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课时达标验收(十七)公众参与一、选择题1有关公众参与含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中青年是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公民的环境权是一项最基本的人权 广义的公民环境权包括知情权和检举控告权两种 公众参与是指环境保护中,任何公民都有依据一定法律程序,参与环境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A BC D解析:选 D 青年是环保的生力军;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2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是( )A公众的接受与参与B科研机构与专业技术人员参与C只是国家有关政府部门的职责,与普通公众关系不大D对污染严重的企业实施关、停、并、转,切断污染源 解析:选 A 我
2、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离不开广大公众的参与和支持。公众参与是指环境保护中,任何公民都有依据一定法律程序,参与保护环境的权利和义务。据此回答 35 题。3下列关于公众参与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家庭是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最基本的组织B公众参与必须具备正确的环境观念C公众参与高消费会促进经济发展,带来经济繁荣D公众参与就是青少年的参与4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程度,首先取决于( )A个人的环境意识 B集体的环境意识C公众的环境意识 D国家环保政策5下列实例中,体现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是( )A提倡高消费,拉动经济增长B不用或尽量少用一次性商品C提倡使用一次性用品,提高卫生水平D鼓励市民购买小汽车解析:3.B 4
3、.C 5.B 第 3 题,人类要使自己的环境行为符合环境规律,在实施环境行为之前,必须具备正确的环境观念,即保护和改善环境的目的和动机。第 4 题,公众的2环境意识是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所必需的思想和心理条件,因此是衡量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程度的首要因素。第 5 题,提倡高消费,使用一次性用品,鼓励市民购买小汽车不利于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6为了保护环境,我们每位中学生应当( )树立环境意识 讲究环境道德 捍卫自身的环境权益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A BC D解析:选 C 加强个人环境道德修养是使个人认识到自身的行为方式对自然和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影响和后果,并能自觉地调
4、整个人行为,改变各种不道德的行动。环境保护是一项公益事业,人人有责,我们中学生更应当做环境保护的典范。 7回收垃圾,首先要对垃圾进行分类。一群环保志愿者在某社区推广垃圾分类,他们在垃圾房放置了一些有分类标志的垃圾箱,结果却发现仍有许多居民并没有分类放置,造成这种现象可以排除的原因是( )A居民嫌麻烦,没有垃圾分类的习惯B居民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量多C居民的环保意识不强D居民不清楚垃圾分类的标准解析:选 B 造成居民没有分类放置的原因主要与公民的意识、习惯等有关,另外有些居民对垃圾分类标准不是很熟悉。二、综合题8读材料,回答问题。苹果 ipad、iphone 正在中国热卖,但 137 名苹果中国供
5、应商员工,却因暴露在乙烷环境,健康受到不利影响。2012 年新年伊始,公众环境研究中心、自然之友、环友科技中心等 36 家环保 NGO 针对苹果公司的代工厂污染导致多名员工中毒事件,提出了“拯救白雪公主 ,为苹果清毒”的倡议。(1)以下属于 NGO 主要工作方向的是(多选)( )A环境和生态的教育与研究B协助政府执行环境政策C监督企业的行为D与企业合作开发环保产品及服务(2)NGO 的主要优势有哪些?(3)我国环保 NGO 对于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具有哪些积极意义?3解析:NGO 不靠权力驱动,也不是经济体,尤其不靠经济利益驱动。NGO 的原动力是志愿精神,它们工作的主要方向是环境和生态的教育与
6、研究;协助政府执行环境政策;监督企业的行为;与企业合作开发环保产品及服务。非政府组织的主要优势在于,它们拥有专业的知识、技术及调查能力,拥有更加单纯的社会责任感和充沛的创造力,而且引起了更广泛的基层团体的参与和支持。通过该案例可以看出:中国环保 NGO 的发展对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直接参与保护环境和实行社会监督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答案:(1)ABCD(2)拥有专业的知识、技术及调查能力,拥有更加单纯的社会责任感和充沛的创造力,能引起更广泛的基层团体的参与和支持。(3)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直接参与保护环境,实行环境保护的社会监督。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中国环境报曾有一篇报道:吃烧烤等于“
7、吞绿荫” ,呼吁不能“为嘴伤林” 。报道中介绍了两位中学生针对大街小巷到处分布烧烤羊肉串摊点的现象,算了一笔账,并向社会公众呼吁:“口下留情救树林” 。(1)炭火烧烤对资源环境的不良影响有哪些?(2)你认为采取什么措施既能保留烧烤这种受大众欢迎的饮食文化,又能减轻对环境的污染?(3)根据你的观察,在目前的餐饮业中,还有哪些对环境保护有严重危害的现象?(结合实际列举两例)解析:第(1)题,不良影响主要从对植被的破坏和对大气污染等角度分析。第(2)题,可从技术更新的角度回答。第(3)题,结合生活中的体验及对周边环境的观察了解举例回答。答案:(1)污染空气,破坏森林。(2)电烤。(其他方式只要合理即可)(3)用一次性筷子、用塑料饭盒、吃野生动物。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