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省溧中 20182019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题,每题 3 分,共计 6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汉代对地方割据势力的打击产生了两个“副产品”:一个是强化了郡县制,另一个是产生了新的选官制度察举制。这主要说明( )A血缘政治的影响力逐渐减弱 B汉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完善C地方割据势力促进社会转型 D地方势力决定集权的发展2乾隆时期,军机处扩大到“内而六部卿寺,暨九门提督,内务府太监之敬事房,外而十五省、东北奉天、吉林、黑龙江将军所属,西南至伊犁、叶尔羌将军、办事大臣所属,迄至四裔诸属国,有事无不综汇” 。据材
2、料可推知军机处( )A对皇权具有一定制约 B成为清朝正式机构C成为全国政事的中枢 D全面取代内阁职能3约翰汤姆逊在中国和中国人影像中记述:“镇江府位于大运河和扬子江的交汇之处,据守着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因而在(那次)敌对期间,这里是大力防守的重镇之一。而它的陷落,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和平谈判的过程。 ”文中“敌对”行为的后果导致( )A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 B列强侵略势力渗透到中国内地C西方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D清廷完全沦为西方列强的工具4 “这实际是两个从事现代化历一代人之久的国家间的一场重大较量。在陆上李鸿章的淮军被打的落花流水,在海上经过五个小时的交火,中方损失了 4 艘军舰,一千余名
3、官兵战死。 ”这里描述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5义和团运动发生时,时人的记载大不相同。信奉义和团的刘以桐写道:(团民)“均自备口粮,毫无滋扰。 ”晚晴大臣刚毅记载:“拳民出死力为国宣难,入京以来,秋毫无犯。 ”主剿义和团的劳乃宣写道:“其党焚杀劫掠,无所不至。 ”教民樊国果记载:(义和团)“劫掠焚杀,逾土匪。 ”据此可知( )A历史叙述随时代变化而不同 B历史解释与历史事实难以统一C历史解释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D历史事实因史料冲突无从确证6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一个时代的节点,是千年荣耀的骄傲与近代百年屈辱的交汇点,中国知识精英在这个节点重新寻
4、找方向,开始踏上救赎国家,救赎民族,乃至自我救赎的道路。材料中“一个时代的节点”指的是五四运动( )A发动了人民群众 B引进了马克思主义C发展了民主革命 D建立了中国共产党7国民革命失败后,苏共领导人曾认为,中国红军不可能在农村有所作为,只能等待时机配合城市工人暴动。但是,毛泽东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对这一探索历程表述准确的是( )- 2 -A南昌起义遵义会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中共“七大”“工农武装割据”敌后游击战C秋收起义“工农武装割据”中共“七大”D遵义会议井冈山道路论持久战820 世纪 40 年代初期,画家古元在延安创作了作品青纱帐里(见右图),对该作品的历史解读最准确的是
5、( )A工农武装革命根据地建立 B发动敌后人民力量抗日C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作战 D正面战场顽强阻击日军91945 年 9 月,著名画家丰子恺先生创作和发表了漫画炮弹作花瓶,万世乐太平 (见下图) ,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 A反帝斗争取得完全胜利 B和平成为民心所向C媒体积极参与反战运动 D国共签订和平协定10右图是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兵 力对比图。由此可知,人民军队兵力总 数占据优势始于( ) A全面内战爆发时 B战略反攻开始前C三大战役进行中 D渡江战役结束后11社会主义改造一路高歌猛进,为了继续巩固和扩大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经过充分讨论,在一次党的代表大会上重申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
6、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这次党的代表大会是(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四大12学者俞可平曾指出:建国以来的政治文明建设可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搭建了基本的框架,属于“民主存量” ,而后期的发展则属于“民主增量” 。据此推断这一“增量”包括( )A提出“一国两制”的方针 B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加强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3 -13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新中国外交崭露头角。下列关于日内瓦会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会议和平解决了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B周恩来提出建设性意见推动了会议的进展C新中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
7、D达成的协议结束了法国在印度支那地区的殖民战争14有学者注意到,罗马的扩张,自共和国起,从无停息,耗费了自己的国民人口资源。罗马人不够了,伊特拉斯坎人不够了,意大利人不够了。 “公民权”一次又一次不断扩大,一批又一批的异族进入了罗马,也改换了“罗马”的性质。此后,“罗马”实施了( )A习惯法 B公民法 C万民法 D 民法大全15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指出,美国联邦当局与州当局间的权力划分州政府以制定普通法为常规,而联邦政府以制定普通法为例外。这表明( )A州政府享有的权力十分有限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C联邦制是民主共和制的基础 D联邦政府成为国家权力核心16 “根据它用某国文字发行的份
8、数,不仅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工人运动的状况,而且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大工业发展的程度。 ”这句话中的“它”指的是( )A 四月提纲 B 共产党宣言C 权利法案 D 德意志帝国宪法17 “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是列宁对十月革命的基本设计。十月革命后,最能体现列宁这一思想的措施是( )A建立工兵苏维埃政权 B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C颁布和平法令 D发布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18电影往往是社会现实与舆论的一种反映。1943 年,好莱坞拍摄了一些歌颂苏联的电影,比如光荣的日子 出使莫斯科等。到 50 年代,苏联对美国的威胁成为好莱坞电影的重要主题之一,这类影片有铁幕背后 红色威胁等。与这一时期电
9、影主题转变相关的政治背景有( )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联合国成立 不结盟运动兴起A B C D19下图是欧洲某区域集团组织的成员国扩大示意图。观察图 1 和图 2,该组织的演进反映了( ) - 4 -图 1 图 2 欧洲一体化进程 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美苏对峙格局的形成 从经济合作为主向政治合作为主的转变 A B C D20 “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是因为它不是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 ”20 世纪末,在“旧秩序”向“新秩序”转换过程中( )A国际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B冷战思维终结C多级格局形成 D地区冲突消失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5
10、 题,满分 60 分。21 (14 分)古代中国不断创新地方行政管理制度,体现出高超的政治智慧。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此周初大一统之规模,实与其大居正之制度相待而成者也。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材料二 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自元代始,行省区划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不顾区域经济联系,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这种以北制南,各省北向门户洞开和人为
11、实行形格势禁的政策,在汉地诸行省表现最为突出,从而使行省官失去了扼险而守、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朝廷就比较容易控制了。 李治安行省制度研究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大居正之制度”是指哪一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制度产生的积极作用。(4 分) - 5 -(2)据材料二,指出“新皇帝”在地方上采取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它与材料所述制度相比有何进步性?(4 分) (3)据材料三,概括元朝划分行省区域的主要原则及其目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行省制度的历史地位。(4 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你对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认识。(2 分)22 (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权利法案
12、重申了正统的政府必须依法而治这一古老的思想,还规定议会是英国政府中最高权力的拥有者,议会制定的法律是国内最高法。与其他欧洲国家的法律制度都是在继承古罗马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情况不同,英国法律制度是从自身内部产生出来的,并一直沿着自己的道路独立地向前发展。英国没有统一的宪法典,三百多年来,一直以自己“无宪法”但有发达的宪政的迷人风彩彪炳于世。一些基本的宪法性法律文件援用了几百年,一直未宣布废弃它们,英国“新的政治设施总是兴建于旧设施的基础之上。 ” 整理自夏新华借鉴与移植外来宪法文化与中国宪制发展 材料二 纵观美国宪法诞生前的世界政治形势,封建君主制尚居绝对优势。16世纪末尼德兰革命胜利后建立的”
13、联省共和国” ,实际上是商业资产阶级和贵族联盟的寡头统治。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建立的也仅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联合专政。1787 宪法则创立了新的政体,第一条第九项规定“合众国不得授予贵族爵位” 。宪法规定由人民选举总统,人民代表机构有权罢免总统。 摘编自评美国 1787 年宪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宪法文化的特征,并说明权利法案确立的宪政原则。(5 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美国宪法所确立的“新的政体”的进步意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 1787 年宪法出台的背景以及宪法确立的“新政体”与英国政体的相同点。(7 分)23 (14 分)2018 年是马克思诞辰 2
14、00 年,各地通过多种方式隆重纪念这位重要的思想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马克思没有描绘一幅社会主义的蓝图,这不是他的目标。他想要分析的是资本主义社会内部不断变革的生产力。换句话说,他想要确定的是,在资本主义内部,生产力产生了它的反命题,并不可避免地走向灭亡的过程,就像以前的奴隶制和封建制一样。他最早注意到经济周期是资本主义经济一个常见现象 摘编自【美】布鲁、格兰特经济思想史 - 6 -材料二 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那么它在消灭这种生产关系的同时,也就消灭了阶级
15、对立和阶级本身的存在条件,从而消灭了它自己这个阶级的统治。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请回答:(1)据材料一,分析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灭亡的原因是什么?(3 分) (2)据材料二,指出共产党宣言设想的未来理想社会是什么样子?将如何实现?(7 分) (3)结合所学知识并综合上述材料,针对当今世界存在的问题,说明马克思主义对当今世界的价值?(4 分)24 【上重大改革回眸】(10 分)古今中外有许多涉及教育方面的改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宋神宗熙宁、
16、元丰年间(公元 10681085 年),王安石创立太学三舍法,将太学分为外、内、上三等,初入学为外舍生经年考月试便能逐渐升为上舍生;上舍生毕业成绩优等的可以免试授官,中等的参加殿试,下等的经吏部考试再经殿试后也可授官,从而使学校教育与仕进的结合更加紧密。 张创新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1863 年 6 月 18 日,亚历山大二世批准了国务会议提交的大学章程 ,取消了教育部督学对大学的种种干预,恢复了 1835 年被尼古拉一世取消的大学自治。1864 年 6 月 14 日,颁布了关于初等国民学校条例 ,其中规定允许社会团体和私人创办小学。1864 年 11 月 19 日,颁布了中学章程 。根据这
17、个章程,中学分为古典中学和实用中学(重点学习数学与自然科学)两类。 刘祖熙改革与革命 材料三 维新伊始,先破陋习,特广求知识于世界之卓见,一时取西洋之长,虽奏耳目一新之效,其流弊为轻仁义忠孝,徒以洋风是竞,恐终将招至不明君臣父子之大义亦不可测。此非我邦教学之本意也。是故自今而后,应基于祖宗训典,专一阐明仁义忠孝,道德之学主述孔子。 教育大旨(日本文部省,1879 年) 完成下列要求: (1)材料一反映了王安石变法的哪一项措施?这一措施有什么特点?(3 分) (2)据材料二,概括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教育涉及哪些领域?(3 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日本教育改革的特点。(2 分) - 7 -(4)综
18、上所述,谈谈你对教育改革的认识。 (2 分)25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詹天佑(18611919)为近代中国铁路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积久利兴,获有盈余,然其修路之款,实贷自英,修路之人,亦聘于英。更不得不力任其难,勉负重望。于是昼则手胼足胝,夜则绘图计工,困苦经营,其成功之迟速利钝,初何暇计耶?前尘回首,如在梦寐中!盖始则几忘其难,继则不敢畏难,且直欲自秘其难。浸假中道而废,其不贻笑于邻国者几希! 詹天佑京张铁路工程纪略序 材料二 天佑毕生致力于工学,仅就本职之范围,而言以上三端(注:提请奖励、振奋中华工程师学会;慎选管理俄路事宜代表;继续督办汉粤川铁路事宜,维护中国铁路
19、权益)天佑生性钝拙,从事路工始终垂三十年,只知报国,从不敢殖产营私,平日训诫子弟,一仍以工学为目的。 中华工程师学会詹天佑先生纪念册遗呈(1919 年)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要克服哪些困难?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的技术创新是什么?(4 分) (2)据材料二,指出詹天佑在去世前口授遗呈所念念不忘者何事?(3 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詹天佑的优秀品质。(3 分)- 8 -省溧中 20182019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2 3 4 5 6 7 8 9 10A C A C C C C B B C11
20、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B D A C B B C A A A二:非选择题21、(1)制度:分封制。(2 分)作用: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扩大了统治疆域。(2 分) (2)措施:(全面)推行那县制。(1 分)进步性:地域关系取代血缘关系;加强了中央集权;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3 分) (3)原则:消除地方军事割据的自然条件。(1 分)目的: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1 分)地位: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2 分) (4)认识:任何管理制度都要适应时代的需要而不断发展完善;中国的地方管理制度应该把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任答一点,2 分)
21、22、(1)特征:原生性(独立自主性);不成文性;延续性(保守性)。(3 分)宪政原则:法治;议会主权(议会至上)。(2 分) (2)进步意义: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君主制度;开创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2 分)宪法出台背景:邦联体制阻碍了美国的统一与发展(2 分) ;相同点:都属于代议制民主;司法独立;体现分权与制衡的原则;资产阶级掌权。(3 分,任答 3 点即可)23、(1)原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爆发经济危机,从而破坏生产力导致资本主义的灭亡。(3 分) (2)未来社会的样子:没有阶级对立、每一个人得到自由发展、自由人的联合体(3 分)实现:无产阶级建立自己的统治、实现生产国有
22、化、发展生产力、消灭阶级(4 分) (3)价值: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保障工人权利、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任意一点 2 分,共 4 分)。24、(1)措施:整顿太学。(1 分) 特点:教育与仕进相结合。(2 分) (2)领域:办学管理机制;办学机制;教学内容。(3 分) (3)特点: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与培养忠孝思想相结合。(2 分) (4)认识:教育要与现实相结合;教育改革要与国情相结合,教育要培养实用人才。(2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25、(1)困难:国势衰微;经费筹集;人才调集;技术运用;国际压力等。(3 分,任答三点即可)创新:创造性设计“之”(或“人”)字形线路;采用直井施工法等。(1 分,任答一点即可) (2)事情:激励工程技术人才;发展中国铁路事业;维护中国铁路权益;培育工程学后人。(3 分,任答三点即可) (3)品质:迎难而上、坚韧不拔;鞠躬尽瘁、爱国为民;学习西方、追求真理; 脚踏实- 9 -地、精益求精;自主创新、自立自强。(3 分,任答三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