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 2016-2017 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 6 页2. 答题前请在答题卡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座位号等信息3.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 I 卷(选择题 共 50 分)1、单项选择题(本大答题共 25 道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1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及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中国周代封建)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这说明封建制度( )A催生了中央集权制度 B形成了对“王权至上”的认同C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 D与宗法制互为表
2、里2 美国史学家霍夫斯塔德认为,在西方古代,有为知识而知识者,有为真理而献身者,有为理想、信念而奋斗不息者,中国没有。在中国,知识分子之出路与归宿似乎只有一条,就是投身政治,就是逐于仕途。产生以上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海洋文明与大河文明的不同 B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的区别C民主政治与君主专制的差异 D人文主义与儒家思想的对立3先秦时期,古代中国的农耕方式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转变。那么,汉朝以后,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A石器锄耕 B刀耕火种 C千耦其耘 D铁犁牛耕4易中天先生在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中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派作了如下的评价关注社会,留下了平等、互利、博爱的社会理
3、想关注人物,留下了真实、自由、宽容的人生追求关注国家,留下了公开、公平、公正的治国理念关注文化,留下了仁爱、正义、自强的核心价值 下列学派与题干中评价对应正确的是( )A道家、儒家、墨家、法家 B儒家、道家、法家、墨家C墨家、道家、法家、儒家 D法家、墨家、儒家、道家5它是综合性表演艺术,即唱、念、做、打、舞为一体、通过程式的表演手段叙演故事,刻画人物,表达“喜、怒、哀、乐、惊、恐、悲“的思想感情,角色可分为:生、旦、净、丑- 2 -四大行当。2006 年 5 月,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列属于这种艺术形式的是( )A杂剧 B南戏 C黄梅戏 D京剧6安史之乱中,颜果卿
4、父子英勇就义,在极度悲愤中颜真卿写下祭侄文稿。后人评价“如熔金出冶,随地流走,一泻千里,时出遒劲,杂以流丽。”该作品为( )7梭伦改革前,有人这样描述当时的雅典:“所有的平民都负了富人的债,他们或者是替富人耕种土地,缴纳 5/6 的收成,因而被称为六一汉;或者以自己人身作债务抵押,可以被债主押收,因而有的在本土成为奴隶,有的被卖到了外国。”“六一汉”制度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雅典民主政治高度发展的结果 B是雅典经济高度发展的结果 C雅典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D贵族对平民实行盘剥的结果8比利时罗马法专家里维埃说:“罗马法是世界性的普通法,不仅是哪一个国家的法。”中国有学者认为:“说罗马法是世
5、界性的普通法,说罗马法征服了世界,当然并不十分确切”。关于罗马法对后世影响的确切说法应该是( )A影响近代欧美国家并波及世界 B覆盖到被罗马帝国征服的国家C波及了罗马帝国周边的邻国 D渗透到罗马共和国的各个角落9一位历史学家对西方某一时期的人文主义评价为“人之一切自然本能,蛮性的权利意志,向外征服欲,得一尽量表现之机会;而形成近代文化中另一种人之神性与其兽性之纠缠”。你认为这是对( )A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评价 B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评价C马克思主义诞生后人文主义的评价 D自由主义思潮兴起时人文主义的评价10到了 15 世纪,欧洲的商人和君主们越来越意识到,绕过穆斯林世界,开辟直接到达东方
6、的商路,将大大增加香料和其它亚洲货物供应,带来巨额的利润。由此可见,新航路的开辟主要是由于( )- 3 -A.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矛盾 B.新式帆船与罗盘针的应用C.欧洲人对财富的狂热追求 D.一大批优秀航海家的涌现11华盛顿在其著名的告别演说中,一再告诫“那些领导政府的人们,要谨慎行事,把自己限制在各自的宪法范围内,避免在行使权力时一个部门侵犯其他部门的权力。”华盛顿在此强调的是( )A中央集权原则 B自由平等原则 C分权制衡原则 D司法独立原则12“他是一个阶级的引领者,是真正平等自由的引领者,也是另一种新型社会的预言者。他的学说,抛弃了空想的成分,以其缜密和严谨展示了无产者的前程。”材料中
7、的“他”是指( )A圣西门 B傅立叶 C马克思 D孙中山13有些史学家认为,“太平天国的改革方案包含了很多激进的特征,对不满的民众很有吸引力”。其方案中对民众最具吸引力的是( )A平均分配土地 B产品上交国库 C建立民主政治 D兴办学校教育14近代华西晚报的一篇评论认为:“如果对中国命运应负重大责任的国民党确具有结束一党专政与在野党团结合作的诚意,毛泽东此行将可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件。”此事应是( )A西安事变 B重庆谈判 C1946 年政协会议 D北平和谈151921 年列宁说:“目前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
8、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的政策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实行资本主义的经济政策16阅读“1972-1985 年中美双方出口贸易额统计表”,从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年份 美国对华出口(百万美元) 中国对美出口(百万美元)1972 年 60 321975 年 304 156- 4 -1980 年 3755 10591985 年 3855 3840A两国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优势 B改革开放打开中美交往的大门C中美关系缓和推动了经贸往来 D经贸发展得益于世界贸易组织17近年来
9、,美国奉行的单边主义和先发制人的战略频频受挫,欧盟一体化进程加快,俄罗斯、印度、中国等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大国之间出现了既合作又竞争的态势。所有这些表明( )A世界格局继续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B强权政治已经退出历史舞台C当今世界已经是一个多极世界 D反对霸权主义失去了现实基础18一位学者说:“在自家的院子里有印钞机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而黄金兑换标准给了我们这个特权。”赋予“我们这个特权”的是( )A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B马歇尔计划C关税和贸易总协定 D布雷顿森林协定1918 世纪人类继发明火之后,在驯服自然力方面取得的最大成果是( )A、爱迪生发明电灯 B、富尔敦研制出汽船C、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
10、纱机 D、瓦特改良蒸汽机 20下面是新中国历届政治协商会议代表人数示意图。此图表明新中国( )A.政协制度形成经历了长期的过程 B.B.爱国统一战线力量逐步发展壮大C.联合一切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D.在民主政治建设上已经较为完善21邓小平指出:“我们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参加任何集团,同谁都来往,同谁都交朋友我们讲公道话,办公道事。”下列各项能贯彻邓小平这一思想的是( )A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B参加由亚非拉国家组成的不结盟运动C发展同各国友好关系,反对霸权主义 D发展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22票证是某一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见证与缩影。- 5 -图一的取消以及后来图二的出现,
11、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新时期( )A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向城市发展 B分配方式由国家分配向按劳分配转变C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D经济形态由农业过变成了工业国23衣食住行可以折射出时代特有的风貌。20 世纪 30 年代上海不可能出现的社会生活场景是( )A穿着西装的男子在吃西餐 B汽车在马路上穿梭C手持报纸的报童在大街上叫卖 D人们用移动电话问候24下列关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百花齐放是针对文学艺术的不同风格而言 B.百家争鸣是针对科学上的不同学派而言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一个暂时性的方针 D.这一方针在贯彻过程中留下了深刻的经验和教训25“总之
12、(画家关注的)不是建筑物本身,而是光线所演绎出的“悲喜剧”“画出了生命在光线变幻的时时刻刻所呈现出的永恒美”。与上述评价最符合的绘画作品是( )A B C D第卷(非选择题 共 50 分)2、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道大题 50 分,26 题 20 分,27 题 15 分,28、29 两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15 分)26(20 分)自古以来,中国有识之士都在不断地追求政治进步,不同的历史因素造就了各具特色的政治制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13、。”黄仁宇中国人历史材料二 近 110 年时间里, 中华民族危难深重,外遭帝国主义的侵略,内受封建主义的压迫,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政治权利。回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中国人民为争取- 6 -民主政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艰难探索。“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中国近代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抉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一大跃进。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三 目前中国正在进行当代最伟大的社会实践,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而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2008 年 2 月
14、 7 日德国新德意志报(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5 分)请用明清时期各一个典型史实证明材料一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4 分)(2)概括材料二中近代中国“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权利”的主要原因。(4 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近代前期(18401919 年)中国为建立民主政治在政治领域进行了哪些斗争和探索?(4 分)(3)材料三所说的“特殊的民主”在建国初期是如何体现的?(3 分)27(15 分)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500 年以前,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基本固定生
15、活在彼此隔离的地区。1500 年以后,西班牙人是果园爱好者,除了给美洲带来橄榄树和欧洲葡萄树外,还带来了种类繁多的水果。作为回报,美洲印第安人贡献出非常丰富的粮食作物,特别是玉米和马铃薯,此外还有木薯、番茄等。动植物的交换并不限于欧亚大陆和南北美洲之间,整个世界曾卷入这种交换。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19 世纪晚期起,资本主义列强在领土扩张的同时,凭借着雄厚的经济实力,从经济上加紧掠夺、控制落后国家和地区。列强利用资本输出,牢牢地控制了落后国家的经济命脉,榨取了大量的财富。通过掠夺性的国际贸易,殖民地半殖民地进一步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工业原料的产地。资本输出、掠夺性贸易,再加上
16、海陆交通和通讯事业的大发展,最终摧毁了一切落后国家和民族的堡垒,瓦解了它们的传统自然经济,从而把所有国家和地区都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轨道。人民教育出版社世界近现代史- 7 -上册教学参考书材料三 经济全球化是近年国际问题中的热门话题,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摘自陈宝森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请回答:(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 1500 年后人类经济活动的突出变化。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 分)
17、(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两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交通工具有哪些?对世界市场分别产生怎样的影响?(6 分)(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加强的原因。21 世纪中国积极加入紧急全球化,最突出的事例是什么?(5 分)28.(15 分)【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新兴的知识分子阶层作为一支独立的社会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在这场伟大而深刻的变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充当了变革的舆论制造者和鼓吹者,二是充当了变革的设计者,三是充当了变革的实践者,四是充当了文化的传承者和创造者。 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材料二 以卫鞅为
18、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燔诗书而明法令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 史记商君列传(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知识分子阶层登上历史舞台的原因。请用具体史实说明材料一中的任意一个观点(如充当了变革的设计者)。(10 分)(2)据材料二,概述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并概括其措施对后世产生的消极影响。(5 分)29.(15 分)【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价】- 8 -材料一 (詹天佑)在致诺索布夫人的信中也写道:“全体中国人和外国人都在密切注视着我的工作,如果我失败了,那就不仅是我个人的不幸。因若
19、如此,中国工程师将失掉大众的信任。”近年在八达岭长城脚下建造了詹天佑纪念馆,以纪念他在中国铁路建设事业中的不朽功绩。白寿彝中国通史材料二 作为科学家,他的理论非常深奥,一般人无法领悟。作为思想家,他的见解相当深邃,普通人难以理解。可是,这样一位科学精英和思想精英,为什么会走进大众的生活,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并受到全世界男女老少的尊敬和爱戴呢?爱因斯坦是一位有社会责任感和科学良心的世界公民。爱因斯坦在悼念居里夫人时所说:“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人们认为的那样。”爱因斯坦与大科学的诞生请完成:
20、(1)指出材料一中“我的工作”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詹天佑是在什么背景下完成这一“工作”的?有何意义?(6 分)(2)材料二中所说的爱因斯坦的深奥理论有哪些?这些理论有什么重大的历史意义?材料二认为爱因斯坦“受到全世界男女老少的尊敬和爱戴”的原因是什么?(5 分)(3)你认为作为科学家的詹天佑和爱因斯坦在人文情怀方面有何不同?(4 分)- 9 -昆明黄冈实验学校 20162017 学年下学期末考试卷高二年级【 历史 】考试时长: 90 分钟 试卷满分: 100 分 考场号 座位号(考试范围: 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选修 命题人:王 泽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 7 页2. 答题前请在
21、答题卡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座位号等信息3.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 I 卷(选择题 共 48 分)3、单项选择题(本大答题共 25 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1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及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中国周代封建)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这说明封建制度( )A催生了中央集权制度 B形成了对“王权至上”的认同C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 D与宗法制互为表里【答案】C【解析】2 美国史学家霍夫斯塔德认为,在西方古代,有为知识而知识者,有为真理而献身者,有为理想、信念而奋斗不息者,中国没有。
22、在中国,知识分子之出路与归宿似乎只有一条,就是投身政治,就是逐于仕途。产生以上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海洋文明与大河文明的不同 B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的区别- 10 -C民主政治与君主专制的差异 D人文主义与儒家思想的对立【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A 项是产生以上差异的影响因素,但不是主要原因,故 A 项错误;B 项是产生以上差异的影响因素,但不是主要原因,故 B 项错误;民主政治能够激发认得民主自由精神,而君主专制下知识分子被统治者严格思想控制,因此民主政治与君主专制的差异是产生以上差异的主要原因,故 C 项正确;D 项是产生以上差异的影响因素,但不是主要原因,故 D 项错误。3先秦时期,古
23、代中国的农耕方式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转变。那么,汉朝以后,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A石器锄耕 B刀耕火种 C千耦其耘 D铁犁牛耕【答案】D【解析】4易中天先生在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中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派作了如下的评价关注社会,留下了平等、互利、博爱的社会理想关注人物,留下了真实、自由、宽容的人生追求关注国家,留下了公开、公平、公正的治国理念关注文化,留下了仁爱、正义、自强的核心价值 下列学派与题干中评价对应正确的是A道家、儒家、墨家、法家 B儒家、道家、法家、墨家C墨家、道家、法家、儒家 D法家、墨家、儒家、道家【答案】C【解析】5它是综合性表演艺术,即唱、念、做、打、舞为
24、一体、通过程式的表演手段叙演故事,刻画人物,表达“喜、怒、哀、乐、惊、恐、悲“的思想感情,角色可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2006 年 5 月,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列属于这种艺术形式的是- 11 -A杂剧 B南戏C黄梅戏 D京剧【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需了解京剧的特点包括角色划分、表演形式上的独特之处。6安史之乱中,颜果卿父子英勇就义,在极度悲愤中颜真卿写下祭侄文稿。后人评价“如熔金出冶,随地流走,一泻千里,时出遒劲,杂以流丽。”该作品为【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由题干材料中
25、“如熔金出冶,随地流走,一泻千里,时出遒劲,杂以流丽。”可知该书法体是行书,A 是行书,符合题意;B 是楷书;C 是篆体;D 是草书,均不符合题意。考点: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文学艺术书法艺术7梭伦改革前,有人这样描述当时的雅典:“所有的平民都负了富人的债,他们或者是替富人耕种土地,缴纳 5/6 的收成,因而被称为六一汉;或者以自己人身作债务抵押,可以被债主押收,因而有的在本土成为奴隶,有的被卖到了外国。”“六一汉”制度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雅典民主政治高度发展的结果 B是雅典经济高度发展的结果 C雅典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D贵族对平民实行盘剥的结果【解析】试题分析:- 12 -本题
26、主要考查梭伦改革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六一汉”的认识。“六一汉”是指无力还债的平民,不得不为债主耕种土地,把收成的六分之五作为地租交给债主,保留收成的 1/6。“六一汉”的状况是当时雅典下层平民的生动写照。这种现象的出现,显然是贵族对平民实行盘剥的结果。故选 D。材料说明雅典说明平民有沦为奴隶的风险,恰好说明雅典民主政治存在缺陷,故 A 错误,排除;材料无法体现雅典经济高度发达,排除 B;材料是雅典要调整政治经济关系的背景而非产物,排除 C。故选 D。 8比利时罗马法专家里维埃说:“罗马法是世界性的普通法,不仅是哪一个国家的法。”中国有学者认为:“说
27、罗马法是世界性的普通法,说罗马法征服了世界,当然并不十分确切”。关于罗马法对后世影响的确切说法应该是( )A影响近代欧美国家并波及世界 B覆盖到被罗马帝国征服的国家C波及了罗马帝国周边的邻国 D渗透到罗马共和国的各个角落【答案】A【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罗马法律的影响,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题干中作者认为该法律“是世界性的普通法”可见是指该法律不仅对本国有影响而且对整个世界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符合题意的是 A 项,BCD 项没有涉及到对“世界”的影响。9一位历史学家对西方某一时期的人文主义评价为“人之一切自然本能,蛮性的权利意志,向外征服欲,得一尽量表现之机会;而形成近代文化
28、中另一种人之神性与其兽性之纠缠”。你认为这是对( )A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评价B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评价C马克思主义诞生后人文主义的评价D自由主义思潮兴起时人文主义的评价【答案】A10到了 15 世纪,欧洲的商人和君主们越来越意识到,绕过穆斯林世界,开辟直接到达东- 13 -方的商路,将大大增加香料和其它亚洲货物供应,带来巨额的利润。由此可见,新航路的开辟主要是由于( )A.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矛盾 B.新式帆船与罗盘针的应用C.欧洲人对财富的狂热追求 D.一大批优秀航海家的涌现【答案】C【解析】11华盛顿在其著名的告别演说中,一再告诫“那些领导政府的人们,要谨慎行事,把自己限制在各自的宪法
29、范围内,避免在行使权力时一个部门侵犯其他部门的权力。”华盛顿在此强调的是( )A中央集权原则 B自由平等原则C分权制衡原则 D司法独立原则【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材料反映了各部门之间的权力制约,C 符合题意,故本题选 C。A、B、D 从题中无法体现。12“他是一个阶级的引领者,是真正平等自由的引领者,也是另一种新型社会的预言者。他的学说,抛弃了空想的成分,以其缜密和严谨展示了无产者的前程。”材料中的“他”是指( )A圣西门 B傅立叶 C马克思 D孙中山【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及所
30、学知识,材料反映了空想社会主义被取代,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由此诞生。因为 1848 年马克思起草的共产党宣言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故本题选 C。A、B 属于空想社会主义,D 属于资产阶级思想。13有些史学家认为,“太平天国的改革方案包含了很多激进的特征,对不满的民众很有吸引力”。其方案中对民众最具吸引力的是( )- 14 -A平均分配土地 B产品上交国库C建立民主政治 D兴办学校教育【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材料“太平天国的改革方案”是指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产品上交国库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的方案,但是超越了农民小私有者的本性,成为一种空想,排除 B;天朝田
31、亩制度与资政新篇没有涉及建立民主政治,排除 C;兴办学校教育在资政新篇中有提到,但是超越了农民阶级的认识,只能说明洪仁玕等农民领袖愿意向西方学习,排除 D;当时参加太平天国运动的广大农民的最迫切愿望是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获得土地,所以答案选 A。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 至 1900 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太平天国运动14近代华西晚报的一篇评论认为:“如果对中国命运应负重大责任的国民党确具有结束一党专政与在野党团结合作的诚意,毛泽东此行将可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件。”此事应是( )A西安事变 B重庆谈判C1946 年政协会议 D北平和谈【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材料
32、“国民党结束一党专政”、“毛泽东此行”可判断此事件为重庆谈判。抗战胜利后,在“要求和平、反对内战”的舆论中,毛泽东应邀到重庆展开会谈,提出国民党当局承认和平建国方针,同意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立一个独立、自由、和平的新中国,承认各党各派的合法平等地位等问题。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B。西安事变、1946 年政协会议和北平和谈是周恩来参加的,排除 ACD。151921 年列宁说:“目前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的
33、政策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实行资本主义的经济政策- 15 -【答案】B【解析】16阅读“1972-1985 年中美双方出口贸易额统计表”,从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年份 美国对华出口(百万美元) 中国对美出口(百万美元)1972 年 60 321975 年 304 1561980 年 3 755 1 0591985 年 3 855 3 840A两国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优势 B改革开放打开中美交往的大门C中美关系缓和推动了经贸往来 D经贸发展得益于世界贸易组织【答案】C【解析】17近年来,美国奉行的单边主义和先发制人的战略频频受挫,欧盟一体化进程加快,俄罗斯、印度、中
34、国等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大国之间出现了既合作又竞争的态势。所有这些表明( )A世界格局继续向多极化方向发展B强权政治已经退出历史舞台C当今世界已经是一个多极世界D反对霸权主义失去了现实基础【答案】A【解析】18一位学者说:“在自家的院子里有印钞机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而黄金兑换标准给了我们- 16 -这个特权。”赋予“我们这个特权”的是A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B马歇尔计划C关税和贸易总协定 D布雷顿森林协定【答案】D【解析】1918 世纪人类继发明火之后,在驯服自然力方面取得的最大成果是:A、爱迪生发明电灯B、富尔敦研制出汽船C、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D、瓦特改良蒸汽机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
35、: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简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 世纪人类继发明火之后,在驯服自然力方面取得的最大成果是瓦特改良蒸汽机,故 D 项正确;A 项19 世纪的成果;B 项是交通工具;C 项是纺织工具。所以答案选 D。20下面是新中国历届政治协商会议代表人数示意图。此图表明新中国( )A.政协制度形成经历了长期的过程 B.爱国统一战线力量逐步发展壮大C.联合一切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D.在民主政治建设上已经较为完善【答案】B【解析】- 17 -21邓小平指出:“我们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参加任何集团,同谁都来往,同谁都交朋友我们讲公道话,办公道事。”下列各项能贯彻邓小平这
36、一思想的是A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B参加由亚非拉国家组成的不结盟运动C发展同各国友好关系,反对霸权主义D发展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时期邓小平新的外交思想,材料中的“不参加任何集团,同谁都来往,同谁都交朋友”意在强调不结盟、同各国都要有友好关系,讲公道话,办公道事意在强调反对霸权主义,选 C。而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体现的是结盟,参加由亚非拉国家组成的不结盟运动、发展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不是新时期的外交,A、B、D 是均不能选的。22票证是某一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见证与缩影。图一的取消以及后来图二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新时期A经济
37、体制改革由农村向城市发展B分配方式由国家分配向按劳分配转变C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D经济形态由农业过变成了工业国【答案】C- 18 -【解析】23衣食住行可以折射出时代特有的风貌。20 世纪 30 年代上海不可能出现的社会生活场景是()A穿着西装的男子在吃西餐B汽车在马路上穿梭C手持报纸的报童在大街上叫卖D人们用移动电话问候【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 20 世纪 30 年代上海物质生活概况,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移动电话是在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才出现的,不可能是在1925 年的上海出现,D 项符合题干要求;A 项是近代服饰的变化,
38、B 项是交通工具的变革,C项体现的是报刊业的发展,三项均在 1925 年的上海存在,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故选 D。24下列关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百花齐放是针对文学艺术的不同风格而言B 百家争鸣是针对科学上的不同学派而言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一个暂时性的方针D 这一方针在贯彻过程中留下了深刻的经验和教训【答案】C【解析】考点:现代中国文学艺术文艺方针双百方针25“总之(画家关注的)不是建筑物本身,而是光线所演绎出的“悲喜剧”“画出了生命在光线变幻的时时刻刻所呈现出的永恒美”。与上述评价最符合的绘画作品是( )- 19 -A BC D【答案】C【解析】试题
39、解析:由题干中“光线所演绎出的悲喜剧”“画出了生命在光线变幻的时时刻刻所呈现出的永恒美”等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种强调光与色的结合符合印象主义绘画的特点,A 项是德拉克罗瓦最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之一;B 项米勒现实主义作品;C 项是梵高印象主义作品;D 项毕加索立体主义绘画风格。故选:C第卷(非选择题 共 50 分)4、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题 50 分,26 题 20 分,27 题 15 分,28、29 两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15 分)26(20 分)自古以来,中国有识之士都在不断地追求政治进步,不同的历史因素造就了各具特色的政治制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
40、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黄仁宇中国人历史材料二 近 110 年时间里, 中华民族危难深重,外遭帝国主义的侵略,内受封建主义的压迫,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政治权利。回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政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艰难探索。“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 20 -是中国近代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抉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一大跃进。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三 目前中国正在进行当代最伟大的社会实
41、践,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而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2008 年 2 月 7 日德国新德意志报(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5 分)请用明清时期各一个典型史实证明材料一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4 分)(2)概括材料二中近代中国“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权利”的主要原因。(4 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近代前期(18401919 年)中国为建立民主政治在政治领域进行了哪些斗争和探索?(4 分)(3)材料三所说的“特殊的民主”在建国初期是如何体现的?(3 分)【答案】(1)秦汉:建
42、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或皇帝制度的确立、三公九卿、郡县制)。(3 分)唐朝:三省六部制。(2 分)史实:明朝废丞相;清朝设军机处。(4 分)(2)原因: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主义的压迫。(4 分)探索: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清末新政(预备立宪)、五四运动(4 分)(3)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3 分)【解析】(2)第一个设问要求回答近代中国人没有民主权力的原因,这要结合当时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来回答,近代中国近 110 年的历史过程中,中国始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回答这个问题时要全面,从社会性质出发回答出两个方面的原因。根据所学知识
43、可以得出近代前期(18401919 年)中国为建立民主政治在政治领域进行的探索和斗争。- 21 -(3)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简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27(15 分)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500 年以前,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基本固定生活在彼此隔离的地区。1500年以后,西班牙人是果园爱好者,除了给美洲带来橄榄树和欧洲葡萄树外,还带来了种类繁多
44、的水果。作为回报,美洲印第安人贡献出非常丰富的粮食作物,特别是玉米和马铃薯,此外还有木薯、番茄等。动植物的交换并不限于欧亚大陆和南北美洲之间,整个世界曾卷入这种交换。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19 世纪晚期起,资本主义列强在领土扩张的同时,凭借着雄厚的经济实力,从经济上加紧掠夺、控制落后国家和地区。列强利用资本输出,牢牢地控制了落后国家的经济命脉,榨取了大量的财富。通过掠夺性的国际贸易,殖民地半殖民地进一步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工业原料的产地。资本输出、掠夺性贸易,再加上海陆交通和通讯事业的大发展,最终摧毁了一切落后国家和民族的堡垒,瓦解了它们的传统自然经济,从而把所有国家和地区都纳
45、入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轨道。人民教育出版社世界近现代史上册教学参考书材料三 经济全球化是近年国际问题中的热门话题,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摘自陈宝森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请回答:(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 1500 年后人类经济活动的突出变化。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两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交通工具有哪些?对世界市场分别产生怎样的影响?(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 20
46、 世纪 90 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加强的原因。21 世纪中国积极加入紧急全球化,最突出的事例是什么?- 22 -【答案】(1)变化:世界市场雏形的出现(世界逐渐连成整体)。(2 分)原因: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2 分)(2)第一次工业革命:汽船、蒸汽机车;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3 分)第二次工业革命:汽车、飞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3 分)(3)原因:信息技术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广泛建立;两极格局的瓦解;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的推动。(3 分)事例:2001 年加入世贸组织。(2 分)【解析】(2)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的能力。根据材料“把所有国家和地区都纳入了
47、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轨道”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汽船、蒸汽机车;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汽车、飞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3)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的能力。根据材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加强的原因:信息技术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广泛建立;两极格局的瓦解;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的推动。21 世纪中国积极加入紧急全球化,最突出的事例是 2001 年加入世贸组织。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28.(15 分)【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新兴的知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