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基础保分练一、选择题1(2018南通考前卷)下列有关细胞内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中各种蛋白质的组成元素都有 C、H、O、NB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两个阶段均需蛋白质参与C可以利用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检验组织中的蛋白质D细胞内的蛋白质都可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解析:选 D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元素是 C、H、O、N 四种;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转录需要化学本质为蛋白质的 RNA 聚合酶参与催化,翻译的场所是核糖体,核糖体主要由蛋白质和 rRNA 组成;斐林试剂的甲液和检测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 A液都是 0.1 g/mL NaOH 溶液,斐林试剂的乙液为 0.05 g/mL
2、 CuSO4溶液,将其进行适当的稀释,使其浓度降为 0.01 g/mL 就变成检测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 B 液,因此可以利用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检验组织中的蛋白质;细胞内的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酶具有催化作用,但不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2(2019 届高三扬州四校联考)下图表示由不同化学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若为某种酶的基本单位,则最可能是氨基酸B若为细胞中重要的储能物质,则一定是脂肪C若为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则一定是 DNAD若为依赖高尔基体合成的结构物质,则可能是纤维素解析:选 B 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 RNA,的元素组成为 C、H、O、N,则该酶是蛋白质,所以其基本单位
3、是氨基酸;脂肪是细胞中良好的储能物质,淀粉和糖原也可作为细胞中的储能物质;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只能是 DNA;植物细胞壁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之一,纤维素的元素组成是 C、H、O。3(2018泰州中学二模)下列关于细胞内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蛋白质分子只有在细胞内才能发挥功能B核糖通过氧化分解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主要能量C脂肪分子中含氧比例小于糖类,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DDNA 空间结构为双螺旋结构,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解析:选 C 有的蛋白质分子可以在细胞外发挥作用,如蛋白酶可以在消化道发挥作用;核糖是五碳糖,是组成 RNA 的成分之一,不能通过氧化分解为
4、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脂2肪分子中含氧比例小于糖类,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某些病毒以 RNA 为遗传物质。4下列与真核生物中核酸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含有 DNA 分子B合成核酸的酶促反应过程中不消耗能量CDNA 和 RNA 分子中都含有磷酸二酯键D转录时有 DNA 双链解开和恢复的过程解析:选 B 合成核酸(如 DNA 分子复制)的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ATP)。5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B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 DNA 和 RNA 两类核酸C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D在叶绿体中可进行 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
5、 ATP解析:选 B 核糖体不具有膜结构,溶酶体具有膜结构。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其细胞核内含有 DNA,是遗传物质,在细胞核内可转录形成 RNA。蓝藻属于原核生物,细胞内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无线粒体。叶绿体内进行的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过程中能合成 ATP,暗反应过程中进行 CO2的固定。6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通过自由扩散实现的B细胞膜与线粒体膜、核膜中所含蛋白质的功能相同C分泌蛋白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存在膜脂的流动现象D膜中的磷脂分子是由胆固醇、脂肪酸和磷酸组成的解析:选 C 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主要是通过主动运输实现的。蛋白质是
6、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细胞膜、线粒体膜和核膜的功能各不相同的原因是它们所含有的蛋白质不同。分泌蛋白分泌到细胞外涉及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参与的囊泡转运过程以及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过程等,这些过程与膜脂的流动性有关。膜中的磷脂是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等组成的,不含胆固醇。7如图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在衰老的细胞中将收缩、染色加深3B与 rRNA 合成有关C为双层膜,其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D蛋白质和 RNA 等物质能自由通过核孔,但需要消耗 ATP解析:选 D 衰老细胞的(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核仁)与某种 RNA(rRNA)合成和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膜)为双层膜,膜的主要
7、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核孔具有选择透过性,蛋白质和 RNA 等物质不能自由通过。8.如图表示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酶、抗体、激素都在上合成B结构不能将葡萄糖分解成 CO2和 H2OC分泌蛋白合成越旺盛的细胞,膜成分更新越快D结构参与该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解析:选 A 抗体、蛋白质类的酶和激素可在核糖体()中合成,而 RNA 酶、非蛋白质类的激素不能在核糖体中合成;结构是线粒体,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成丙酮酸后才可以进入线粒体,然后在相关酶作用下分解成 CO2和 H2O;分泌蛋白合成过程中,内质网膜转化为高尔基体膜,再进一步转化为细胞膜,所以分泌蛋白合成越旺盛的细胞,
8、这三种膜成分更新越快;是中心体,参与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9.如图表示小鼠的精原细胞(仅表示部分染色体),其分裂过程中用 3 种不同颜色的荧光标记图中的 3 种基因。观察精原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中有 3 种不同颜色的 8 个荧光点B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有 2 种不同颜色的 4 个荧光点C某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有 2 种不同颜色的 4 个荧光点D某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有 3 种不同颜色的 4 个荧光点解析:选 B 有丝分裂过程中 DNA 含量(基因数目)加倍,但基因的种类不变,所以有丝分裂的中、后期均为 3 种颜色的 8 个荧光点;正常情况下,次级精母
9、细胞中含有 A、R或 a、R 两种基因,有 2 种颜色的 4 个荧光点;若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发生交叉互换,如 A与 a 互换,则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 A、a 和 R 3 种基因,出现 3 种颜色,4 个荧光点。10下列关于细胞分化不同水平的分析,错误的是( )A从细胞水平分析,细胞分化是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改变的结果B从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水平分析,细胞分化主要是细胞器的数目和种类改变的结果C从分子水平的角度分析,细胞分化主要是蛋白质种类、数量和功能改变的结果D从遗传物质的角度分析,细胞分化主要是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解析:选 D 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遗传物质不变。11(2018苏
10、锡常镇四市一模)研究人员在研究细胞周期调控机制时,发现了一种促4使核仁解体的蛋白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蛋白质是一种水解酶,在分裂间期活性最高B在衰老的细胞中该蛋白质合成速率变快C核仁解体后,细胞内不再发生转录和翻译D抑制癌细胞中该蛋白质的合成,可减缓细胞分裂解析:选 D 由题干信息可知,该蛋白质可以促进核仁的解体,说明该蛋白质具有催化作用,是一种酶;核仁解体发生在分裂期的前期,故前期该酶的活性最高。衰老的细胞不再进行细胞分裂,细胞内决定该蛋白质的基因不能表达。核仁解体后,染色质变为染色体,核 DNA 不再发生转录过程,但是细胞质仍然能够进行翻译过程,另外线粒体内也可进行转录和翻译过
11、程。该蛋白质与细胞的分裂有关,若抑制该蛋白质的合成,则会降低癌变细胞的分裂速度。12最新研究表明:植物中假病斑突变是在没有外来病原物侵染情况下细胞自发形成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水稻程序性细胞死亡受 DRP 类蛋白(死亡抵抗蛋白)的调控。下面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假病斑突变体在没有病原物侵染情况下发生的细胞死亡不属于细胞凋亡B水稻程序性细胞死亡是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C水稻程序性细胞死亡导致水稻抵御外界各种因素干扰的能力降低D在成熟的水稻中,细胞的自然更新与细胞程序性死亡无关解析:选 B 假病斑突变体在没有病原物侵染情况下发生的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凋亡,由其内在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过程。细胞凋
12、亡对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以及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在成熟的生物体中,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13(多选)下列关于动植物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动物细胞没有原生质层,因此不能发生渗透作用B细胞分化、衰老和癌变都会导致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C癌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促使细胞扩散和无限增殖D溶酶体合成的水解酶可用于分解抗原或衰老的细胞器解析:选 ACD 动物细胞的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膜两侧存在浓度差时可以发生渗透作用;分化、衰老和癌变的细胞在形态、结构上均发生了变化,功能也随之改变;癌细胞膜上糖蛋白
13、减少,导致细胞间黏着性下降,容易扩散,无限增殖与糖蛋白减少没有直接关系;溶酶体中的水解酶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14(2019 届高三苏北四校联考,多选)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糖可作为原料参与合成 RNA 和 ATP5BtRNA 为单链结构,分子内不存在碱基对C酶在催化反应前后,其分子结构不变D胆固醇、维生素 D 属于固醇类物质解析:选 ACD RNA 和 ATP 的分子中都含有核糖;tRNA 为单链结构,折叠部分存在少量的碱基对;酶是生物催化剂,在催化反应前后,其分子结构不变;脂质包括磷脂、固醇和脂肪,其中固醇包括胆固醇、维生素 D、性激素。15.(2018常州高三调研
14、,多选)如图为某一初级卵母细胞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等位基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细胞可产生 1 种生殖细胞B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A 与 a 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才实现完全分离D交叉互换属于变异类型中的基因重组解析:选 ACD 虽然发生了交叉互换,但 1 个初级卵母细胞最终只能产生 1 个卵细胞(生殖细胞);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由于有交叉互换,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都有 A 与 a 的分离,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才能实现完全分离;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属于基因重组。二、非选择题16如图表示细胞内某些化合物的元
15、素组成及其相互关系,甲、乙、丙、丁、戊、己代表不同的大分子物质,代表组成大分子物质的单体。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所代表的物质的名称是_,细胞中的与相比特有的是_ (答案要全面)。(2)甲的特异性取决于_,甲通过乙控制丙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性状的过程叫作_。少数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会发生由乙指导甲合成的过程,该过程叫作_。(3)细胞中的乙除了图示作用,还有_(至少答出两点)的作用。(4)己和丙参与构成生物膜,其中膜的功能主要由膜上的_决定。丁、戊都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相同质量的丁、戊含能量多的是_。(5)为绝大多数生命活动直接供能。通常供能后形成的产物是6_。在绿色开花植物的根尖细胞中,形
16、成的结构有_。解析:结合题目信息及题图中“染色体” “核糖体”以及元素组成等可推出甲为 DNA,乙为 RNA,丙为蛋白质,丁为糖原,戊为脂肪,己为磷脂,为脱氧核苷酸,为核糖核苷酸,为氨基酸,为葡萄糖,为 ATP。(1)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的主要区别是前者的五碳糖为脱氧核糖,后者的五碳糖为核糖,此外,前者特有的碱基为胸腺嘧啶,后者特有的碱基为尿嘧啶。(2)甲为 DNA,其特异性取决于碱基对的排列顺序(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DNA 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性状的过程,叫做基因的表达。少数RNA 病毒有逆转录酶,当此类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能够由其 RNA 逆转录形成 DNA。(3)细胞中的
17、 RNA 有的作为翻译的模板指导蛋白质合成,有的作为核糖体的组成成分,有的作为运输工具识别并转运氨基酸,有的作为酶催化代谢过程等。(4)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大致相同,都是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基本支架,蛋白质分子镶嵌其中。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蛋白质决定。脂肪中 H 的相对含量较糖原中的多,故相同质量的脂肪和糖原含能量多的是脂肪。(5)ATP 供能后形成的产物有 ADP 和磷酸。由于绿色植物的根尖细胞无叶绿体,不进行光合作用,但进行呼吸作用,故形成 ATP 的结构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答案:(1)脱氧核苷酸 脱氧核糖、胸腺嘧啶 (2)碱基对的排列顺序(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基因的表达 逆转录 (3)识别并转运氨基酸、催化(答案合理即可) (4)丙 戊 (5)ADP 和磷酸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