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酉阳一中 高 2019 级 高三上第一次 月考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 注意事项 : 1. 答卷前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C- 12 H -1 N-14 O-16 S-32 Cu-64 一、 选择题 :本题共 13 个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7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细胞核内只存在 DNA,没有 RNA 的存在 B. 蛋白质的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 mRNA
2、的多样性 C. R 基为 -CH3 和 -C3H5O2 的二肽分子中, C、 H、 0 原子的数目之比为 8:14:5 D. 淀粉、纤维素和核糖都是生物大分子 2.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下列关于细胞内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动物细胞鲜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是氧 B.磷是磷脂、 ATP,DNA 等化合物的组成元素, 是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 C.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中都能产生水 D.在细胞的一生中,细胞中的自由水 /结合水的值逐渐上升 3.如图甲是细胞中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图,乙是有活性的细胞中元素含量的柱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图甲表示细胞鲜重,则 A、 B
3、 化合物依次是 H2O、蛋白质 B.若图乙表示组成人体细胞的元素含量(鲜重),则 a、 b、 c 依次是 O、 C、 H C.地壳与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都是 a, a 是最基本元素 D.若图甲表示细胞完全脱水后化合物的含量,则 A 化合物具有多样性,其必含的元素为 C、 H、 O、 N 4.下图表示有关蛋白质分子的简要概念图。下列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A A 中肯定有 S 元素 2 B 过程发生的化学反应称脱水缩合,反应产生的水中的氢分别来自于氨基和羧基 C多肽中 B 的数目等于 C 的数目 D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是细胞多样性的根本原因 5.抗利尿激素是由 9 个氨基酸组成的一条链状多肽类
4、激素,是尿液浓缩和稀释的关键性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组成该激素的基本元素包括 C、 H、 O、 N、 P B彻底水解该激素需要消耗 8 分子水 C该激素含有游离的氨基和羧基各 1 个 D该激素的合成会脱去 8 个 H 6.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中 ,正确的是 A. 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可以通过改变浓度的办法来作为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 B. 脂肪的鉴定必须使用显微镜 C. 检测还原糖时 ,要先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 ,再加入斐林试剂乙液 D. 检测淀粉时 ,碘液加入越多蓝色越明显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二氧化硫可用于食品漂白 B.食盐可用作食品防腐剂 C. 碘酒可用于消毒杀菌 D.
5、甘油可用于护肤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明矾可用于净水,因为它具有杀菌消毒的能力 B.利用丁达尔效应可区别鸡蛋清和饱和食盐水 C.纯碱、烧碱和熟石灰都是强碱 D.将 NaOH 溶液滴入 FeCl3 溶液中制得 Fe(OH)3 胶体 9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5时, pH =13 的 Ba(OH)2 溶液中含有 OH 的数目为 0.1 NA B标准状况下,由 H2O2 制得 4.48LO2 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0.8NA C标准状况下 ,15gCH3+所含的电子数为 8NA D标准状况下, 22.4 L NO 和 22.4 L O2 混合后气体的分子总数
6、为 2NA 10下列实验方案或操作合理且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或操作 A 测定醋酸钠溶液的 pH 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湿润的 pH 试纸上 B 配制 50mL1mol/LCuSO4溶液 取 12.5gCuSO4 5H2O 溶于 50ml 蒸馏水中 C 除去乙醇中的乙酸 向混合物中加入足量 CaO,然后蒸馏 D 观察 Na2CO3 溶液的焰色反应 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溶液在酒精灯外焰灼烧 11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 pH=l 的溶液中: NO3 、 SO42 、 Fe2+、 Na+ B无色透明的溶液中: K+、 SO42 、 Na
7、+、 MnO4 C加入铝粉产生 H2 的溶液中 : Ba2+、 NH4+、 HCO3 、 NO3 3 D含大量 Fe3+的溶液中: H+、 Mg2+、 Cl 、 NO3 12利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的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利用图甲装置,可快速制取氨气 B利用图乙装置,用饱和 Na2CO3 溶液分离乙醇和乙酸乙酯混合液 C利用图丙,可验证增加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D利用图丁装置,可说明浓 H2SO4 具有脱水性、强氧化性, SO2 具有漂白性,还原性 13向 25mL 12.0molL-1 浓硝酸中加入足量的铜,充分反应后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 2.24LNO 和 NO2 的混合
8、气体(不考虑 NO2 与 N2O4 的相互转化),则参加反应的铜的质量为 ( ) A 3.2g B 6.4g C 12.8 g D 19.2 g 二、选择题 :本题共 9 个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5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第 1418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922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4、如图所示,小球以 v1 3 m/s 的速度水平向右运动,碰一墙壁经 t 0.01 s后以 v2 2 m/s 的速度沿同一直线反向弹回,小球在这 段时间内的平均加速度 ( ) A 100 m/s2,方向向右 B 10
9、0 m/s2,方向向左 C 500 m/s2,方向向右 D 500 m/s2,方向向左 15、钓鱼岛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其附近海域是渔民祖祖辈辈传统的谋生渔场 .9 月 16 日 12 时休渔结束,我国派出海监编队到钓鱼岛海域护渔如图,中国海监 46 船 (甲 )和中国海监 49 船 (乙 ),在钓鱼岛领海内开展例行维权巡航甲、乙两船并排行驶,甲船上的船员看见钓鱼岛向东移,乙船内的船员发现甲船没有动如果以钓鱼岛为参照物,上述事实说明 ( ) A甲船向西运动,乙船不动 B乙船向西运动,甲船不动 C甲、乙两船以相等的速度都向西运动 D甲船向西运动,乙船向东运动 16、 一物体由静止开始沿直线
10、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取开始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则图中物体运动的 v-t 图象正确的是 ( ) 4 17、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有质量相等的 A、 B 两物体, B 上装有一轻质弹簧, B原来处于静止状态, A 以速度 v 正对 B 滑行,当弹簧压缩到最短时 A A 的速度减小到零 B是 A 和 B 以相同的速度运动时刻 C是 B 开始运动时 D是 B 达到最大速度时 18、 如图所示,一小球放置在木板与竖直墙面之间设墙面对球的压力大小为FN1,球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为 FN2.以木板与墙连接点所形成的水平直线为轴,将木板从图示位置开始缓慢地转到水平位置不计摩擦,在此过程中 ( ) A
11、 FN1 始终减小, FN2 始终减小 B FN1 始终减小, FN2 始终增大 C FN1 先增大后减小, FN2 始终减小 D FN1 先增大后减小, FN2 先减小后增大 19、 在一笔直 公路上有 a、 b、 c 三辆汽车,它们同时经过同一路标开始计时,此后的 v t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t1 时刻以后, b 位于 a、 c 前面 B在 t1 时刻 a、 b 速度相等 C 0 t1 时间内, a 位于 b、 c 前面 D 0 t1 时间内, a、 b 间距离在减小 20、在光电效应实验中,分别用频率为 a、 b的单色光 a、 b 照射到同种金属上,测得相应的遏止
12、电压分别为 Ua 和 Ub、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分别为 Eka 和 Ekb。 h为普朗克常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 ab,则一定有 EkaEkb B若 ab,则一定有 Uab,则一定有 haEkahbEkb 21、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固定一个光滑绝缘斜面,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一根轻质绝缘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斜面顶端,另一端系有一个带电小球 A,细线与斜面平行小球 A 的质量为 m、电量为 q.小球 A 的右侧固定放置带等量同种电荷的小球 B,两球心的高度相同、间距为 d.静电力常量为 k,重力加速度为 g,两带电小球可视为点电荷小球 A 静止在斜面上,则 ( ) A小球 A 与 B 之间库仑
13、力的大小为 kq2d2 v A B 5 B当 qd mgsin k 时,细线上的拉力为 0 C当 qd mgktan 时,斜面对小球 A 的支持力为 0 D当 qd mgtan k 时,细线上的拉力为 0 三 非选择题:共 168 分。第 2229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一)必考题: 22、( 6 分) 某同学利用 22 题 图甲装置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1)实验中,必要的措施是 _ A细线必须与长木板平行 B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 C小车的质量远大于钩码的质量 D平衡小车与长木板间的摩擦力 (2)他实验时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 50 Hz 的交流电源上,得到一条纸带,打
14、出的部分计数点如图所示 (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 4 个点,图中未画出 ) s1 3.59 cm, s2 4.41 cm, s3 5.19 cm, s4 5.97 cm, s5 6.78 cm, s6 7.64 cm.则小车的加速度 a _m/s2(要求充分利用测量的数据 ),打点计时器在打 B 点时小车的速度 vB _m/s(结果均保留 2 位有效数字 ) 23、( 9 分) 某同学用如甲图所示的装置测滑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将木板水平固定在桌面上,木板左端固定挡板上连接一轻质弹簧,长木板上 A、 B 两点安装有光电门,滑块放在长木板上,靠近轻质弹簧 . (1)用游标卡尺测出挡光片的宽度
15、,读数如 乙 图乙所示,则挡光片的宽度 d_ mm. (2)在滑块上装上挡光片,用手推动滑块向左移动压缩弹簧,将弹簧压缩到适当的程度松手,滑块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向右滑去,滑块离开弹簧后分别通过 A、B 两点的光电门,与光电门相连的计时器分别记录下滑块上挡光片通过 A、 B 两点光电门的时间 t1 和 t2,则滑块通过 A 点的速度为 _ (用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 (3)通过改变滑块压缩弹簧的程度大小进行多次实验,测出多组滑块通过 A 点和 B6 点的速度 vA和 vB,作出 v 2A v 2B图象,若图象与 v 2A轴的交点为 a,重力加速度为g,要求出动摩擦因数,还需要测出 AB 间的距离
16、 x,则滑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_(用题中给出的字母表示 ). 24、( 14 分) 如 24 题图所示, 光滑金属球的重力 G 40 N它的左侧紧靠竖直的墙壁,右侧置于倾角 37的斜面体上已知斜面体处于水平地面上保持静止状态, sin 37 0.6, cos 37 0.8.求: (1) ( 6 分) 墙壁对金属球的弹力大小; (2)(8 分 )水平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 25、( 18 分) 某同学用位移传感器研究木块在斜面上的滑动情况,装置如 (a) 图已知斜面倾角 37.他使木块以初速度 v0 沿斜面上滑,并同时开始记录数据,绘得木块从开始上滑至最高点,然后又下滑回到出发处过程中的
17、x t 图线如 (b)图所示图中曲线左侧起始端的坐标为 (0,1.4),曲线最低点的坐标为(0.5,0.4)重力加速度 g 取 10 m/s2.求: (1)木块上滑时的初速度 v0 和上滑过程中的加速度 a; (2)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 (3)木块滑回出发点时的速度 vt. 26.( 14分)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等物理量是中学化学计算的中心,完成下列各题。 ( 1)等质量的 O2和 O3中,其物质的量之比 ,氧原子个数之比 ,相同 条件下的密度之比 。 ( 2) 18g 重水( D2O)含有的质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中子的数目为_个。 ( 3)在标准状况下 ,15gCO与 CO2的
18、混合气体体积为 11.2升。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是 , CO 与 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_。 27 ( 14分) 碘是人体 中 不可缺少的元素,为了防止碘缺乏,现在市场上流行一种加碘盐,就是在精盐中添加一定量的 KIO3 进去 。 某研究小组为了检测某加碘盐中是否含有碘,查阅了有关的资料,发现其检测原理是: KIO3+5KI+3H2SO43I2+3H2O+3K2SO4 ( 1)该反应中 氧化剂 与 还原剂 的物质的量 之 比是 _, 0.2mol KIO3 参加反应时转移电子 _mol。 ( 2)实验结束后分离 I2和 K2SO4溶液所用的试剂是 _。 A CCl4 B酒精 C Na2SO4
19、溶液 D食盐水 所用的分离方法是 _,所用主要玻璃仪器是 _。 ( 3)实验中用到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若配制 1mol/L的稀硫酸溶液 480mL,需 用量筒量取密度为 1.84g/ml、 98 浓 H2SO4_mL。若量取浓硫酸体积时眼睛俯视液面,将导致所配稀硫酸的浓度 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8( 15 分) 某小组同学为探究 H2O2、 H2SO3、 Br2 氧化性强弱,设计如下实验7 (夹持仪器已略去,装置的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打开活塞 a,滴加 适量 氯水,关闭活塞 a A中溶液变为橙色 吹入热空气一段时间后停止 A中溶液颜色明显变浅;
20、 B中有气泡,产生大量白色沉淀,沉降后上层清液为无色 打开活塞 b,逐滴加入 H2O2溶液 开始时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继续滴加 H2O2 溶液,一段时间后,混合液逐渐变成橙色。 完成下列填空: ( 1) 操作中 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 _。 ( 2)操作 吹入热空气的目的是 _ ,此时装置 B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 ( 3) B 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式是 _ 。 ( 4)装置 C的作用是 _。 ( 5)由上述实验可知,在此实验条件下, H2O2、 H2SO3、 Br2 氧化性强弱顺序为 _ _ 。 ( 6)操作 开始时颜色无明显变化可能原因是(写出一条即可):_ 。 29
21、.( 9 分) 设计一个实验证明镍盐为植物生活所必需的无机盐,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用品,完成实验步骤,并得出相应结论。 (1)材料用品:完全培养液甲,缺镍的 完全培养液乙,适当的固定材料,广口瓶若干,长势相似的玉米幼苗,含镍的无机盐。 (2)方法步骤: 取两个洁净的广口瓶编号 A、 B,并向 A 中加入一定量的完全培养液甲,向 B中加入 _。 取 _分为两组,将其中一组放入 A瓶中,另一组放入 B瓶中。 将两广口瓶置于 _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 _。 (3)实验结果及结论: 8 A瓶中 _; B瓶中 _。 说明 _。 (4)为进一步验证镍盐一定是必需的无机盐,还应增加的实验步骤是 。 (二)
22、选考题 : 请考生从 2道物理题、 2道化学题、 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0I.物理 选修 3-3( 15分 ) (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选正确 1 个得 2分,选正确 2个得 4分, 3个全正确得 5分,错一个扣 2分。 ) A. 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有些晶体在不同方向上有不同的光学性质 B. 将一块晶体敲碎后,得到的小颗粒是非晶体 C.由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会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 D. 在熔化过程中,晶体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也保持不变 E. 在合适的条件下,某些晶体可以转化为非晶体,某些非
23、晶体也可以转化为晶体 ( 2) 如图,一粗细均匀的 U 形管竖直放置, A侧上端封闭, B侧上侧与大气相通,下端开口处开关 K关闭, A侧空气柱的长度为l=10.0cm, B侧水银面比 A侧的高 h=3.0cm,现将开关 K打开,从U形管中放出部分水银,当两侧的高度差为 h1=10.0cm时,将开关K 关闭,已知大气压强 p0=75.0cmHg。 ( )求放出部分水银后 A侧空气柱的长度 ; ( )此后再向 B侧注入水银,使 A、 B两侧的水银达到同一高度,求注入水银在管内的长度 。 30II.物理 选修 3-4(15分 ) (1)某同学漂浮在海面上,虽然水面波正平稳地以 1.8 m/s的速率
24、向着海滩传播,但他并不向海滩靠近该同学发现从第 1个波峰到第 10个波峰通过身下的时间间隔为 15 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 ( 选正确 1个得 2分,选正确 2个得4分, 3 个全正确得 5分,错一个扣 2分。 ) A水面波是一种机械波 B该水面波的频率为 6 Hz C该水面波的波长为 3 m D水面波没有将该同学推向岸边,是因为波传播时能量不会传递出去 E水面波没有将该同学推向岸边,是因为波传播时振动的质点并不随波迁移 (2)如图所示是一个透明的玻璃圆柱体的横截面,其半径 R 20 cm, AB是过圆心的一条水平直径有一激光源 S,发射出一条很细的水平激光束,恰好沿玻璃圆柱体顶部过去现将激光
25、源 S沿竖直方向缓慢向下移动 h 2.68 cm 时,水平激光束第一次从 B点射出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 8 m/s, 3 1.732)试求: (1)玻璃的折射率; 9 (2)经 B 点反射的光束在玻璃圆柱体中的传播 时间 (从进入玻璃圆柱体开始计时 ) 31I、化学 选修 3:物质结构与性质( 15 分) 周期表前四周期的元素 A、 B、 C、 D、 E、 F,原序数依次增大, A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B 的基态原子中只有 1 个未成对电子, C 基态原子中有 7 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 D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所处周期数的 3倍, E与 D同主族, F的一价阳离子次外层有
26、18个电子。回答下列问题: ( 1) E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_,它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_。 ( 2) A 元素与 C、 E 元素形成的含氧酸中,酸根呈三角锥结构的酸是 _,该酸的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_。 ( 3) CA3极易溶于水,试从下图中 判断 CA3溶于水后形成 CA3 H2O的合理结构为_(填字母代号),推理依据是 _。 ( 4)元素 B可形成 H3BO3,已知 H3BO3的电离方程式为 H3BO3+2H2O B(OH)4-+H3O+ 基态 B、 D原子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_(用元素符号表示) B(OH)4-中 B 原子的杂化类型为 _。 写出一种与 H3O+互为等
27、电子体的分子的化学式: _。 31II、化学 选修 5:有机化学基础( 15 分) 化合物 M (C16H14O2)是一种香料,工业上利用烃 A 和甲苯为主要原料,按下列路线合成: 已知: 气态烃 A的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氢气的 14倍,能作为果实催熟剂 醛在碱性溶液中能发生羟醛缩合反应,再加热脱水生成不饱和醛: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 E 的名称是 _; G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 _。 ( 2)写出 DE 的化学方程式 _。 ( 3) A B的反应类型是 _; M的结构简式是 _。 ( 4)同时满足下列三个条件的 K的同分异构体有 _ 种 (不考虑立体异构 )。 10 遇 FeCl3溶液发生显
28、色反应; 能发生银镜反应; 除苯环以外不再含有其他环状结构。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五组峰的结构简式为 _。 生物 选修 1 32I.( 15 分)生 腐乳是我国民间传统发酵食品,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易于消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 1)在腐乳的制作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 _,它与乳酸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_。 ( 2)腐乳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等小分子物质,与此有关的物质变化有 _; _。参与这些物质变化的酶有_。 ( 3)腐乳的制作过程中需加盐腌制,那么用盐腌制的目的是 _。要控制盐的用量,因为 _。 ( 4)在腐乳的制作中,卤汤是由酒及各种香辛料配制而成的。卤汤中酒的含量
29、应控制在 12%左右的原因是 _。 33I.( 15 分) 在农业生产中发现一种广泛使用的除草剂 (含氮有机化合物 )在土壤中不易降解,长期使用可污染土壤。为修复被该除草剂污染的土壤,可按下面程序选育能降解该除草剂的细菌 (已知该除草剂在水中溶解度低,含一定量该除草剂的培养基不透明 )。 (1)制备土壤浸出液时,为避免菌体浓度过高,需将浸出液进行 _处理。 (2)要从长期使用该除草剂的土壤中分离目的菌,从物理性质、用途方面来看,上述培养皿中培养基的特点是 _。 (3)在划线培养时,只有很少菌落出现,大部分细菌在此培养基上不能生长的主要原因是 _或有氧条件抑制了这些细菌的生长。 (4)在固体培养
30、基上形成的菌落中,无透明带菌落利用的氮源主要是 _,有透明带菌落利用的氮源主要是 _,据此可 筛选出目的菌。 (5)科研人员用放射线处理该细菌获得两个突变株 A 和 B,然后对突变株 A 和 B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该种的菌种 一般培养基 实验处理及结果 A 不生长 添加营养物质甲,能生长 B 不生长 添加营养物质乙,能生长 A B 能生长 不添加营养物质甲、乙就能生长 突变株 A不能在一般培养基上生长的原因是 _。突变株 A和 B混合在一起接种于一般培养基中能生长的最可能原因是 _。 34I( 15分) 丁香油是从丁香花中提取的一种挥发性较强的植物芳香油。下图是11 制备丁香油的流程图
31、,请据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丁香花作为提取丁香油的原料,选用 _(填 “ 鲜 ” 或 “ 干 ”) 丁香花效果更佳,丁香花与清水的比例是 _。 (2)图中 A过程是 _,其中使用 _(填 “ 水中 ”“ 水上 ” 或 “ 水气 ”)蒸馏更简便易行。 (3)过程 中加入的物质是 _,然后用 _分离油层。 (4)过程 中加入的是 _, 操作是 _,目的是 _。 (5)丁香油的提取可以用有机溶剂萃取吗? _。 为什么? _。 生物 选修三 32II( 15分) .科学家将动物体内的能够合成胰岛素的基因与大肠杆菌的 DNA分子重组,并且在大肠杆菌体内表达功。 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 DN
32、A 是以 _为模板,经 _形成单链 DNA,在酶的作用下合成双链 DNA,从而获得了所需要的基因。 (2)图甲中 酶作用的部位是图乙中 _,图甲中 酶的作用下将质粒 (_DNA)( “ 单链 ” 或 “ 双链 ” 或 “ 环状 ” )切出黏性末端。 (3)图甲中 表示将 _。 表示 _随大肠杆菌的繁殖而进行扩增。 (4)采用蛋白质工程可以对胰岛素进 行改造,使之起效时间缩短,保证餐后血糖高峰和血液中胰岛素高峰一致。但蛋白质工程实施的难度很大,原因是蛋白质具有十分复杂的 _结构。 (5)下列关于蛋白质工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基因工程原则上只能生产自然界已存在的蛋白质,而蛋白质工程可以对现
33、有蛋白质进行改造,从而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 B蛋白质工程是在基因工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蛋白质工程最终还是要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来完成 C当得到可以在 70 条件下保存半年的干扰素后,在相关酶、氨基酸和适宜的温度、 pH条件下,干扰素 可以大量自我合成 12 D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产生的变异都是可遗传的 33II( 15分) .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动植物的品质,下图是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克隆猪培育示意图,据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 1)过程 需要的工具酶有 _。绿色荧光蛋白基因需要导入到成纤维细胞的 _上才有可能培育出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克隆猪。 ( 2)猪胎儿成纤维细胞培养过程中,为了防
34、止培养过程中的污染,通常还要在细胞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 _。 ( 3)过程 利用了 技术,通过过程 将早期胚胎移植到受体母猪体内能存活的原因是 _。 ( 4)若是想在短期内获得更多的相同的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克隆猪该如何做?_。 ( 5)科学家将反义 F3H序列导入到康乃馨中,降低了植株中 F3H基因的表达量和酶活性,封锁了花青素合成途径,获得花香物质苯甲酸的释放量大大增加的转基因康乃馨。以上说明目的基因除了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外,还可以是_。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常用的方法是 _。 34II( 15分) .如图是某实验室通过小鼠纤维母细胞等获得单克隆抗体的实验流程,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 1)过程 类似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中的 过程过程 应该在 培养液中 添加 因子, 该过程 体现了诱导干细胞具 有 性。 ( 2) a 是 ; Z细胞是 ( 3)骨髓瘤细胞和浆细胞融合所依据的原理是 与诱导植物原生质 体融合不同的方法 是用 诱导 ( 4)通过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得到的抗 a的单抗具有 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