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武汉外国语学校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地理试题一、选择题。1.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 )A. 太阳 B. 月球 C. 金星 D. 火星【答案】B【解析】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月球。选择 B 项。2.“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诗中“牵牛织女星”所属天体类别是( )A. 恒星 B. 行星 C. 卫星 D. 星云【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天体类别,需要结合基础知识分析答题。【详解】材料中所述的为牛郎星和织女星,两星属于恒星,A 正确,其余选项错误。3.金星,中国古称“太白金星” ,早晨称为“启明星” ,黄昏称为
2、“长庚星” 。金星自转方向为自东向西。在金星上看太阳是( )A. 西升东落 B. 东升西落 C. 直升直落 D. 不见太阳【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需要结合基础知识分析答题。【详解】材料中表面金星自传方向为自东向西,所以在金星上看太阳是西升东落,A 正确,其余选项错误。德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太阳系附近有三颗“超级地球”有可能存在外星生命。这三颗行星围绕天蝎座的一颗恒星运行,距离地球仅 22 光年。完成下列各题。4. “超级地球”应属于( )- 2 -A. 河外星系 B. 银河系 C. 太阳系 D. 地月系5. 有适合生命呼
3、吸的大气是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之一。 “超级地球”上存在大气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它A. 与恒星的距离适中 B. 适中的自转周期 C. 适中的质量与体积 D. 适中的昼夜更替周期6. 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 )地球上昼夜更替周期较适中 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A. B. C. D. 【答案】4. B 5. C 6. C【解析】【分析】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天体系统,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分析,需要结合基础知识分析答题。【4 题详解】据材料可知,太阳
4、系附近有三颗“超级地球”有可能存在外星生命。这三颗行星围绕天蝎座的一颗恒星运行,因此“超级地球”应属于包括太阳系的银河系,B 正确,其余选项错误。【5 题详解】“超级地球”上存在大气这主要和地球的质量和体积有关。如果地球的质量和体积太小,那么它的引力不足以留住大气,就会像月球一样没有大气;如果地球质量太大,那么它会成为一颗类似木星的气体行星,适中的质量与体积使得“超级地球”上存在大气,C 正确,其余选项错误。【6 题详解】能存在液态水,说明地球上温度比较适宜。和地球温度适宜的首要因素是日地距离适中,其次适中的昼夜更替周期使地球温度不至于持续升高和持续降低,C 正确,其余选项错误。【点睛】本题组
5、需要重视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包括外部条件:相对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 1.太阳的稳定提供光和热 2.安全的行星际空间轨道共面同向,大小行星各行其道;自身条件:1.温度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适度;2.生命必需条件:大气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使大量的气体聚集,形成- 3 -大气层;3.生物的作用对大气成份的改造:水结晶水汽化形成原始的大洋;4.地球环境稳定足够长的时间:原因是地球的宇宙环境比较安全,太阳在漫长的时间比较稳定。2017 年 8 月 8 日,在我国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 7.0 级地震,震源深度 20 千米。完成下列各题。7. 此次地震的震源位
6、于( )A. 地壳 B. 地幔 C. 内核 D. 外核8. 地震波中横波表现为左右摇晃,纵波表现为上下颠簸,一般认为横波的水平晃动力是造成建筑物破坏及人员大量伤亡的主要原因。但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 12 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 12 秒” ,在这 12 秒中人们可以决定是躲是逃。根据所学知识推断“黄金 12 秒”确定的依据是( )A. 建筑物的抗震系数 B. 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C. 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 D. 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差异【答案】7. A 8. D【解析】【分析】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地球内部的圈
7、层结构,地震波的传播特性,需要结合基础知识分析答题。【7 题详解】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地球固体圈层的最外层,岩石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 17 千米,其中大陆地壳厚度较大,平均为 33 千米。高山、高原地区地壳更厚,最高可达 70 千米;平原、盆地地壳相对较薄。大洋地壳则远比大陆地壳薄,厚度只有几千米。根据震源深度 20 千米,说明此次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地震的震源位于地壳,故 A 正确,其余选项错误。【8 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特点。地震波中横波表现为左右摇晃,纵波表现为上下跳动,一般认为横波的水平晃动力是造成建筑物破坏及人员大量伤亡的主要原因,由于横波和纵波
8、的传播速度差异,故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 12 秒,D 项正确,其余选项错误。【点睛】本题组需要重视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地球内部圈层可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成岩石圈,地壳、地- 4 -幔和地核三层之间的两个界面依次称为莫霍面和古登堡面。读图,完成下列各题。9. 图中代表黄赤交角的是( )A. B. C. D. 10. 纬度值与图中 角的数值相等的纬线是( )A. 南北回归线 B. 南北极圈 C. 南北纬 60 D. 赤道【答案】9. A 10. B【解析】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涉及到的知识点
9、主要是黄赤交角以及意义,需要结合基础知识分析答题。【9 题详解】黄赤交角是地球自转平面(赤道平面)与地球公转平面(黄道平面)的夹角,据此图中符合。A 正确其余选项错误。【10 题详解】由图可知 角与黄赤交角互余,为 6634,和南北极圈度数一致,B 正确,其余选项错误。11.下列节日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 )A. 儿童节 B. 建军节 C. 国庆节 D. 元旦【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需要结合基础知识分析答题。【详解】地球公转速度最快在近日点,1 月初,元旦离 1 月初最近,公转速度最快。D 正确,- 5 -其余选项错误。北
10、京时间 2016 年 8 月 22 日上午 9 时第 33 届国际地理学大会在北京开幕,这也是大会自 1871 年创办以来首次来到中国。往届大会曾在首尔、华盛顿等地举办。完成下列各题。12. 本届大会期间( )A. 适逢中国农历秋分节气 B. 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C. 北京比首尔正午太阳高度大 D. 北京比华盛顿的白昼长13. 本届大会开幕时,如果世界各地地理学专家和学者要观看大会现场直播,下列城市中最不便利的是A. 伦敦 B. 武汉 C. 华盛顿 D. 首尔【答案】12. D 13. A【解析】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需要结合基础知识分析答题。【
11、12 题详解】根据题目,本届大会开始时间是 2016 年 8 月 22,期间适逢中国农历小暑节气,A 错。地球距远日点较近,公转速度较慢,B 错。北半球是夏半年,北京比首尔纬度较高,正午太阳高度小,C 错。北京比华盛顿的纬度较高,白昼长,D 对。【13 题详解】本届大会开幕时,北京时间是 8 月 22 上午 9 时,根据时区差,计算出选项各城市的区时,首尔是上午 9 时,伦敦是子夜 1 时,华盛顿是 8 月 21 日 20 时,如果世界各地地理学专家和学者要观看大会现场直播,最不便利的是伦敦,正值睡觉时间,A 对。B、C、D 错误。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6 -14.
12、 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A. B. C. D. 15. 对无线电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 )A. 层顶部 B. 层底部 C. 层中部 D. 层【答案】14. B 15. D【解析】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以及读图析图能力,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大气层结构以及电离层的位置,需要结合基础知识分析答题。【14 题详解】大气层层分别对应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对流层由于热量来源于地面,温度随海拔上升而下降;平流层温度随海拔升高而升高;高层大气底部温度随海拔升高而降低,中部由于有电离层,对紫外线有吸收作用,因此气温又要上升。B 正确,其余选项错误。【15 题详解】电
13、离层主要位于高层大气的中部,以氧原子形式存在。D 正确,其余选项错误。下图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6. 图中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的数字代号按顺序依次是( )A. B. C. D. 17. 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来自( )- 7 -A. B. C. D. 18. 在晚秋或寒冬,用人造烟幕来防御霜冻的原理是( )A. 增强太阳短波辐射 B. 增强大气逆辐射作用C. 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D. 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答案】16. D 17. B 18. B【解析】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以及读图析图能力,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大气的受热过程
14、以及实际应用,需要结合基础知识分析答题。【16 题详解】根据地面的直接热源是太阳辐射,判断应表示太阳辐射;地面增温后,则放出地面辐射,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而使大气增温,大气吸收少量的太阳辐射和大量的地面辐射之后,大气发出大气辐射,其中射向地面的部分应表示大气逆辐射。D 正确,其余选项错误。【17 题详解】近地面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较少,而能大量吸收地面长波辐射,故判断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 ,B 正确,其余选项错误。【18 题详解】在晚秋或寒冬,用人造烟幕来防御霜冻,相当于增厚了云层,强烈吸收地面辐射,增加了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着保温作用,故可防止
15、霜冻。B 正确,其余选项错误。相传,天灯(孔明灯)具有神奇的功效,只要人们将心愿写在天灯上,随着天灯冉冉升起,人们凝视星空便能实现心中美好的愿望。图甲为“燃放天灯的原理图” ,图乙为“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单位:hPa)图”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9. 下面四幅图能够正确示意孔明灯点燃时灯内产生的空气环流状况的是( )- 8 -A. B. C. D. 20. 在图乙中 a、b、c、d 四地燃放孔明灯,飞得最高的与飞得最远的分别是A. b 地、c 地 B. a 地、b 地 C. a 地、c 地 D. b 地、d 地【答案】19. B 20. D【解析】试题分析:【19 题详解】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
16、空气受热上升,所以灯火处是上升气流。在顶部向四周散开,四周的灯罩边缘是下沉气流,底部气流流向灯火处。所以正确示意孔明灯点燃时灯内产生的空气环流状况的是 B。【20 题详解】读图乙,根据图中等压线数值,a 是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A 错。b 是低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B 对。c、d 气流以水平运动为主,对孔明灯影响小,C、D 错。飞得最高的是 B 地,B 对。考点:热力环流原理,常见天气系统及特征。海子写过一首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现在影视剧中往往让女主角面朝大海,在海风吹拂下让头发向后飘逸以反映女主角的快乐心情。下图中,甲、乙两图分别是“北半球某滨海地区海陆环流图”和“气温变化特征图” 。
17、据此完成下列小题。21. 甲图中、四处气温最高的是( )- 9 -A. 处 B. 处 C. 处 D. 处22. 为了完成材料中女主角头发向后飘逸的场景,如果你是导演,应选择啥时段完成拍摄A. 16 时至次日 8 时 B. 8 时至 16 时 C. 18 时至次日 6 时 D. 6 时至 18 时【答案】21. D 22. B【解析】试题分析:【21 题详解】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地面,因此,海拔越高,温度越低,图中近地面的两点温度高于两点;据图中环流方向可知,陆地气流上升、海洋气流下降,因此说明陆地温度高于海洋温度,即点温度高于点温度,是四地温度最高点。【22 题详解】女主角面朝大海,
18、头发向后飘逸,因此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即近地面海洋气压高于陆地气压,说明海洋气流垂直下降,陆地气流垂直上升,陆地温度高于海洋温度,结合乙图可知,此时为 8 时到 16 时之间。考点:热力环流暑假期间,武汉市的夏同学到山东青岛市旅游,发现当地风向具有明显的昼夜变化,并绘制如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23. 图示时间( )A. 海面气压较低 B. 陆地气温较低C. 正值白天 D. 正值夜晚24. 如下四图表示的情景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A. B. - 10 -C. D. 【答案】23. C 24. D【解析】【分析】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以及读图析图能力,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热力环流的原理
19、以及昼夜温差大小的判断,需要结合基础知识分析答题。【23 题详解】由图可知,青岛烟由海洋方向飘向陆地方向,推测海洋为高压陆地为低压,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地,正值白天,C 正确,其余选项错误。【24 题详解】陆地与海洋比,海洋温差更小;晴天与阴天比,阴天温差更小,结合选项,D 正确,其余选项错误。【点睛】本题组需要重视影响昼夜温差的因素。纬度、地形、海陆位置和天气。通常纬度较高,昼夜温差较大;海拔高度高,昼夜温差大;远离海洋的大陆内部,昼夜温差较大;天气晴朗,昼夜温差较大。读某地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气压图,完成下列各题。25. 若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构成热力环流,则流动方向为 ( )A. OPMNO B.
20、 POMNPC. MNPOM D. NMOPN26. 下面图中正确表示 M 地在垂直方向上等温面与等压面配置的是( )- 11 -A. B. C. D. 【答案】25. A 26. A【解析】【25 题详解】横坐标代表海拔,纵坐标代表气压,由此看出: M 大于 N, O 大于 P;所以同一水平面热力环流是由高压指向低压,MN,OP,垂直方向上,PM,NO,则气流流动方向为MNOPM,只有 A 选项符合。【26 题详解】结合上题可知,N 地对应近地面的低压,等压面下凸,等温面与等压面突出方向相反,则据此选 A。【点睛】高低气压是相对同一水平面而言的,高空与近地面的气压性质相反。气流总是从高气压区
21、向低气压区流动。开心超人住在 P 地(25S,65W) ,有一天他想要拜访住在地球另一端 Q 地的甜心超人,并决定“遁地”前去。P 地和 Q 地为地球上过地心的一条直线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个点。于是他从家中钻入地底,始终保持直线前进并穿越地心。完成下列各题。27. 甜心超人 Q 地所在的地理坐标为( )A. (25S,115E) B. (25N,65W)C. (25N,115E) D. (65N,115E)28. 开心超人共花费 3 小时才穿透到地球的另一端,到达的时间为当地 12 月 2 日 13 时。问开心超人由家中出发的当地时间为( )- 12 -A. 12 月 1 日 19 时 B. 1
22、2 月 1 日 22 时C. 12 月 2 日 7 时 D. 12 月 2 日 22 时29. 假设地球为一个正圆球体,则 P、Q 两地始终相同的是( )A. 自转线速度 B. 正午太阳高度C. 昼夜长短 D. 地方时【答案】27. C 28. B 29. A【解析】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地理坐标的计算,时间的计算以及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需要结合基础知识分析答题。【27 题详解】对趾点的特点:关于地心对称;两者位于不同的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上,时差为 12 小时;两点纬度相同,但一个是北纬,一个是南纬;经度东西经相对且互补;由此可以由 P地(25S,65W)计算出
23、Q 的经纬度为(25N,115E) ,C 正确,其余选项错误。【28 题详解】全球共有 24 个时区,地球的一端与另一端相差 12 个时区,也就是相差 12 个小时,当目的地的时间为 12 月 2 日 13 时,咸蛋超人的出发地应是 12 月 2 日 1 时,除去路上花费的 3 小时,咸蛋超人由家中出发时当地时间为 12 月 1 日 22 时。B 正确,其余选项错误。【29 题详解】假设地球为一个正圆球体,P、Q 两地纬度相同,南北半球相反,自转线速度相同,正午太阳高度不一定相同,昼夜长短完全相反,两地经度不一样,地方时不同,A 正确,其余选项错误。30.读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 200m
24、,图中等高线 a 和等高线内 b 的数值可能分别是( )A. 500、250 B. 500、350 C. 100、100 D. 100、 500- 13 -【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以及读图析图能力,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需要结合基础知识分析答题。【详解】根据河流流经的地形应为山谷,则等高线应为“凸高为低” ,故判断等值线 a 的数值应大于 300 米,且等高距为 200 米,故 a 的数值应为 500 米,而 b 处位于闭合中心,根据等值线“高于高值,低于低值”的原理分析,b 处等高线应低于 300 米。A 正确,其余选项错误。【点睛】本题组需要
25、重视等高线地形图中“低于低值,高于高值”的规律,即如果闭合等高线海拔与两侧等高线中较低的海拔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低于这条等高线的海拔,此地可能为小盆地;如果闭合等值线海拔与两侧等高线中较高的海拔相等,则闭合区域内海拔高于这条等高线的海拔,此地可能为小山峰。二、综合题。31.绘图题。(1)绘制地球上五带的示意图,并标注纬线和五带的名称。(2)绘制图中 A 点(南半球)近地面的风向。并在图中标出水平气压梯度力(F 1) 、地转偏向力(F 2) 、摩擦力(F 3) 。- 14 -【答案】 (1)五带以四条纬线南北归线、南北极圈为分界线,分热带、南北温带和南北寒带(2)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左偏,水平
26、气压梯度力垂直等压线向东,风向指向东北方向,摩擦力与风向相反,地转偏向力垂直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北。【解析】【分析】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以及作图能力,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纬度和五带的分布,近地面风向分析和大气运动受力分析,需要结合基础知识分析答题。【详解】由气压带和风带的基础知识可知, (1)五带以四条纬线南北归线、南北极圈为分界线,分热带、南北温带和南北寒带(2)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左偏,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等压线向东,风向指向东北方向,摩擦力与风向相反,地转偏向力垂直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北。32.读“经纬网图” ,完成下列问题。(1)经纬度坐标:甲_,丙_。- 15 -(2)甲、乙、丙、丁四
27、地位于东半球的是_;位于寒带的有_。(3)乙位于甲的_方向,丙位于甲的_方向。(4)某飞机由乙飞往丁,沿最短路线,合适的航向为_,其最短距离为_千米。(5)丙、丁之间的距离_(小于、等于、大于)丙、乙之间的距离,若乙丁之间的图上距离是 2 厘米,那么该图的比例尺为_。【答案】 (1). 甲(60S ,170W) (2). 丙( 70S,170E) (3). 乙、丁 (4). 丙 、丁 (5). 正西 (6). 西南 (7). 正南 (8). 2220 千米 (9). 小于 (10). 1:111000000【解析】【分析】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以及读图析图能力,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地理
28、坐标的判读,东西半球的划分,五带的划分,方位的判断,地球上最短航线的判断,地球上距离的计算以及比例尺的计算,需要结合基础知识分析答题。【详解】 (1)根据图中的极点 S 的提示,可以判定图示区域是以南极为中心的部分极圈府视图,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方向,由此可以判定甲的经度是由 180 向东减小的为 170W,西侧的丙为 170E,这样就可以确定甲的坐标为(60S,170W ) ,丙为(70S,170E) 。(2)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乙的坐标是(60S,150E) ,丁的坐标是(80S,150E) ,因此甲、乙、丙、丁四地位于东半球的是乙、丁;位于寒带的有丙、丁。 (3)根据经线指南北,纬线指东
29、西,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乙位于甲的正西方向,丙位于甲的西南方向。 (4)某飞机由乙飞往丁,由于两点在同一经线上,最短距离为沿经线由乙到丁,方向为正南,两点纬度差 20 度,距离为 20 乘 111 千米,为 2220 千米(5)丙、丁之间经纬度跨度与丙、乙之间经纬度跨度都相同,但乙的纬度比丁低,故丙、丁之间的距离小于丙、乙之间的距离,乙丁之间距离为 2220 千米,由 2 厘米除以 2220 千米(注意单位统一) ,可以得到比例尺为 1:111000000。【点睛】本题组需要重视的是地球上最短航线的判读。1、两地经度之差等于 180,最短航线过极点。两地同位于北(南)半球,最短航线先向北(南)
30、过极点再向南(北) ;两地位于南、北两半球,看过哪个极点的航线是劣弧。2、两地经度之差不等于 180,最短航线不过极点,而是过两极地区(或上空) 。 (1)若甲地位于乙地的西方:由甲地往乙地,同在北半球(南半球)先向东北(东南) ,再向东,最后向东南(东北) ;(2)若甲地位于乙地的- 16 -东方:由甲地往乙地,同在北半球(南半球)先向西北(西南) ,再向西,最后向西南(西北) 。33.下图分别为地球公转、月球公转示意图和我国北方某朝阳房屋阳光照射情况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在地球公转轨道上,用箭头表示出地球公转的方向。(2)当阳光还未射进屋里时,屋内就已明亮,这是大气的 作用所致。
31、(3)此图共包括 级天体系统,其中最低一级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 。(4)当室内墙上的钟表到 11:40 时,屋外人的影子最短,这说明该地的经度大约是 。(5)地球公转到图中 A、B、C、D 处中的 点位置时,正午射进屋内的阳光面积达一年中最小;在 点位置时,房屋所在地的白昼最短。【答案】 (1)逆时针方向(2)散射 (3)2 地球 (4) 125E (5)C A【解析】【分析】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以及读图析图能力,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地球公转方向,大气散射的意义,天体系统,地方时的计算,太阳高度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需要结合基础知识分析答题。【详解】地球公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在地球公
32、转轨道上按照逆时针画即可;(2) 当阳光还未射进屋里时,屋内就已明亮,是由于大气的散射作用,实际天亮时间早于日出时间。(3) 由图可知,此图共包括两级天体系统,为太阳系和地月系,其中最低一级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地球。(4) 当室内墙上的钟表到 11:40 点时,说明东经 120 度地方时为 11:40 点,屋外人- 17 -的影子最短,说明当地地方时为 12 点,根据时间差求经度差,这说明该地的经度大约是东经 125 度。(5) 地球公转到夏至日这天,我国北方正午射进屋内阳光面积达一年中的最小值,与图中 C 点位置对应;在冬至日这天,房屋所在地的白昼最短,冬至日与图中 A 点位置对应。34.如
33、图是某地高空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各题。(1)图中点,气压由高到低排序为_ _。 (2)A、B 两地受热的是 ,空气 ;冷却的是 ,空气 。(3) 用“”完成图中热力环流。(4)若该热力环流发生于城区与郊区之间,则 A、B 中代表城区的是_,说明判断的依据:_ ,该热力环流对城市空气产生的有利影响有 。(5)若图中 A 处为海洋,B 处为陆地,则该热力环流出现在 (填白天或夜间) ,对沿海地区的气候影响是 。【答案】 (1)= (2)B 上升 A 下沉 (3)A 近地面为高压,B 近地面为低压,水平方向上为高压流向低压,故形成逆时针的环流(4)城市受热较多,气温较高,盛行上升
34、气流 净化空气 (5)白天 气温日较差变小、降水变多。【解析】【分析】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以及读图析图能力,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等压面的判读,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和地理意义,需要结合基础知识分析答题。- 18 -【详解】(1)根据气压变化的原理,在同一等压面上的点气压相同,在竖直方向上,海拔升高气压降低。读图,五个点中,、位于同一等压面上,气压相同,与在同一竖直方向上,的海拔低,气压高于。与在同一竖直方向上,海拔低,气压高于。所以气压由高到低排序为=;(2) 高空气压分布与近地面相反,在高空,所以近地面气压 A 大于 B ,受热的是低压 B 点,空气上升,冷却的是高压 A 点,空气下沉;(3) 高空气压分布与近地面相反,在高空,所以近地面气压 A 大于 B,在水平方向上,气流由 A 流向 B。在高空由 B 地的高空流向 A 地的高空,或说由流向。垂直方向是A 地下沉,B 地上升;(4) 在城市和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由于城市热岛效应,城市是低压区,是上升气流,郊区是下沉气流。所以 B 代表城区。因为 B 处空气是上升气流;(5)A 为高压,如果 A 为海洋,白天海洋温度较低,气压较高,近地面风由海洋吹向陆地, 气温日较差变小、降水变多。- 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