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 1 页 共 4 页 2018-2019 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测试卷 本卷共 25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我国干湿地区分布示意图 (下图 ),回答下列 1-2 题。 1 该图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特征是 ( ) A 区域内部的特征相对一致 B 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 C 不同区域的面积是相等的 D 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 2 我国东部季风区的珠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农业生产方式不同,北方以旱作农业为主,南方以水田农业为主,这种差异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 ) A 海陆位置的差异 B 气候条件的差异 C 地形的差异 D 矿产资
2、源的差异 点餐类 App(智能手机第三方应用程序 )的出现 ,为足不出户的人提供了便利 ,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据此 ,完成 3-4 题。 3 与到店就餐相比 ,商家利用手机销售平台外卖可以 ( ) A 减轻对交通条件的依赖 B 减少对市场位置的依赖 C 不受恶劣天气的影响 D 不必了解市场需求 4 通过 App,可以查询到送餐员的即时位置和行驶路线的技术是 ( ) A GIS 和 GPS B GPS 和 RS C RS 和 GIS D 数字地球和 GIS 2013 年 3 月,东北地区经历了较长时间的低温雨雪天气。资料显示,春耕春播时期,东北 地区还有 1/4 耕地过湿,不仅推迟了春耕,更加
3、重了春涝的程度。据此回答 5 6 题。 5对春涝灾情进行监测需要运用的主要技术是 ( ) A GPS B GIS C RS D 3S 6救灾决策部门为了综合分析春涝灾情,运用了 GIS,需要叠加使用的专题地图有 ( ) 降水量分布图 水系分布图 地形分布图 土壤类型分布图 地质构造分布图 A B C D 读 “ 次生盐渍化形成原理图 ” ,回答 7 8 题。 7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海面上升 B水土流失 C不合理的灌溉 D荒漠化 8图示区域可能位于 ( ) A宁夏平原 B三江平原 C成都平原 D密西西比河平原 呼伦湖 (图 1)位于呼伦贝尔草原西部,湖内有 30 余个泉点出
4、露,其东岸、南岸有河流注入,是内蒙古第一大湖,被誉为 “ 草原之肾 ” 。图 2 为 1975 2011 年呼伦湖水体面积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 9 10 题。 9据材料可知 ( ) A 1975 2011 年水体面积持续减小 B 1993 年湖区降水量最大 C 2000 2002 年平均变化率最大 D 2011 年湖区蒸发量最小 10呼伦湖水体面积变化可能导致 ( ) 湖水盐度增加 温差增大 周边草场退化 水土流失加剧 A B C D 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田纳西河流域的地形、气候、水文、矿产等状况,决定了其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据此回答 11-13 题。 11
5、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类型是 A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B 地中海气候 C 温带海洋性气候 D 温带大陆性气候 12 田纳西河的水系、水文特征是 水系发达,支流众多 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 水量丰富,流量不稳定 矿产资源丰富 A B C D 13 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的目标是 A 防洪与发电 B 旅游与提高水质 C 航运与土地利用 D 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阅读图表资料,完成 14 15 题。 第 2 页 共 4 页 图中各河段平均坡度表 河段 平均坡度 0.085 0.125 0.045 0.002 注: 坡度落差 /水平距离。 14图中适合建设水电站的是 ( ) A甲处 B
6、乙处 C丙处 D丁处 15关于图中各河段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修筑梯田 B 建立自然保护区 C 开发水电 D 建矿泉水厂 读图,完成 16-17 题。 16 两平原的地理环境差异是 A 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B 土壤肥沃, 土壤贫瘠 C 不能发展水稻生 产, 甜菜种植业发达 D 石油资源丰富, 矿产资源贫乏 17 两平原适应地理环境的区域发展方向是 A 平原发展成为综合性工业基地 B 平原西部发展成为商品粮基地 C 平原利用交通条件发展起发达的商贸业 D 平原侧重发展轻工业 沙柳生命力强,枝条丛生不怕沙压,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下图为沙柳造纸产业链图。读图,完
7、成 18-19 题。 18 种植沙柳,改善环境,主要是因为沙柳能 ( ) A 吸烟滞尘 B 防风固沙 C 保持水土 D 净化空 气 19 造纸产业链条 ( ) A 使植被遭到了更大规模破坏 B 实现了无废弃物排放 C 生产重点转向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D 促进了当地经济和生态效益的良性循环 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某森林带的主要分布区。据图回答 20-21 题。 20 目前,该森林带的面积正在大幅度减小,造成的后果最有可能是 ( ) A 自然灾害减少 B 全球降水增加 C 雪线高度上升 D 产生厄尔尼诺现象 21 下列保护乙地区该森林带的措施中,能够较好地协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的是 ( ) A 设立国际基
8、金,使 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受益 B 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C 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 D 加强对雨林的管理和保护 山西省是我国能源资源大省 ,为进一步发展山西经济 ,使资源大省转变为经济大省 ,调整产业结构势在必行。下图为山西省煤炭综合开发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 22-23 题。 22 山西省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是 ( ) A 露天开采 B 矿区道路的铺设 C 不法分子私开矿井 D 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23 山西省资源丰富 ,煤炭产量大 ,经济发展水平却较低 ,其主要原因是 ( ) 第 3 页 共 4 页 A 能源工业的投资比重较小 B 工业结构长期以单一原煤生产和输出为主 C
9、 煤炭工业投资比重过大 D 煤炭质量不高 读南疆地区现代与古代城镇分布示意图,回答 24 25 题。 24影响南疆地区城镇分布及城镇人口规模的关键因素是( ) A交通线分布及线路等级 B地表形态及土地面积 C热量条件及农作物产量 D水资源分布及数量 25历史时期以来,南疆地区大部分 城镇的迁移方向及其主要原因是( ) A因洪水泛滥向山坡地带转移 B因资源开发向矿产丰富地区迁移 C因交通线增多向盆地北部迁移 D因荒漠化范围扩大向河流上游迁移 第 卷(非选择题) 本卷共 4 小题 ,共 50 分。 26 左图是我国的西北地区荒漠化示意图,右图是荒漠化发展与结果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11
10、分) (1)我国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 。随距海里程的增加,本区自东向西降水 ,干旱程度增强。 (2)西北荒漠化的人为 因素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 3)由右图可见,土地荒漠化的最终结果是 下降,其实质是 退化 。 荒漠化 主要 有三大 表现 、 、 27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 9 分) 材料一 山西省已经确定把资源综合利用同调整产品产业结构相结合,引导扶持一批大的资源综合利用项目,这标志着山西省由单纯的煤炭、电力单一产业开始向煤、电、铝、冶金、建材等产业联合经营的转变。 材料二 山西省煤炭外运主要线路图及各产 业投资比重图。 (1)简析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 (从地理
11、位置 、市场和交通三个方面分析 )。 ( 3 分) (2)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中电力投资比重接近煤炭投资,有何优点? ( 2 分) (3)分析山西省应怎样才能实现资源型经济转型。 ( 4 分) 2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11 分) 材料一 热带雨林就像若干块 “ 翡翠 ” 串成的 “ 绿色腰带 ” 环绕地球,对于维护全球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 4 页 共 4 页 材料二 秘鲁从西向东分为三个区域:西部沿海地区、中部山地高原区和东部亚马孙热带雨林区。秘鲁农业人口比重较小,农业机械化水平低,粮食作物主要有玉米、水稻等,粮食不能自给,需要进口。 (1)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全球最大的原始
12、热带雨林,请你具体阐述热带雨林的全球生态环境效益。 ( 4 分) (2)近年来,亚马孙河流域的某些地区降水量减小了约 20%。虽然亚马孙河流域的降水量减小了,但流入江河的水量及洪水发生的频率反而增大了,简述其原因。 ( 3 分) (3)为了解决秘鲁粮食不足问题,有人建议在东部亚马孙热带雨林区大规模种植水稻,你是否赞成?说明理由。 ( 4 分) 29 读田纳西河沿河剖面图和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 19 分) (1)图中流域内小镇诺克斯维尔与帕迪尤卡之 间河流落差约是 _ _米, A 处的地形是 _ _,属 _ _山脉。 (2)从农业分布来看,田纳西河流域是美国的 _带,长期高强度的种植造成 _。 (3)该地区早期开发中,植被破坏严重,分析其原因是什么? (4)该地区早期开发环境污染严重,原因是 _ _, 形成 _ _(污染),其 造成的后果是 _。 (5)在河流的 开发利用中:图中 A 是 _,其生态环境直接影响河流的 _和_,因此应保护好它的 _;图中 B 是流域开发重点部分,应注意水资源的_和 _的保护;图中 C 是 _,是人类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因此是_保护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