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四单元检测题(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45 分)1(2015,威海)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张天任认为, “要保护合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打击和取缔非法收入,使地区之间、城乡之间、阶层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趋向合理。 ”对这一说法,理解正确的是( D )A改革分配制度,有助于实现同步富裕 B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C会彻底改变我国现有的分配制度 D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22016 年 3 月 5 日,李克强总理强调:“要加强社会保障和增加居民收入,全面实施临时救助制度,要竭尽全力,坚决把民生底线兜牢。 ”这表明党和政
2、府( D )着力构建和谐社会 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A B C D3有一只鹰的愿望是飞遍世界,但它每天都沉湎于幻想之中,忽略了学习长途飞行的本领,结果到老死之时,飞遍世界的愿望仍未实现。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B )A我们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 B理想的实现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C只要有理想,就一定能获得成功 D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并不需要理想4下列做法与右图所示内容的主旨相符的有( D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 奢侈消费,享受生活 取之有节,用之有度 依据实力,适度消费A B C D5著名诗人流沙河在理想中写道:“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
3、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 ”下面对理想理解正确的是( D )A只要有理想就必定能实现 B凡是理想都是崇高的C理想能看得见,摸得着 D理想就像罗盘,引导人生航船的方向6理想,一个激动人心、熠熠闪光的字眼。古往今来,有多少人赞美它、向往它。理想,犹如心中的太阳,驱散前进途中的迷雾;理想,又像黑夜中的灯塔,照亮人们奋斗的目标。这表明( D )人生需要理想 理想对人的行为具有导向、驱动和调控作用 如果人生缺乏理想,就会缺乏一种稳定、持久的内在激励,容易受到干扰 如果缺乏理想,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就会缺乏前进的动力,甚至会迷失方向A B C D7(2015,漳州)2015 年 3 月 1
4、6 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规定各地中小学要把足球列入体育课教学。小辉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志成为一名足球运动员,为祖国争光。小辉要实现这一理想,需要( C )2不屈不挠,坚持不懈 坐等时机,顺其自然 脚踏实地,全力以赴 对人生作出合理规划A B C D8假如你是右边漫画晕“烤”症中孩子的同学,面对考试压力你会告诉他( B )面对压力要学会躲避 面对压力要学会进行自我调整,缓解圧力面对压力要增强信心,提高压力的承受能力 树立正确的考试观,正确对待考试A BC D9(2015,昆明)临近考试时,有些同学感到学习压力明显加重,总担心考不好,从而导致考试焦虑。对此现象理解错误的是(
5、 C )A学习活动是有一定压力的 B适度的学习压力有利于考试水平的发挥C增加考试焦虑有利于考试水平的发挥 D把考试焦虑控制在适度的水平上10右边漫画告诉我们,在面对人生选择时,正确的做法是( C )全部听从他人的建议 弄清自己的真实需要 考虑目标实现的可能性 学会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A BC D11(2015,鄂尔多斯)在升学还是就业的问题上,我们作出选择时应( D )A只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 B看多数人的选择C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 D考虑全面,慎重选择12(2015,滨州)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各位同学即将结束初中生活,开启新的人生航程。面对未来,下列态度不可取的是( B )A树
6、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持续发展,适应未来社会的挑战B不必用心思考,车到山前必有路C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作好人生长远规划,努力增强自身实力D结合自身实际,确立对自己有利的发展方向,明智、自主作好选择132015 年 10 月 19 日,张高丽出席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高峰论坛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我国之所以重视创新是因为( C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 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增强综合国力的唯一因素A B C D3142015 年 10 月 21 日新浪网报道,四川成都
7、 83 岁的唐陵老人,在成都市老年大学已兴致勃勃读了 28 年书,如今他还在坚持每周上课,现在已经拿了 8 个老年大学的毕业证。这启示我们( B )终身学习是个人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终身学习能满足我们生存和发展的所有需要 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终身学习能充实我们的精神生活,不断提高生活品质A B C D15(2015,南充)今朝莘莘学子,明朝各奔东西。我们即将完成初中学习生活,面临人生新起点。在漫长的人生路中,我们要( B )把个人理想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紧密结合起来 让父母给自己决定未来的人生道路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树立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A B C D二、简答题(17 分)16欣
8、赏漫画临近 ,回答下列问题。(1)当前我国的“小康之车”正走向哪站?(2 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你对“小康之车”目前的位置满意吗?(1 分)为什么?(2 分)不满意。因为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3)全面小康实现后国家的前景怎样?(4 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后,我们的祖国将更加繁荣富强,人民的生活将更加幸福美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进一步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4)怎样才能使“小康之车”又稳又快?(3 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5)为使“小康之车”顺利到达目的地,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做?(5 分)我们要牢
9、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实现现代化的共同理想和崇高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发扬艰苦创业精神;4勇于实践,敢于创新,把科学求实的态度和创新的热情结合起来,立志成才,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三、分析说明题(17 题 11 分,18 题 12 分)17中考作为人生的重要博弈,我们不得不去关注它、面对它。那么,中考需要我们以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呢?为了引导同学们正确认识学习压力和考试焦虑现象,某校九年级思想品德老师组织大家开展了
10、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现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项目。同学小娟说:每到考试前夕,我总是在问自己:考试的目的是什么,这次考试我会不会像以前那样失败,考得不好会怎样?想到这些我总是不由自主地焦虑起来。(1)请你从树立正确考试观念的角度,帮助小娟同学走出困境。(4 分)考试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是督促我们总结学习收获的手段,是检查我们已有学习效果的一把尺子,当然,考试也是选拔学生较公平的标准。同时我们应该看到考试具有偶然性、局限性,一次考试并不能得出对学业的完整评价,更不应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在一次讨论中,一部分同学认为考试焦虑利大于弊,另一部分同学认为考试焦虑是弊大于利。而小刚同学却认为:考试焦虑是一柄双
11、刃剑。(2)你赞同小刚同学的观点吗?请简要说明理由。(2 分)赞同,适度的考试焦虑体现了我们对学习积极认真的态度,但是过度的考试焦虑,则会干扰我们的学习,对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3)学习需要有适度的压力。请你设计一个方案,帮助那些没有学习压力的同学。(5分)示例:摆事实搜集本班、本校或其他范围内带着适度学习压力而不断取得进步的同学的实例,向他们证明学习需要适度压力。讲道理向他们分析说明,没有学习压力可能会使自己觉得学习非常轻松,但会使自己失去动力,止步不前;适度的学习压力可以激发我们的干劲和潜能,使我们变得更加积极,珍惜受教育权利,努力学习。我们要在现有基础上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自觉适度加
12、压,增强学习动力。18阅读漫画选择 ,回答下列问题:(1)看一看:你怎么看待漫画中人物的选择?(4 分)漫漫人生路,有无数的选择,但关键的只有几步。选择去农村或城市创业,可能会决定我们不同的人生道路。因此,我们要认真对待人生旅途中出现的岔路口,慎重地进行选择。从个人成长的角度看,随着年龄逐渐增长,我们的需求不断扩大,自主创新能力不断5增强,面临的选择越来越多;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前人相比我们选择的机会更多,选择面更大。(2)想一想:为什么要自己作出选择?(3 分)学会自己作出选择,我们才能做自己的主人,才能在作出合理的选择时,享受到成功的快乐;或者在作出错误的选择时,从中吸取
13、教训,提高选择能力。通过不断的自主选择并从中总结成败的经验和教训,我们的选择会更为明智,人生会更加积极。(3)做一做:我们应怎样面对现实道路上的选择?(5 分)不同的选择可能会决定我们不同的人生道路。因此,我们要认真对待人生道路上出现的岔路口,慎重地进行选择。我们在进行选择时,要掌握科学的方法和策略,进行合理地选择。如:我们要弄清自己的真实需要,多方面搜集信息,学会辨别、筛选信息;还要考虑目标的重要性以及实现的可能性等。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选择,我们在选择中通往不同的道路。不管选择升学还是选择就业,都有各自的理由。每一个选择都会带来相应的后果和责任。我们要有勇气自己作出选择,并且为自己的选择担
14、负起责任。四、实践探究题(14 分)19十八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为了学习和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构建和谐社会,某中学九年级(1)班准备开展一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其中。(1)知识回顾:请你从所学的思想品德教材中找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依据。(至少 3 条)(3 分)这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这是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这是贯彻“三个代表”
15、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2)频道探索:你所在的地区是否存在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和谐的音符?(1 分)请举例说明。(2 分)教育乱收费、分配不公、制假售假、偷税漏税、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等等。(3)风采展示:请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写两条宣传标语。(2 分)团结产生力量,凝聚诞生希望;家和万事兴;社会是我家,和谐靠大家等。(4)我思我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人有责。作为一个中学生,我们能做的有很多。在家里:尊敬长辈,孝敬父母,与家人和睦相处;主动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等。(2 分)在学校:尊敬老师,团结同学;遵守纪律;关心集体,爱护公物;认真学习,多读健康有益书籍等等。(2 分)在社会:遵纪守法,讲社会公德;善待自然,真诚待人;有正义感,敢于和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等。(2 分)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