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模块综合检测(含解析)湘教版选修6.doc

    • 资源ID:1201515       资源大小:3.27M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模块综合检测(含解析)湘教版选修6.doc

    1、- 1 -模块综合检测 环境保护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读七省区某种自然植被面积占全国该种植被面积比例图,完成 12 题。1该种植被区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为( )A种植业 B畜牧业C林业 D渔业2该植被区最普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酸雨 B水土流失C土地沙化 D森林破坏解析: 1.B 2.C 第 1 题,由图示信息可知,该种植被主要分布于西北地区,图示该种植被分布多的省份多为降水稀少的地区,其农业类型应为畜牧业。第 2 题,由于过度放牧等,该区域最普遍的生态环境问题为土地沙化。我国一些城市在绿化过程中,耗费巨资移植大树进城。据统计,移植大树的成活率不超过 60%。据此完成 3

    2、4 题。3移植大树成活率低的最主要原因是( )A病虫害防治不力 B移植过程中受损伤C生存环境改变 D人为破坏严重4大量移植树木对树木原生地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加剧水土流失 诱发地质灾害 增加酸雨频率 影响生态群落 增加地表水的下渗A BC D解析:3.C 4.A 第 3 题,移植大树改变了大树长期以来形成的生存环境,如果大树不能很快地适应新环境,将会死亡。第 4 题,大量移植树木会对树木原生地造成水土流失,引发滑坡和泥石流,影响森林种群的稳定。以下是 20 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 56 题。年代 50 年代 60 年代 70 年代 80 年代 90 年代

    3、- 2 -强沙尘暴次数 5 8 13 14 23土地沙化速度/(km 2/年) 1 560 2 100 24 6005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可能是( )A我国气候有变干的趋势B全球气温升高,地面植被死亡所致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D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6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是( )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发展畜牧业C采取合理办法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以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D禁止干旱地区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解析:5.D 6.C 第 5 题,因为沙化土地、

    4、沙尘暴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土地沙化速度加快的原因可能是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第 6 题,积极有效的措施是:调整产业结构,恢复天然植被,退耕还林还草。A、B 项会加剧沙化速度,D 项禁止任何经济活动是不可取的,也是不现实的。溶解氧(DO)是指溶解于水中的氧的含量,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生化需氧量(BOD)是微生物分解水中的有机物时需要消耗氧的数量,它用于监测水体有机物的污染状况。下图为某河由 M 河段至 Q 河段水中溶解氧和生化需氧量浓度变化曲线。据此完成 78 题。7图中有机污染源在( )A BC D8最容易导致鱼类死亡的河段是( )AM BNCO DP解析:7.B 8.C 第 7 题,

    5、DO 浓度越大,说明水质越好,BOD 则相反。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河流在处 BOD 含量直线增加,说明该河段是有机污染源所在处。第 8 题,河流在 O 河段DO 浓度最低,说明水中溶解氧含量最少,容易导致鱼类因缺氧而窒息死亡。图甲为北极地区景观图,图乙为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示意图。读图,完成 910 题。- 3 -9图甲中的景观反映了图乙中的环境问题是( )A B C D10节约能源,降低能耗,能有效减缓( )A BC D解析:9.B 10.A 第 9 题,图甲景观反映的问题是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导致的两极冰川融化的问题。图乙中表示全球气候变暖,表示酸雨,表示两极冰川融化,表示土地荒漠化,表示臭氧

    6、层被破坏。第 10 题,节约能源、降低能耗可以有效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导致的两极冰川融化的问题。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据此完成1112 题。11当前,传统的塑料包装正日益被纸包装所取代,原因是( )A纸包装比塑料包装便宜B纸包装比塑料包装美观C纸的主要成分是天然植物纤维,容易被土壤微生物分解D纸包装比塑料包装轻便12废旧电池集中处理的首要原因是( )A回收电池中的石墨电极B回收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C防止电池中汞、镉等重金属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D防止电池中的渗出液腐蚀其他物品- 4 -解析:11.C 12.C 第 11 题,塑料包装是形成“白色污染”的主要物

    7、质,由于其不易回收,难以降解,因而危害极大。纸包装便于回收利用,且易降解,因而成为替代塑料包装的主要材料。第 12 题,废旧电池的危害主要集中在所含的少量重金属上,如铅、汞、镉等,因此,废旧电池的回收主要是为了防止电池中的汞、镉等重金属通过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危害人体健康。读下图,回答 1315 题。13由图可知,该省 21 世纪工业废弃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的是( )A工业废水 B工业废气C固体废弃物 D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14该省工业废气排放量在 21 世纪迅速上升的原因不可能是( )A城市发展使绿地减少B东部地区产业升级,把部分有大气污染的产业迁往该省C机动车增多D优化能源消费结构15该省

    8、在 19902001 年间,工业废水的排放量大幅度降低,可能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A该省大规模削减工业生产规模B该省加大了工业废水的处理力度C该省大量修建了水库等水利设施D该省大量地利用废水进行农业灌溉解析:13.C 14.D 15.B 第 13 题,读图可知,该省 21 世纪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大幅度减少,说明它的排放得到了有效控制。第 14 题,工业废气大多来自能源的消耗,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可以减少废气的排放,不会使废气的排放量迅速上升。第 15 题,加大废水的处理力度,可以减少工业废水的排放量。大规模削减工业生产规模,会影响经济发展;利用废水进行农业灌溉会影响农产品质量;修建水库与废水排放

    9、量减少无关。二、综合题(共 70 分)16(山东高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 分)锯泥是石材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石粉与水的混合物。我国北方某石材生产基地每年产生大- 5 -量锯泥,其堆放占用了大片土地。石粉质地细、难处置,大风时易漫天飞扬,雨天则随雨水流入河道。近年来,某企业在该基地利用锯泥生产加气砖,加气砖质量轻,保温效果好,是一种新型建筑材料。下图为锯泥产生过程及利用示意图。从资源、环境的角度分析该企业利用锯泥生产加气砖的积极意义。(10 分)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该企业实现了废弃物综合利用,发展了循环经济,从而节约了土地资源,减轻了环境污染。答题时要准确获取材料信息,注意题目要求只回答“

    10、积极意义”。答案:实现废弃物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占用土地,节约土地资源;加气砖保温效果好,节省能源;减轻空气污染;减轻水污染。1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 分)(1)此种农业灌溉方式对当地地下水的影响是_。(2 分)(2)采用此种灌溉方式容易引起的环境问题是_,如黄河上游的_、_两个著名的灌区。为什么说这种灌溉方式引起的环境问题在沙漠地区明显?(6 分)(3)我国山东禹城市农田也有此类问题的出现。分析禹城市与图示地区出现这类问题的原因有何不同?(4 分)解析:由图可知,大水漫灌、地表水蒸发、地下水位的变化等信息可知,此种灌溉方式容易引起的环境问题为土壤盐碱化。土壤盐碱化的成因有人

    11、为原因、也有自然原因引起,均是由蒸发旺盛引起的水盐运动形成的。答案:(1)使得地下水位抬升(2)土壤盐碱化 宁夏平原 河套平原 沙漠地区气温高,蒸发旺盛,能引起强烈的水盐运动,使得土壤表层盐碱化。(3)禹城市因地势低洼和频繁的旱涝气候变化而形成土壤盐碱化;图示地区是因为人类不合理的灌溉措施而引起的土壤盐碱化。不同点在于前者是由于自然原因引起,后者主要是由于人为原因引起。18下图为某一时段京津冀地区霾平均日数图,读图回答问题。(12 分)- 6 -(1)简述霾严重地区空间分布特点,并从大气环流和地形角度分析原因。(6 分)(2)说明霾对城市可能会产生的影响。(6 分)解析:第(1)题,由图示信息

    12、可知,霾严重地区主要分布在太行山以东和燕山以南的山麓地带。原因可从山地地形和盛行风风向方面分析。第(2)题,产生的影响可从交通、人体健康等方面分析。答案:(1)分布特点:主要分布在太行山以东和燕山以南的山麓地带。原因:冬季盛行偏北风和偏西风,燕山和太行山对盛行风产生阻挡和削弱作用,山麓地带比东部平原地区风力弱,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夏季东南风可将本地排放和外地输送的污染物聚集到山前。(2)霾影响人体健康,诱发呼吸道疾病;大气能见度降低,给人们的交通和出行带来不便;影响部分精密度要求高的工业生产活动;减弱植物的光合作用。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 分)艾比湖是新疆面积最大的咸水湖,是多条内流河的

    13、汇聚中心。然而,其湖面面积由 20世纪 50 年代初的 1 200 km2,萎缩到现在的 500 km2左右。分析艾比湖湖区湿地的生态功能及艾比湖湖面萎缩的原因。(12 分)解析:艾比湖湖区湿地的生态环境对调蓄洪水、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具有重要的作用。萎缩的原因主要从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答案:功能:调蓄洪水功能、气候调节功能、水土保持功能、生物多样性维系功能。原因:气候变干,蒸发加剧;建国后大规模的农业开发,引用大量河水进行灌溉;人口增加迅速,用水量剧增,中上游大量引水,导致入湖水量大大减少;湖区植被破坏严重,植被涵养水源能力降低,- 7 -地下水水位降低,流域内下渗严重。20三

    14、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西南与西藏自治区相接,东部与四川省相邻,北部与青海省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相接。读三江源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2 分)(1)分析我国建设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意义。(4 分)(2)保护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应采取哪些措施。(8 分)解析:第(1)题,我国建设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意义可从该地的位置、独特的自然环境来说明。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可起到保护多条大江大河水源地,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作用。第(2)题,从保护植被的角度回答。答案:(1)保护水源地的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2)退耕还草(林);休牧轮草;禁猎、禁采砂金;实施天然林(草

    15、)保护工程。21湘江流域是湖南省经济最发达的区域。读湘江流域图,回答问题。(12 分)分析湘江流域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12 分)解析:由图可知,湘江流域矿产资源丰富,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可能会造成植被破坏、森林资源锐减、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以及局部地区地面塌陷等。湘江流域中上游地区有色金属资源丰富,最适宜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展会产生酸性气体,造成酸雨危害。解决措施针对问题分析即可。答案:主要环境问题:森林资源锐减,水土流失加剧,产生酸雨危害,局部地面塌陷,生物多样性减少等。解决措施: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治理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发展生态农业和清洁生产,污水达标排放;植树造林,保护植被;合理开矿;加强宣传教育,加强法治建- 8 -设与环境管理等。


    注意事项

    本文(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模块综合检测(含解析)湘教版选修6.doc)为本站会员(李朗)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