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鲁京津琼专用)2020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单元综合提升微专题11主观题审题方法揭秘.doc

    • 资源ID:1204606       资源大小:43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鲁京津琼专用)2020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单元综合提升微专题11主观题审题方法揭秘.doc

    1、1微专题 11 主观题审题方法揭秘高考政治主观题要精准答题,必须有扎实的知识基础、技能,还需要良好的临场发挥,而临场发挥离不开科学的审题、缜密的思考。审题就是要细心读题,推敲题意,看准已知条件,把握未知条件,判断知识范围,明确需要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技巧。审题要做到“三审” ,即:一审“范围” ,二审“角度” ,三审“内容” 。一、要审设问的知识范围。即明确试题所属知识模块,看它属于经济、政治、哲学、文化哪一模块。一般说来,审清问题所属知识范围难度不大,我们不难作出正确的判断,但在审析时要注意:不同设问知识范围的限定是不一样的。1有的设问知识范围限定比较具体,直截了当地指明了试题所属知识板块。例

    2、如:请你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等。2有的设问范围是隐性的,需要根据设问中的关键词及其背景材料作出判断。如 2017 年全国卷第 38 题, “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消费品供给存在什么突出问题?我国生产企业应如何应对?”结合设问与背景材料,才能确定它是属于经济生活模块。3有的设问范围可能具体到某一模块的某一知识点上。如 2018 年全国卷第 40 题第(1)问,“小岗村的改革发展实践证明,唯改革才有出路,改革要常讲常新,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加以说明。 ”答题时不能超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这个范围的限定。二、要审设问的角度,即审设问的指向

    3、。政治主观题的审题,就跟语文的作文审题一样,必须吃透题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理解试题要求回答的中心问题指向是什么,以免走题,造成答非所问的失误。设问的基本类型(角度)有“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样”三大类。角度不同回答就不同:如果是要求根据材料归纳问题、道理或者要求分析材料所体现的某一知识等,是要求回答“是什么” ;如果是要求运用某个知识分析说明材料,则是要求回答“为什么” ;如果是要求针对材料提供的信息探讨措施、提出建议等,则是要求回答“怎么办” 。“是什么”主要从“现象” “道理” “依据” “问题”等角度入手作答。如 2018 年全国卷 38 题“(1)简要说明材料一包含的经济信

    4、息。(2)结合材料,分析企业税负降低与财政收入增长之间的经济联系。 ”“为什么”则从“必要性” “重要性” “意义” “作用”等角度去回答。如 2018 年全国卷第 39 题,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如 何 做 ”应 该 从 “措 施 ”“对 策 ”“启 示 ”“解 决 ”“处 理 ”等 角 度 解 答 。 如 2017 年全国2卷 38 题第(2)问, “玉米价格的下降,影响了一些玉米种植户的收入。政府和种植户可采取哪些应对措施?”审设问,要分析问题属于哪种类型,这种类型的答题要求是什么。要抓住设问中的关键词,弄清问题是什么,做到怎么问怎么答,才能少犯错

    5、误,精准答题。三、要审设问内容,包括内容的主体、客体、手段和过程。1要审设问(或材料)的主体。设问的主体不同,答题的方向就不同。如经济生活中的主体通常有国家、政府、企业(经营者)、个人(消费者)等;政治生活的主体通常有国家、政府、党、政协、公民(群众)、各类组织(国内外)等。另外,试题中的相关材料也可能成为设问的主体。同一范围、同一角度、同一对象,主体限定不同,答案组织就不一样。如 2017 年全国卷38 题第(2)问, “玉米价格的下降,影响了一些玉米种植户的收入。政府和种植户可采取哪些应对措施?”设问的主体有两个, “政府”和“种植户” ,应对措施也不一样。2要审设问的客体(对象)。设问的

    6、客体就是设问中要求分析的对象,设问对象不同,所选用的知识必然不同。如 2018 年全国卷第 38 题,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知识分析近年来我国马 拉 松 热 的 驱 动 因 素 ”, 要 求 我 们 分 析 我 国 马 拉 松 热 的 驱 动 因 素 ; 如 2018 年 全 国 卷 第 38题,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知识,分析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 ,则要求分析对制造业产业的影响。3审材料实际内容。包括主体为实现目标而对客体采取的措施、手段及其过程。材料内容在审析中要求做到:第一,弄清每则材料有几层含义,主旨是什么。第二,结合设问对材料进行理论思考。 第三,弄清各材料的内在联

    7、系,概括、归纳其反映的问题。这样,才能挖掘和提取有效的信息,建立理论与试题的链接点。如 2016 年全国甲卷 38 题第(1)问,“我国民主党派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为什么能发挥这样的作用?”第(2)问, “结合材料二并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生产对消费和产业发展的影响。 ”这两个问题都要求学生分析材料所反映的实际内容,把握材料核心,运用相关理论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总之,审题过程也就是“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过程,是“调动和运用知识” “描述和阐释事物” “论证和探究问题”的基础,是学生正确解答试题的前提。审题时一定要做到“三审”(范围、角度、内容);考场上,

    8、一定要带着问题审析材料,做到看准题、看全题,并在审清题意的基础上,回忆、检索与材料相关的理论知识,结合具体要求分析、筛选,综合把握,确定最符合题意的理论观点,科学、全面地组织答案。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近年来,南湖革命纪念馆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创设载体,创建基地,努力在最大程度上3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党的十九大后,南湖革命纪念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讲好革命故事,宣传党的精神。在依托基本陈列展览讲好红船故事的同时,突破地域限制,精心设计制作流动展板,积极主动地走出去,策划举办临展、巡展活动,把“红船精神”送往全国各地,用“红船精神”来感染人、教育人、激励人。20

    9、17 年 10 月,习近平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回顾建党历史,追寻党的根脉。习近平在参观南湖革命纪念馆时指出:“红船精神”作为党的革命精神之源,是党的初心和使命的承载。我们要扬起红船的风帆,以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矢志推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前进。(1)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知识,阐释大力弘扬“红船精神”的原因。(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南湖革命纪念馆是如何讲好红船故事的。(3)请你就如何推动“红船精神”走进校园提出两条建议。答案 (1)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弘

    10、扬“红船精神” ,激励人们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贡献,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能够指导人们正确认识和评价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能够引导人们在面对价值冲突时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正确的价值观要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弘扬“红船精神” ,有助于激励和引导人们积极投身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有助于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坚定理想信念,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学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2)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的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并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创新红船故事的传播形式和手段,弘扬“红船精神” 。(学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均可)(3)答案示例:为学生开展“红船精神”辅导讲座,引导师生深入学习“红船精神”内涵。构建“颂红船、践价值、尚美育”红色德育课程体系和红色德育经典活动项目。


    注意事项

    本文((鲁京津琼专用)2020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单元综合提升微专题11主观题审题方法揭秘.doc)为本站会员(eastlab11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