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二节 海底地形的分布课时过关能力提升一、基础巩固1.关于大陆架和大陆坡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陆架组成物质与海洋相同B.大陆架宽度从高潮线起向海洋延伸至坡度显著增大的地方C.大陆架即大陡坡D.大陆坡相对陡峭答案:D解析:大陆架组成物质与陆地相同;大陆架宽度从低潮线起向海洋方向延伸至坡度显著增大的地方。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洋盆又称“深海平原”,构成了大洋底的主体B.洋盆地壳活动相对活跃C.洋盆地形较为陡峭D.洋盆内部是一系列广阔平坦的平原,没有山脉、丘陵答案:A解析:洋盆地壳活动相对稳定;洋盆地形较为平坦;洋盆内部分布着一些海底火山、海底丘陵及海底山脉。3.关于洋中脊的叙述,正
2、确的是( )A.洋中脊是地球上最长的海底山系B.洋中脊只分布在三大洋中C.太平洋中脊贯穿大洋中部D.印度洋中脊呈“S”形答案:A解析:洋中脊在四大洋中都有分布;太平洋中脊位于大洋偏东位置;印度洋中脊呈“入”字形。读图,完成第 45 题。4.图中所示的海底地形分别是( )A.大陆架、大陆坡 B.洋盆、大陆架C.洋中脊、大陆坡 D.大陆坡、大陆架5.关于岛弧与海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岛弧与海沟都是相伴在一起的B.岛弧与海沟位于生长边界C.马里亚纳海沟是世界上最长的海沟,长度为 11 034 米D.海沟处于消亡边界答案:4.A 5.D解析:第 4 题,从海底地形示意图中可以看出,大陆架在靠近大
3、陆的浅海部分,是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它的深度一般不超过 200 米;大陆架外缘有一巨大的陡坡,叫做大陆坡,水深从几百米陡增到几千米;大陆坡以外分布面积广大的平坦部分,则为洋盆;洋中脊是地球上最长的海底山系,常分布在大洋中心部位。第 5 题,岛弧与海沟并不都是相伴而生的。海沟处于消亡边界,马里亚纳海沟为世界最深海沟,最大深度为 11 034 米。6.关于海底地形叙述正确的是( )A.海底最宽广的部分是大陆架B.海底最狭小的部分是洋盆2C.海底最浅的部分是大陆坡D.海底最深的部分是海沟答案:D解析:海底最宽广的部分是洋盆,最浅的部分是大陆架,最深的部分是海沟。7.读海底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1
4、)图中 A、B 所示的海底地形是 ,A 的形状呈 形,B 海底地形所处的大洋是 ,呈形。 (2)在图中用笔描绘出世界上最深的海沟,它的名字是 。 (3)在图中的太平洋海域 C 所示的海底地形为 ,并说明该海底地形的特点。 答案:(1)洋中脊 “S” 印度洋 “入”(2)图略。马里亚纳海沟(3)洋盆 面积广,深度大,地形较为平坦,地壳活动相对稳定。解析:图中 A、B 表示的是洋中脊。A 是大西洋中脊,呈“S”形;B 是印度洋中脊,呈“入”字形。世界上最深的海沟为马里亚纳海沟,位于菲律宾群岛的东部。C 所示的太平洋海域的海底属于大洋洋盆地形,其特点是面积广,深度大,地形较为平坦,地壳活动相对稳定。
5、二、能力提升人们把海洋誉为“蓝色国土”。读“海底地形示意图”,完成第 12 题。1.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bd 为大陆架B.d 处海洋生物资源丰富C.f 处是洋中脊D.b 处的坡度大于 c 处2.岛弧是指大陆和洋盆之间呈弧形分布的群岛,图中岛弧主要分布在( )A.bc 处 B.d 处C.e 处 D.f 处答案:1.C 2.A解析:本组题考查海底地形的有关知识。图中 b 处是大陆架,c 处是大陆坡,d 处是海沟,e 处是洋盆,f 处是洋中脊;岛弧的外缘常常伴生着海沟,位于图中 bc 处;大陆架上拥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读“海底地形图”,完成第 35 题。3.图中序号所示地区岩石最年
6、轻的是( )A. B. C. D.4.图中序号所示的地区地壳活动频繁的是( )3A. B.C. D.5.图中序号所示的海底地形是( )A.大陆架 B.洋盆 C.海沟 D.洋中脊答案:3.D 4.A 5.B解析:为洋盆,为大陆坡,其深度变化大,坡度陡;离洋中脊越近岩石越年轻;位于板块交界处,多发火山、地震。下图为“某地区沿南回归线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第 67 题。6.甲处海底地形为( )A.海沟 B.大陆坡 C.海岭 D.大陆架7.甲处海底地形一般分布在(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挤压碰撞处 岛弧、海岸山脉外侧 多分布在大洋中心 从低潮线起向海洋方向延伸至坡度显著增大的地方为止A. B.C. D
7、.答案:6.A 7.A解析:第 6 题,甲处深度约 6 000 米,呈带状分布,为海沟。第 7 题,海沟是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形成的,多分布在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挤压碰撞交接处或岛弧、海岸山脉外侧;洋中脊多分布在大洋中心;大陆架从低潮线起向海洋方向延伸至坡度显著增大的地方为止。读“南海海底地形示意图”,完成第 810 题。8.海洋生物繁盛的海域是( )A.甲、乙两地 B.乙、丙两地C.乙、丁两地 D.甲、丙两地9.图中大陆沿海地区,为减轻台风、海浪对海岸带的破坏,正在努力扩大恢复的生态工程为( )A.基塘农业生态工程B.以海堤为主的防护工程C.红树林生态工程D.以落叶阔叶林为主的防护林工程
8、10.关于图中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深海平原”之称,地形较平坦B.水深多在 2 000 米左右C.内部有海底火山,说明地壳运动活跃D.内部常有岛弧、海沟答案:8.D 9.C 10.A解析:第 8 题,海洋生物繁盛的海域为大陆架。第 9 题,红树林海岸可以减轻台风、海浪对海岸带的破坏。第 10 题,洋盆水深平均为 4 0006 000 米,处于板块内部,地壳相对稳定,地形较为平坦,岛弧、海沟分布于洋盆边缘。4下图为北半球东部沿海某区域等值线图。该图比例尺为 18 000 000,山顶距离海岸线的水平距离在 250 千米左右。读图,完成第 1112 题。11.a 地与 b 地的相对高度是
9、( )A.600 米 B.1 400 米C.400 米 D.1 000 米12.b 区域可能是( )A.山谷 B.大陆坡C.山脊 D.海岭答案:11.B 12.B解析:第 11 题,由图中可以看出,a 地海拔为 400 米,b 的水深为 1 000 米,所以其相对高度为 1 400米。第 12 题,b 区域水深较深(1 000 米)且附近等深线密集,说明其坡度较陡,为大陆坡。读图,完成第 1314 题。世界洋中脊分布图13.关于洋中脊的叙述,正确的是( )A.洋中脊又称“深海平原”B.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均有分布,北冰洋没有C.贯穿大洋中部,与两岸大致平行D.中轴为裂谷,多发火山、地震14
10、.图中有一段尚未确定的洋中脊,其通过了 海峡 ( ) A.麦哲伦 B.德雷克C.莫桑比克 D.白令答案:13.D 14.B解析:此组题借世界洋中脊分布图考查了洋中脊的分布特点。洋盆又称“深海平原”。洋中脊在四大洋中均有分布,且在各大洋分布不同。贯穿大洋中部,与两岸大致平行的是大西洋中脊。由图可见,尚未确定的洋中脊从南美洲与南极洲之间的德雷克海峡经过。15.下图为“某海域等深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5(1)图示海域为 海,丙处的海底地形为 。 (2)甲处海底地形为 ,试分析其海洋生物繁盛的原因。 (3)乙处海底地形为 ,试分析其特点。 (4)该海域特有的生物海岸有 、 。 答案:(1)南 洋
11、盆(2)大陆架 因接受来自大陆的河流沉积物和营养盐,阳光可投射至海底,海洋生物繁盛。(3)大陆坡 水深一般为 2004 000 米,宽度宽窄不一,是地球上最绵长、最壮观的斜坡。(4)红树林海岸 珊瑚礁海岸16.根据材料和图,完成下列各题。中新社雅加达 2014 年 2 月 14 日电 2014 年 2 月 13 日印度尼西亚东爪哇省克卢德火山大规模喷发已造成 3 人死亡。该次火山喷发剧烈,火山喷发的声音传至 200 千米外,火山灰一直升到 28 千米的高空,并飘至邻近的中爪哇省、西爪哇省和日惹特区。印度尼西亚当局已将该火山警戒级别提升至最高级,要求火山口周围 10 千米内的居民立即撤离,超过
12、10 万人被疏散。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目前仍有 129 座活火山。其中的喀拉喀托火山在过去的77 年中,由于火山喷发,它已从海中上升至海拔 400 多米的高度。(1)图中岛屿西南面和东北面的世界大洋分别为 和 。 (2)图中岛屿南侧最深处所属的海底地形类型为 ,请说明判断的依据。 (3)图中火山山顶与图示最低处相对高度约为 米。图中 A 城的气候类型为 。 (4)说明图示范围内板块界线的类型及其对图示岛国的影响。答案:(1)印度洋 太平洋(2)海沟 等深线密集,坡度很陡,深度大且超过 6 000 米,呈狭长带状延伸。(3)7 850 热带雨林气候(4)板块消亡边界。图中岛国位于板块消亡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等地质灾害,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同时火山喷发形成独特的火山地貌和肥沃的火山灰土壤,利于旅游、科研考察和种植业发展。解析:根据该地区的地理位置判断,该岛屿西南面为印度洋,东北面为太平洋。根据等深线的特点判断,其最深的海底地形为海沟。喀拉喀托火山山顶与图示最低处相对高度约为 7 850 米,A 城的气候为热带雨林气候。图示范围为板块消亡边界,多火山、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