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通用版)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优选习题知识专题突破练训练1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doc

    • 资源ID:1198259       资源大小:29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通用版)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优选习题知识专题突破练训练1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doc

    1、1训练 1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国之所以治者三:一曰法,二曰信,三曰权。法者,君臣之所共操也;信者,君臣之所共立也;权者,君之所独制也。 ”商君书修权材料二 假使我们是甲午到戊戌那个时代的人,眼看见我们的国家被小小的日本打败了,打败了以后又要割地赔款,我们还不激昂慷慨想要救国吗?又假使我们就是那个时代的人,新知识新技术都没有,所能作的仅八股文章,所读过的书仅中国的经史,我们救国方案还不是离不开我们的经典,免不了作些空泛而动听的文章?假使正在这个时候,我们中间出了一个人提出一个伟大的方案,既符合古训,又适宜时局,其文章是我们所佩服的,其论调正合乎我们的胃口,

    2、那我们还不拥护他吗?康有为就是这时代中的这样的人。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大纲(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的政治思想,分析影响商鞅思想产生的原因。(7分)(2)材料二中康有为“伟大方案”是指什么?结合所学,论证“其论调正合乎我们的胃口”这一观点。(8 分)答案 (1)政治思想:法治、君主专制。原因:井田制瓦解;小农经济出现;分封制瓦解;诸侯争霸;新兴地主阶级要求政治权利。(2)方案:维新变法,建立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论证:甲午战争失败,导致民族危机加深;康有为把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和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结合起来,救亡图存,挽救民族危机,顺应了时代和爱国人士的要求。解析 第(1)问, “政

    3、治思想” ,依据材料一信息“法者,君臣之所共操也;信者,君臣之所共立也;权者,君之所独制也”得出:法治、君主专制。 “原因” ,依据所学知识从井田制瓦解和小农经济出现、分封制瓦解和诸侯争霸、新兴地主阶级兴起等角度分析。2第(2)问, “伟大方案” ,依据所学知识得出:维新变法,建立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论证” ,依据所学知识从民族危机加深、康有为的托古改制等角度论证。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帝(孝文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 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北史咸阳王禧传

    4、材料二 马丁路德另一个突出的贡献是于 1522 年将圣经翻译成德文,对整个德意志民族语言产生重大影响。它使基督教新教徒团结在马丁路德翻译的圣经的周围,而且还在被方言分开的德意志各邦地区规定了一种被所有的德意志人都运用的统一语言,增进了民族的认同感和统一感宋志轶德意志文化教育的精神(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孝文帝实行语言改革的时代背景,分析其改革策略上的特点。(9 分)(2)结合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分析他翻译德文圣经的原因。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比较孝文帝和马丁路德在语言方面所做的努力产生的相似作用。(6 分)答案 (1)背景:汉族农耕经济的优越性;各民族杂居相处;儒家文化的影响;北魏迁都

    5、洛阳。特点:强制性与灵活性相结合。(2)原因:他主张“因信称义” ,尊崇圣经 ,认为人人都可以自主阅读和理解圣经 。作用:都推动了语言的统一,为以后国家的统一提供了条件。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北宋初年规定:租佃土地须“命立要契,举借粮种,及时种莳。俟收成,依契约分,无致争讼” 。如有纠纷, “只凭契照为之定夺” 。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 年)诏:“江淮、两浙、荆湖、福建、广南州军,旧条:私下分田客(佃户)非时不得起移,如主人发遣,给予凭由,方许别住。多被主人折勒,不放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须每年收田日毕,商量去处,各取稳便。即不得非时衷私起移。如是主人非理拦占,许经县论详。 ”

    6、摘编自续资治通鉴等材料二 知大名府韩琦言:“臣准散青苗诏书,务在惠小农,不使兼并乘急以要倍息,而公家无所利其入。今所立条约,乃自乡户一等而下皆立借钱贯陌,三等以上更许增借。 ”摘编自宋史食货志(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其中制度规定的目的。(9 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相关制度规定的历史背景。(6 分)答案 (1)目的:材料一:规范租佃关系,抵制地主对佃户的人身约束;协调租佃纠纷,维持生产正常进行。材料二:保护自耕小农,抵制兼并,增加国家收入。(2)历史背景:租佃契约关系普遍化,自耕小农仍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土地兼并加剧,政府3根据社会变化在政策上进行调整。4.阅读下列材料

    7、,回答问题。材料 康熙(16611722 年在位)用人以德为先,崇儒重道, “满汉一视” ,提高汉官地位。他常用的选才方法是:第一,科举考选,第二,廷推保选,号召朝廷臣僚及地方督抚各举所知,招徕贤才。对保荐之人,康熙亲自面试,凡行止不端,平庸无才者概不录用。第三,谘巡访察,超擢贤才。第四,垂意草野,网罗隐逸。彼得大帝 1722 年颁布“官秩表” ,规定官位分 14 等,每一等级的文武官员都要从有才能但出身微贱的中下级服役人员中选拔出来,充实官僚机构和担任高级军职。凡在文职中官至八品或在军队中服役的,就可以成为世袭贵族。文武官员都要从最低的一级做起,公侯或贵族世家的青年,一定要先在近卫兵团当士兵

    8、才能提升为军官。文官也必须从低级官员当起、否则不能升为高级官员。摘编自田时塘等康熙皇帝与彼得大帝康乾盛世背后的遗憾(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康熙帝和彼得大帝官制改革的目的。(6 分)(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康熙帝和彼得大帝用人政策的差异。(9 分)答案 (1)彼得:富国强兵,巩固统治。康熙:缓和满汉矛盾,巩固统治。(2)康熙用人重视品德和文化素养,拓宽选官渠道,打破满汉界限。彼得用人重视才能,尤其是军事人才,打破世袭贵族的特权,促进选官用人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5.阅读下述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911 年,清政府在考察欧美各国之后,认识到“宪政之进行无不以户籍为依据,而户籍法编订又

    9、必由民法与习俗而成” “民政部编订户籍法奏折” ,在参考东西各国之良规的基础上制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户籍法单行法规。该法规共 8 章、184 条。其内容突出了户籍管理机构的地位,反映了政府在观念上仍视户籍为管理人口统制的手段,强化户籍统制功能。法规将表现欧美个人主义的个人身份证书和体现中国家族主义的传统户籍相结合,剔除了传统户籍中资产登记项目。户籍开始成为传递人口信息、个人私权保障的工具,而不再纯粹是国家管制人口的工具。此外,法规既规定了民众有呈报户籍之义务,也规定了民众对户籍吏处置不当行为有提出诉讼抗告的权利,将权利与义务统一起来,废除了以往民众只是义务载体的陋习。摘编自窦希铭民国初年户籍制度变迁研究(1)根据材料,指出清末户籍法所体现的特点。(9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法规制定的背景。(6 分)答案 (1)特点:效仿西方户籍制度,与国际接轨;突出户籍管理机构的地位,强化户籍统制功能;突出个人私权的保护;户籍管理法制化;中西结合,传统与现代并存。(答到四点即可)(2)背景: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西方民主思想的广泛传播;向西方学习的不断深入,欧美4户籍制度的影响;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推行,清政府为挽救统治危机的需要。


    注意事项

    本文((通用版)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优选习题知识专题突破练训练1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doc)为本站会员(ideacase15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