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江苏专用)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聚焦选择题的10大命题视角命题视角(九)资源与环境讲义(含解析).doc

    • 资源ID:1204369       资源大小:4.87M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江苏专用)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聚焦选择题的10大命题视角命题视角(九)资源与环境讲义(含解析).doc

    1、1命题视角(九)资源与环境基础点一 自然资源(2018常州一模)如图为我国某地理事物分布图,读图回答 12 题。 1此图最可能是( )A中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B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C中国水资源分布图D中国温度带分布图2若图中 A、B、C 三地数值逐渐降低,则影响三地数值高低的主要因素是( )A大气环流 B农业规划C活动积温 D地貌地势解析:1.C 2.A 第 1 题,据图分析可知,长江流域、东北的黑龙江流域、图们江流域该地理事物相当,据此判断此图最可能是中国水资源分布图。第 2 题,若图中 ABC 三地数值逐渐降低,主要是由于季风环流(大气环流)的影响。(2018通泰扬淮四市三模)图 1

    2、为湖北省土地整治综合潜力级别分布图(综合潜力包括耕地的数量潜力、质量潜力和生态潜力),图 2 为湖北省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 34 题。23湖北省土地整治综合潜力空间分布主要特点是( )A东部高、西部低 B南北高、中部低C西北高、东南低 D东西低、中部高4下列关于土地整治综合潜力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级区进行整治可获得更多耕地B级区开发湖泊可提高质量潜力C级区宜进一步扩大种植业规模D级区土地已无经济发展的潜力解析:3.D 4.A 第 3 题,读图 1 结合图例判断,中部和东西部地区的潜力值不同,中部潜力较大,而东西部潜力小,故选 D。第 4 题,级区位于中部平原地区,地势低平,进行整治可获

    3、得更多耕地,A 对;开发湖泊会导致湖面缩小,生态潜力变小,B 错;级区发展潜力小,应当以生态保护为主,C 错;级区可提高生态潜力,D 错;故选 A。微点拨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合理利用水资源修建水库,改变水资源的时间分布;跨流域调水,改变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土地资源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防止土地资源被污染或破坏森林资源既要重视其经济效益,也要重视其环境效益,利用时要做到采育结合;同时,要延长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矿产资源开采时要注意不对周围生态环境产生破坏;利用时要充分合理,提高利用率;针对地区分布不均的情况,可合理地进行资源调

    4、配基础点二 能源资源如图示意我国某市 20112015 年 GDP 增长率与用电量的变化。读图完成 56 题。35下列有关该市 20112015 年用电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2015 年用电量最大B第二产业用电量呈下降趋势C第三产业用电量与 GDP 增长率同步变化D居民用电量逐年增加6该市 20112015 年第二产业用电量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A产业结构调整 B开发利用新能源C工业衰落严重 D实行拉闸限电解析:5.B 6.A 第 5 题,由图可知,该市 20112015 年第二产业用电量呈下降趋势;该市 2014 年用电量最大;第三产业用电量不与 GDP 增长率同步变化,如 20112

    5、012 年第三产业用电量增加,而同期 GDP 增长率却下降;居民用电量在 20112014 年逐年增加,而在 2015 年下降。第 6 题,20112015 年第二产业用电量呈下降趋势,而第三产业用电量呈上升趋势,推测产业结构调整导致用电需求发生变化。(2018镇江一模)浅层地热能是埋藏于地下一定深度的地热能资源,以地下水为载体,其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与地球梯度增温。浅层地热能可用地温梯度(每百米增加温度)来表示,一般情况下埋藏越深温度越高。如图为我国某区域地温梯度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完成 78 题。(双选)7该区域浅层地热能( )A中西部多,东部少 B绿港浅层地热能最高C离县城越远浅层地热

    6、能越低 D受地形起伏影响最大8目前该区域浅层地热能资源未能大规模开发利用的主要原因可能( )4A市场需求不足 B属于可再生资源C基础设施薄弱 D埋藏深,开采难解析:7.AB 8.AC 第 7 题,据图分析可知,该区域浅层地热能中西部多,东部少、绿港的浅层地热能最高。第 8 题,据图分析可知,此区域有朱各庄、盛唐、绿港等聚落,可能聚落规模较小,市场需求量小、基础设施也薄弱,所以地热能资源未能大规模开发利用。微点拨能源资源问题的解决措施1.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措施(1)采取多元化的石油进口战略,建立石油储备体系。(2)加大能源勘探与开采,增加产量。(3)加快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工程建设。(4)稳妥发展

    7、核电。(5)因地制宜地发展沼气、太阳能、水能、风能、海洋能等。(6)加大技术革新,发展清洁燃烧技术、洁净煤技术。(7)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提高公民节约能源的意识。(8)实现产业升级,适当限制能耗大的工业发展。2.应对资源短缺问题的措施开源和节流(1)开源:不断增加资源的探明储量;扩展开发的范围和渠道;开发新的资源和能源。 (2)节流:加强管理,提高节约意识;利用科技,提高利用率;对资源进行深加工,扩大资源的应用领域。基础点三 可持续发展(2017江苏高考)如图为 2012 年山东半岛部分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的三角形统计图。读图回答 910 题。(双选)9可持续发展水平较好的两个城市为( )A日照市

    8、 B潍坊市5C青岛市 D威海市10与 N 类城市相比,M 类城市可持续发展状况表现为( )A单位 GDP 消耗大 B城市调控能力好C单位 GDP 污染小 D城市发展水平低解析:9.CD 10.BC 第 9 题,可持续发展水平较好的城市,环境污染程度指数低,资源能源状态恶化指数低,而经济发展水平指数高。从统计图上可以看出威海和青岛两个城市的环境污染程度指数低,资源能源状态恶化指数低,而经济发展水平指数高。第 10题,从图中可以看出,M 类和 N 类城市的资源能源状态恶化指数基本相同,但是 N 类城市的环境污染程度指数高、经济发展水平指数低,而 M 类城市环境污染程度指数低,单位GDP 污染小,经

    9、济发展水平指数高,则其单位 GDP 能耗不可能大。故选 B、C。(2013江苏高考)2013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提出可持续发展五大支持系统。报告以 1995 年全国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为 100,如图表示 2010 年五大支持系统的能力指数。读图回答 1112 题。(双选)1119952010 年发展支持系统发展最快,其代价有( )A大量消耗资源 B大量排放污染物C科教投入不足 D人口增长缓慢12为保障各支持系统协调发展,应大力加强( )A社会保障建设 B经济基础建设C农业基础建设 D生态与环境建设解析:11.AB 12.CD 第 11 题,由图可知,19952010 年我国发展支持系统发展

    10、最快,即经济高速发展,这会造成资源的大量消耗,并且会排放出大量的污染物。第 12 题,由图可知,我国可持续发展中的生存支持系统和环境支持系统的发展能力指数还较弱,显然我国今后应加强这两个系统的发展,即大力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和生态与环境建设。微点拨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1)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6(2)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循环经济。工业生产清洁生产。农业生产生态农业。(3)适度消费。重难点一 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典题尝试(2018南师大附中模拟)京西煤矿储量丰富,煤炭具有低硫、低磷、低氮等特点,产品供应国内外市场,目前京西各煤矿逐步关停,到 2020 年北京将实现“零煤矿” 。如

    11、图为煤矿关停后矿区土地利用规划示意图。读图回答 12 题。1京西煤矿逐步关停的主要原因是( )A新能源已经取代煤炭 B煤矿资源濒临枯竭C工资上涨,招工困难 D城市功能定位调整2依据规划,矿区将( )A大量迁出人口,改善生态环境B进口煤炭,保证能源供应C发展第三产业,加速产业转型D大力发展技术指向型工业解析:1.D 2.C 第 1 题,据图分析可知,京西煤矿逐步关停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功能定位调整。第 2 题,据图分析可知,依据规划,矿区将发展第三产业,加速产业转型。(2018苏常锡镇模拟)页岩气是从页岩层中开采出来的天然气,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页岩气的形成和富集有其独特的特点,与常规天然

    12、气储层气藏不同,它往往分布在盆地内厚度较大、分布广的页岩源岩地层中。页岩气开采主要使用水力压裂法,即将化学物质和大量水、泥沙的混合物,用高压注入地下井,压裂附近的岩石构造,进而收集天然气。如图为页岩气埋藏构造及开采示意图。据此完成 34 题。(双选)73图中页岩气与常规天然气相比( )A受页岩油挤压,埋藏更深B埋藏深,开采难度大C埋藏于断裂带,岩层裂隙发育更高D分布于向斜槽部,有自生自储条件4对页岩气大规模开采和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保持地表形态,导致地面沉降B投资大,耗水量多C导致地下水污染,地下水循环更活跃D减少对石油的依赖,改善大气环境质量解析:3.BD 4.BD 第 3 题,据图分

    13、析可知,图中页岩气与常规天然气相比,埋藏深,开采难度大,主要分布在向斜槽部,便于储藏。第 4 题,据题意分析可知,页岩气开采主要使用水力压裂法,即将化学物质和大量水、泥沙的混合物,用高压注入地下井,压裂附近的岩石构造,进而收集天然气,说明对页岩气大规模开采投资大,耗水量多。页岩气为天然气,大规模使用可以减少对石油的依赖,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系统归纳1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项目 德国鲁尔区 山西能源基地开发条件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发达,煤炭资源丰富,离铁矿区近,水源丰富煤炭储量丰富,开采条件好,位置适中,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生产结构经济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煤炭和钢铁工业是

    14、其主导产业煤炭是其主导产业,正在逐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存在 煤炭开采成本提高,煤炭能源地位 生产结构单一,煤炭运力不足,环8问题 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传统产业衰落,环境问题明显境问题突出综合整治措施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扶持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环境管理,营造绿色空间扩大煤炭开采量,发展交通,提高外运能力;加强煤炭加工转换,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治理环境污染2区域资源、能源开发条件的分析思路区域资源能源的开发可从基础好、拉动强、有保证三方面分析。(1)基础好Error!(2)拉动强Error!(3)有保证: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等。重难点二 资源跨区域调配系统指导1资源

    15、跨区域调配的原因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与资源配置状况来分析。2解决资源短缺途径的分析思路3资源调配线路选择(1)稳定的资源供应和市场消费能力。(2)新建线路短、施工难度小、建设成本低。(3)安全系数高。(4)对沿线自然环境的影响小。4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9方面 对调入地区 对调出地区资源开发 缓解资源短缺状况 促进资源开发经济效益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调整资源消费结构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社会效益 完善基础设施,提高人们生活水平 增加就业机会生态效益 改善生态环境 带来一定的环境问题应用体验(2016江苏高考)如图为华北某城市 2003 年和 2013

    16、 年供水、用水对比图。读图回答12 题。(双选)1与 2003 年相比,2013 年( )A水资源循环利用率提高B供水总量增大C用水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D生活用水增幅最大2南水北调对该市的影响有( )A利于改善生态环境B水资源短缺得到解决C降低用水的使用成本D利于减少地下水的开采解析:1.AC 2.AD 第 1 题,由图可知,20032013 年工农业用水减少,但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上升,说明水资源循环利用率提高;经计算可知,20032013 年供水总量减少;20032013 年工农业用水减少,生活用水和环境用水增加,说明用水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由图可知,环境用水增幅最大。第 2 题,南水北调的实施,

    17、使环境用水增加,因此有利于该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南水北调的实施,缓解了该市的用水紧张问题;南水北调的实施,对降低用水成本影响不大;南水北调的实施,有利于减少该地地下水的开采。(2013江苏高考)为缓解“昆明水少、滇池水脏”的问题,云南省已建成螳螂川、牛栏江调水工程,并规划建设金沙江调水工程,如图所示。读图回答 34 题。(双选)103 “滇池水脏”与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有关。 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的主要原因有( )A流域面积小,汇入水量少B季风气候,径流季节变化大C水体总量大,进出水量小D全年高温,湖水蒸发量大4跨流域调水工程对滇池流域的主要影响有( )A改变滇池流域降水总量B提高滇池水体自净能力C

    18、减少昆明污染物排放总量D缓解昆明用水紧张状况解析:3.AC 4.BD 第 3 题,滇池位于云贵高原上,该湖泊的流域面积较小,汇入的水量少、水体更新慢;此外,该湖泊的容水量大,但入湖径流量较小,故水体更新慢。第4 题,跨流域调水工程将其他流域的水调到滇池,可以增加入湖水量,加快水体循环,从而提高滇池水体的自净能力;此外,滇池水量增大也可缓解昆明用水紧张的状况;调水至滇池,并不能改变滇池的降水总量,也不可能减少昆明污染物的排放总量。(2018南师大附中模拟)据英国每日邮报2016 年 5 月 11 日报道,英国的工程师们巧妙地利用挡潮阀系统将海水引入 6 英里深的内陆,帮助科威特在沙漠中建造一座城

    19、市海城。如图示意海城位置。根据材料,完成下题。5将海水引入内陆建设海城的主要意义是( )A塑造滨海景观,调节城市气候11B改善海滨港口条件,促进海运发展C增加地表径流,完善城市供水体系D建设天然屏障,缓解海上石油污染解析:选 A 由材料可知该地是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旱,将海水引入内陆建设海城,可塑造滨海景观,调节城市气候。重难点三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典题尝试陕西冉家沟流域(约 35N),丘陵广布,黄土深厚。由于毁林开荒,该流域土壤侵蚀严重。为了改善生态环境,该流域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主要种植豆科落叶乔木刺槐。下表示意冉家沟流域不同种植方式的表层土壤状况。据此完成 12 题。孔隙度/% 含水量/%

    20、有机质/(g/kg) 氮含量/(g/kg)封山育林 48.5 14.5 15.2 1.17乔灌结合 42.6 13.8 13.8 0.95林草结合 42.5 14.1 15.2 1.12乔木纯林 39.4 13.4 12.8 0.94撂荒地 39.1 12.2 12.3 0.87注:孔隙度是指土壤孔隙容积占土体容积的百分比。水与空气共存并充满于土壤孔隙中。1该流域退耕还林工程中种植刺槐的原因,主要是刺槐( )A生长缓慢,消耗养分较少 B生长迅速,且有固氮作用C性喜阴湿,适合湿润土壤 D木材坚硬,且耐贫瘠土壤2减轻土壤侵蚀最明显的种植方式是( )A封山育林 B乔灌结合C林草结合 D乔木纯林解析:

    21、1.B 2.A 第 1 题,退耕还林是为了防止水土流失的发生,如果生长缓慢则生态效益较差,极有可能生长迅速且具有固氮作用的植物利于恢复土壤肥力,A 错,B 对;由于水土流失,如果刺槐需要湿润土壤的话,就不太适合生长,C 错;木质坚硬的植被一般生长速度较慢,不适合在该地种植,D 错。第 2 题,由表可知,封山育林无论是土壤的孔隙度、含水量、有机质以及氮含量都是最高的,所以减轻土壤侵蚀最为明显,故选 A。2017 年 4 月 1 日,国务院决定在河北雄县、容城、安新三县及周边地区设立雄安新区,雄安新区囊括白洋淀整个水域。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开始,白洋淀水位下降,经常处于半干涸、干涸状态。读白

    22、洋淀流域图,完成 34 题。123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白洋淀经常处于半干涸、干涸状态,原因可能是( )A流域内降水量和蒸发量小B农业机械化水平高C上游修水库导致入湖水量减小D工农业发达,城市化水平高4随着雄安新区的建设发展,保护和恢复白洋淀湿地可采取的措施是( )A跨流域调水B填埋部分河道作为建设用地C暂缓开发区域经济D加大第二产业的发展力度解析:3.C 4.A 第 3 题,白洋淀干涸的原因可以从气候、降水量、蒸发量、人类活动等方面分析。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天气的平均状况,变化不大,因此,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白洋淀经常处于半干涸、干涸状态的原因主要为人为原因。读图可知,白洋淀上游

    23、的河流建有大量水库,因此,由于上游水库大量蓄水,入湖水量减小,导致白洋淀经常处于半干涸、干涸状态,故选 C。第 4 题,随着雄安新区的建设发展,可以采取跨流域调水和节约用水等措施保护和恢复白洋淀湿地,A 正确;填埋部分河道作为建设用地和加大第二产业的发展力度,会不断减少湿地的面积,措施不当,B、D 错误;湿地保护与经济发展应该协调发展,暂缓开发区域经济来保护湿地不恰当,C 错误。故选 A。系统归纳1常见生态环境问题区域特征 可能的生态环境问题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降水稀少的地区 荒漠化丘陵地区、季风气候下的高原地区、降水集中且植被稀疏的地区水土流失山地 森林破坏、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平原耕作

    24、区 水土流失、湿地减少干旱、半干旱草原区 土地荒漠化2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13原因Error!3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1)针对自然因素的措施根据环境问题产生的自然原因,从减弱或消除自然因素对环境问题影响的角度分析对策。例如,水土流失的产生与地形坡度有关,可以通过植树造林、修筑梯田、平整土地等措施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2)针对不合理人类活动的对策改变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顺应自然发展规律。例如,毁林开荒退耕还林;围湖造田退耕还湖;陡坡垦荒立体农业;农业结构单一多种经营。(3)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把环境治理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才能从根本上治理环境问题。例如,我国南方丘陵山区,要治理水土流失,最好的措

    25、施就是发展立体农业;我国牧区的荒漠化治理,除了规定合理的载畜量外,还要加强人工草场建设;我国东北林区,除了保护森林外,还要加强森林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等。专 题 过 关 检 测 知能强化练(2018南京三模)如图为某两类地理事物区域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1图中的两类地理事物分别为( )AM亚寒带针叶林,N石油资源BM苔原,N橡胶CM温带荒漠,N地震、火山带DM冻土,N地热资源解析:选 D 据图分析可知,M 主要分布在纬度较高和海拔较高的地区,可能为冻土,N 主要分布在板块交界处,可能为地震、火山带和地热资源。(2018盐城三模)干热岩是埋深地下 310 km 的高温岩体,温度大于 200

    26、 ,这种岩体绝大部分为侵入岩。人们正在研发利用干热岩发电,其原理如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题。142有关干热岩开发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蕴藏量大,适合大规模利用B分布广,适合各地开发利用C用于发电,清洁无污染D电站建设投资小,运行成本低解析:选 C 据题意分析可知,人们正在研发利用干热岩发电,清洁无污染。(2018苏北苏中七市三模)2017 年初,我国各项天然气推广政策相继出台,110 月全国天然气消费量同比上升,有新增进口液化天然气计划支持,天然气供应平稳,然而 12月出现“气荒” 。如图为 2017 年 110 月全国天然气消费增长占比图。据此完成 34 题。3有关我国 2017 年 12

    27、 月发生“气荒”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北方地区大面积取暖用气加重了“气荒” 工业用气增长是导致“气荒”的主要原因 每年的 12 月份是“气荒”的高发时期 天然气推广使用与“气荒”有密切的关系A BC D4有关我国能源安全保障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 增加油气战略储备大力压缩工业化工产能 提高煤炭消费比重A BC D解析:3.D 4.A 第 3 题,据图分析可知,发电增长是导致“气荒”的主要原因,每年的 12 月份是否都会出现“气荒” ,无法判断。第 4 题,为了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可以适度压缩工业化工产能,降低煤炭消费比重;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增加油气战略储备等措施。(2

    28、018南京盐城二模)科特迪瓦地处几内亚湾沿岸,以 7N 为界,划分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该国人口 2 200 多万(2014 年普查),其中近 1/4 为外来人口。2017 年 11 月,中国承建的苏布雷水电站竣工,其是该国 30 多年来建设的第一个水电站,也是其能源平衡战略的核心项目。读科特迪瓦示意图,完成 56 题。155据材料对科特迪瓦的有关判断,合理的有( )南部雨林区人口密度小于北部草原区 是非洲西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 地势大致北高南低,河流径流量丰富 海岸线平直且漫长,东西长约 5 000 kmA BC D6苏布雷水电站建设对该国的影响,合理的说法有( )缓解能源紧张的局面,

    29、促进经济发展 调节吉格洛水库径流,减轻旱涝灾害 调蓄水量,缓解下游地区沙漠化压力 增加就业,带动旅游等第三产业发展A BC D解析:5.B 6.D 第 5 题,据题意(图和文字)分析可知,南部雨林区城市多,人口密度大于北部草原区;海岸线平直且漫长,东西跨经度约为 5 度,长约 555 km。第 6 题,苏布雷水电站建设可以缓解能源紧张的局面,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带动旅游等第三产业发展。(2018扬州一模)甘肃省黄河流域地表水年可取水量为 48.3 亿立方米左右。白龙江是嘉陵江上游最大的支流,流域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 69.1 亿立方米。如图为陇东跨流域调水路线规划示意图,读图,完成 78 题

    30、。7与调水线路甲相比,调水线路乙具有的明显优点有( )可调水量大 可输水时间长 施工难度小 全线自流输水A B16C D8陇东跨流域调水工程如能顺利建成,产生的影响有( )解决了陇东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改变陇东地区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改变武都段白龙江河流补给类型提高泾河自净能力,增大了水量A BC D解析:7.A 8.D 第 7 题,据图分析可知,调水线路甲来源于黄河流域,调水线路乙来源于白龙江流域,与调水线路甲相比,调水线路乙的可调水量大(平均水量白龙江多),可输水时间长(白龙江雨季长)。第 8 题,陇东跨流域调水工程如能顺利建成,可能减少黄河流域的水量,缓解陇东地区水土流失问题,改变武都段白龙江

    31、河流水量。(2018无锡一模)地坑院被称为中国的“地下四合院” ,距今约有四千年的历史。如图为地坑院景观图,读图回答 910 题。9地坑院建造的主要条件不包括( )A年降水量偏少 B土壤直立性强C森林覆盖率高 D地势相对平坦10地坑院主要分布地区需要重点治理的环境问题为( )A土壤盐碱化 B水土流失C石质荒漠化 D土地沙漠化解析:9.C 10.B 据图分析可知,地坑院主要分布在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其建造的主要条件不包括森林覆盖率高,需要重点治理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2018南通一模)石漠化土地是指基岩裸露度(或石砾含量)大于等于 30%的土地。如图为我国石漠化土地省区占比统计图,下表为不同坡度

    32、和植被状况下的土壤流失率对比表。据此完成 1112 题。(双选)单位:t/km 217坡度 落叶阔叶林 针叶林 灌木丛 草地 坡耕地 裸地2.5 0 0 18 134 785 1 2535.0 2 10 55 191 1 114 1 42510.0 6 21 65 1 154 1 421 2 54115.0 8 28 87 1 421 1 765 4 58720.0 12 35 101 1 547 2 885 6 84725.0 15 39 157 1 874 5 642 8 94511形成这些地区石漠化的自然条件有( )A雨水丰沛而集中 B岩层破碎C岩溶地貌广布 D河流径流量大12贵州省防治

    33、石漠化的措施主要有( )A合理发展立体农业 B退耕还林还草C大力推广太阳能利用 D全面实施坡改梯工程解析:11.AC 12.AB 第 11 题,据图分析可知,我国石漠化土地省区占比大的省份主要是云南、贵州、广西、重庆等,这些地区是我国雨水丰富而集中、岩溶地貌广布的地区。第 12 题,据表中数据分析可知,植被丰富和坡度越小的地区,土壤流失率越低,所以防治石漠化的措施主要有合理发展立体农业、退耕还林还草等。热点迁移练(2018南京三模)如图为全球可燃冰(甲烷水合物)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 1314 题。13下列关于可燃冰分布及开发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均分布于陆地边缘的浅海区B已发现可燃冰在

    34、南印度洋分布较多C开采成本高、技术难度较大D可缓解气候变暖和臭氧层空洞问题14我国南海海底可燃冰的开发,将( )18A扩大我国油气出口量 B提高能源利用效率C改善海洋生态环境 D利于我国能源安全解析:13.C 14.D 第 13 题,由图可知,可燃冰并不均分布在陆地边缘的浅海区;已发现可燃冰在南印度洋分布较少;可燃冰为甲烷水合物,开发利用可加剧气候变暖问题。第 14 题,我国南海海底可燃冰的开发,将有利于我国能源安全。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中原经济区规划了六大生态区(如图),到 2020 年,区域森林覆盖率要从现在的 22%增长到 25%,初步实现区域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根据材料和图完成1516

    35、 题。15西部三个山地生态区防治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土地沙漠化 B水土流失C土壤盐碱化 D大气污染16除了建立生态区,本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还有( )A西部地区进行大规模梯田改造,减少地表径流B河流上游进行梯级开发,有效防治洪涝灾害C东部地区推广新型灌溉方式,节约用水D关停所有有污染的产业,保护环境解析:15.B 16.C 第 15 题,西部三个山地生态区位于季风气候区,区域内森林覆盖率低,植被破坏,所以需要防治的主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第 16 题,图示区域的东部地区是我国盐碱化最严重的区域之一。盐碱化的发生主要由不合理灌溉引起,因此,推广先进的灌溉技术,是有效防治盐碱化的措施之一。

    36、(2018南京盐城一模)2017 年山东省建设了三条“外电入鲁”新通道。读“外电入鲁”通道示意图,完成 1718 题。(双选)1917 “外电入鲁”的原因是由于山东省( )A常规能源匮乏 B能源需求量大C酸雨危害严重 D环境保护压力大18 “外电入鲁”给内蒙古、陕西供电方带来的影响有( )A社会经济效益上升 B电力生产成本加大C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D促进基础设施改善解析:17.BD 18.AD 第 17 题, “外电入鲁”的原因是由于山东省能源需求量大;山东省石油、煤炭等常规能源丰富;山东省是半湿润区,降水较少,酸雨危害较轻;大气、水体等环境污染严重,环境保护压力大,电力是清洁能源。第 18 题, “外电入鲁”使内蒙古、陕西供电方,将资源转化为能源,社会经济效益上升;在当地将煤炭转化成电力,减少了运输成本,电力生产成本减小;不利于当地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发展,有利于促进基础设施改善。


    注意事项

    本文((江苏专用)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聚焦选择题的10大命题视角命题视角(九)资源与环境讲义(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李朗)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