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元整合 素养升华,-2-,情景展示,材料一 2017年5月11日,第十三届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会展中心开幕。本届文博会吸引了来自全球40个国家和地区的117个国外机构前来参展,约2万名海外展商参会和采购。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积极参与,共同分享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成果。从演出到电影,从图书到游戏,中国文化企业海外布局活跃,用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紧密结合,实现了合作共赢。 材料二 故宫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近年来也受到越来越多民众的欢迎,文创产品架起了博物馆与观众之间沟通的新桥梁,缩短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距离,也使博物馆那些“高冷”的文物显得更加
2、亲切、亲民。更有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故宫博物院也创造了惊人的营利能力。一年创造了10亿元的销售额、近亿元的利润。,-3-,材料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 材料四 目前文化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不仅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引擎,而且还成为制造业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知材连线信息信息信息信息,A B C D,-4-,A.文化创新是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民族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有利于满足
3、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事业创新经营,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B.文化塑造人生。优秀的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优秀的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C.文化与经济交融。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日益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交流活动越来越频繁,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我国与世界经济往来的同时,也越来越多地把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增强了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理论解读
4、,-5-,D.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文化与经济交融,经济文化化,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靠文化的推动,文化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连线答案:C A B D,-6-,创新设计 1.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关于文化力量,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有了文化的繁荣兴盛,就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调动积极的文化力量,会有力地推动社会进步 文化力量可以脱离物质因素而存在 弘扬和培育民族文化力量,可使中国人民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A. B. C. D.,答案,-7-,2.11月11日是我们所说的校园“光棍节”,是以庆祝自己仍是单身一族为骄傲的年轻人的娱乐
5、性节日。“光棍节”本来跟电商是风马牛不相及的,经过阿里巴巴的包装塑造之后就成了一个购物狂欢节。2017年“光棍节”这天,天猫的销售额达到1 682亿元。这说明( ) A.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 B.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C.经济促进文化的发展 D.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答案,-8-,3.2017年5月11日,第十三届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会展中心开幕。本届文博会吸引了来自全球40个国家和地区的117个国外机构前来参展,约2万名海外展商参会和采购。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积极参与,共同分享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成果。文化产品的“走出去”与其他产品的“走出去”不一样,除了产品和服务的品质以及
6、品牌的输出外,更重要的是人文理念和精神观念的输出,传播中国故事,勾画出当代中国的气质和形象。文博会的举办是一种开放的包容心态,也是发展的一个必然路径,更是文化自信的表现。 结合材料,说明我国积极推动文化产品“走出去”的文化生活依据。,-9-,答案:(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相互影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我国积极推动文化产品“走出去”,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2)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我国积极推动文化产品走出去,有利于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提高综合国力。(3)商业贸易和人员迁徏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成为外国民众了解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增强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