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182019 学年度七年级历史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共 50 分)1、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他认为隋文帝“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李纲的高度评价反映了隋文帝一生的最大作为是A.加强中央集权 B社会经济发展 C开通京杭大运河 D实现国家统一2.有学者认为:“科举考试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该学者所谓“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理念是A.公平竞争 B.以文治国 C.分科
2、考试 D.学而优则仕3.大运河连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连接了两个文明。使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逐渐成为一体。“鸿恩大德,前古未比。”那么,隋朝修建大运河所起的最深远的影响是A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 B加强北部边防C加强南北经济的交流 D巩固隋朝的统治4.下列不属于隋朝灭亡原因的是A.滥用民力,大兴土木工程 B.好大喜功,多次发动对外战争 C.奢侈享乐,多次巡游 D.宦官专权5.“炀帝此举,为其国促数年之祚(国运),而为后世开万世之利,可谓不仁而有功者矣。” “炀帝此举”是指建立隋朝 B统一全国 C开通大运河 D创立科举制6.某班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览。下列图片应该入选“盛唐篇”的是地
3、动仪模型 曲辕犁 筒车模型 罗盘针模型A B C D7.在历史上某个时期的黄河流域曾发生了严重的蝗灾,引起了皇帝的重视,“尔食朕百姓五谷,2如食朕之肺腑。”在宰相姚崇的辅佐下,蝗灾没有继续蔓延,很快被制止住了。上述事件发生于A唐太宗时期 B唐玄宗时期 C武则天时期 D宋太祖时期8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英国学者威尔斯在世界简史中所说的中国人具体是指A唐朝人 B汉朝人 C秦朝人 D隋朝人9.史学家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A.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大力发展科举制C.其执政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D.选拔贤才10.文物具有多元的
4、证史价值。下列图片既能证明唐朝陶瓷工艺水平,又能反映当时社会风气的是A.人面鱼纹盆 B.兵马俑 C.骆驼载乐俑 D.渔樵耕读碗11.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为了弘扬民族文化,今年 2 月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在众多唐代诗人中,诗作既豪迈飘逸又清新瑰丽,被称为“诗仙”的是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王维12.下列文物出土于唐代墓葬,这些出土的文物反映 出什么A唐代没有统一的货币 B中国古代金币、银币流通时间长范围广C唐代与阿拉伯、欧洲和非洲都有交往 D证明唐代日本、新罗与中国交往密切大食人俑 东罗马金币 非洲黑人俑313.“渔阳颦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紧急的战
5、报打破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歌舞升平。促使唐朝形势急转直下的是 A安史之乱 B藩镇割据 C宦官专权 D黄巾起义14.宋太祖采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能从根本上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物质基础的A控制军权 B强化君权 C集中财权 D杯酒释兵权15.郭靖和杨康是金庸先生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两个重要人物。他们名字中的“靖”、“康”与下列历史事件有直接联系的是A西夏的建立 B澶渊之盟 C金灭北宋 D元朝建立16.宋朝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当时人们为什么不以从军为荣?A宋朝重文轻武 B宋朝重武轻文 C从军死伤几率大 D从军收入低17.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识干
6、戈(战争)”。这说明 A.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破坏 B.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C.北宋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D.宋辽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18.小明以“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为主题进行探究,下列他整理的内容不符合史实的是A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B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C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明朝最后完成D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19.宋朝时期,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那时阿拉伯等十几个国家的商人经常来华从事贸易。当时政府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A市舶司 B中书省 C行省 D枢密院20.货币
7、是经济发展的见证之一。关于下图货币演变的说法比较恰当的是A由自然形成向人工制作演变 B由手工制作发展为机器制造4C在流通中纸币多于金属货币 D在金属货币流通中出现纸币21.千年风云第一人摘录了 5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名人有关成吉思汗的精辟论述以及各国媒体的报道,展示了“千年风云第一人”的传奇一生。下列内容不属于成吉思汗“传奇一生”的是A.建立元朝 B统一蒙古各部 C建立蒙古国 D发动大规模扩张战争22.忽必烈采取大臣“行仁政”的建议,说明他当时推崇A.法家 B儒家 C道家 D墨家23.宋代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通判还有一个职责:“所部
8、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剌举以闻。”由此可见,通判A单独掌握地方行政权 B掌握地方军政财权C行使对地方的监察权 D兼有监察和行政权24.与下列示意图中所代表的朝代相关的史实为A杯酒释兵权 B签订“澶渊之盟”C设宣政院管辖西藏 D最早发行纸币25.下列有关元朝民族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元朝建立以前,蒙古族处于分裂状态并受到女真族的压迫B元朝的统一局面对民族融合提供了有利条件C回族的形成是元朝民族融合的重要事例D元朝人将人民分四等的政策带有民族歧视和压迫的性质第一部分答案序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学校班级姓名 考试号座号5案序号14 15 16 17 18 1
9、9 20 21 22 23 24 25答案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 50 分)26.唐朝是中国古代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 分)材料一 唐太宗说:“为君之道,必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1)依据材料一,概述唐太宗的执政思想。(2 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他的执政思想实施的结果。(2 分)材料二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2)材料二体现了唐太宗什么样的民族政策?(2 分)为加强友好交往,唐与吐蕃之
10、间采取了哪种方式?(1 分)举一例说明。(1 分)材料三 唐太宗即位之初,依据德才兼备和当时官员的职责,制定了选拔和考核官员的严格标准,即“四善”、“二十七最”、“九等”。(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唐太宗对科举制的发展做出了怎样的贡献(2 分)科举制的实施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4 分)627.宋朝我国政治制度、经济、科技以及民族交融方面都有着迅速发展,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文化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 分)材料一来“苏湖熟,天下足”宋代 谚语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 分)最终在哪个朝代完成?(2 分)这种经
11、济现象发生的最主要原因。(2 分)材料二:宋朝在一些重要的海港(如广州)开设专供外商居住的蕃坊宋代的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从西太平洋到印度洋、波斯湾,都航行着来往中国的商船海外贸易的收入,在宋代财政上占有重要地位。(2)依据二材料分析宋代的海外贸易有何显著特点?(4 分)材料三:赵匡胤当皇帝的第二年,大臣赵普针对“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状况,提出:“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3)材料三中赵普所说“权”“钱”“兵”,指的是什么?(3 分)宋太祖对此采取了哪些措施?(3 分)728.阅读材料回答(18 分)材料一(1)材料一图(a)中的人物在哪一年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1 分)
12、他被尊称为什么?(1 分)材料一图(b)中的人物在图(a)人物的基础上统一了全国,他还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完成统一大业?(2 分)材料二 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故行省官员的权力相当大。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中学历史教学史料汇编(2)由材料二可知,元朝统一全国后实行了什么制度?(2 分)并依据材料二归纳行省的主要职能。(4 分)材料三 宣政院印戳8(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回答,材料三中的宣政院是元朝对哪个地区进行直接管辖而设的机构?(1 分)同时,为加强对东南地区澎湖及琉球的管辖,元朝设置了哪一机构?(1
13、 分)材料四 (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有不及焉。元史 (4)材料四描绘了元朝的疆域有何特点? (2 分)与汉唐相比,有何拓展?(2 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朝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2 分)七年级历史试题答案第一部分答案朝代 南方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北方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西汉 19.8% 80.2%唐代 43.2% 56.8%北宋 62.9% 37.1%9序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案D A C D C B B A C C A C A序号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答案C C
14、A B C A D A B D C A26.(1)思想:存百姓或以民为本(2 分)结果:贞观之治或答贞观之治的具体表现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2 分)(2)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2 分)。方式:和亲或订立友好盟约(1 分)。举例:文成公主入藏或者金城公主入藏或唐蕃会盟碑(1 分)。(3)贡献:增加科举考试科目。(2 分)影响: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各阶层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4 分)27.(1)现象: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或:我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2 分)。朝代:南宋(2 分
15、)。主要原因:北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大量的劳动力。(2 分)(2)政府重视、管理规范、范围广、收入高(4 分)(3)“权”指节度使的行政权力,“钱”指地方财权,“兵”指节度使的兵权。(3 分)措施:派文臣担任州县长官,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在各地设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利,下令取消节度使收税权利,后设转运使将地方财政权收归中央,采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并经常调换。(或者用课本 p29 页加强军事三条)(3 分)28(1)时间:1206 年(1 分);尊称:成吉思汗(1 分)措施:接受汉族儒臣提出的“行汉法”“行仁政”“不嗜杀”的建议,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2 分)(2)制度:行省制度(2 分)职能:行省是元朝地方行政机构;行省官员具有处理政治、军事、经济等权力;聚集地方财富上交中央。(4 分,任意两点就可得满分)(3)地区:西藏(1 分) 机构:澎湖巡检司(1 分)(4)特点:疆域辽阔,元朝的疆域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2 分)拓展:元朝的疆域大大超过了汉唐时期,今天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是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意义:有利于社会进步和民族融合;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巩固和发展了我10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