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 词四首知能演练活用夯基达标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遣冯唐(qin) 浊酒(zhu) 塞下(si)B.貂裘(qi) 鬓微霜(bn) 羌管(yng)C.千嶂里(zhng) 不寐(mi) 如拭(sh)D.麾下(mo) 炙烤(zh) 霹雳(p)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老夫聊发少年狂( )(2)千骑卷平冈( )(3)会挽雕弓如满月( )(4)五十弦翻塞外声( )(5)殊未屑( )3.下列词句中没有用典的一项是( )A.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B.何处觅知音?青衫湿!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D.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4.下列诗句、题目(或词牌
2、名)、作者及作者朝代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北宋B.酒酣胸胆尚开张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南宋C.五十弦翻塞外声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南宋D.英雄末路当磨折满江红秋瑾清代5.按原文填空。(1) ,衡阳雁去无留意。 (2) ,将军白发征夫泪。 (3)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发主人公杀敌卫国,守卫边疆的坦荡胸怀和豪情壮志的词句是: , , 。 (4)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下片中表达词人要为朝廷完成北伐金人、收复失地的大业的远大理想的词句是: , 。 (5) ,秋容如拭! (6)马作的卢飞快, 。 课内品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第 67 题。江城子密
3、州出猎2苏 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6.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词上片浓墨重彩地描绘出猎时的场面,下片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一位挽弓劲射的志士形象,反映出词人的豪情狂态和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B.词中“卷”字极具表现力,既写出了出猎时千骑奔腾的壮阔场景,又表现了出猎者情绪高昂的豪迈气概,为凸显“老夫”的狂放形象营造氛围。C.词人在词中多次用典,以孙权、魏尚自比,以“天狼”借指敌人,直接表达自己期盼重被朝廷重用、驰骋沙场、杀敌
4、报国的强烈愿望。D.词人用语刚劲,挥洒自如,融叙事、言志、用典于一体,完成了艺术形象的塑造,体现出词人粗犷、豪放的风格。7.(1)“江城子”是这首词的 ,“密州出猎”是这首词的 。 (2)请找出这首词中描写出猎场景的句子。(3)请写出“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大意及其所蕴含的情感。课外拓展 类文阅读(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第 89 题。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8.“为赋新词强说愁”一句中“强”读作 ,意思是 。 9.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丑奴儿”是词牌名,“书博山
5、道中壁”是词的题目。B.此词运用叠句和对比的艺术手法充分表达了词人的感情,这也是本词流传千古的根本原因。C.上片有两组因果关系:前一句“爱上层楼”是果,后一句“爱上层楼”是因。D.上片的“愁”是少不更事、无病呻吟的闲愁,下片的“愁”是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哀愁。(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第 1011 题。春 光 好欧阳炯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 浓香。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注雪坞:背阳处尚未消融的雪坡。10.词人笔下的初春有什么特点?词人借此抒发了怎样的感情?11.“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中“迸”“偎”两字极妙,请任选其一简要分析。3 表
6、达交流12.某班级开展下列学习活动,请你参与。【辑古诗】(1)在“分门别类辑古诗”活动中,有一本诗集收录了下面几首诗,请根据它们所反映情感的相近点,给诗集命名。诗集名称: 次北固山下王 湾春望杜 甫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品诗句】(2)下面是同学们对上述诗歌的品析,请选出不恰当的一项( )A.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生”“入”两字,形象地表现了时序的变迁、新旧的交替,此联既写美景,又含哲理。B.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搔”,写解愁的动作;白发“更短”,突出愁的程度。诗人在离乱伤痛之时,叹息衰老,更添悲愁。C.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夕阳西下,崇山峻岭间,狼烟升起,城门早早关闭。此
7、句营造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D.小桥流水人家:小桥一座,流水潺潺,几户人家,幽静安适。此句反衬出游荡他乡、孤独无助的游子内心的凄凉。 体验中考13.(2018湖北荆门)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虞美人听雨蒋 捷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注蒋捷:南宋词人,身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气节为时人所重。(1)词人从听雨这一独特视角,描绘了自己人生三个阶段的不同境遇,分别流露出少年潇洒、 、 的心境。 (2)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赏析本词。答案:1.C A 项,“遣”应读“qin”;B 项,“羌”应读
8、“qing”;D 项,“麾”应读“hu”。2.(1)姑且,暂且 (2)一人一马的合称 (3)终将 (4)演奏 (5)很,甚3.D A 项“亲射虎,看孙郎”,B 项“青衫湿”,C 项“燕然未勒”是运用典故。4.B B 项,苏轼是北宋人。5.(1)塞下秋来风景异 (2)人不寐 (3)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 射天狼 (4)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5)为篱下黄花开遍 (6)弓如霹雳弦惊46.C 词人在词中多次用典,“含蓄”地表达自己期盼被朝廷重用、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强烈愿望。7.(1)词牌名 题目(2)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3)定将把弓拉得如圆月一样,向西北方的天狼星猛射
9、过去。表达了词人要报效祖国、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爱国精神。8.qin 勉强9.B 本词流传千古的根本原因是巧妙展示了词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10.阳光温暖,花儿芬芳,万物充满勃勃生机。表达了词人对春天自然万物的热爱和欣喜之情。11.示例“迸”字突出了笋急于破土而出的冲劲和强劲的生命力。“偎”字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花的娇美。12.(1)思亲集或思乡集(包含思念亲人、怀念家乡等意即可)(2)C 营造了一种寥廓荒僻、萧瑟悲凉的氛围。13.(1)壮年漂泊(飘零) 暮年孤冷(孤寂、凄冷、凄凉等)(2)虚写:上片回忆少年歌楼听雨时红烛罗帐的温馨欢愉的画面,以及中年客舟听雨时江阔云低、西风萧瑟的漂泊落寞的场景。实写:下片实写而今暮年独在僧庐下听雨时凄凉孤寂的处境。虚实结合,感怀已逝岁月,感叹目前境况,表达时光易逝、一生漂泊孤苦的情感,并暗含对国家由兴而衰而亡的叹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