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探究与演练(三)学案.doc

    • 资源ID:1196152       资源大小:568.5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探究与演练(三)学案.doc

    1、1专题探究与演练(三)构体系 理线索1新选考 新命题2热考视角演练视角一 社会热点反腐倡廉,保持党的政治本色精要点拨 随着国家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发展,党中央开展各项活动,使“重典治腐”与“真情防腐”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反腐倡廉的新路。演练 1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 “两个务必”提出后,被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和重申。下列对“两个务必”的提出表述错误的是( )A.提出背景是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政党B.出自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五中全会上的讲话C.在提出“两个务必”会议上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D.新时期再次强调,

    2、意在警钟长鸣,告诫广大党员干部要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解析 “两个务必”是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故 B 项错误,符合题意。答案 B视角二 探索与创新新中国成立以来民主政治的发展、完善精要点拨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初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三大民主政治制度;“文化大革命”时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新时期,经过拨乱反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日益完善,成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政治保证。2演练 2 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材料 结论A 1947 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 我国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未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

    3、会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遭到彻底破坏C1982 年,中共确立与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形成D1999 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把“依法治国”写入宪法是中国民主法制建设史上的里程碑解析 我国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 1954 年宪法中,故 A 项错误;“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未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只能说明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遭到践踏和破坏,但不能说彻底破坏,故 B 项错误;1956 年,中共确立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标志着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形成,故 C 项错误;D 项正确。答案 D视角三

    4、主流意识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精要点拨 2016 年,台湾民进党蔡英文当局上台后,拒绝承认“九二共识” ,使两岸关系再添变数。但国家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阻挡不了的。演练 3 2019 年是告台湾同胞书发表 40 周年。1979 年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在当时引起了巨大反响并被看成是海峡两岸由对立走向对话的第一步。这主要是因为它( )A.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B.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C.重申“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D.倡议两党之间进行对等谈判解析 “一国两制”是 20 世纪 80 年代初邓小平提出的,B 项错误;C 项为“九二共识”的表述,排除;D 项是新时期大陆的两岸政策

    5、。答案 A视角四 风云变幻现代中国的外交在参与中崛起、在崛起中参与精要点拨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以联合国3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推进新型区域合作模式是新时期外交的两大方向。演练 4 2018 年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习近平主席提出“五观” ,是对“上海精神”的继承、丰富和发展。 “上海精神”是( )A.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B.积极参与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的活动C.积极推动亚洲国家矛盾的解决D.积极探索区域国家间合作的新模式解析 上海合作组织是中国首倡建立的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故选D 项。答案 D选考对接突破考法 1 新中国制

    6、度建设的探索【例 1】 (2018浙江 6 月学考)在我国即将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对国内主要矛盾变化做出分析,并提出党和国家在新形势下的主要任务。这次会议是(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四大方法突破 本题属于知识识记的细化考查。解题关键是“对国内主要矛盾变化做出分析”的信息。解析 A 项是在建国前,排除;C、D 项都是在新时期,不是“即将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答案 B考法 2 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成就【例 2】 中共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研究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中共首次提出依法治国的会议同时也

    7、( )A.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明确规定以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行动指南C.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重新拨回到正确轨道D.将“依法治国”写进宪法,成为我国国策方法突破 本题属于知识识记的细化考查。解题关键是明确中共首次提出依法治国的会议4是 1997 年的中共十五大。解析 A 项确立于中共十四大,C 项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 项是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故选 B 项。答案 B考法 3 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创新【例 3】 下面两幅图片所反映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两项政治制度。其共同点有( )都实现了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 都是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都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都有利于维护国家

    8、的统一A. B.C. D.方法突破 本题考查“一国两制”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比较。图一代表香港实行的制度是“一国两制” ,图二代表西藏实行的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解析 “一国两制”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都实现了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都是地方行政管理制度,都有利于维护香港和西藏地区的稳定和发展,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正确;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香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虽然西藏是民族自治区,但是属于社会主义制度,错误,排除 A、C、D,所以选 B。答案 B考法 4 对比考查近代民主政治与当代民主政治的法律文献【例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总纲第一条 中华民国

    9、由中华人民组织之。第二条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四条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修订本)下册材料二 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5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摘自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1)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部宪法的制定机构。指出两部宪法的共同原则及在性质上的差异。(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这部宪法颁布的时间并概括其意义。答案 (1)制定机构:中华民国参议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原则:主权在民。性质差异: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或资本主义宪法);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或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2)1982 年。意义:强调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为中国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基本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


    注意事项

    本文((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探究与演练(三)学案.doc)为本站会员(proposalcash35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