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第44讲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学案.doc

    • 资源ID:1196168       资源大小:1.27M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第44讲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学案.doc

    1、1第 44 讲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考试内容 考核要求 考情播报1.世界建筑的奇迹万里长城(1)秦长城、汉长城、明长城(2)长城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bd(201610 月,33 题第一、二问)综合考查秦修长城的目的和效果2.秦始皇陵及兵马俑(1)秦始皇陵的结构布局和历史文化内涵(2)秦陵兵马俑的布局、阵容及其所反映的历史状况(3)秦陵兵马俑所体现的高超技术和艺术震撼力cbc3.世界屋脊上的布达拉宫(1)布达拉宫的建筑特色(2)布达拉宫、大昭寺等建筑的藏汉合璧风格(3)藏汉人民民族团结的精神文化内涵bbc4.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明清故宫(1)北京明清故宫的布局结构、主要特点

    2、和文化内涵(2)北京故宫三大殿和内廷建筑的地位和特色(3)北京故宫所体现的宫殿建筑技艺和建筑风格ccc(20164 月,33 题第一问)考查保和殿的功能之一除夕宴笼络少数民族贵族(201711 月,33 题第一问)考查故宫中轴线凸显的文化价值意义考试标准5.瑰丽的夏宫颐和园(1)颐和园的修建历史、布局结构和文化内涵(201510 月,30)考查颐和园的文化特点2(2)颐和园的园林建筑技艺和古典园林建筑风格 cc和建筑风格6.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1)平遥古城的历史、建筑布局及文化内涵(2)“日昇昌”票号创立的背景及其文化内涵cc(20164 月,30)考查平遥古城的古民居特点7.清新典雅的皖南古

    3、村落(1)西递、宏村古村落的历史和特点(2)西递、宏村古村落体现的文化内涵cc8.古雅的昆曲(1)昆曲诞生、兴衰的过程(2)“近代百戏之祖”bc9.昆曲的拯救与保护(1)昆曲独特的文化价值(2)昆曲的拯救与保护cc考点一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代表梳理基础知识一、世界建筑的奇迹万里长城1.秦长城、汉长城、明长城(b)(1)战国时期,秦、赵、燕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袭扰,修建长城。(2)秦始皇为防匈奴南下,命蒙恬大修长城。(3)汉武帝重修长城,匈奴不敢南下侵扰。(4)明代最后一次对长城进行大规模修建,应对蒙古贵族和女真贵族威胁。2.长城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d)(1)长城的文化内

    4、涵:建筑雄伟壮观、气势磅礴、布局巧妙、结构合理,装饰艺术也有很高的成就。围绕长城,还产生了许多民间传说、说唱戏曲、诗词歌赋、绘画雕塑等文学艺术作品。3(2)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大积极作用和影响防御作用:保护中原农业和人民的生命财产。中外关系:保障丝绸之路畅通,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交流。边疆作用:对长城沿线经济、文化发展的推动。民族关系:促进各族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二、秦始皇陵及兵马俑1.秦始皇陵的结构布局和历史文化内涵(c)(1)建制布局:按照“事死如生”的原则,模仿都城的建制布局,宏伟壮观。(2)文化内涵:开创以陵寝、地宫和陪葬墓等为基本格局的帝王陵寝制度,历代皇帝,延绵不断。2.秦陵兵

    5、马俑的布局、阵容及其所反映的历史状况(b)(1)兵马俑的布局与阵容三个兵马俑坑大小不等,形状各异。共约八千余件兵马俑,在坑内编排有序,体现严密的组织。一号坑由步兵和车兵组成矩形方阵,面积最大;二号坑分四个不同方阵,兵种、兵器、战斗位置各异,是兵马俑坑的精华;三号坑最小,成“凹”字形结构,是兵马俑的指挥部。(2)兵马俑反映的历史状况展现秦军完整的军阵编列体系:一号坑为右军,二号坑为左军,未建成的四号坑为中军,三号坑为指挥部。这支规模宏大的地下兵团兵马俑军阵,生动展现了秦军威武雄壮的豪迈气势。3.秦陵兵马俑所体现的高超技术和艺术震撼力(c)(1)技术高超:兵马俑的制作,成功把握了整体效果,比例匀称

    6、,神态逼真,生动传神。武士俑:头梳各式发髻,身披各式铠甲或短袍,手持兵器,个个神采奕奕,面部表情丰富。陶马俑:昂首竖耳,双目圆睁,大有嘶鸣腾跃之势。(2)秦兵马俑的艺术震撼力和历史文化价值:秦兵马俑的大型艺术群塑用高度概括和细腻写实的艺术手法,生动地再现了两千多年前秦军扫灭六国的磅礴气势和威武雄壮的军阵场面,是我国雕塑艺术史上的一支奇葩。三、世界屋脊上的布达拉宫41.布达拉宫的建筑特色(b)采用藏族的碉楼体建筑形式,木石混合结构。宫墙全部采用花岗石砌筑,墙上开有藏式黑边方窗。墙基深入岩层,部分墙体的夹层还浇注铁汁,以增强抗震能力。用经幢、宝瓶、摩羯鱼及金翅鸟做脊饰的点缀。柱头檐部的装饰色彩艳丽

    7、、对比强烈。2.布达拉宫、大昭寺等建筑的藏汉合璧风格(b)(1)布达拉宫中体现的汉族建筑风格:殿顶飞檐翘角,殿内的木结构多采用中原殿堂的梁架、斗拱、藻井等形式,具有汉族的建筑特色。(2)大昭寺建筑风格:汉、藏、尼泊尔和印度建筑艺术的合璧之作。经堂大殿殿顶覆盖鎏金铜瓦,殿内的梁架、斗拱和藻井等,均采用汉族建筑风格。白石砌墙、里边藏式方窗的碉楼式建筑,则呈现藏族样式。屋檐下排列成行的木雕伏兽和人面狮身,又富有尼泊尔和印度的艺术特色。3.藏汉人民民族团结的精神文化内涵(c)大昭寺内的珍贵文物:释迦牟尼鎏金铜像, 文成公主进藏图等壁画、唐蕃会盟碑是汉藏两族人民友好团结的历史见证。四、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

    8、典范明清故宫1.北京明清故宫的布局结构、主要特点和文化内涵(c)(1)布局结构:三重分别是宫城,即紫禁城、皇城和京城。以乾清门前的广场为界,故宫可分为南部的外朝和北部的内廷两部分。(2)文化内涵:故宫遵循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礼制而建,从午门到玄武门形成了一条贯通南北的中轴线,主要建筑集中在中轴线上,以体现皇权的至高无上。2.北京故宫三大殿和内廷建筑的地位和特色(c)(1)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前面是太和门,两侧是文华、武英两组宫殿,这里是皇帝举行重大典礼、召见群臣及发布重要命令的场所。(2)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称之为后三宫,它的后面是御花园,两侧分别是东、西六宫。

    9、内廷院落重重,房屋密集,是皇帝及其家眷的生活区。(3)建筑功能和特点:由于房屋的使用功能不同,外朝与内廷的建筑风格也有显著区别,外朝建筑多疏朗雄伟,富有阳刚之美;内廷则严谨富丽,充满生活气息。3.北京故宫所体现的宫殿建筑技艺和建筑风格(c)(1)北京故宫是世界建筑史上的经典之作。除了满足帝王生活、理政之外,还通过皇宫的建筑布局表现至高无上的皇权。南北贯通的中轴线上主要建筑高大豪华,两侧建筑低矮简陋,5凸显出主次分明的封建等级秩序。(2)紫禁城装饰精致。雕刻、彩绘等装饰品,做工细致,堪称实用性和装饰性巧妙结合的典范。五、瑰丽的夏宫颐和园1.颐和园的修建历史、布局结构和文化内涵(c)(1)修建历史

    10、初建于乾隆年间,原为皇帝避暑消夏的行宫。1860 年被英法联军洗劫焚毁,后慈禧太后祝寿重修,改名颐和园。1900 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再度破坏;慈禧重修形成现在规模。(2)基本布局政治活动区中心建筑:仁寿殿;其它:东宫门和南北九卿房。生活居住区中心建筑:乐寿堂;其它:玉澜堂、宜芸馆和德和园。游览区万寿山前山;后山后湖;昆明湖。2.颐和园的园林建筑技艺和古典园林建筑风格(c)(1)颐和园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园林建筑艺术,而且创造性地吸收和借鉴了南北名园的胜景。(2)东部的宫殿区和内廷区,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风格,封闭院落由游廊联通;南部的湖泊区是典型杭州西湖风格,一道“苏堤”把湖泊一分为二,十足的

    11、江南格调;万寿山的北面,是典型的西藏喇嘛庙宇风格,有白塔,有碉堡式建筑;北部的苏州街,店铺林立,水道纵通,又是典型的水乡风格。(3)颐和园还汲取了西洋建筑的特色,将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和谐地组合在一起,成为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博物馆。六、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1.平遥古城的历史、建筑布局及文化内涵(c)(1)历史沿革:西周宣王时,在此地修筑土城。北魏时,平遥作为县治所在地,延续至今。明初大规模扩建,形成现在的规模。(2)建筑布局及其文化内涵:平遥古城建筑布局是按照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礼制安排的,方正端庄,中轴对称。它以贯通南北的大街为中轴线,左城隍庙,右县衙署;左文庙,右武庙;左道观,右寺院。反映了“

    12、神人共治” 、儒道佛“三教合一”的文化内涵。62.“日昇昌”票号的创立背景及其文化内涵(c)(1)创立背景:平遥是明清晋商的发源地。票号是我国最早的一种私人金融机构,产生于明清平遥商业繁盛时期。(2)“日昇昌”院落建筑富丽堂皇,墙高宅深,重门坚固,颇有“汇通天下”的气派。现今,日昇昌票号已被辟为中国票号博物馆。七、清新典雅的皖南古村落1.桃花源里人家西递(c)(1)特点村落仿船形而建,整体轮廓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发展起来的宗族村落。(2)文化价值西递村历经数百年的风雨侵蚀,至今仍保留着明清村落的基本面貌和特征。被誉为“中国明清民居博物馆” 。西递村的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

    13、,营建之精,文化内涵之深,为国内古民居建筑群所罕见。2.中国画里的乡村宏村(c)(1)概况:宏村位于黟县桃花源盆地的北缘。始建于明代,清代继续营建。有一百五十多座古建筑完好地保存至今,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称为“科学与诗意最完美结合”的古村落。(2)文化价值:宏村具有“枕山、环水、面屏”的幽美环境;民居开创了徽派建筑里别具特色的水榭民居模式,体现了深刻的文化内涵。(3)代表建筑:承志堂是徽州古民居中建筑规模最大、雕刻艺术成就最高的一座古建筑。3.巧夺天工的村落水系(c)皖南居民营建村落,一般都把村址选在背山面水之处,村民注意对水的利用和保护,既解决生活、灌溉和防火用水,又改善居住环境,调节气

    14、温,美化了村庄。突破核心要点要点一 长城文化内涵及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史料 人民大会堂悬挂的油画作品7识图解史 图示体现长城在中国人民心中有怎样的地位和影响?提示:长城不仅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更以丰富的文化内涵,突显中华民族凝聚力和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要点二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历史文化价值史料 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进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史记秦始皇本纪读史用史 史料显示秦始皇陵布局精细,内部模仿江河百川,显示秦始皇陵遵循“事死如生”原则。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兵马

    15、俑的文化和历史价值。提示:秦兵马俑大型艺术群雕,以高度概括和细腻写实的艺术手法,真实刻画了秦军的风采,为我们研究秦代政治、经济、军事制度、文化艺术及科学技术等,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要点三 故宫的建筑思想及主要特点史料一 宫殿之海识图解史 (2017浙江 11 月选考改编)图示显示故宫沿中轴线的布局设计, “这个格式的形成,一方面是遵循或承袭过去的一般的制度,一方面又由于所尊崇的制度同自己的特殊条件相结合所产生出来的变化运用。 ”引自梁思成全集第五卷(1)“遵循或承袭过去的一般的制度”指什么?提示:传统礼制;主次分明的封建等级秩序。史料二 (2017浙江 11 月选考节选)“线性文化遗产”

    16、是近年来世界文化遗产关注的新领域,北京中轴线无疑是“线性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就“中轴线”而言,通过对颐和园的轴线分析,人们发现在与紫禁城尺度大体相同的皇家御苑中也有类似的轴线处理。8据唐晓峰城市历史地理探索等整理(2)综合史料一、二,以故宫为例,分析说明“中轴线”所凸显的文化价值意义。请结合所学就“皇家御苑”颐和园的中轴线布局予以说明。提示:意义:主要建筑集中在中轴线上,凸显皇权至尊;皇宫中轴线与整个城市中轴线相重合的设计规划世所罕见;“线性文化遗产”的典范;古代中国的“精神轴线” 。说明:颐和园中轴线布局体现在万寿山前山景区;两条垂直轴线统领;东西轴线由千步廊构成;南北轴线是前山的一条中轴

    17、线;周围建筑对称分布,以佛香阁为中心,形成众星捧月之势。精练选考题组视角 1 历史解释平遥古城中古民居的特点1.(20164 月浙江选考)平遥古城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其古民居建筑的主要特点是( )轴线分明,左右对称 数量众多,保存完好 精巧秀丽,安全舒适 “三雕”精美,典雅俊秀A. B.C. D.解析 本题考查对平遥古城的认识和记忆,不符合题目要求。故选 A 项。答案 A视角 2 历史解释皖南古村落2.(2018宁波十校期末联考)皖南古村落在 2000 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其得以遴选的标准为( )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杰作 为已消逝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见证 作为建筑群或景观的

    18、杰出范例展示了某个重要阶段 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A. B.C. D.解析 皖南古村落代表的是建筑群,而不是艺术成就,故错误;皖南古村落为消逝的文明提供了见证,故正确;皖南古村落作为建筑群集中展示了重要的历史阶段,故正确;皖南古村落可以作为传统人类居住的杰出范例,故正确;B 项符合题意。答案 B视角 3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平遥古城93.(2018温州 3 月测试)古城位于山西晋中盆地南端。 “旧城狭小,东西二面俱低,周宣王时尹吉甫北伐猃狁,驻兵于此,筑西北二面。 ”“洪武三年,重筑周围十二里八分四厘,崇三丈二尺,濠深广各一丈,门六座后建敌台四十座。 ”“县城自康熙四十五年增修

    19、补筑,后百数十年来,未经修理,以致墙垣坍塌,敌楼倾圮几无影形。 ”“道光三十年,邑候刘公涖任邀董事诸绅捐资重修咸丰六年冬,工始竣。工科之费十二万缗有奇。 ”“光绪六年,又濬之,北城士民复捐资,疏瀹北面城濠,自是金汤永固,保障万世矣。 ”对该史料解读正确的有( )古城初修及明初重修扩建均突出了其军事功能 康熙之后古城因商业贸易衰落而致其少有修补 光绪年间日昇昌票号等兴起推动古城完成重建 整座城墙现为中国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墙之一A. B. C. D.解析 材料中“驻兵于此” “后建敌台四十座”表明军事功能,故正确;与材料中“道光三十年,邀董事诸绅捐资重修” “光绪六年,又濬之”的信息不符,故错误

    20、;与材料内容“北城士民复捐资”不符,未涉及日昇昌票号,故错误;注意“疏瀹北面城濠,自是金汤永固,保障万世矣” ,故正确,选择 B 项符合题意。答案 B视角 4 唯物史观柏林墙与万里长城4.(2018台州 3 月质评)如图为美国时代周刊1962 年 8 月刊的封面,反映了柏林墙给德国人民造成的苦难。柏林墙有一个美丽的代号“中国长城第二” 。关于长城和柏林墙,以下说法错误的有( )都是双方冷战的产物 都是国家分裂的标志 都不利于双方和平交往 都已成为本民族的象征A. B.10C. D.解析 中国长城与冷战无关,故错误,符合题意;中国长城与国家分裂无关,故错误,符合题意;长城反映出农耕文明与政治文明

    21、的对抗,柏林墙体现出两大阵营的对抗,都不利于双方和平交往,故正确,不符合题意;柏林墙与德意志民族的象征无关,故错误,符合题意;C 项符合题意。答案 C考点二 中国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梳理基础知识一、昆曲诞生、兴衰的过程(b)1.从昆腔到昆曲(1)元末明初,顾坚改革南曲演唱,形成“昆山腔”(简称“昆腔” ,悠扬流畅,是昆曲的灵魂和标志)。(2)明嘉靖、隆庆年间,魏良辅改革昆腔,时称“水磨腔” ,使昆腔具备“闲雅整肃、清俊温润”的新特点。(3)梁辰鱼创作浣纱记 ,将昆腔推上戏曲舞台。此后发展迅速,传入北京,赢得“官腔”称号。(4)明末,昆腔成为全国性大剧种,清初称昆曲。2.昆曲的兴盛(1)时间

    22、:从明万历年间到清乾隆末年,昆曲兴盛一时。(2)代表作品:新剧作层出不穷,如玉簪记 红梅记 十五贯等。(3)特色:角色分工细腻,服装道具十分讲究,表演艺术精益求精;折子戏生动、活泼,深受欢迎。3.昆曲的衰落(1)原因:昆曲的弱点(片面追求旋律性、音乐性,牺牲文学性和戏剧性)日益暴露;清乾嘉年间,出现“花部”和“雅部”争胜的局面。(2)结果:昆曲逐渐被观众所抛弃,日益衰落。二、 “近代百戏之祖”(c)昆曲在明朝中期经过革新后,传播到全国各地,形成了各种流派支脉,对京剧、川剧、湘剧、越剧和黄梅戏等众多剧种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近代百戏之祖” 。三、昆曲独特的文化价值(c)111.昆

    23、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具有完整表演系统的戏剧形态,对后世中国戏曲都有深远的影响。在中国戏曲史上,昆曲是中国戏曲的“活化石” ,被誉为“近代百戏之祖” 。2.昆曲是中国舞台艺术中集中国文艺之大成的代表品种,它的角色制、戏剧结构、演员组合体制流传至今。四、昆曲的拯救和保护(c)1.昆曲面临的困难:人才匮乏、资金短缺、剧场不足、昆曲自身改革问题。2.希望:抓住新机遇,薪火传承,再创辉煌。3.正确认识拯救和保护昆曲的当务之急:加强加深从上到下,整个中华民族对保护“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因为只有认识到位,才能转化为自觉,积极保护昆曲的实际行动才能有效地达到目的。突破核心要点要点一 昆曲的兴衰明清时

    24、期的流行史料 (2018新课标全国,27 改编)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 ,到清代被誉为“雅乐” “盛世元音” ,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 ,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 。读史用史 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有人认为是心学的广泛传播,有人认为是社会等级观念的弱化,有人认为是昆曲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结合上述史料,谈谈你的选择。提示:史料显示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要点二 昆曲的拯救与保护史料 第 29 届奥运会开幕式表演节目昆曲春江花月夜识图解史 (1)图示显示昆曲登上奥运舞台,这对昆曲有何影响?有人说:“昆曲奠定了中

    25、国戏曲的基石。 ”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提示:影响:昆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标志走向国际舞台,有利于昆曲的保护和传承。对。因为昆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具有完整表演系统的戏剧形态。(2)针对被称为“百戏之祖” 、 “人类口头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昆曲被搬到会所里演出,业界内外纷纷抛来质疑:昆曲的味道怎样保存?厅堂版牡丹亭是回归原生态还12是与商业妥协?结合所学知识,针对厅堂版牡丹亭 ,谈谈你认为现代昆曲的春天在哪里。提示:现代昆曲发展依然举步维艰,究其原因是昆曲甚至中国的传统文化都缺少一个自我造血的机能,单靠政府保护,只能是花盆里的花朵,无法长到田野上去。现今是一个多元文化时代,传统文化的保护

    26、一定要跟活的市场结合起来,与当代人们的生活和审美情趣结合起来,传统文化才能有持续的发展。精练选考题组视角 1 时空观念昆曲的兴衰与京剧的产生1.(2018绍兴 3 月测试)(清)钱泳履园丛话卷十载“梨园演戏,两淮盐务中尤为绝出。例蓄花、雅两部以备演唱,雅部即昆腔,花部为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班。 ”此材料中的“花、雅两部”不断融合兼收,最终导致下列哪一剧种的形成( )A.昆曲 B.京剧C.杂剧 D.散曲解析 雅部是指昆曲,花部指的是其他戏曲,故 A 项错误;花雅融合推动了京剧的出现,故 B 项正确;杂剧盛行于元代,故 C 项错误;散曲盛行于元代,故 D 项错误。

    27、答案 B视角 2 唯物史观魏良辅对昆曲的贡献2.明朝王骥德曲律说:“昆山之派,以太仓魏良辅为祖。 ”作者这样评价的理由在于魏良辅( )A.把昆曲推上了戏曲舞台B.为昆腔赢得“官腔”的称号C.借鉴北曲优点革新昆曲D.使昆曲成为独立演出的短剧解析 梁辰鱼创作浣纱记 ,将昆腔推上戏曲舞台,此后发展迅速,传入北京后,赢得“官腔”称号,故 A、B 项错误;材料中“昆山派”源于“昆腔” ,从元末到明中期,昆山腔跟戏曲演出没有发生直接关系,到了明嘉靖、隆庆年间,经魏良辅等一批艺术家的改革,在曲调上吸收了“北曲”的长处,所以革新后的昆腔具备了作为戏曲声腔的条件,故 C 项正确;昆曲成为独立演出的短剧与材料信息

    28、不符,故 D 项错误。答案 C13视角 3 史料实证中西文化3.1598 年,汤显祖的牡丹亭塑造了不顾生死追求爱情的杜丽娘的经典形象。约三年后,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借主人翁之口说出“人是多么了不起的杰作!”这一历史现象能够说明( )A.爱情故事是中西方表达思想自由的共同题材B.16 世纪末 17 世纪初中英两国商品经济发达C.戏曲表演是中西方传播人文思想的首要方式D.这一时期中西方文明都出现人性解放的追求答案 D视角 4 唯物史观昆曲兴衰的过程4.人们常常这样评价昆曲的历史:“乾嘉以前有戏有曲,嘉道之际有曲无戏,咸同以后无戏无曲。 ”造成上述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屡次大兴“文字狱”B

    29、.鸦片战争后,外国文化的冲击C.“西学东渐”潮流的影响D.社会衰败,经济停止发展解析 清朝的“文字狱”严重影响了昆曲的创作,以致走上脱离现实、因循守旧的路子,活力渐失,因而日益衰落。故选 A。答案 A视角 5 唯物史观昆曲独特的文化价值5.(改编)牡丹亭是中国戏曲家汤显祖的传世之作,是国内南北舞台上的大热门,几乎家喻户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定标准为:展示其作为人类天才杰作的突出价值;广泛印证有关社群的文化传统或文化历史根源;可作为现存文化传统的独特证物;或由于缺乏守卫与保护的手段,或由于环境的高速转变,都市化或文化适应原因而濒于式微。郑培凯口

    30、传心授与文化传承材料二 牡丹亭是汤显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明代戏曲的代表之作。它塑造了杜丽娘这一敢于追求自由爱情、指斥封建礼教的具有叛逆与抗争意识的女性形象。 “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人耶?必因荐枕而成亲,待挂冠而为密者,皆形骸之论也。 ”在杜14丽娘身上,集中体现了作者的“至情”思想,体现了对封建礼教的叛逆与抗争,体现了对自由爱情的歌颂,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对理想人生的向往。对汤显祖牡丹亭评论(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标准和标准两个角度说明昆区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由。(2)根据材料二,概括牡丹亭体现了怎样的艺术风格和精神内涵。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答案 (1)标准

    31、:昆曲是“国宝”级的“活化石” ;被誉为“近代百戏之祖” 。标准:昆曲因人才匮乏、资金短缺、剧场不足、唱词艰辛等面临生存和发展的困境。(具体困境写出三个即可)(2)艺术风格:浪漫主义风格。精神内涵:反对礼教束缚,追求爱情,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不要只答出“人文主义精神”)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八股取士和程朱理学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君主专制的强化,封建制度的日益衰落。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2018金华十校高二期末)中国古代某朝代的长城“起自盐泽,中经敦煌、酒泉、居延塞、光禄塞,在大青山南麓与原有长城连接,然后再向东延伸到辽东” 。该长城( )就地取材,用险制塞,与当地自然

    32、环境融为一体 全长五千多千米,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万里长城 保障了丝绸之路的安全畅通,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 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北方蒙古、女真民族的南下侵扰A. B. C. D.解析 由“起自盐泽” “延伸到辽东”可知为明长城,故错误,故 B 正确。答案 B2.(2018湖衢丽三市高二期末)中国建筑坐北朝南,但是有些建筑因为特殊的需要和诉求,违背这一建筑原则。下列建筑采用坐西朝东的是( )A.秦始皇陵 B.大昭寺C.日昇昌 D.故宫15答案 A3.古代希腊、中国都曾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留下了许多历史遗迹。雅典卫城和布达拉宫都( )循山势而建,错落有致 兼有宗教、政治和生活多重功能 反映了当时的宗教文

    33、化 有雍容华贵体态轻盈的女性雕像A. B. C. 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两大建筑都循山势而建,错落有致,都与宗教有关,符合题意,故 A 项正确。答案 A4.(2018湖衢丽三市高二期末)故宫三大殿采用了古代最高等级的三层台基。每一层台基上都有汉白玉石围栏,上面刻着龙凤、流云图案。四个角和望柱下面伸出一千多个龙头,是台基的排水管道。即使再大的雨,三大殿的台面上也从不积水。故宫三大殿的上述设计没有直接反映( )A.儒家的传统礼制B.南面而王的正统观念C.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结合D.古代人民的创造才能答案 B5.(2017绿色联盟评价联盟 10 月检测)(加试题)颐和园内,殿堂厅室、廊馆轩榭、亭台楼

    34、阁、塔庙坊桥一应俱全,堪称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博物馆。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佛香阁位于颐和园的中心,仿照杭州六和塔建造,结构复杂B.仁寿殿坐西朝东,面阔七间,为园内最好的居住和休闲场所C.玉带桥、十七孔桥将昆明湖一分为二,呈典型杭州西湖风格D.四大部洲位于后山,因山顺势,就地起阁,内有“无梁殿”答案 A6.下列建筑文化遗产,布局上讲究中轴对称,拥有众多宏伟的寺观建筑,反映出儒道佛“三教合一”文化内涵等特点的是( )A.颐和园 B.平遥古城C.布达拉宫 D.故宫16答案 B7.(2018温州六校协作体高三期末)对称是指一种同形同量的形态,对称性的结构形式使建筑物富有重力感,对称往往与均衡联系

    35、在一起,让人产生健康和平静的均衡感。下列建筑布局讲究对称特点的是( )平遥古城 图拉真广场 皖南宏村 明清故宫A. B.C. D.答案 B8.(2018十校联盟 3 月联考)登录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必须有一项或几项符合世界文化遗产遴选的六大标准。以下世界文化遗产符合第五项标准“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的变化影响下容易变得易于损坏”的是( )A.布达拉宫 B.皖南古村落C.戈雷岛 D.佛罗伦萨历史中心解析 布达拉宫是历代达赖冬宫居所,重大宗教、政治仪式举办地,与旧时驻藏大臣衙门共为统治中心,故 A 项错误;皖南古村落,符合“传统的人类居

    36、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 ,由于是建筑群,易受到损坏,破坏其整体风貌,故 B 项正确;戈雷岛是欧洲人在西非最早开拓的殖民点之一(岛上居民许多迁入非洲大陆),故 C 项错误;佛罗伦萨历史中心建立于公元 200 年,历史上一直是贸易和艺术中心,故 D 项错误。答案 B9.被誉为“近代百戏之祖”的昆曲历经兴衰,于 2001 年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下列对昆曲的发展过程表述正确的是( )A.顾坚改革曲调,形成了“水磨腔”B.魏良辅在唱腔改革的同时,加上了管弦乐器的伴奏C.梁辰鱼创作了牡丹亭 ,将昆腔推上了戏曲舞台D.清初顺治年间,昆曲在花部冲击下日趋衰落解析 魏良辅创新形成了“水磨腔”

    37、 ;梁辰鱼的浣纱记将昆腔推上了戏曲舞台,乾隆、嘉庆年间,昆曲受花部冲击日趋衰落。故 A、C、D 错误,B 项正确。答案 B10.(2018杭州高二期末)昆曲,原称昆腔,至今已有六百年的历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17最具有悠久艺术传统的戏曲,被誉为“百戏之祖” 。下列对昆曲的描述正确的是( )乐师顾坚的改进,形成深受昆山人欢迎的曲调,到明初正式被称为“昆山腔” 魏良辅首次运用革新的昆腔创作了浣纱记 ,将昆曲剧目率先推上戏剧舞台 “娴雅整肃,清俊温润”是昆曲的突出特点 片面地追求旋律性、音乐性,牺牲了文学性和戏剧性,是昆曲的致命弱点A. B.C. D.答案 C二、非选择题11.(2018江苏单科,2

    38、7)北京故宫曾是明清两朝的皇宫,也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典范。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明朝永乐年间,夺得帝位的朱棣,为了达到威震北方、控驭全国的目的,迁都北京,于是迫使全国的农民、军士、工匠修建了比南京更为壮丽的北京宫殿。摘编自万依等故宫东方建筑的瑰宝材料二 世界上的建筑师看过北京故宫以后,无一不发出赞美和惊叹。这一建筑早已达到最高的水平,将深沉的对自然的谦恭情怀与崇高的诗意组合起来,达到任何文化都难以超越的程度。它的组织方法、构图意念,绝不只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不管在技术上、艺术上,它都是继承了伟大的传统而来的。摘编自李允 华夏意匠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朱棣在北京修建宫殿的目

    39、的,指出北京故宫的布局特点。(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京故宫的文化遗产价值。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目的”可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达到威震北方、控驭全国的目的”等并结合朱棣的身份归纳作答;第二小问“布局特点”属于基础知识再认再现题,结合所学即可得出“前朝后寝” “沿中轴线排列” “对称格局” “以三大殿为中心”等答案。第(2)问,可根据材料二中“将深沉的对自然的谦恭情怀与崇高的诗意组合起来,达到任何文化都难以超越的程度” “绝不只是一个时代的产物” “继承了伟大的传统”等关键信息归纳作答。答案 (1)目的:安定北方;便于控制全国;显示皇权至上。特点:前朝后寝;沿中轴线排18列;

    40、对称格局;以三大殿为中心。(2)价值:人类创造力的杰作;超越时代的产物;伟大传统的体现。12.平遥古城遗产是由诸多文化要素构成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平遥古城文化遗产要素构成自然景观要素 人文景观要素 非物质文化要素商业建筑宗教建筑政治建筑生活建筑黄土地、河流和农田等 票号、店铺文庙、武庙、城隍庙、清虚观城墙、县衙民居地方手艺、宗教信仰和社会传统等根据高祥冠平遥古城的原真性保护探讨一文中的相关图示改编材料二 平遥票号在创立之后的长达 100 多年的历史中,以其雄厚的实力,一度执全国金融之牛耳。张桂泉平遥古城材料三 平遥古城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

    41、时期的杰出范例,平遥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1)根据材料一,分析自然景观要素和非物质文化要素在平遥古城遗产构成中的各自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归纳平遥古民居的主要建筑特色。(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平遥金融业的历史地位。(3)有人认为,平遥古城只是在票号方面独树一帜,其他要素在全国许多地方也有,因而这一文化遗产的特色有限。根据材料一、三,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文化遗产完整性的角度,对这一看法进行评议。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自然景观要素的作用,结合材料一表中的“黄土地、河流和农

    42、田等”可知是古城所在的生态环境;第二小问非物质文化要素的作用,结合材料一中“地方手艺、宗教信仰和社会传统等” ,可知是古城的社会传统风俗等;第三小问结合所学知识,特色主要有四合院,砖砌窑洞式的院宅,垂花门楼、雕饰窗棂等装饰。第(2)问根据材料二中的“创立之后的长达 100 多年的历史中,以其雄厚的实力,一度执全国金融之牛耳”可19以得出日昇昌票号是中国最早的私人金融机构,其余联系其在中国近代金融业中的地位作答。第(3)问结合材料一中平遥古城完好地保存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非物质文化要素景观,可以看出平遥古城的完整性是其他地方不能相比的,另外结合材料三中的“平遥古城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

    43、代县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平遥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 ,可以认为该观点是有偏颇的。答案 (1)作用:自然景观要素:古城存在的生态环境。非物质文化要素:古城存在的社会基础。特色:四合院;砖砌窑洞式的院宅(或拱券式砖结构窑洞);垂花门楼、雕饰窑棂等装饰(或木雕、砖雕和石雕配以剪纸窗花等装饰)。(2)地位:日昇昌票号是中国最早的私人金融机构(或是中国第一家专营汇兑、兼营存放银两业务的金融机构);一度是近代中国金融业的中心。(3)评议:从单一要素看,并不是所有要素都是特色明显的;但诸多要素的完整保存,非同寻常;因而上述看法是偏颇的。13.(2018金华十校期末调研)学习历史,贵在探

    44、究发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黟县宏村承志堂平面图材料二 “是自元而明,渐成墟落,今则烟火千家,栋宇鳞次,森然一大都会矣。其间南湖、月沼、雷岗、西溪胜景凡八,堪供行吟,致足乐也。 ”宏村汪氏宗谱(1)仔细观察材料一中的平面图,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承志堂的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2)在古今世界文化遗产中,雅典卫城和宏村是因地制宜的建筑典范。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其中一个加以说明。答案 (1)建筑特点:是徽州古民居中建筑规模最大、雕刻艺术成就最高的古建筑。整体布局清晰明确,中线划分。艺术价值:装饰富丽堂皇, 唐肃宗宴官图是徽派木雕艺术精品。20(2)雅典卫城:雅典卫城三面都是悬崖,易守难

    45、攻。它由山门、伊瑞克提翁神庙和帕特农神庙等建筑组成。每座建筑都顺山势而建。呈现不规则布局。宏村:借助自然山脉,加以人工布局,形成了牛形村的布局。利用地势落差,将西溪水引入村内每家每户。修建月沼和南湖,满足生活和灌溉需要,形成了科学完整的人工水系。(说明:雅典卫城和宏村,选答其中一个即可)14.文学艺术是社会文化需求的产物,又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宋时的“话”是故事的意思, “说话”就是讲故事,说话的底本就叫话本。说话的内容有说经、讲史、小说、合生或说浑话四种类别,其中以小说和讲史最受欢迎。南宋的临安,以讲小说出名的艺人,据周密武林旧事郑六“诸色伎艺人”记载,蔡和、李公

    46、佐、史惠英等 52 人。朱绍侯等中国古代史材料二 昆腔音节较繁,习之不易;而文词艰深,不通于臧获(下人), 梦中缘传奇序有云:梨园称盛,而所好唯秦声啰弋,厌听吴骚,闻歌昆曲则轰然散去。卢前明清戏曲史当前,在昆曲的保护和传承方面,有一些不同的主张值得关注:走小众化的道路,保有昆曲的原有特色,拒绝任何有损昆曲的“创新和改革” 。关注大众化,可以有根据地进行改革,不需要强调一定要“原汁原味”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宋代文学领域出现的新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现象出现的经济和社会背景并简述其对明清文学的影响。(2)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您就昆曲的传承和保护选择其中一种主张并扼要予以展开。答

    47、案 (1)新现象:“话本”小说的繁荣。背景:宋代都市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强烈。影响:为明清章回形式白话小说提供了基础。(2)主张:选择:真实性和完整性是登录世界遗产名录的基本条件和保护原则,不需要追求大众化;昆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具有完整表演系统的戏剧形态,是“国家级”的活化石;改革中不强调“原汁原味”可能造成对这一文化遗产的破坏。选择:从历史看,适应大众需求是文学艺术发展繁荣的重要条件;戏词追求曲雅深奥、腔调讲究悠扬婉转的昆曲(或片面追求旋律性、音乐性),难懂难学,是昆曲衰落的重要原因。从现实看,昆曲作为一种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于静态的遗产,只有积极改革创新,让现代广大群众接受,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注意事项

    本文((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第44讲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学案.doc)为本站会员(registerpick11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