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课时规范练 18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1.作为全国唯一省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西藏现有贫困人口 77.7 万人,贫困程度深、人居环境差,因病、因灾、因债致贫现象较为普遍,扶贫任务十分艰巨。近两年来,拉萨市实施以业脱贫、以迁脱贫、以教脱贫、以补脱贫、以保脱贫、以助脱贫等 6 项精准扶贫措施。拉萨市的精准扶贫措施有利于( )缩小民族差距,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 保障少数民族充分享有自治权 形成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A. B. C. D.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其中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权( )由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法院和检察院行使
2、由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行使 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实质是少数民族的独立权A. B. C. D.3.“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这首著名的歌曲团结就是力量,曾经擂响了各民族团结救亡、打败日本侵略者的铿锵战鼓,吹响了各民族团结建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激越号角,时至今日,它仍然激励着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下列做法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的是( )尊重民族间的差异,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保障民族地区的人大、政府、法院等自治机关更好地行使自治权 反对国际敌对势力利用民族问题干涉我国内政 在民族区、民族州、民族乡等少数民族居住的地
3、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A. B.C. D.4.宪法第四条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这一规定表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 )A.有权制定民族区域自治法,行使自治权B.都是中央统一领导下的特别行政区C.自主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D.拥有高度的区域自治权5.某校小张同学就“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搜集了一些相关资料。 某自治州人民政府下文件转发关于贯彻实施的通知,要求认真贯彻落实 某自治区人大通过了自治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依法加强对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 某自治区在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时,将法定结婚年龄提前两年
4、 某自治县人民法院运用“巡回法庭”和“车载流动法庭”手段,方便群众诉讼和便利法院审判以上不属于民族自治权的有( )A. B. C. D.26.习近平曾在会见基层民族团结优秀代表时指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做好民族团结重在交心,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各民族同胞要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之所以强调民族团结、民族凝聚力,因为它是 ( )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的基础 衡量国际竞争力的唯一标准 民族平等和民族繁荣的基础 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A. B. C. D.7.下列对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保证我国的宗
5、教和教会不被外国控制和利用B.反对外国传教士到我国进行宗教友好活动C.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D.反对利用宗教危害祖国和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动8.2017 年 8 月 25 日,由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主办的“2017 全国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圆梦广场惠民工程项目恳谈会”举行。该惠民工程项目为民族地区培育新经济增长极,改善民生,实现精准扶贫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一精准扶贫项目是(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原则 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重要途径 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 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举措A. B. C. D.9.古人云,“民齐者强”。实现“中国
6、梦”必须凝聚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目前我国已进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各族儿女必须团结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块使,拧成一股绳,形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强大力量。(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实现“中国梦”为什么必须凝聚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你应该怎样做才能有利于凝聚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3参考答案课时规范练 18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
7、教政策1.A 拉萨市的精准扶贫措施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缩小差距、尊重和保障人权,所以正确;我国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区域自治,表述不恰当且与题意无关;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早已形成,所以错误。2.C 错误,因为自治机关不包括司法机关;符合题意;中“独立权”说法错误。3.B 符合题意,各民族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的发展,是民族平等和团结的物质保证;表述错误,人民法院不属于自治机关;符合题意,反对国际敌对势力利用民族问题干涉我国内政,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表述错误,错在“居住”,应该是在民族区、民族州、民族乡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故本题选 B 项。4.C 民族区域自治法是由全国人大通过
8、的,所以 A 项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不是特别行政区,所以 B 项错误;民族区域不是特别行政区,不拥有高度的自治权,D 项错误。所以应选 C 项。5.A 说明自治地方执行国家法律;中的自治县人民法院是司法机关,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所以不属于行使自治权。分别体现文化自治权和变通执行权,所以选 A 项。6.C 民族团结、民族凝聚力是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正确,观点错误;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基础,表述错误。7.A A 项是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的目的,应选;B 项说法错误,我国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
9、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C、D 两项不属于独立自主自办原则方面的内容。8.C 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有利于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从而促进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但国家和社会的帮扶不能代替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自力更生,自力更生才是其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故正确,错误。9.答案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2)要自觉学习并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珍惜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大好局面,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要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要做到不传谣、不信谣、不受挑拨煽动、不参与违法活动,坚决同破坏民族团结、民族分裂的违法犯罪活动作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