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 4 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知能演练提升一、选择题1.唐朝与亚、非、欧各国友好往来达到前所未有的盛况,其根本原因是( )A.对外交流非常便利B.经济繁荣,文化昌盛C.采取开放的对外政策D.制度先进,疆域辽阔2.下面是马丽同学归纳的遣唐使的特点,其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A.次数较多B.规模较大C.影响深远D.只学习唐朝的政治制度3.唐招提寺位于日本奈良,是有着典型唐朝风格的世界文化遗产。下列最能说明中日友好关系源远流长的事件是( )A.张骞出使西域 B.鉴真六次东渡C.玄奘西游天竺 D.郑和七下西洋4.下列关于唐朝与日本交往的说法,错误的是( )A.玄奘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B.两国之间有贸易
2、往来C.唐朝时期有十几批遣唐使来华D.日本按唐朝模式进行政治改革5.“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渡出海,终抵东瀛。”这副对联描述的史实是( )A.玄奘西行B.鉴真东渡C.文成公主入藏D.隋炀帝巡游江都6.对比下图中的两枚古钱币,得出的结论中不应有 ( )A.两者都是圆形方孔钱B.钱币上都有汉字C.唐文化对日本影响巨大D.开元通宝受和同开珎的影响7.1 300 多年前,天竺的戒日王举行了盛大的佛学辩论会,担任主讲的是一位来自唐朝的佛学大师。这位佛学大师可能是( )A.僧一行 B.鉴真C.玄奘 D.戒贤28.中印交流源远流长,早在唐朝时期,玄奘西行,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A.唐朝时称印度为波斯B.玄奘游学的大昭寺是印度佛学的最高学府C.玄奘回国后,佛教开始传入中国D.玄奘口述的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9.唐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其中反映了中外交往的诗句是( )A.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C.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D.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二、材料分析题10.识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1)图 1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哪位历史人物?我们可以从这位历史人物身上学习到哪些优秀品质?(2)鉴真(图 2)是哪个朝代的历史人物?他对日本有何贡献?(3)图
4、1、图 2 反映的唐朝历史对我们今天仍有重要影响,对此,你有何感想?3知能演练提升一、选择题1.B 2.D3.B 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了日本佛学、医学、建筑和雕塑水平的提高,反映了中日友好关系源远流长。4.A 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的是鉴真和尚;玄奘西游天竺,求取佛经。5.B6.D 唐朝文化对日本产生了深远影响,从图中的两枚钱币可以看出唐朝钱币对日本钱币的影响巨大,故选 D 项。7.C8.D 唐朝时期,人们称今伊朗为波斯;玄奘游学的那烂陀寺是印度佛学的最高学府;佛教在张骞通西域后传入我国。所以 A、B、C 三项说法都不正确。9.C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描写的是唐朝开元年
5、间繁华富庶的景象,A 项排除。“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出自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描写的是朋友之间的离别之情,B 项排除。“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出自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描写的是爱祖国、爱家乡、忧国忧民的思想,D 项排除。“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出自李白的哭晁卿衡,是李白得闻日本友人晁衡回国航海途中沉船并误传已溺死后而写下的一首哀悼诗作,C项符合题意。二、材料分析题10.参考答案(1)玄奘。坚持不懈,有顽强的毅力和为了达到目标而百折不挠的精神。(2)唐朝。鉴真在日本传授佛经,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3)今天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时期,我们也应该像唐朝那样,与各国友好往来,吸收各国先进文化。(意思相同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