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03古代中国的文化(练)(含解析).doc

    • 资源ID:1201932       资源大小:1.98M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03古代中国的文化(练)(含解析).doc

    1、1专题 03 古代中国的文化1.练高考1.(2018 年江苏卷历史 21)中国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力和生命力,儒家思想是传统文化的主体。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文化发生过三次历史性融合。汉代学者对先秦文化进行了整理和发挥,这属于本土文化内部的综合提升。这是中国文化的第一次融合。第二次是中国文化与佛教文化的融合,属于东方文化的局部交流。随着佛教文化的渗入,特别是唐代玄奘大师从印度带回佛教经典,开辟了传统秦汉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的融合时代。由此形成了多姿多彩的中国佛教、精密深邃的佛教哲学,并对宋代理学和明代心学以深刻影响。这是中国文化的第二次融合。明代中期以来,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在传播西方宗教的同时

    2、,也带来了某些科学工艺。这是中国文化第三次融合的开始。摘编自李良玉新文化的起源材料二佛教的禅宗一支,是儒学演进到宋明理学真正的阶梯。宋明理学的出现,说明中国学术思想发展到空前成熟的时期。它极大地深化了传统的儒学,进一步巩固和凸显了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地位。儒、释(佛教) 、道的界分变得不那样重要了。它们都以自己的方式在理学的新天地中得到了升华,并进入了人们的精神世界,进入了社会生活王阳明的学说虽然没有像朱熹那样得到官方的认可,但在士林的影响却是很大的,特别在晚明几成笼罩之势。摘编自刘梦溪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总序等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从文化区域的角度,指出中国文化三次融合的对象有何不同

    3、。(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宋明理学为例,就中国文化的“包容力”和“生命力”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 字左右)【答案】 (1)不同:第一次:本土文化内部的融合;第二次:东方文化内部的融合(与东方局部地区文化的融合) ;第三次: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与西方文化的融合) 。(2)略。【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一中的“汉代学者对先秦文化进行了整理和发挥,这属于本土文化内部的综合提升第二次是中国文化与佛教文化的融合,属于东方文化的局部交流明代中期以来,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在传播西方宗教的同时,也带来了某些科学工艺”可以得出,从文化区域的角度看,中国文

    4、化的第一次融合是本土文化内部的融合,第二次融合是东方文化内部的融合,第三次融合是东西方文化2的融合。第(2)问,属于开放性设问,解答本题,首先,认真阅读材料一、二可知,材料信息主要涉及了佛教对理学产生的影响和宋明理学“进入了人们的精神世界,进入了社会生活” ,由此得出观点为:理学的产生和发展;然后,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理学的产生(包容力)和发展(生命力)两个角度进行论证即可,要求以小论文形式呈现,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 字左右。2.练模拟1(山东省潍坊市 2018 年 5 月高三统一考试历史试题)汤显祖的作品强调“情”字,曾在牡丹亭题词中说:“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

    5、起,一往情深,生而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这说明他A. 崇尚阳明心学 B. 喇讽丑墨世风C. 提倡精神自由 D. 追求现世功利【答案】C【解析】“一往情深,生而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的说辞显然是从精神层面的提倡,C 正确;王阳明心学主张内心反省,A 错误;材料是追求自由,不是嘲讽,B错误;D 中现实与材料相反,排除。 2(江苏省南通市 2018 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历史试题)包公戏是戏剧舞台上的艺术典型。京剧形成后,包公戏出现了复杂面貌,既有铡驸马时的铁面无私、主持正义的清官形象,也有用打龙袍代替打皇帝维护君主尊

    6、严的卫道者形象。这充分说明A. 清代的包公戏更尊重历史事实 B. 中国古代戏曲艺术开始走向成熟C. 老百姓对司法公正的强烈向往 D. 京剧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33(北京市延庆区 2018 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卷)京剧脸谱在中国戏剧脸部化妆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曹操是建安时期的文学家,曾统一北方,可谓文武双全。由于与“正统”有背离之处,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奸雄,京剧曹操脸谱是个“白脸”奸臣。据此得出的认识正确的是A. 对历史人物评价受到明代通俗文学左右B. 政治成败决定了对其文学艺术成就的评价C. 文学艺术上的历史人物故事完全是虚构的D. 中国传统社会评判历史人物受儒家思想影响【答案】D【解析

    7、】材料提到,小说三国演义中曹操被称为奸雄,京剧曹操脸谱是个“白脸”奸臣,其原因是曹操与“正统”有背离之处,“正统”体现儒家思想影响,故这说明中国传统社会评判历史人物受儒家思想影响,故 D 正确;“对历史人物评价受到明代通俗文学左右”说法过于绝对,故 A 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政治成败决定对其文学艺术成就的评价,故 B 错误;材料主旨并不是反映文学艺术上的历史人物故事完全是虚构的,故 C 错误。故选 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正统”与儒家思想的关系,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曹操与“正统”有背离之处体现了儒家思想的观念影响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进行正确判断。 4(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 2

    8、018 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明清之际,一批颇具影响力的民间社团在江南地区竞相兴起,成为反映当时社会变迁的重要因素。由表中信息可见当时名称 地点 描述匡社 苏州 王夫之与友人立志匡时救世复社 吴江 黄宗羲等人訾毁时政,裁量公卿岭南会馆 苏州 广州商人联乡谊,保商务,谋公益4讲学会 无锡 东椿书院组织学者面向大众,讲求实学A. 江南成为文化中心 B. 文化政策相对宽松C. 经世致用思潮兴起 D. 传统四民结构松动5(山东省潍坊市 2018 届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清学者戴震撰孟子字义疏证,小采取传统“疏证”(阐释考证)体例,而遵循先下定义,次列公理,然后解题、推论的顺序

    9、展开,批评宋明理学家的“理”只是意见,并非真理。这反映了A. 经学考据开始讲求实验实证 B. 理学建立起完善的理论体系C. 经世致用思想有了新的发展 D. 西学东渐影响传统学术发展【答案】D【解析】“先下定义,次列公理”等属于西方的学说,而中国的传统学术遵循先下定义,次列公理等现象足以证明西学东渐对中国的传统学术产生了影响,即选 D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经学考据开始利用西学而非讲求实验实证,选项 A 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根本就不涉及理学理论体系完善的问题,也不涉及经世致用思想,所以选项 B、C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D。3.练原创1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黄宗羲认为:“天下为主,君

    10、为客。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这表明在政治上他主张A. 主权在民 B. 君民平等 C. 反对君主专制 D. 实行君主立宪【答案】C【解析】据材料“天下为主,君为客”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得出,其主张为反对君主专制,C 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在民的内容,A 不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反对君主专制,没有体现军民平等,B 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开国会、设议院等信息,不能得出主张君主立宪制,D 不正确。点睛:本题考查了黄宗羲的思想,解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天下为主,君为客。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的理解。52顾炎武钱粮论(上)载:“今来关中,自樗以西至于岐下,则岁甚登,

    11、谷甚多,而民且相率卖其妻子何以故?则有谷而无银也,所获非所输也,所求非所出也。”这反映出A. 赋役货币化加重农民负担 B. 政府调控失当粮价暴跌C. 高利贷盘剥使民众贫困化 D. 贸易逆差导致白银锐减3王阳明全集载:“先生临之,只发大学万物同体之旨,使人各求本性,致极良知以止于至善,功夫有得,则因方设教,故人人悦其易从。”可见,王阳明施教的基本原则A. 知行合一 B. 致良知 C. 人悦易从 D. 随材适性【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使人各求本性,致极良知以止于至善,功夫有得,则因方设教”可知王阳明认为每人的所得所悟依据各人的本性,因此要因材施教。故王阳明施教的基本原则应是随材适性,故 D 项

    12、正确。知行合一是指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与材料无关,故 A 项错误。致良知是指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与材料无关,故 B 项错误。C 项是指依据王阳明随材适性的施教原则达成的结果,故 C 项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根据“使人各求本性”“则因方设教”结合所学阳明心学即可得出答案。 4在价值层面上,理学家否定现实社会中个人的生命、情感、欲望等世俗价值,而明末一些儒家学者在价值取向上正好与之相反,肯定“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是“吾人禀赋之自然”。这说明A. 经济的发展导致思想变化 B. 世俗化是明末儒学主流C. 经济转型加速思想近代化 D

    13、. 明末市民文学得到发展65英国汉学家李约瑟撰写的中国古代科技史一书首次对“中国四大发明”给予了世界性高度评价。然而,余秋雨却对“四大发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中国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农耕文化的民族,天文历法理应是第一发明;而中医中药对于中国这个人口最多的民族而言,重要性也非同一般,应排在第二位,中国的四大发明应首先考虑这两项。这反映A. 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贡献巨大 B. 中华文明在很长一段时期领先世界文明C. 深入研究历史可以还原历史真相 D. 从不同角度研究历史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答案】D【解析】英国汉学家李约瑟对“中国四大发明”给予了世界性高度评价是站在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立场上来评价四大发明的,余秋雨对“四大发明”提出的看法是站在中国农耕文明发展的基础之上的,所以没法说谁的更有道理,只是站在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就有不同的结果而已,故选 D;AB 只符合李约瑟的角度,C与题意无关,故排除 ABC。 7


    注意事项

    本文(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03古代中国的文化(练)(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arrownail38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