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章末过关检测(二) 区域可持续发展(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4 分)读下列两幅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 12 题。1两地区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共同问题主要是( )A土地的沙漠化 B水资源缺乏C水土流失严重 D沙尘暴盛行2针对该问题采取的措施中,生态环境效益最好的是( )A大力推广生活用煤 B营造速生薪炭林C进行炉灶技术革新 D大力推广沼气建设解析:1.C 2.D 第 1 题,甲在黄土高原,乙在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共同的问题是水土流失。第 2 题,推广沼气建设,可以解决农村生活用能问题,保护植被,沼气是清洁能源,对环境影响小。近年来,黄河水利委
2、员会都要在每年的 6、7 月份进行一次调水调沙活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35 题。3黄河调水调沙是通过“人造洪峰”将泥沙带入大海,其利用的外力作用主要有( )流水侵蚀作用 流水搬运作用 流水溶蚀作用 流水沉积作用A BC D4黄河调水调沙多选在汛期来临之前,是因为( )A此时黄河水量最丰富B可为汛期泄洪提供畅通的河道C此时黄河河水含沙量最大D此时黄河下游河段需水量最大5综合治理黄河,除调水调沙外,还需要采取的治理措施包括( )中游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 下游加固大堤,清理河道 防治水污染,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建立水利枢纽,合理调节水量A BC D2解析:3.A 4.B 5.D 第 3 题,黄河调
3、水调沙主要是利用流水的侵蚀作用将河床的泥沙冲起,然后再利用流水的搬运作用将泥沙带入大海。第 4 题,黄河调水调沙的关键性工程为小浪底水利枢纽,其最主要的功能为防洪,汛期之前进行调水调沙,可为泄洪提供顺畅的河道,同时还可为其他季节节约宝贵的水资源。第 5 题,黄河中游地区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下游除为地上河外,还受夏季洪水、冬春断流、水污染等问题的困扰,因而上述措施都为治理黄河的有效措施。商品谷物农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其基本特征是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下图为商品谷物农业区位条件示意图。读图完成 67 题。6图中 a、b、c、d 与下列区位条件对应正确的是( )农业科技
4、先进 人均耕地面积大 机械化水平高市场广阔Aa、b、c、dBa、b、c、dCa、b、c、dDa、b、c、d7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东北地区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条件是( )A水热条件优越 B人均耕地面积大C市场广阔 D农业科技先进解析:6.C 7.B 第 6 题,先进的农业科技提高了粮食单产。人均耕地面积大,地广人稀,既有利于大型机械化耕作,提高生产效率,也有利于提高商品率。第 7 题,东北地区地广人稀,人均耕地面积大,是主要区位优势。安徽省颍上县在煤矿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读图回答 89 题。8读该县某煤矿生产流程图(图甲),下列对其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综合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B充分
5、利用废弃物3C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DE 为建材工业,F 为电力工业9图乙是该煤矿塌陷区所采取的“深挖高筑”治理方式示意图,这种治理可以( )A抬高水位,缓解雨季洪涝 B浪费水资源C提高树木的存活率 D浪费土地资源解析:8.D 9.C 第 8 题,该产业链主要是对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减轻了污染,保护了环境,A、B、C 对;煤炭资源主要开发电能,建材厂可以利用火电厂的粉煤灰等制水泥、砖、瓦等建筑材料,故 E 为电力工业,F 为建材工业。第 9 题,根据图示可知“深挖高筑”是将低洼地的积水抽干,并进行开挖,不断加深,同时将挖掘出来的泥土用于筑高周边地势,并在洼地边缘地带种植树木,加
6、强绿化。通过对洼地的开挖可以降低水位,缓解雨季洪涝问题,同时也储备了一部分水资源,挖出的泥土可以增加可利用的土地资源,提高树木的成活率。江苏省是我国工业化发展较快的省区之一。根据所学知识,完成 1011 题。10江苏作为全国制造业发达的地区之一,最近提出了由“江苏制造”转为“江苏创造”的经济发展战略。其转变的原因并不是( )A制造加工在整个设计、生产、销售环节中所获得的利润最低B制造业的发展要消耗大量资源,产生大量污染C科学技术创新可带来更大的效益,能掌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D江苏土地、住房租金低,劳动力资源丰富11近年来,外商的投资逐步从“珠三角”地区转移到江苏省。对比“珠三角”地区,江苏省具有
7、的优势条件是( )A丰富的矿产资源B较高的科技水平C国家对外开放政策D海外华侨的大规模投资解析:10.D 11.B 第 10 题,江苏省南部靠近上海等大城市,在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下,乡镇企业迅速发展,但一直处于产业链末端,利润较低,为加快发展,应转变产业模式,创立自主品牌,土地、资金、劳动力价格低是制造业方面的优势。第 11 题,江苏省能源和矿产资源短缺;国家对外开放政策和海外投资是珠江三角洲的优势条件;江苏省由于有众多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具有较高的科技水平。二、 综合题(共 56 分)12流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区域,它的各组成部分密切联系构成一个整体。长江流域面积大,人口多,合理开发长江流域对全国
8、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读长江流域主要水电站和西电东送简图,回答下列各题。(23 分)4(1)长江中游地区水旱灾害频繁,夏季受_控制时,易形成伏旱。造成图中两地洪灾的人为原因是_、陡坡开荒,导致水土流失加剧;_,导致湖泊萎缩。(9 分)(2)为对长江流域进行开发利用与整治,长江干支流上修建了多处水利枢纽工程,这些工程可以在防洪、_、_、旅游、灌溉以及养殖和供水等方面发挥巨大的综合效益。(6 分)(3)简述长江流域西电东送对长江下游地区的积极影响。(8 分)解析:第(1)题,长江中游地区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空气以下沉气流为主,降水稀少,易形成伏旱。引起图示区域洪灾的人为原因是上游地区植被破坏、
9、陡坡开荒,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当地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萎缩,湖泊调蓄功能减弱。第(2)题,水利工程可以防洪、发电、航运、旅游、灌溉、养殖和供水等。第(3)题,从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三方面分析积极影响。答案:(1)副热带高气压带(或反气旋) 乱砍滥伐(或植被破坏) 围湖造田(2)发电 航运(3)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有利于保护环境;缓解能源紧张状况,促进经济发展。1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33 分)(1)读图可知,珠江上游红水河流域优先开发了_资源。(5 分)(2)根据贵阳和桂林的资源特点,比较两地区的优势产业和区位优势。(16 分)城市 优势产业 区位优势贵阳桂林(3)珠江三角洲地区部分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逐步向西部地区转移。请简述这种转移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影响。(12 分)5解析:第(1)题,珠江上游地区的降水量大,河流落差大,因而水能(水力)资源丰富。第(2)题,贵阳的优势是资源、能源丰富;桂林特殊的地貌景观,加上少数民族众多的优势,适于发展旅游业。第(3)题,产业转移对迁出地的主要影响主要有优化产业结构、减轻环境污染、就业机会减少。答案:(1)水能(水力)(2)城市 优势产业 区位优势贵阳 炼铝工业 水资源丰富;铝土资源丰富桂林 旅游业 喀斯特地貌广布;少数民族风情独特(3)优化产业结构;减轻环境污染;就业机会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