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美术下册19清明上河图教学设计5浙美版.doc
-
资源ID:1205766
资源大小:1.03M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四年级美术下册19清明上河图教学设计5浙美版.doc
1、119 清明上河图 1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欣赏、讨论,初步了解中国古代城市的生活面貌。2、认识手卷这种国画形式并初学其欣赏方法。3、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会描述作品表现的场景和内容,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4、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古代画家高度精纯的绘画功力。2 学情分析 清明上河图作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是一幅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古代城市生活画卷。北宋画家张择端用画笔生动地记录了中国 12 世纪北宋都城汴京的生活面貌,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旨在引导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画长卷的艺术魅力及其所包含的古代都市的商业、民俗、建筑、交
2、通工具等历史文化信息。四年级的学生对古代城乡的生活面貌比较陌生但充满好奇,教学中应该多让学生自主寻找长卷中得兴趣点进行细致观察、研究、讨论,从中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提高鉴赏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3 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描述作品表达的场景和内容,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难点:对古代建筑、人物服饰、风俗活动了解。4 教学过程 活动 1【导入】激趣导入 1、导入:(现在我们出去旅游可以通过相机、摄像机、手机记录下来我们的足迹,留下了美好的回忆。)2、可是古时候,没有相机、摄像机,人们又是怎样把自己的生活记录下来呢?我们的大画家张择端利用手中的画笔记录了北宋都城汴京的喧闹和昌盛。3、今天,我们
3、跟着大师张择端去了解北宋都城汴京的生活面貌。今天老师就把这一副传世名画带到了现场。想不想看,这么一副传世名画我们应该怎么文明欣赏?(带手套、不能随意用手触摸)活动 2【活动】整体欣赏 1、出示:清明上河图(1)简介:清明上河图。这幅画宽 25.2 厘米,长 525 厘米。2(2)解释:长卷(手卷)(同学们请看这副图又窄又长,所以叫做长卷,而且还是横幅,不能悬挂,只能用手展阅,故又名“手卷”和“图卷”。2、近距离上台观看。(1)谁想上来近距离的观看?(2)你发现了什么?(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人物五百余位,牲畜五六十匹,车、轿二十多辆,大小船只二十多艘。)(3)听了这几个数字你想说什么?(张择
4、端真是一个了不起的画家。真不愧是国宝级文物啊!)同学们你们感到幸运吗?能亲眼目睹大师的风采。活动 3【活动】分段品赏 1、首段:汴京郊野的风光听了这几位同学的介绍,其他同学是不是也想来细细观赏一下呢?为了让大家看得更加仔细,老师已经把这幅长卷分段搬进了电脑里了。出示:汴京郊野的风光(学生欣赏)这一段画卷,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清新优美)一前一后两个脚 夫执鞭赶着一队驮炭的毛驴往城区成为画卷的引子。2、中段:繁忙的汴河码头(1)出示:中段图。(欣赏清新优美的郊野风光之后,让我们观赏这段画卷吧!)学生欣赏(2)从这幅图里你看到了什么呢?(3)与首段相比,这里有什么特点呢?(4)这一段里你最喜欢哪
5、一处?(即将过桥但桅杆还未放下的船只引发了桥上桥下前呼后喊、万众瞩目的场面)(5)说说即将过桥的船工们、桥上的游客们的动作和表情,他们能顺利的过桥吗?(6)看到了此处,你想用什么词来形容这幅画呢?3、后段:热闹的城区街道(1)经过繁忙的汴河码头,我们来到了热闹的城区街道。(出示后段)(2)在热闹的城区街道上,你又看到了什么呢?(学生欣赏指名说)(3)最有趣的是哪?4、小结:全卷所绘人物五百余位,牲畜五十多只,各种车船二十余辆艘,房屋众多,道具3无数,场面具大,段落分明,结构严密,有条不紊。技法娴熟,用笔细致,线条遒劲,凝重老练。为后世了解研究宋朝城市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活动 4【活动】观看动画图 1、清明上河图,美轮美奂,那么我们如果让这幅画上的人物都动了起来会是什么样呢?2、播放动画。3、说说感受。(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鼓励性语言:真有想法、观察的真仔细、仿佛你穿越到了古代等一些感受)4、课内拓展。除了清明上河图是传世名画外,还有很多画卷值得我们欣赏。比如:(富春山居图、步辇图、)这些画作不仅有着高超的艺术表现能力还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活动 5【活动】临摹画中人或景 1、拿起手中的笔我们也来做一次大师吧。2、老师示范临摹3、学生临摹。4、展示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