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音乐上册第6单元演唱《采茶》教案1人音版.doc
-
资源ID:1197351
资源大小:33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七年级音乐上册第6单元演唱《采茶》教案1人音版.doc
1、1采茶教案教学目标1、感受歌曲的情绪和地方特色,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采茶。2、通过聆听和学唱茶歌,品味茶韵,让学生能够初步了解中国的茶文化,体会山歌的特点及地域性色彩,并热爱茶歌,传承与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3、通过安徽民歌及黄梅戏的欣赏,让学生感受安徽民歌的魅力,唤起学生对安徽歌曲的喜爱,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绪。教学重难点1、正确演唱采茶,唱准歌曲中的装饰音,融入歌曲的意境。2、了解安徽民歌的特点及地方特定的历史和人文背景。3、喜爱聆听各种风格的安徽民歌,并积极参与各项音乐活动,能主动探索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及其他知识。教学方法听唱法、讲解法、视听结合法
2、。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电子琴。教学对象初中七年级教材分析“茶歌”是主要流行于安徽、浙江、福建等茶区的一种山歌,为茶农在采茶劳动时所唱。教学过程一、导入1、故事导入:说到中国人与茶的渊源,我们不得不提到神农尝百草的故事,几千年前“神农尝百草,遇七十二毒,得茶以解之”。“神农尝百草”,偶然品出了茶的妙趣。此后,中国人与吃茶结下了不解之缘。2、简介茶:a、茶已成为我们中国人日常生活的必须品,饮茶已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项习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茶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与丝绸、瓷器一起成为重要的出口资源。2b、茶叶的作用:兴奋作用、减肥作用、抗菌等。c、师:北京人爱喝的是什么茶?我国各地又有哪些名茶呢?d
3、、我国的十大名茶:西湖龙井、碧螺春、信阳毛尖、君山银针、六安瓜片、黄山毛峰、祁门红茶、都匀毛尖、铁观音、武夷岩茶。e、安徽的名茶: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等。二、新课教学1、简介茶歌“茶歌”是主要流行于安徽、浙江、福建等茶区的一种山歌,为茶农在采茶劳动时所唱。歌曲乐句(采的采细茶,牡的牡丹花)(三月清明雨沙沙,雨沙沙)。a、师范唱。b、学生跟唱。c、学习装饰音:波音、倚音。d、师:你能从两个乐句中找出采茶的季节吗?(三月清明时)2、初听歌曲,提出问题a、同学们想象一下看到了怎样的画面?(景美,人秀,茶香,采茶时高兴的心情)b、歌曲的情绪?(旋律轻快,节奏活泼)c、歌曲的旋律性强不强?所唱的是什么内容
4、?(旋律性强、赞美生活)3、歌曲简介师:劳作过程中,抒发感情,减轻劳动强度,劳动者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唱山歌。采茶的劳动强度轻,所以演唱起来旋律性强,多以赞美家乡和歌颂生活为主。各个茶的产地都会流行自己的茶歌。我们书中的采茶是一首安徽六安茶歌。2/4 拍,旋律优美欢畅,节奏轻快而富有变化,情绪欢快愉悦,歌词简洁生动,具有皖西茶歌的典型风格。4、复听歌曲跟随乐曲哼唱,找出乐曲的曲式结构(A+B 二段体结构)5、学唱歌曲a、教师范唱,学生跟唱。b、难点纠错:情绪的到位(采茶时欢乐的心情和热爱生活、赞美家乡的情感)。c、齐唱(电子琴伴奏。)d、分角色演唱。e、师生接唱,男女生接唱。3三、拓展延伸1、学生小组讨论:安徽民歌有哪些特点?2、师总结:安徽的民歌特点:安徽地处江淮,是我国南北文化融和交汇之地,是人文荟萃的文化大省。特殊的地理置,使这里的民间音乐非常繁荣,丰富多彩,民歌包括山歌、号子、小调、花鼓、花灯歌这里的民歌兼容南北特质,结构整齐、匀称。音乐外刚内柔,在奔放、明快之中透露出一种清丽、洒脱之气。四、课堂小结师:茶是中华民族最为崇尚的传统饮料,也可谓是“国饮”。今天,我们学唱茶歌,品味茶韵,了解了中国以及安徽的茶文化,更了解了安徽民歌的魅力,山歌的特点及地域性色彩,希望同学们热爱我们家乡的民歌,并把家乡这些好听的歌曲传遍到你周围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