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知能提升练六 城市化一、选择题公共服务区等提供自行车单车共享服务,是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形态。某高校学生小明、小亮针对所在城市共享单车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社会实践调查。如图为在调查过程中他们制作的城市一天中共享单车在不同区域的停车数量统计图。据此完成 12 题。1图中甲、乙曲线所代表的分布地,分别为城市中的( )A工业区和住宅区 B住宅区和商业区C商业区和仓储区 D市政区和园林区2共享单车主要为解决“最后一公里”的交通难题,共享单车的推广使用,其产生的影响主要有( )城市交通规划有所调整 城区交通拥堵有所缓解城市空气质量有所改善 城市公交客流大大减少A BC D解析:1.B 2.A 第 1 题,图
2、示甲曲线在夜间的单车数量较多,是由于夜晚人们大多休息,停放在家周围,而白天工作时间内附近的单车数量较少,是人们外出工作或购物需要的单车数量多,应为住宅区;乙曲线中午时段较多,夜间少,应为商业区。第 2 题,共享单车的推广使用,利于城区交通拥堵有所缓解;骑行减少了汽车尾气的排放,城市空气质量有所改善;为适应单车的普及和摆放,城市交通规划应有所调整;共享单车主要是有利于短距离出行,所以不能使城市公交客流大大减少。2017 年 6 月 23 日,北京市设置了更多的“潮汐车道” 。 “潮汐车道”就是可变车道,早高峰进城车辆多时,增加进城方向车道数,减少出城方向车道数;晚高峰则反之。读图完成 34 题。
3、3 “潮汐车道”一般不宜设置在( )A交通拥堵的路段 B道路的中央车道2C车道较多的路段 D车流量较少路段4有关“潮汐车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需通过可变隔离护栏改变车道B可以拆除道路中央的隔离设施C能够有效缓解交通拥堵的问题D可以减轻北京市城市交通污染解析:3.D 4.A 第 3 题, “潮汐车道”主要解决道路交通拥堵的问题,车流量较少的路段不宜设置,故选 D。第 4 题, “潮汐车道”既可以通过可变隔离护栏改变车道,也可以不设置隔离护栏,车辆运行速度加快,有利于减轻城市大气污染,故选 A。城市森林花园是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设计的第四代住房,被誉为“住房 4.0”,每家都有单独的庭院,外
4、墙长满绿色植物,还有一处两层楼高的空中室外私人小院及一块几十平方米的土地,可种树、种花、种菜、遛狗、养鸟在空中占一亩地就会带来数十亩长满花草的院子,一处建筑就相当于一片森林,使住在繁华城市中心的人们实现“回归大自然”的梦想。读住房 3.0(左图)和住房 4.0(右图)景观对比图,完成 56 题。5建设“住房 4.0”可以( )增加城市绿地 促进城市化深度发展 改善城市居民居住环境 改善市内大气环境A BC D6从大气循环和水循环的角度看, “住房 4.0”可以( )减轻城市热岛效应 增大城乡风强度 增加城市地下径流 增加城市空气湿度A BC D解析:5.B 6.C 第 5 题, “住房 4.0
5、”通过墙体植被,可以增加城市绿地,绿地的调节功能可以改善城市居民居住环境、改善市内大气环境,但由于增加的土地是在空中的建筑,不占用陆地实体空间,因此不能促进城市化深度发展,选 B。第 6 题, “住房 4.0”增加了绿地,可以减轻城市热岛效应、增加城市空气湿度;减小城乡风强度,对城市地下径流起较弱的减轻作用。下图表示城市化过程中工业、农业、服务业的劳动力比例变化。读图回答 78 题。37a、b、c 三条曲线分别表示( )A工业、农业、服务业 B服务业、工业、农业C农业、服务业、工业 D工业、服务业、农业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的城市化与旅游业的关系密切B多数城市的服务业是经济的主要支柱C
6、城市的发展与第三产业的发展关系密切D科技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解析:7.A 8.C 第 7 题,根据图中曲线开始时 b 的劳动力比重最大,c 的劳动力比重最小,可以判断 b 是农业,c 是服务业,则 a 是工业。第 8 题,城市的发展与第三产业的发展关系密切,经济繁荣的城市服务业相对发达;多数城市的工业是经济的主要支柱;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二、综合题9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指出: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
7、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下图为我国城市化“纳瑟姆”曲线图。材料二 下表为某城市市中心与郊区 16 时的气温差表。时间 1 月 2 月 7 月 10 月 全年平均气温差/ 5.2 6.0 5.4 6.0 5.5(1)19902030 年,我国城镇化进程处在_阶段,其特点是_4_。(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实施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地理意义。(3)据材料二表中数据判断,该城市在城镇化进程中城郊之间污染物迁移的方向为_,原因是_,为改善城区空气质量,在郊区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阶段处于加速发展阶段。第(2)题,城乡一体化的地理意义需要从对城市和农村的影响方面回答,其最终目
8、的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第(3)题,城市中心区与郊区存在着热力环流,所以要合理规划城市,避免城市中心区与郊区的环境受到热力环流的影响。答案:(1)加速发展 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城镇聚集,城市化水平加速提高,城市数量增加,城市用地规模大幅度增加,出现城市密集地区和城市群(2)有利于缓解城市压力,壮大城市经济实力;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的城市化进程;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或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实现城乡共同繁荣。(3)高空污染物由城市向郊区扩散,近地面污染物由郊区流向城市 城郊气温差产生了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或城市热岛效应) 在郊区布局有大气污染的工业时,应该选择在热力环流下沉气流之外的区域;提高郊区绿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