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六 综合性学习 专题六 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是初中语文课程的重要学习内容,反映新课程理念,体现语文的综合性、实践性、人文性。它强调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强调语文学习与生活体验相结合,体现为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的综合运用,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并提供多渠道、多层面的语文实践机会,展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和协调发展。由于综合性学习试题考查的内容是丰富的、开放的,对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有独特的优势,因而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综合性学习,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在中考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综合性学习题的考查目的()文化的
2、积累。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或地方文化的了解情况。()语文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如对某一文化现象进行分析。()社会实践,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如提出建议、说出调查的方法等。()对材料的分析探究。如出示几则材料,要求提炼隐含的观点并写出自己的评价。()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教育。如设计一定情景,要求考生表明自己的情感与观点。综合性学习题的主要特点()试题在呈现方式上以独立的综合性学习形式出现,题内所需的学科间知识的综合交叉比较充分,着眼于考查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水平,重点考查学生语文实践的综合能力。设题的内容与生活紧密相连;设题主要着眼于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注重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
3、合。有时还关注到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这种题型一定不是客观题,它切切实实地需要考生用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的看法或探究结果。它常常将多个小题集中于一定的话题或者说一定的“主题”内,因此答题角度比较丰富而且答案可以很个性化。在内容上注重对能反映考生生活的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机地扩展考生自我表达的答题空间。()这种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的能力,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的能力,根据占有的课内外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的能力。()综合性学习题答题的要求:得体、简明、准确。考生的语言表述、对跨学科知识的整合以及各种思维能力的综合运用都是重要的得分点。总的来讲
4、,山东中考综合性学习题目前主要有如下表现形式:提供一定的甚至是多则文字材料或图画材料,要求提炼出其中隐含的观点并写出自己的评价;设计具体的语境,要求考生在这具体的语境中表达自己的创意,表现自己的积累;设计一定的情景,要求考生在这具体的情境中表明自己的情感与观点,表现自己的联想与想象,表现自己的知识积累与语言表达;设计具体的话题,要求考生展现自己的探究成果。试题类型()语言创作类:拟写、欣赏广告或宣传语;对联知识及创作赏析;心愿表述;主题访谈;话题辩论;景点介绍。()材料整理类:语段压缩;材料的整合与探究。()图表转述类:表格分析;图表理解。()活动参与类:设计活动方案或制订计划;设计活动主题或
5、主题语;解决问题的建议。()多种类型融为一体类:在设置的情境或活动中去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比较判断、归纳推理、总结概括、观察理解、联想想象、语言表达等各方面的能力。由于中考是以笔试的形式呈现,因此知识与能力综合型、专题活动型题目成为考查热点。题型 信息提取类信息提取,一般来讲,就是概括,把一段文字的中心内容提取出来。答题指导提取中心句。中心句往往在文段的开头或结尾,抓住中心句,理解文段的主旨,进行归纳概括。如果没有中心句,则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整合法。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句子进行概括,得出答案。()分层归并法。先划分层次,然后再对层次的内容概括组合。题型 图(表)文转换类图文转换题图文转
6、换的“图”包括徽标、漫画等。不管是哪种图,基本答题步骤都是一样的:()审读画面,观察画面的构成要素。既要对画面主体中的人、景、物等要素进行感知、分析,也要注意标题(可以没有),标题往往告知或暗示图画的主题思想。()合理想象,丰富画面信息。借助图画提供的情境,想象补充画面信息,丰富画面内容。()类比联想,探究画面寓意。在审读、想象的基础上,将画 年中考年模拟面信息跟现实生活相联系,深入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在类比中明晓图画寓意。()客观描述画面,注意描述的顺序。抓住图的整体结构(左右、上下等),人物可按“穿着(从上到下)动作神态心理”的顺序描述。但不可超越图画所给信息,不可用主观想象代替画面中并不
7、存在的东西。表文转换题表文转换,就是通过阅读图表,分析图表所表现的规律或现象,并进行概括表达答题指导()解读图表的流程:根源信息(图表)观察认读理解分析归纳概括文字表达。()答题步骤:认真审题,明确要求。审题时,要注意表头和表尾的文字,弄清楚图表说明的对象和比较的角度。仔细认读图表,全面准确捕捉信息。对图表要认真观察,找出图表中所含的信息:比较对象、比较角度及项目、各种数据及变化特点等。抓信息要全面而准确。分析图表要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注重整体阅读。先对图表等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一个大主题或方向。重视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些问题,而这可能正是图表的重要之处,是得到观点的源头。注意图
8、表细节。图表中的一些细节不能忽视,它往往起提示作用。依据题干要求,规范作答。要把握考题要求,考题要求往往对内容有一定提示性。注意在表达中不能出现语病,特别是在反映事物变化或规律时,所用词语要准确。针对题目要求和图表内容复核答案,看有无遗漏、多余、误推或表述不详等错误。例 综合性学习。 (分)请对下表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写出结论。年、年全国 周岁国民阅读情况调查表项目年份 图书阅读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读取年 年 结论: 解析 首先,看表的题目,明确表格调查的数据是针对两年的国民阅读情况。接着,看数据变化,发现此表调查了五种阅读方式,比较全面,数据的相同点是两年都是图书阅读占比过半
9、,其次,网络在线阅读和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和光盘读取占比非常小,变化处是前三种方式占比略有上升,后两者略有下降。根据以上发现,组织语言作答即可。答案 虽然阅读方式多元化,但图书阅读仍占主流。图书阅读、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呈上升趋势,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读取呈下降趋势。题型 活动设计、方案拟定类常考题型根据活动内容拟写主题、标语。根据活动内容或主题写出活动目的。设计活动形式(方式、项目)。根据活动形式或主题,设计简要的活动方案,或简单介绍活动步骤(环节)。针对活动内容提出建议或发表看法。答题方法()研究活动主题或内容,理清要写的答案围绕什么内容展开。()紧扣活动主题来写,最好部分引用主题词句。()可直接或间接引用名言、警句,也可套用改写熟悉的标语。()恰当地使用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