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 2019 届高三物理三诊模拟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3 个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78 分)二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8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9-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分,有选错的得 0 分。14.一个 原子核在中子的轰击下发生一种可能的裂变反应,其裂变方程为2359U2351941903802nXSrn,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 原子核中含有 86 个中子 B.X 原子核中含有 141 个核子C.因为裂变时释放能量,根据 2Emc,所以裂
2、变后的总质量数增加D.因为裂变时释放能量,出现质量亏损,所以生成物的总质量数减少15.入冬以来,全国多地多次发生雾霾天气,能见度不足 20m,在这样的恶劣天气中,甲.乙两汽车在一条平直的单行道上,乙车在前.甲车在后同向行驶。某时刻两车司机同时听到前方有事故发生的警笛提示,同时开始刹车,两辆车刹车的 vt图像如图,则 A.若两车发生碰撞,开始刹车时两辆车的间距一定等于 12.5 B.若两车发生碰撞,开始刹车时两辆车的间距一定小于 90mC.若两辆车发生碰撞,则一定是在刹车后 20s之内的某时刻发生相撞D.若两辆车发生碰撞,则一定是在刹车后 以内的某时刻发生相撞16. 如图所示,水平放置平行金属板
3、间存在相互垂直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强度为E,磁感应强度为 B。一带电量为q,质量为 m 的粒子(不计重力)以速度 v 水平向右射入,粒子恰沿直线穿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只将带电粒子带电量变为2q,粒子将向下偏转B. 若只将带电粒子带电量变为2q,粒子仍能沿直线穿过C. 若只将带电粒子速度变为 2v 且粒子不与极板相碰,则从右侧射出时粒子的电势能减少D. 若带电粒子从右侧水平射入,粒子仍能沿直线穿过17.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大小相同的 A、B 两球沿同一直线上运动。两球的质量关系为 mB = 2mA,规定向右为正方向,两球的动量均为 5kgm/s,运动中两球发生碰撞,碰撞后A
4、 球的动量变化量为-3 kgm/s,则- 2 -A. 右方是 A 球,碰撞后 A、B 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 1:2 B. 右方是 A 球,碰撞后 A、B 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 1:4B. 左方是 A 球,碰撞后 A、B 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 1:2 D 左方是 A 球,碰撞后 A、B 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 1:418.如图所示电路中的电源为恒流源或恒压源(不管外电路的电阻如何变化,它都能够提供持续的定值电流或定值电压)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向上滑动时,电压表的读数变化量的绝对值为 U,电流表的读数变化量的绝对值为 I,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电源为恒压源时,V 示数增大,A 示数减小B.若电源为恒压
5、源时,V 示数不变,A 示数增大C.若电源为恒流源时,V 示数增大,A 示数减小, 1URID.若电源为恒流源时,V 示数增大,A 示数增大, 2191932 年,劳伦斯和利文斯顿设计出了回旋加速器回旋加速器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置于真空中的 D 形金属盒半径为 R,两盒间的狭缝很小,带电粒子穿过的时间可以忽略不计,磁感应强度为 B 的匀强磁场与盒面垂直 A 处粒子源产生初速度不计、质量为 m、电荷量为 q 的粒子,粒子在狭缝中被加速,加速电压为 U,加速过程中不考虑相对论效应和重力影响,则关于回旋加速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带电粒子每一次通过狭缝时获得的能量不同B.D 形盘的半径 R 越大,粒
6、子离开回旋加速器时获得的最大动能越大C.交变电源的加速电压 U 越大,粒子离开回旋加速器时获得的最大动能越大D.粒子第次和第次经过两 D 形盒间狭缝后轨道半径之比为 2:120两根相距为 L 的足够长的金属弯角光滑导轨如图所示放置,它们各有一边在同一水平面内,另一边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37,质量均为 m 的金属细杆 ab、cd 与导轨垂直接触形成闭合回路,导轨的电阻不计,回路总电阻为 2R,整个装置处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当 ab 杆在平行于水平导轨的拉力 F 作用下以速度 v 沿导轨匀速运动时,cd 杆恰好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加速度为 g,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b 杆
7、所受拉力 F 的大小为 mgtan37 B回路中电流为 tan37gBLC回路中电流的总功率为 mgvsin37Dm 与 v 大小的关系为2tan37LvmRg- 3 -21如图所示,宽为 L 的竖直障碍物上开有间距 d=0.6m 的矩形孔,其下沿离地高 h=1.2m,离地高 H=2m 的质点与障碍物相距为 x,在障碍物以 vo=4m/s 匀速向左运动的同时,质点自由下落忽略空气阻力, ,则以下正确的是210/gmsAL=1m,x=1m 时小球可以穿过矩形孔BL=0.8m,x=0.8m 时小球可以穿过矩形孔CL=0.6m,x=1m 时小球可以穿过矩形孔DL=0.6m,x=1.2m 时小球可以穿
8、过矩形孔第卷(非选择题共 174 分)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22 题第 32 题为必考题,每个考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33 题40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 129 分)22.(6 分)在一次课外活动中,某同学用图甲所示装置测量放在水平光滑桌面上铁块 A 与金属板 B 间的动摩擦因数。已知铁块 A 的质量 mA=0.5 kg,金属板 B 的质量 mB=1 kg。用水平力F 向左拉金属板 B,使其一直向左运动,稳定后弹簧秤示数的放大情况如图甲所示,则 A, B间的摩擦力 Ff=_N, 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 = 。 ( g 取 10 m/s2)
9、。该同学还将纸带连接在金属板 B 的后面,通过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一系列的点,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图中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0.1 s,可求得拉金属板的水平力 F= N23.(9 分)某探究小组要尽可能精确地测量电流表 A1的满偏电流,可供选用的器材如下:A.待测电流表 A1(满偏电流 Im为 800 A ,内阻 r1约为 100 ,表盘刻度均匀,总格数为 N)B. 电流表 A2(量程为 0.6A, 内阻 r2=0.1 )C.电压表 V(量程为 3V,内阻 Rv=3k )D.滑动变阻器 R(最大阻值为 20 ) E.电源 E(电动势为 3V.内阻 r 约为 1.5 )F.开关 S 一个,导线若
10、干- 4 -该小组设计了甲,乙两个电路图,其中合理的是(选填“甲,或“乙”);所选合理电路中虚线圈处应接人电表(选填“B”或“C”);在开关 S 闭合前应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置于_端(选填“ a”或“ b“);在实验中,若所选电表的读数为 Z,电流表 A1的指针偏转了 k 格,则可算出待测电流表 A1的满偏电流 Im=_。24.(12 分)如图所示,倾角为 的直角斜面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其顶端固定有一轻质定滑轮,轻质弹簧和轻质细绳相连,一端接质量为 的物块 B,物块 B 放在地面上且使滑轮和物块间的细绳竖直,一端连接质量为 的物块 A,物块 A 放在光滑斜面上的 P 点保持静止,弹簧和斜面
11、平行,此时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为 。不计定滑轮,细绳,弹簧的质量,不计斜面,滑轮的摩擦,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k, P 点到斜面底端的距离为 L。现将物块 A 缓慢斜向上移动,直到弹簧刚恢复原长时由静止释放物块 A,当物块 B 刚要离开地面时,物块 A的速度即变为零,求:(1)当物块 B 刚要离开地面时,物块 A 的加速度;(2)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物块 A 的最大速度。25.(20 分).如图所示,在一倾角为 37的绝缘斜面下端 O,固定有垂直于斜面的绝缘挡板斜面 ON 段粗糙,长度 s0.02 m, NM 段光滑,长度 L0.5 m在斜面的所在区域有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场强为 2105N/C.
12、有一小滑块质量为 2103 kg,带正电,电量为1107 C,小滑块与 ON 段表面的动摩擦因数为 0.75.将小滑块从 M 点由静止释放,在运动过程中没有电量损失,与挡板相碰后原速返回已知 sin 370.6,c os 370.8, g 取 10 m/s2.求:- 5 -(1)小滑块第一次过 N 点的速度大小;(2)小滑块最后停在距离挡板多远的位置;(3)小滑块在斜面上运动的总路程26(15 分)TiC1 4是制备钛及其化合物的重要中间体,某小组同学利用下列装置在实验室制备 TiCl4,设计实验如下(夹持装置略去):已知:PdC1 2溶液捕获 CO 时,生成金属单质和两种酸性气体化合物。请回
13、答下列问题:(1)按照气流由左到右的方向,上述装置合理的连接顺序为a_fg_(填仪器接口字母)。(2)根据完整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入药品;_(按正确的顺序填入下列操作的序号)。关闭分液漏斗活塞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停止加热,充分冷却 加热装置 D 中陶瓷管(3)装置 D 中除生成 TiCl4外,同时生成一种气态不成盐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设计实验证明装置 E 中收集到的液体中含有 TiCl4:_。- 6 -(5)装置 F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用其他方法也可代替装置 F,可以是_(写出一种即可)。(6)制得的 TiC14产品中常含有少量 CC
14、14,从产品中分离出 TiC14的操作名称为_。27(14 分) 含氮化合物在材料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1) 甲胺(CH 3NH2)是合成太阳能敏化剂的原料。工业合成甲胺原理:CH3OH(g)+ NH3(g) CH3NH2(g)+H2O(g) H。已知键能指断开 1mol 气态键所吸收的能量或形成 1mol 气态键所释放的能量。几种化学键的键能如下表所示:化学键 C-H C-O H-O N-H C-N键能/kJmol -1413 351 463 393 293则该合成反应的H= 。一定条件下,在体积相同的甲、乙、丙、丁四个容器中,起始投入物质如下:NH3(g)/mol CH3OH(g)/mo
15、l 反应条件甲 1 1 498K,恒容乙 1 1 598K,恒容丙 1 1 598K,恒压丁 2 3 598K,恒容达到平衡时,甲、乙、丙、丁容器中的 CH3OH 转化率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2) 工业上利用镓(Ga) 与 NH3在高温下合成固体半导体材料氮化镓(GaN),其反应原理为 2Ga(s)+2NH3(g) 高 温 2GaN(s)+3H2(g) H=-30.81kJmol -1。在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 Ga 与 NH3发生反应,实验测得反应体系与温度、压强的相关曲线如图所示。图中 A 点与 C 点的化学平衡常数分别为 KA和 KC,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填代号)。- 7 -a纵轴 a
16、表示 NH3的转化率 b纵轴 a 表示 NH3的体积分数 cT 1CFeK (4). 3:4 (5). sp (6). 分子 (7). 8 (8). (9). 36.化学选修 3:有机化学基础(15 分)(1)消去反应(1 分) 细则:写“消去”给分。对苯二甲酸(1 分)细则:写“1,4-苯二甲酸”给分。硝基、氯原子(2 分)细则:写对 1 个给 1 分。(2) (2 分)细则:用键线式给分,其它画法正确给分。 OCH3CH3H 2O(1 分)细则:写“水”给分。 (2HNNHCOCOHnNH2NH2n+nCOHCOH +2n-1H2O分)细则:反应物、产物漏写或错写任何一个均不得分;没写条件
17、、条件错误或“”错误共扣1 分;未写端基不给分。(3)10(2 分)细则:其它表述不给分。或 (1 分)细则:其它表述不给分。COHHOCC3 COHOC3(4) (3OHHOHCBr2 Brrrr NaOH分)细则:写对一步(结构简式正确,条件正确)得 1 分,全对物理部分- 18 -14. A 15.C 16.B 17.C 18.C 19.BD 20.AD 21.BC22. 2.50 ;0.50 ;4.5023.(1) 甲 C b I m=24.(1)B 刚要离开地面时,A 的速度恰好为零,即以后 B 不会离开地面 当 B 刚要离开地面时,地面对 B 的支持力为零,设绳上拉力为 F B 受
18、力平衡,F=m 2g 对 A,由牛顿第二定律,设沿斜面向上为正方向, m1gsin-F=m 1a联立解得,a=(sin- )g 由最初 A 自由静止在斜面上时,地面对 B 支持力不为零,推得 m1gsinm 2g, 即 sin ,故 A 的加速度大小为 ,方向沿斜面向上 (2)由题意,物块 A 将以 P 为平衡位置振动,当物块回到位置 P 时有最大速度, 设为vm从 A 由静止释放,到 A 刚好到达 P 点过程,由系统能量守恒得, m1gxsin=Ep+ 当 A 自由静止在 P 点时,A 受力平衡,m1gsin=kx 联立式解得,25.(1)小滑块第一次过 N 点的速度为 v,则由动能定理有
19、mv2 mgLsin 37 qELsin 37代入数据得: v2 m/s.(2)滑块在 ON 段运动时所受的摩擦力Ff (mgcos 37 qEcos 37)2.410 2 N滑块所受重力,电场力沿斜面的分力F1 mgsin 37 qEsin 372.410 2 N因此滑块沿 ON 下滑时做匀速运动,上滑时做匀减速运动,速度为零时可停下设小滑块与挡板碰撞 n 次后停在距挡板距离为 x 处,则由动能定理得:- 19 -(mg qE)(L s x)sin 37 (mg qE)(2n1) s xcos 370由 0 x0.02 m,得:12.5 n13.5取 n13 得: x0.01 m(3)设滑块
20、每一次与挡板碰撞沿斜面上升的距离减少 x,由能量守恒得:(mg qE) xsin 372 (mg qE)scos 37代入数据得: x0.04 m滑块第一次与挡板碰撞后沿斜面上升的距离s1 L s x0.48 m滑块第 p 次与挡板碰撞后沿斜面上升的距离sp s1( p1) x滑块移动的总路程 s 总 L s x2 ps1 由于 SP s0.02 m,得 p12.5,取 p12 代入上式得: s 总 6.77 m.33.(1)ACE (2)(i)航天服内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在地面上时 ,51.0pPa, ;VL130TK进入太空后 22493,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知, ,代入数值得12PVT42.810pa(ii)将补充的气体与原航天服内气体视为一个整体,补充气体的体积为 V,由气体实验定律可知 ,代入数值得 V=1.6 L112pVp34(1)BCE(2)解:设光在玻璃中的折射角为 ,传播的速度为 v,传播时间为 t光玻璃中传的距离为= ,cosdxcosxndtv由折射定律得: sini, 2cos12sintc-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