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2-,2,3,4,1,5,1.(2016江苏)与普通微信群不一样,“日行一善”微信群有个特别的群规,群友发出的红包不能抢。所有微信红包里的钱,都被用来帮助贫困人群,日行一善,积小善成大善,弘扬社会正能量。材料表明( ) 价值观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 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 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因时而变的 量变引起质变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A. B. C. D.,答案,解析,-3-,2,3,4,1,5,2.(2015课标全国)201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分析了我国经济九个方面的趋势性变化,提出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
2、新常态。从辩证法的观点看,“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意味着( )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正在发生质的变化 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 制约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矛盾和问题已经解决 推动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新的体制机制已经形成 A. B. C. D.,答案,解析,-4-,2,3,4,1,5,3.(2014课标全国)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不是威胁,是和平不是动荡,是进步不是倒退。从哲学方法论看,这里强调的是( ) 以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不要“盲
3、人摸象”“刻舟求剑” 以辩证否定的观点看问题,要“吐故纳新”,不要“厚古薄今” 以实践的观点看问题,要“事必躬亲”,不要“纸上谈兵” 以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要“和而不同”,不要“同而不和” A. B. C. D.,答案,解析,-5-,2,3,4,1,5,4.(2015天津)中国经济发展正在步入新常态。新常态,就是中国经济将在速度上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在结构上体现为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在动力上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哲学上看,新常态体现了( ) 事物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事物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事物发展的状态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根本否定 A. B.
4、 C. D.,答案,解析,-6-,2,3,4,1,5,5.(2014浙江)古语云: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有( ) 善与恶相互对立 善与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成名、灭身各有相应的量变前提 善、恶的积累必导致相应的质变 A. B. C. D.,答案,解析,-7-,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发展的概念 1.是什么发展普遍性的表现、发展的实质 (1)发展的普遍性:自然界是发展的。自然界总是处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中;人类社会是发展的。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表明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人的认识是发展的。每个人的认识都经历着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
5、过程,对各种事物的认识也都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整个人类的认识也是不断发展的。所以,发展具有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及人的认识都是发展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2)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8-,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2.怎么办方法论要求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反对静止和僵化的保守思想。,-9-,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疑点微拨 发展都是运动、变化,运动、变化也都是发展。(试判断 ) 点拨:发展是一种运动和变化,但并不是所有的运动和变化都是发展,只有那些前进和上升的运动和
6、变化才是发展。关于变化与发展的关系,见下表:,-10-,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典例剖析 (2013福建)下列与下面漫画蕴含的哲理相近的诗句有(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A. B. C. D.,答案,-11-,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试题剖析,-12-,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13-,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一、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1.是什么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光明的。 2.为什么原因 从新事物自身看,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
7、远大前途;从新旧事物的对比看,旧事物违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最终会走向灭亡;从社会历史领域看,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14-,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二、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1.是什么事物发展的道路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2.为什么原因 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15-,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三、事物发展的途径 1.是什么事物发展的途径 都是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
8、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 2.怎么样方法论 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16-,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疑点微拨 1.新产生的事物就是新事物。(试判断 ) 点拨:判断一个事物是不是新事物时,不能以出现时间先后、一时力量的强弱、形式上是否新颖为标准。新产生的、一时力量强大的、形式上新颖的事物不一定就是新事物。其根本标志在于它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2.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迂回曲折的,途径是前进的。(试判断 ) 点拨: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发展道路是迂回曲折的,一切新事物
9、发展的途径都是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关于事物发展的总趋势、道路、途径的区分见下表:,-17-,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18-,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典例剖析 (2016上海)从对“物”的守护到对“人”的关注,观众从“看客”变为“学习者”,博物馆的公众教育功能日益受到广泛关注。但目前国内博物馆在藏品入库、研究课题设置、技术人员职称评定、人才队伍建设、免费开放财政补贴等方面,存在诸多难题。从辩证法角度预见,博物馆功能转变的发展过程是( ) A.道路平坦 B.举步维艰 C.曲折前进 D.前途光明,答案,-19-,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试题剖析,-20-,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事物发
10、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 1.是什么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1)区别: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表现为事物的统一、相持、平衡和静止状态;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根本的、显著的变化,表现为统一物的分解、平衡和静止的破坏等。 (2)辩证关系原理: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21-,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2.怎么办方法论要求 (1)我们做事情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脚踏实地,埋头苦
11、干,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2)在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22-,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疑点微拨 1.发展是质变,质变也是发展。(试判断 ) 点拨: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而质变作为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有两种方向,可以是前进、上升的质变,也可以是倒退、下降的质变,只有前进、上升的质变才是发展。所以,发展是质变,但质变不一定是发展。 2.质变是量变的总和。(试判断 ) 点拨: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
12、起质变,但不能简单地认为质变是量变的总和。,-23-,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典例剖析 (2016北京)“奔跑,两腿以最简单的方式交替前行,无数次地重复,但每一步都是新的迈进,最后能成就出一个看似难以企及的跨越。”“奔跑,让我知道自己正在努力,普通可以变得独特,平凡可以变得卓越。”从以上跑步爱好者的感受中,可以领悟到( ) A.人生价值的大小通常来自个人体验 B.生命的意义在于社会对个体的肯定 C.人可以在量的积累中获得精神提升 D.人的意志不断推动社会发展,答案,-24-,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试题剖析,-25-,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26-,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广深视角 1.正确
13、把握发展的实质 (1)在把握“发展的实质”这一知识点时,应该抓住“实质”“前进和上升”“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等关键信息去理解。 (2)发展是运动、变化,但运动、变化不一定是发展。发展是事物前进的和上升的运动和变化。运动和变化分前进的、上升的及下降的、倒退的两种情况,不可混淆。,-27-,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2.联系、运动、变化、发展的关系 (1)联系、运动、变化、发展的关系:,-28-,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29-,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2)从发展的实质看其与运动、变化的关系:发展是一种运动,但不能说运动就是发展;发展是一种变化,但也不能说变化就是发展。发展是带有前进性和上升
14、性的运动和变化,是表明事物趋向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就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从范围上讲,运动、变化比发展更广泛;从程度上讲,发展比运动、变化更深刻。,-30-,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3.正确理解发展与量变、质变的关系 (1)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并不断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两种状态的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2)从事物发展的全过程来看,质变更为重要。只有质变,才有量变的完成,才能肯定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只有质变,才能产生新质的事物;只有质变,才能引起新的量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但并不是说量变不重要,没有量的长期积累,就不会有质变的发生,所以必
15、须重视量的积累。,-31-,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4.全面理解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32-,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33-,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典例剖析 (2015山东)社会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公务员为群众办好每一件事,商家为消费者提供货真价实的商品,你看见需要帮助的人就热心搭把手我们应该积极行动起来,每个人担负起一份道德责任,就会将社会的道德水准托起一分,涓涓细流汇成大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会早日实现。 结合材料,运用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原理,诠释个人积极践行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意义。,-34-,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答题规范,-35-,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答案: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这就要求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重视量的积累,只有每个人都积极践行社会主义道德,才能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创造条件;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这就要求我们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积极促成质变,每个人都应该勇于承担道德责任,不断促成社会道德水准的提高,争取早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