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具有染色体B原核细胞中没有核糖体,真核细胞中含有核糖体C原核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真核细胞有细胞核D原核细胞的 DNA 分布于拟核,真核细胞的 DNA 分布于细胞核解析:选 C 原核细胞无染色体,在拟核中只有裸露的 DNA 分子,真核细胞中有染色体或染色质。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都有核糖体。原核细胞的 DNA 主要分布于拟核,细胞质中的质粒也是环状 DNA 分子;真核细胞中的 DNA 主要存在于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分布。2下列四组生物中细胞结构最相似的是( )A变形虫、
2、水绵、香菇 B烟草、草履虫、大肠杆菌C小麦、番茄、大豆 D酵母菌、灵芝、豌豆解析:选 C 根据细胞结构的不同特点,可以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等类型。变形虫和草履虫都为单细胞动物,其细胞结构相似;香菇、酵母菌、灵芝都为真菌;水绵属于低等植物;大肠杆菌为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小麦、番茄、大豆、烟草及豌豆均为高等植物,细胞结构最相似。3发菜细胞群体呈黑蓝色,状如发丝;生菜是一种绿色植物,两者分别因与“发财”和“生财”谐音而备受百姓青睐。下列属于发菜和生菜的相同点的是( )A是真核生物 B含有叶绿体C是自养生物 D有核膜解析:选 C 发菜是蓝藻的一种,属于原核生物,生菜属于真核
3、生物。发菜不具有叶绿体和核膜,但是具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发莱和生菜都是自养生物。4实验中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装片 4 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下面 4 幅图。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解析:选 A 从 4 幅图中看出:细胞数目越少,细胞体积越大,说明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亮度就越暗。5如图所示的细胞可能是( )- 2 -A酵母细胞 B原核细胞C动物细胞 D植物细胞解析:选 B 图示细胞中仅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DNA 呈丝状散布于细胞质中,由此可知,此细胞最可能是原核细胞,原核细胞一般有细胞壁,但有的也没有,例如支原体是一种没有细胞壁的原核生物。6如图是用显微镜观
4、察植物细胞实验中的两个视野,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甲图转为乙图,下列操作步骤正确的排序是( )转动细准焦螺旋 转动粗准焦螺旋 移动装片 调节光圈(或转换反光镜) 转动转换器A BC D解析:选 D 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时,应先将要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再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这时视野会变暗,应调节光圈(或反光镜)使亮度适中,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7恩格斯曾经把“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细胞学说、进化论”并称为 19 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其中细胞学说创立的重要意义在于( )将千变万化的生物界通过细胞结构统一起来 证明了生物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 为达尔文的进化论奠定了唯物主义基础 证明了生物界和非
5、生物界之间存在着统一性和差异性A BC D解析:选 B 细胞学说归纳说明了动植物在结构上的统一性,没有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之间的统一性和差异性。二、非选择题- 3 -8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而自然界中生物种类繁多,就所学生物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下列生物中,与禽流感病毒 H7N9 有明显区别的是_(填序号)。大肠杆菌 发菜 蓝藻 酵母菌 霉菌HIV 水绵 SARS 病原体 细菌(2)研究人员对分别取自 3 种不同生物的部分细胞(甲、乙、丙)进行分析、观察和实验,获得的结果如下表(表中“”表示“有” , “”表示“无”)。核膜 光合作用(能否) 核糖体 细胞壁甲 乙 丙 甲、乙、丙
6、 3 种细胞最可能取自哪类生物?甲:_,乙:_,丙:_。A洋葱 B兔子C蘑菇 D蓝藻细菌的细胞结构(图 1)和洋葱表皮细胞结构(图 2)在光学显微镜下比较,最主要的区别是_,这说明细胞的_性。解析:(1)大肠杆菌、发菜、蓝藻、细菌均属于原核生物;酵母菌、霉菌、水绵属于真核生物;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HIV、SARS 病原体是病毒,无细胞结构。(2)洋葱是高等植物,其细胞含有细胞壁、核膜、核糖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兔子是高等动物,其细胞含有核膜、核糖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蘑菇是真菌,其细胞含有细胞壁、核膜、核糖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蓝藻是原核生物,其细胞含有细胞壁、核糖体,但无核膜,能
7、进行光合作用。大肠杆菌是细菌,其与洋葱表皮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答案:(1)- 4 -(2)A B D 大肠杆菌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洋葱表皮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差异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原核细胞的分析,错误的是( )A没有核膜,遗传物质集中的区域称为拟核BDNA 为裸露的环状分子C蓝藻有细胞壁,但其化学成分与植物细胞壁的不同D蓝藻是自养生物,因为其叶绿体可进行光合作用解析:选 D 原核细胞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为环状 DNA 分子;蓝藻为原核生物,原核细胞的细胞壁与植物细胞的细胞壁成分不同;蓝藻细胞中无叶绿体,但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能进行光合作用,故属于自养
8、生物。2关于细菌和蓝藻,下列说法你同意的是( )A蓝藻是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异养生物,而细菌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B蓝藻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而所有细菌是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异养生物C二者细胞中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但都有拟核,拟核中有染色体D二者都属于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相比,细胞中都没有核膜,但有核糖体解析:选 D 细菌和蓝藻都属于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相比,细胞中都有核糖体,但都没有核膜和染色体。蓝藻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而大多数细菌是营腐生或寄生生活的异养生物,只有少数细菌(如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3大部分动植物体是不透明的,不能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一般要经过特殊处理,如将标本
9、做成很薄的切片。但酵母菌、水绵、洋葱表皮等材料却可以直接做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主要是因为它们( )A是单个或单层细胞 B都带有特殊的颜色C是无色透明的 D是活的细胞解析:选 A 结合题意可知,需经过特殊处理的都是不透明的,而酵母菌、水绵、洋葱表皮等却可以直接做成装片,主要是因为酵母菌是单细胞生物,水绵、洋葱表皮是单层细胞。4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 4 个不同物镜组合来观察某一细胞装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甲所示。图乙是图甲中 d 条件下观察到的视野。如果不改变载玻片、光圈及反光镜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5 -Ab 条件下比 c 条件下看到的细胞数多Ba 条
10、件下视野的亮度比 d 条件下大Ca 条件下可能观察不到细胞D由 d 条件转变为 c 条件观察时,应先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解析:选 C 分析图甲可知,放大的倍数依次为 abcd。同样的装片,放大的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少;放大的倍数越大,视野越暗;因图乙是在 d 这组放大倍数下观察到的物像图,细胞位于一侧,当装片换到 a 条件下时,放大倍数增大,观察的面积缩小,可能会观察不到细胞;由 d 条件转变为 c 条件观察时,要想观察到细胞,需向右上方移动装片。5下表为病毒、细胞及其他结构的大小,据表中数据,分析原核细胞直径的大小范围应该为( )项目最小的病毒核糖体支原体细胞细菌细胞动植物细胞原生动物
11、细胞直径(m)0.02 0.025 0.10.2 12 2030数百数千A0.020.2 m B0.12 mC12 m D0.110 3 m解析:选 B 从表格中选出属于原核生物的细胞,再依据最大的细胞直径和最小的细胞直径选出原核细胞的直径范围。支原体细胞和细菌细胞都属于原核细胞,故其范围为 0.12 m。6下图是用集合的方法,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其中与图示相符的是( )- 6 -解析:选 B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具有成形的细胞核,两者没有交集;细菌病毒与噬菌体,二者是同类生物;蓝藻细胞是原核细胞;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共同提出了细胞学说,二者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二
12、、非选择题7幽门螺旋杆菌是引起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的“罪魁祸首” 。如图是幽门螺旋杆菌结构模式图。请回答:(1)幽门螺旋杆菌与酵母菌比较,二者共有的结构是_(填序号);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幽门螺旋杆菌_。(2)为了进一步探究影响幽门螺旋杆菌生长繁殖的因素,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培养该菌过程中,发现了在某种细菌(简称 W 菌)的周围,该菌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他们把 W 菌接种在专门的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除去 W 菌,在此培养基上再培养幽门螺旋杆菌,结果是幽门螺旋杆菌仍然不能正常生长繁殖。据材料分析,研究小组的同学对“造成 W 菌周围的幽门螺旋杆菌不能生长繁殖”的原因的最可能假设是_。
13、试参照上述材料设计实验验证中的假设。A方法步骤:a制备培养基:取两个培养皿,按相同的营养成分配制成甲、乙两个培养基。b设置对照:_。c接种幽门螺旋杆菌:_。d培养观察: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甲、乙两个培养基上的幽门螺旋杆菌一段时间。B最可能的实验结果:_。解析:幽门螺旋杆菌是原核生物,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它们共有的结构是细胞壁、细胞膜、核糖体、细胞质,主要区别在于核膜的有无。在设计验证实验时要遵循等量原则和对照原则,并根据相关提示完成实验的设计。答案:(1) 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2)W 菌产生了不利于幽门螺旋杆菌生长繁殖的物质A.b.在甲培养基上接种 W 菌,乙培养基上不接种 W 菌,相同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除去甲培养基上的 W 菌- 7 -c在甲、乙两培养基上分别接种相同的幽门螺旋杆菌B甲培养基上的幽门螺旋杆菌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不能正常生长繁殖,而乙培养基上的幽门螺旋杆菌的生长繁殖不受抑制,能够正常生长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