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20172018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一化学 第卷(60 分)时 间:90 分钟 分 值:100 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Na:23 一、选择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道尔顿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制订了第一张科学的元素周期表B短周期中包含了 18 种原子C元素的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D周期表中所有元素,都是从自然界中发现的2低合金高强度钢 Q460 是支撑“鸟巢”的铁骨钢筋,除含有铁元素外,还含有 Mn(锰) 、Ti(钛) 、Cr(铬) 、Nb(铌)等合金元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2、( )AFe 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第B 族B工业上利用热还原法冶炼金属 Fe、Cr、MnC TiO2、 TiO2、 TiO2互为同位素D Nb3+原子核内有 51 个中子,核外有 41 个电子3下列表示物质或微粒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HF 的电子式为 BMg 2+的结构示意图为CCO 2的电子式为: DCl 的结构示意图为4下列各组物质中,每种物质都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是( )ANa 2O2、CaCl 2 BCO 2、CH 4 CNH 4Cl、NaOH DNaF、HNO 35下列微粒中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满足 8 电子的是( )ACCl 4 BH 2O CHe DAl6下列说法正
3、确的是( )A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2 -B在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C离子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D化学键断裂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7已知反应 2SO2(g)+O 2(g)2SO 3(g) ,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 2molSO3,放出热量为197KJ若在相同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通入 2mol SO 2和 1molO2,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Q=197KJ BQ1972 KJ CQ197KJ DQ197KJ8下列各组的电极材料和电解液,不能组成原电池的是( )A铜片、石墨棒,乙醇 B铜片、石墨棒,硝酸银溶液C锌片、铜片,稀盐酸 D铜片、铂片,FeC
4、l 3溶液9下列叙述和均正确并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叙述 叙述A 同主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同主族元素均有相似的化学性质B 原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原电池需外接电源才能工作C S 的非金属性比 Si 强 酸性:H 2SO4H 4SiO4D Na 在 Cl2中燃烧的生成物含离子键NaCl 固体可导电10下列反应能设计成原电池的是( )ABa(OH) 28H2O 与 NH4Cl 反应 B石灰石分解反应CNaOH 溶液与盐酸反应 D甲烷与 O2的反应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锂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B某原子 M 层电子数为 L 层电子数的 4 倍C某离子 M 层和 L 层电子数均为 K
5、层的 4 倍D离子的核电荷数一定等于其核外电子数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l 2、Br 2、I 2的熔沸点依次升高B因为自然界中没有游离态的 P 元素,所以非金属性 PNC灼烧白色粉末,火焰成黄色,证明原粉末中有 Na+,一定无 K+D已知 FeCl3和 MnO2均可加快 H2O2分解,同等条件下二者对 H2O2分解速率的改变程度相同- 3 -13A、B、C 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为 a、b、c,它们的离子 An 、B n 、C m 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且 nm,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abc BacbCabmn Dacnm14某实验兴趣小组按如图装置实验后,所记录内容合理的是( )
6、实验记录Zn 质量减少,Cu 质量不变;外电路电流方向是:由CuZn;SO 42 向 Cu 极移动;Zn 电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反应式:Cu 2+2e CuA B C D15甲、乙两种非金属比较,能说明甲比乙的非金属性强的是( )甲比乙更容易与 H2化合 甲单质能与乙的阴离子反应,置换出乙单质 甲的气态氢化物比乙的气态氢化物稳定 与某金属反应时甲原子得电子数比乙得的多 甲单质的熔沸点比乙的低A B C D16某化学反应 2A(g) B(g)+C(g) ,B、C 的起始浓度为 0,A 在不同条件时分解的瞬时速率(v)如表,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1.200 1.000 0.800 0.60027
7、0 3.60 3.00 2.40 1.80280 9.00 7.50 a 4.50b 2.16 1.80 1.44 1.08A升高温度或增大 A 的浓度都可以增大 v 的值B同时改变反应温度和 A 的浓度,v 可能不变- 4 -Ca=6.00D270b28017下列各式用电子式表示的物质的形成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18已知反应 AB= =CD 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该反应为吸热反应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该反应只有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19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电极只能由两种不同的金属构成B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是还原反应C工
8、作时其正极不断产生电子并经外电路流向负极D能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20根据 FeCu 2 =Fe2 Cu 的反应原理设计一个原电池,当铁为负极时,正极不可以选用的材料是( )A铂 B石墨 C铜 D锌21下列有关反应速率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速率用于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B反应物的性质是决定反应速率快慢的主要因素C在不同温度时,鲜牛奶变酸的速率:28 时5 时D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盐酸分别与大小、形状都相同的铁片反应的速率:1 molL1 时0.1 molL 1 时22对于反应 A23B 2=2C 来说,以下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中,最快的是( )Av(B 2)0.8 mol/(Ls) Bv(
9、A 2)0.4 mol/(Ls)Cv(C)0.6 mol/(Ls) Dv(B 2)4.2 mol/(Ls)23下列反应条件的控制中,不恰当的是( )A为了防止铁生锈,在其表面涂一层防锈油漆B为防止火灾,在面粉厂、加油站等场所要严禁烟火- 5 -C为加快 KClO3的分解速率,加入 MnO2D为加快 H2O2的分解速率,把反应容器放到冷水中冷却24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可逆反应 A(g)3B(g) 2C(g),下列说法中,能说明这一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生成 C 的速率与 C 分解的速率相等BA、B、C 的浓度相等C单位时间生成 n mol A,同时生成 3n mol
10、BDA、B、C 的分子数之比为 132 20172018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一化学 第卷(40 分)二、非选择题25 (1)下列变化:碘的升华;氧气溶于水;氯化钠溶于水;烧碱熔化;氯化氢溶于水;氯化铵受热分解 (填序号)化学键没有被破坏的是 ;仅发生离子键破坏的是 ;仅发生共价键破坏的是 ;既发生离子键又发生共价键破坏的是 (2)某小组同学在烧杯中加入 5 mL1.0 molL1 盐酸,再放入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观察产生 H2的速率,如图 A 所示,该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 )反应,其能量变化可用图中的 (填“B”或“C” )表示(3)已知拆开 1 molHH 键、1 mol
11、N=N、1molNH 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436kJ、946kJ、39lkJ当 1molNH3分解需要 (填“放出”或“吸收” ) KJ 的热量26某温度时,在一个容积为 2L 的密闭容器中,X、Y、Z 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6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2)反应开始至 2min,气体 Z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3)若 X、Y、Z 均为气体,则反应起始时与平衡后的压强之比是 (4)达到平衡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Y、Z 的浓度之比是 1:2:3BX 的消耗速率和 Y 的生成速率相等CZ 的浓度保持不变D升高温度重新达到平衡,Z 的
12、浓度减小,则该反应为吸热反应27X、Z、Q、R、T、U 分别代表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周期表的全部元素中 X 的原子半径最小,X 与 R 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Z 的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U 的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物的代数和为 6;R 和 Q 可形原子数之比为 1:1 和 2:1 的两种化合物;R、T、U 三者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1)T 元素在期表中的位置是 ;由上述元素中的四种元素形成的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化学物为 (写出其中一种物质的名称) (2)X、Z、Q 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顺序为 (填元素符号) (3)T、U
13、两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下列可以判断 R 和 T 金属性强弱的是 (填序号) a单质的熔点 R 比 T 低b单质与酸反应时,失电子数 R 比 T 少c单质与水反应 R 比 T 剧烈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 R 比 T 强(5)写出 X、Q 两单质在碱性电解质中组成的燃料电池两极的反应式: ; (6)某同学用 X、R 两元素的单质反应生成固体物质 RX,RX 属于离子化合物,且能与化合物 X2Q 反应生成 X 的单质RX 的电子式为 ; - 7 -RX 与 X2Q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同学认为取 X、R 两元素的单质反应后的固体物质与 X2Q 反应,若能产生 X 的单质,即可证明得到的固体物质一定是纯净的 RX请判断该方法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