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华中师大琼中附中与屯昌中学 2018-2019 学年度上学 期期中联考高三物理试题考试时间:90 分钟 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必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 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答案 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对应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 I 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4 分)1A、B 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运动的 st 图象如图所示,已知 A 做匀速直线运动,B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在 t1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物体在 t1时刻速度大小相等Bt 1时刻 A 的速度大于 B 的速度CA
2、 的平均速度小于 B 的平均速度D两物体间的距离先增大后减2如图所示,将足球用网兜挂在光滑的墙壁上,设绳对球的拉力为 F1,墙壁对球的支持力为 F2,当细绳长度变短时A F1、 F2均不变B F1、 F2均增大C F1减小, F2增大D F1、 F2均减小3a、b 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 m1、m 2,由轻质弹簧相连。当用大小为 F 的恒力沿水平方向拉着 a,使 a、b 一起沿光滑水平桌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弹簧伸长量为 x1;当用恒力 F 竖直向上拉着 a,使 a、b 一起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弹簧伸长量为 x2;当用恒力 F 倾斜向上向上拉着 a,使 a、b 一起沿粗糙斜面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
3、动时,弹簧伸长量为 x3, 如图所示。则( )- 2 -Ax 1= x2= x3Bx 1x3= x2C若 m1m2,则 x 1x3= x2D若 m1m2,则 x 1x 3= x24如图所示,固定在小车上的支架的斜杆与竖直杆的夹角为 ,在斜杆下端固定有质量为 m的小球,下列关于杆对球的作用力 F 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小车静止时, ,方向沿杆向上B小车静止时, ,方向垂直杆向上C小车向右以加速度 a 运动时,一定有D小车向左以加速度 a 运动时,5如图所示, ab、 cd 是竖直平面内两根固定的细杆, a、 b、 c、 d 位于同一圆周上,圆周半径为 R,b 点为圆周的最低点,c 点为圆周的
4、最高点。现有两个小滑环 A、B 分别从 a、c 处由静止释放,滑环 A 经时间 t1从 a 点到达 b 点,滑环 B 经时间 t2从 c 点到达 d 点;另有一小球 C 从 b 点以初速度 v0 沿 bc 连线竖直上抛,到达最高点时间为 t3,不计一切阻力4gR与摩擦,且 A、B、C 都可视为质点,则 t1、t 2、t 3的大小关系为()At 1t 2t 3Bt 1t 2t 3Ct 2t 1t 3DA、B、C 三物体的质量未知,因此无法比较6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 v-t 图象如图甲所示,据此判断图乙(F 表示物体所受合力, x 表示物体的位移)四个选项中正确的是( )- 3 -ABCD二、多选题
5、(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选对但不全得 3 分,选错不得分)7两物体 A、B 从同一位置出发,如图所示为两物体作直线运动时的图像,但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未标出,则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若纵坐标表 示位移,则 A 质点做匀变速运动B若纵坐标表示位移,B 质点先沿正方向做直线运动,后沿负方向做直线运动C若纵坐标表示速度,则 B 物体加速度先减小再增加D若纵坐标表示速度,则在 t=4s 时刻,两物体相遇8如图所示,物块 m1、 m2均沿斜面匀速下滑,斜面体 abc 静止于粗糙水平地面上,已知m1 m2, 1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4 -A斜面体 ab 面和 ac 面的
6、动摩擦因数不同B斜面对物块 m1的作用力垂直 ab 面向上C物块 m1对斜面的作用力竖直向下D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水平向左9如图所示,一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不相等的物体,A、B 叠放后一起沿斜面下滑,已知物体 B 的上表面水平,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若 A、B 一起匀速下滑,增加 A 的质量,A、B 仍一起匀速下滑B若 A、B 一起匀速下滑,给 A 施加一个竖直向下 的力 F,A、B 将加速下滑C若 A、B 一起加速下滑,增加 A 的质量,A、B 仍保持原来的加速度一起加速下滑D若 A、B 一起加速下滑给 A 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 F,A、B 仍保持原来的加速度一起加速下滑10如图所示,物
7、体从 Q 点开始自由下滑,通过粗糙的静止水平传送带后,落在地面 P 点。传送带匀速转动起来以后,物体仍从 Q 点开始自由下滑,则物体通过传送带后( )A若传送带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则物块一定落在 P 点B若传送带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则物块一定落在 P 点左侧C若传送带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则物块可能落在 P 点右侧D若传送带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则物块可能落在 P 点左侧- 5 -第 II 卷(非选择题)三、实验题(本部分 2 小题,每空 2 分,共 14 分)11(本题 6 分)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 A 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 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 和 OC 为细
8、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1)图乙中的_是力 F1和 F2的合力的实际测量值。(2)在实验中,如果将细绳也换成橡皮筋,那么实验结果是否会发生变化?答:_ _。(选填“变”或“不变”)(3)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A 理想实验法 B 等效替代法C 控制变量法 D 建立物理模型法12(本题 8 分)为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现提供如图甲中所示实验装置请思考探究思路并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消除小车与木板之间摩擦力的影响应采取的做法是_A将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钩码拉动下恰好做匀速运动B将木板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钩码拉动下恰好做匀速运动C使木板不带滑
9、轮的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速运动D使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能够静止在木板上(2)在实验中,得到一条打点的纸带,如图乙所示,已知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 T,且间- 6 -距 s1、 s2、 s3、 s4、 s5、 s6已量出,则小车加 速度的表达式为 a= _ ;(3)有一组同学保持小车及车中的砝码质量一定,探究加速度 a 与所受外力 F 的关系,他们在轨道水平和倾斜两种情况下分别做了实验,得到了两条 aF 图线,如图丙所示图线_(选填“”或“”)是在轨道倾斜情况下得到的;小车及车中的砝码总质量 m= _kg四、解答题(本部分共 3 小题,共
10、 42 分)13(本题 12 分)在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 2kg 的物体,在水平拉力 F 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10s 后拉力大小减为零,该物体的运动速度随时间 t 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g 取10m/s2)求:(1)前 10s 内物体的加速度和位移大小(2)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3)物体受到的拉力 F 的大小;14(本题 14 分)如图所示, OA、 OB、 OC 三段轻绳结于 O 点,轻绳 OA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下方轻绳 OC 悬挂质量为 m1=0.4 kg 的沙桶。轻绳 OB 水平, B 端与放置在水平面上的质量为 m2=1.8 kg 的滑块相连,滑块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滑块
11、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3,si n 37=0.6,cos 37=0.8,重力加速度 g 取 10 m/s2,最大静摩擦力按滑动摩擦力计算。(1)求滑块受到的摩擦力;(2)若缓慢往沙桶中添加细沙,要使滑块静止不动,沙桶和沙的总质量不能超过多少;- 7 -15(本题 16 分)如图所示,有一条匀速传送的传送带,恒定速度 v4 m/s,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 37,现将质量 m1 kg 的小物块轻放在其底端(小物块可视作质点),与此同时,给小物块沿传送带方向向上的恒力 F18 N。已知物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05,传送带的长度 L=85m。(g 取 10 m/s2,sin3706,cos
12、3708)。问:(1)若传送带逆时针旋转,则物块从传送带底端运动到平台上所用的时间为多少?(2)若传送带顺时针 旋转,则物块从传送带底端运动到平台上所用的时间为华中师大琼中附中与屯昌中学 2018-2019 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联考高三物理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选1D 2B 3A 4D 5A 6B二、多选7BC 8AC 9 AC 10AC三、实验11(1)F (2)不变 (3)B12(1)C (2)a= (3) 0.513(1)08 m/s 2;40 米 (2)02 (3)56 牛【解析】试题分析:(1)前 10s 内物体的加速度 2 分前 10s 内物体的位移大小 2 分(2)撤去外力后的加速度 1
13、 分根据牛顿定律 2 分解得 =021 分(3)有拉力作用时,根据牛顿定律: 2 分- 8 -解得 F=56N2 分14(1)3N(2)0.72kg【详解】(1)以结点 O 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可知 OB 绳的拉力 TB=m1gtan37=40.75N=3N;3 分对滑块 B 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得:f=T B=3N;3 分所以滑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3N;1 分(2)滑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 fm=m 2g=0.318N=5.4N3 分由 fm=TB=m 1gtan373 分得 m1=0. 72kg 1 分15(1)146s(2)125s【解析】(1)对物块受力分析可知,物块
14、是在恒力作用下沿传送带方向向上做初速为零 的匀加速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Fmgcos37mgsin37ma,计算得:a8 m/s2 4 分L at2 2 分1 分(2)对物块受力分析可知,物块先是在恒力作用下沿传送带方向向上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直至速度达到传送带的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Fmgcos37mgsin37ma 1,计算得:a 116 m/s 2 2 分1 分1 分物块达到与传送带同速后,对物块受力分析发现,物块受的摩擦力的方向改向,因为 F18 N 而下滑力和最大摩擦力之和为 10 N。故能继续相对斜面向上加速。故得:Fmgcos37mgsin37ma 1,计算得:a 28 m/s 2 2 分- 9 -Lx 1vt 2 a2t22 1 分t21s 1 分得 tt 1t 2125s 1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