20182019 学年度下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检测试卷历 史 试 卷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1我国的二十四节气具体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冬至、小寒、大寒”等名称。下列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节气反映四季变化与中国传统农业密切相关 B节气体现了国家的“抑商”政策C节气影响着中国人的生产与生活 D节气体现中国古代天文历法的进步2中国古代的官营手工业素来发达,在冶金、制瓷、纺织等行业中,一直保持领先地位。官营手工业的产品大多精美,质量也上乘。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工匠优秀,积极性高 B生产不计成本C市场需

    2、要高质量的产品 D国家权力的支持3明中期,苏州东城“比屋皆工织作” ,杭州城东北“机杼之声,比户相闻” ,这反映了A金钱至上的社会风尚 B官营丝织业的兴盛C民营丝织业的兴盛 D弃农经商现象十分严重4法国著名汉学家谢和耐指出:“中世纪的中国在近代化方面进展显著,比如其独特的货币经济、纸币、流通证券,其高度发达的茶盐企业。在社会生活、艺术、娱乐、制度、工艺技术诸领域,中国无疑是当时最先进的国家,它具有一切理由把世界上的其他地方仅仅看作蛮夷之邦。 ”作者高度评价的朝代是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5在谈到中国古代某一制度时, 新全球史提出:“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

    3、兼并。这项制度根据土地的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 ”据此可以推断出这一制度A自汉开始实行至宋朝废止 B从根本上阻止了土地兼并C平均分配了全国土地 D有利于保护小农经济,维护封建统治6文学作品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史料之一。元镇在织女词中描述到:“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 。各地还有所谓“祖传秘方”的存在。上述现象最能说明A古代妇女的社会地位低下 B古代手工业技术传承的特点- 2 -C手工业专业生产水平提高 D民营手工业与市场联系密切7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历史上,城与市的关系经历了五个演变阶段:有城无市,城中有市,城区即市区,城在市中和有市无城。这一演变过程说明A政治因素是主

    4、导城市发展的唯一要素 B商品经济发展促使城市经济功能增强C重农抑商政策是城市变迁的根本因素 D军事需要使地方城镇的效能日益减弱8公元前 594 年,鲁国实行“初税亩” ,规定不论“公田” 、 “私田” ,一律按田亩实数收税。这一税制改革A成就了鲁国的霸主地位 B加速了土地兼并的进程C促使土地所有制逐步发生变革 D促成了“重农抑商”政策的形成9下表反映了中国古代历代政府的部分农业措施。这些措施体现出中国古代A土地集中趋势已失控B农业可持续性发展观念C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D政府直接控制农户生产10有的学者认为,传统中国的市场不可谓不发达,城市的规模也曾居世界之首,但是市场的性质受制于消费的性质及其社

    5、会效应。古代中国的消费结构中,国家军费、行政消费大大超过生产性人口消费。由此可以得出A中国古代手工生产是落后的 B中国古代城市规模居世界首位C国家体制制约中国古代商业经济的发展 D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受阻11开辟新航路带来的后果中,不包括A西、葡两国扩充了资本 B意大利的商业地位削弱C扩充了欧洲与亚洲、非洲之间的贸易 D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12马克思指出:“创造资本关系的过程,一方面使社会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转化为资本,另一方面使直接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因此,所谓原始积累只不过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 ”下列项中不属于西欧资本原始积累典型途径的是A推销国债,提高赋税 B商业战争,武

    6、力征服C贩卖奴隶,掠夺殖民地 D工业革命,商品输出13 “虽然远航的目的是寻找黄金,但客观上却取得了地理上的重大发现,它不仅发现了美洲这块新大陆 ,而且通过实地考察探明了地球上的海洋是相通的,证明了地球是圆- 3 -形的,这对科学的发展和人们宇宙观念的更新具有重要意义。 ”材料突出反映了新航路的开辟A有助于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B把美洲纳入世界大家庭C导致了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D导致了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14新航路的开辟带来了“地理大发现” ,从而引起了“商业革命” 。 “商业革命”的表现不包括A贸易范围空前扩大,地区性贸易向世界性贸易扩展B欧洲商路和贸易的枢纽由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C美

    7、洲的烟草、玉米、可可等商品出现在欧洲市场上D贵金属的大量流入,西欧金银持续贬值,物价直线上升1515 至 16 世纪,人类历史开始了大航海时代世界由孤立走向联系,由分散走向整体。以下与这一历史时期特征最吻合的一组词汇是A维生素、棉布、橡胶 B新大陆、黄金、香料C蒸汽机、工厂、火车 D内燃机、石油、电话1619 世纪四五十年代,一位英国政论家这样描述:“现在看得很清楚,我们可爱的国家大不列颠已经被分配承担为她的姐妹国家制造商品的崇高使命。这种按照自然法则,用原料换制成品的办法使各个国家相互服务,显示人类的兄弟之情。 ”这段话的实质是A英国殖民者为自己的军事侵略行为寻找借口 B世界市场基本形成C深

    8、刻揭示了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 D各国都能接受的交易行为17 航海条例是英国近代早期关于航海贸易的一系列立法。下列关于航海条例 ,说法正确的是A颁布于光荣革命之后 B是自由主义政策的产物C与英荷海上争霸相关 D使英国取得了世界霸权1819 世纪晚期,英法两国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美德两国经济发展迅速,造成上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先后不同 B占有海外殖民地多少不一致C对采用先进技术的态度不同 D国内政治状况存在较大差异1919 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洋务派提出“欲自强,必须浚(获取)饷,欲浚饷莫如振兴商务”的口号。这表明- 4 -A洋务派还停留在只学习西方军事技术的

    9、局面 B洋务派不主张向西方学习C洋务派认识到经济发展必须解决政治制度问题D洋务派已认识到发展工商业的重要性2020 世纪初,日本“仁丹”大量倾销中国市场。1916 年,中华制药公司在申报上刊出下图广告,与日本商品展开激烈竞争。图文信息可以作为直接史料来说明A民族工业以“自强”为口号打入市场B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业C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D近代实业家具有较强的民族救亡意识21下图是近代以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本总额发展变化的一幅曲线图,从1866 年到 1956 年 90 年间共出现了三个资本总额的投资高峰,其中第二个高峰出现的原因主要在于A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的

    10、限制B民国初期,政府奖励发展实业C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D相对和平的国内外环境221935 年,南京国民政府通过加资、合股、接管、国营等各种方法,实现了对沿海地区工矿业和交通运输业的控制和垄断。同时,在中国中西部地区建立了大批重工业厂矿,如钢铁工业、飞机制造业、电工电料业、化学工业、钨锑等矿产业。这些做法A为抗日战争奠定了物质基础 B平衡了农轻重的比例关系C实现了中国经济布局的平衡 D使民族工业遭到毁灭性打击2319121919 年,中国新建工矿企业四百七十多家,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多万元。下列关于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原因表述正确的是A群众掀起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 B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

    11、的限制C南京国民政府颁布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D外商企业刺激和洋务运动诱导24下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 。华资企业增长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5 -时间 厂数 创业资本 工人人数1913 698 330824000 2707171920 1759 500620000 557622A迈进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B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C近代企业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D推动民主主义革命进入新的阶段25当西方和平降临之时,却是中国内战爆发之际;当西方开始重建之际,却正是中国内战加剧之时;当西方经济恢复发展之时, “中国经济却走向崩溃” 。此时导致“中国经济却走

    12、向崩溃”的原因是A世界经济危机 B中苏关系的恶化 C西方世界的封锁 D国民政府的掠夺二、材料题(共 50 分)26阅读下列材料:(22 分)材料一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白居易朱陈村材料二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蓄积足而人乐其所矣。材料三 (吴江县)绫绸之业,宋元以前惟郡人为之。至明熙、宣间,邑民始渐事机丝,犹往往雇郡人织挽。于是盛泽、

    13、黄溪四五十里间,居民乃尽逐绫绸之利,有力者雇人织挽,贫者皆自织而令其童稚挽花,女工不事纺绩而日夕治丝。乾隆吴江县志卷三十八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生产是怎样的一种基本模式?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种基本模式形成的条件。 (8 分)(2)材料二是怎样看待商业和农业关系的?这一思想对后来明清时期社会发展有何影响?(8 分)(3)依据材料三,指出我国传统经济结构中出现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种现象表明了什么- 6 -实质?并指出明清时期它发展缓慢的政策因素。 (6 分)27阅读下列材料(12 分)材料一 18 世纪,英国兴起技术革新和产业重组的浪潮。工业革命由此展开,不仅在空间上逐渐扩散,而且波

    14、澜起伏、连续不断。工业革命造成了人类社会的大转型,改变了整个世界。岳麓书社历史必修经济成长历程材料二工业革命的主角蒸汽机,是经济和科学相结合的产物。科学对工业革命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工场手工业生产,主要依靠人力和以经验为主的技术;以机器为主的大工业生产,需要用自然力代替人力。这就得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知识。大工业把科学作为一种独立的生产能力,从此,科学在生产中的地位一天比一天高。简明科学史话材料三科学开始对工业没有什么影响。我们迄今所提到的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冶金业和运输业方面的种种发明,极少是由科学家作出。相反,它们多半是由响应非凡的经济刺激的.有才能的技工完成的。不过 1870 年后,科学

    15、家开始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它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作坊。全球通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中的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兴起的原因有哪些?(6 分)(2)材料二、三反映了工业发展与科学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从中我们可以得到怎样的启发?(6 分)28阅读下则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16 分)材料一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摧毁了中国自身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瓦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面临“千古未有之变局”。材料二老舍的著名话剧茶馆

    16、中有一位秦二爷,他在 19 世纪末致力于投资近代工业,他的理想是要“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债,那才能救国!”他也确实办了一些实业,1916 年前后,他举办的这些企业最为红火。但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他的- 7 -企业被国民政府作为“逆产”强行“接收” ,拆卸、倒卖一空。(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述 50-70 年代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表现。 (6 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19 世纪末秦二爷投资近代企业时,民族资产阶级掀起了什么热潮?简要概括 1916 年前后秦二爷的企业最为红火的原因。 (10 分)高一历史参考答案选择题:1-5:BDCBD 6-10:BBCB

    17、C 11-15:ADADB 16-20:BCCDD21-25:CAADD.26 (1)小农经济。条件:铁器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 (8分)(2)关系:农业是本业,商业是末业。影响:强化了自然经济,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导致中国被远远甩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的后面(导致中国近代落伍) 。 (8 分)(3)新现象:雇佣劳动;表明: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因素:重农抑商、闭关锁国。 (6 分)27 (1)资本主义代议制的确立;广阔的国内外市场;殖民扩张积累的雄厚资本;圈地运动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技术的积累与创新;(6 分)(2)关系:科学转化为技术,对工业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而工业的发展又反过来对科学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并为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启发:科学技术是生产力。(6 分)28 (1)表现:外资经济的出现;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洋务经济的出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6 分) (2)热潮:兴办实业的热潮(或:实业救国的热潮)原因: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为我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给中国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时机;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以及爱国心的驱使等。 (10 分)- 8 -


    注意事项

    本文(江西省鄱阳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检测试题.doc)为本站会员(吴艺期)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