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音乐下册第4单元欣赏《姑苏行》教案1新人教版.doc
-
资源ID:1197512
资源大小:26.50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七年级音乐下册第4单元欣赏《姑苏行》教案1新人教版.doc
1、1姑苏行教案教学目标:1、进一步了解中国民族器乐和典型的器乐曲。2、正确认识部分乐器并识别其音色。教学重点:姑苏行的音乐特点。教学难点:正确分辨不同的乐器演奏的特点和音色的区分。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1、图片导课(寒山寺)诗枫桥夜泊欣赏歌曲涛声依旧 。2、导出姑苏行 ,聆听音乐,图片诱导情感。3、给出问题再次聆听,然后解决问题。姑苏行采用昆曲音调,具有江南风味。乐曲典雅,表现了古城苏州(古称姑苏)的秀丽风光和人们游览时的愉悦心情。宁静的引子,是一幅晨雾依稀、楼台亭阁、小桥流水诱人画面。抒情的行板,使游人尽情的观赏精巧秀丽的姑苏园林。中段是热情的小快板,游人嬉戏,情溢于外。接着再现主题
2、,在压缩的音调中,更感旋律婉转动听,使人久久沉浸在美景中,流连忘返,令人寻味。此曲韵味深长,发挥了曲笛音色柔美,宽厚而圆润的特征,再结合南方笛子演奏常使用叠音、打音、颤音等技巧,使乐曲表现更加动人完美。4、作者介绍:此曲的作者是著名笛子演奏家江先谓先生。江先谓先生 1924 年出生于山东威海。12岁起即跟哥哥学艺,民族乐器中的吹拉弹打他都能演奏。14 岁随全家赴大连卖艺维持生活。1949 年参加革命,并考入解放军前线歌舞团独奏演员。他在民族乐器演奏方面是位多面手,竹笛专业主要是靠自学,江南丝竹音乐演奏风格的掌握尤其地道。六十年代他采用江南民歌和昆曲音调为素材,创作并演奏了姑苏行和脚踏水车唱山歌
3、 ,并因此而享誉笛坛。江先谓曾在 1959 和 1965 年两次随中国艺术团先后到过奥地利、苏联、波兰、印尼等国演出。5、演奏技巧姑苏行这首乐曲的旋律取材于昆曲音乐,曲式为“慢(A)快(B)慢(A1) ”加引子组成的三段体结构。乐曲技巧采用的是江南丝竹中典型的“颤、叠、赠、打”的手法,手指要灵活并具有弹性。同时,要求气息饱满、流畅;音色上要追求“润、厚、松”与甜美。引子,散板。其音乐表现的是一个“晨”字。力度弱起渐强,旋律音域由低向高进行,如2旭日渐渐东升,描写出了江南春早、万物荣欣、一派祥和的迷人景象。A 段,优雅的行板。这里的演奏要突出一个“行”字,而且是优雅、欣然的“行” ,如同徜徉在如
4、苏园林的美景中。因此速度应稳健而流畅。指法上,强调江南丝竹中“颤、叠、赠、打”手法的运用(乐谱中有详细的标记,应严格照谱演奏) 。要注意换气位置的准确,因此错误的换气位置会破坏旋律句法的完整。同时,换气位置的处理也是江南丝竹音乐风格的一个组成部分。吹奏弱音段时,口锋要精细,发音要纯,并显得玲珑剔透。B 段,热情小快板。其演奏要突出一个“舞”字,这里的“舞”有舞榭歌台上的“舞” 、花园中万紫千红的“舞” 、游人心中心神荡漾的“舞” ,亦有音乐与演奏技法上的“舞” ;突出旋律的起伏、流动与力度的强弱对比;手指灵巧、富有弹性,仿佛在笛上“舞”动。同时,速度不宜过快,应突出一种优雅的“舞感” 。A1 段,稍慢的行板。音乐中表现的是一个“归”字,如同夕阳西下,游人念念不舍地归去。演奏手法上仍采用 A 段“颤、叠、赠、打”的技法,但气息应柔和一些并逐渐减弱,直至曲终。7、小结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