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 3 讲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及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考试内容 考核要求 考情播报1.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1)鸦片战争的背景(2)1840 年至 1900 年间西方列强的主要侵华战争(3)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危害(4)列强侵华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bbcc(201811 月,9)考查两次鸦片战争(20164 月,7)考查南京条约(20174 月,8)考查辛丑条约(201711 月,31 第一问)考查华洋杂居与租界(20184 月,8)考查列强侵华攫取的特权考试标准2.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1)左宗棠收复新疆(2)黄海海战(3)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bbb(20151
2、0 月, 8)考查黄海海战考点一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2梳理基础知识一、鸦片战争的背景(b)1.国际背景:19 世纪上半期,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迅速,急需开辟更大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2.国内背景:中国正值封建社会末期,国力渐衰,危机严重。二、1840 年至 1900 年间西方列强的主要侵华战争(b)战争 侵华国 时间 结果及影响鸦片战争 英 18401842 年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 18561860 年英、法、俄攫取了更多权益,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中法战争 法 18831885 年 打开了中国西南门户中日甲午战争日 1894189
3、5 年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德、奥等 19001901 年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三、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危害(c)条约 内容 危害割香港岛给英国 中国领土主权开始被破坏赔款 2100 万银元 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损害了中国的贸易主权南京条约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突出反映了列强商品输出的要求割辽东半岛(未得逞)、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国土进一步沦丧,刺激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马关条约
4、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迫使清政府举借外债,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国民负担加重3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严重阻碍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反映了列强资本输出和抢夺殖民地的要求向侵华各国赔款白银 4.5 亿两,分 39 年还清,本息共计 9.8 亿两加重中国人民负担,关税盐税抵押,便利了列强长期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便利了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进一步成为帝国主义的帮凶,“洋人的朝廷”辛丑条约拆除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
5、铁路沿线要地(驻军权)外国侵略者控制京津地区,便于控制清政府和直接派兵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四、列强侵华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c)1.在社会性质上,列强的侵华战争严重践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使中国由主权独立国家逐步沦为受外国支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2.无视中国人民的基本生存权,烧杀抢掠。3.文化上,丧心病狂毁坏中华文明遗产。4.在政治上,破坏了中国领土、领海和司法等方面的主权完整。5.在经济上,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把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同时通过政治贷款、勒索赔款、在中国设厂筑路等,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史论要点 列强侵华一方面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另一方面传播了先进
6、生产方式和思想,给中国的旧制度、旧观念以前所未有的冲击,促进了中国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突破核心要点要点一 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影响史料一 “英国商民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 。4读史用史 史料一表明英国人取得什么特权?对中国有何影响?提示:特权:协定关税特权。影响:中国关税自主权开始被破坏。史料二 (2017浙江 11 月选考)在上海县城外形成了被英、法、美三国依仗强权分占的特区势力,出现了各自为政的“租界” 。在这里,他们拥有相对独立的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俨然“国中之国”
7、 。起初,由于外人来华之际,中外民情扞格,以风俗习惯等种种不同,不愿华洋杂居。小刀会起义爆发,华人逃入租界者甚多,不久便华洋杂居。不同的风俗习惯发生碰撞,冲突也就在所难免了。摘自张仲礼、熊月之等长江沿江城市与中国近代化读史用史 史料反映鸦片战争后上海出现“华洋杂居”的史实,结合史料概述其出现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租界”的消极影响。提示:原因:殖民者设立租界,小刀会起义的冲击。影响:严重践踏了中国国家主权,凸显了半殖民地社会的特征。要点二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影响史料一 “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 ”梁启超读史用史 史料一反映了甲午中日战争哪方面的
8、影响?后来有何表现?提示:影响:中国人民群体意识形成的开始和救亡高潮的到来。表现:“实业救国” 、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相继兴起,学习西方内容上也从器物层次到政治制度。史料二 “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 ”读史用史 该“议约”中哪一条内容最能体现下面漫画的主旨?综合史料与漫画简述该“议约”的影响。漫画中的那个人物得意地说:“嘿嘿,你们的地盘,我做主。 ”提示: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精练核心素养5素养 1 历史解释两次鸦片战争1.(2018浙江 11 月选考)有学者指出:“今日没有人会替一手持枪、一
9、手兜售毒品的恶霸行为辩护;但这一众所认同的观点,依旧未把毒品本身当作问题的关键。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人们不应忘记,近代历史上,以维护可耻的毒品贸易为目的发动的两次侵略战争发生在( )A.1840 年、1856 年 B.1840 年、1883 年C.1860 年、1894 年 D.1860 年、1900 年解析 根据史料信息“维护可耻的毒品贸易为目的”可推知为两次鸦片战争,分别爆发于1840 年和 1856 年,故正确答案选 A 项。答案 A素养 2 史料实证列强侵华攫取的特权2.(2018浙江 4 月选考)近代某不平等条约中规定:“佛(法)兰西人在五口地方,如有不协争执事件,均归佛兰
10、西官办理。遇有佛兰西人与外国人有争执情事,中国官不必过问。 ”法国据此攫取的特权是( )A.领事裁判权 B.开放通商口岸C.片面最惠国待遇 D.居住及租地权解析 材料主旨意思是法国人在通商口岸有“不协争执事件” “中国官不必过问” ,显示这是侵犯我国司法主权,据此可判断该特权为领事裁判权。故选 A 项。答案 A素养 3 历史解释列强政治经济侵略3.(2017浙江 4 月选考)有学者痛陈:“当 20 世纪揭开帷幕的时候,中国是那样贫穷、衰败,任人摆布,仿佛奄奄一息,濒临灭亡的边缘。 ”下列选项中体现这一说法的是( )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 北京东交民巷被侵华列强划为“使馆界” 美国商品借资本
11、输出完全垄断中国市场 侵华列强丧心病狂地毁坏中华文明遗产A. B. C. D.解析 符合“20 世纪”和“贫穷、衰败,任人摆布,仿佛奄奄一息,濒临灭亡的边缘”的是辛丑条约签订划北京东交民巷“使馆界”以及八国联军对北京城的破坏,正确。答案 C6素养 4 史料实证不平等条约的签订4.(2016浙江 4 月选考)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规定, “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将香港一岛给予英国” 。该不平等条约是( )A.辛丑条约 B.马关条约C.南京条约 D.胶澳租界条约解析 根据题干史料中“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 “香港一岛给予英国”可知,此条约为南京条约 。答案
12、C考点二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梳理基础知识一、左宗棠收复新疆(b)1.背景(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国、俄国力图在新疆扩张侵略势力。(2)18651870 年阿古柏先后攻占南疆和北疆,1871 年俄国出兵强占伊犁。2.过程(1)1875 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至 1878 年,收复除伊犁外的新疆地区。(2)军事支持曾纪泽入俄谈判,1881 年签订中俄改订条约 ,收复伊犁。(3)1884 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加强了对新疆地区的控制。3.影响:维护国家主权,加强对边疆地区控制。【知识拓展】左宗棠,汉族,湖南人,晚清军事家,洋务派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湘军统帅。一生经
13、历了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和收复新疆等重要历史事件。二、黄海海战(b)1.性质: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的一次决战。2.爆发:1894 年 9 月,中国北洋舰队遭日舰偷袭。3.爱国将领:海军提督丁汝昌、 “定远”舰管带刘步蟾、 “致远”舰管带邓世昌、 “经远”舰管带林永升、 “靖远”舰管带叶祖珪等率军英勇作战。74.结果:北洋水师主力尚存,但李鸿章采取“避战保船”政策,失去黄海制海权,最终在威海卫海战中全军覆没。三、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b)1.起因:清政府因甲午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割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2.概况:台湾各族人民在邱逢甲、徐骧领导下组成义军,与刘永福的黑旗军并肩作战
14、。在新竹、台中、彰化、台南等地痛击日军。由于缺乏清政府支持,1895 年 10 月,台湾全部沦陷。3.意义:是台湾人民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反侵略斗争,此后台湾人民争取回归祖国的斗争从未停息过。突破核心要点要点一 左宗棠收复新疆史料一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恭诵左公西行甘棠读史用史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首诗的主题。提示:这首诗颂扬了 19 世纪七八十年代,钦差大臣左宗棠率领湖南战士收复新疆、治理边疆的伟大业绩。史料二 1878 年,除伊犁外,新疆重新回到祖国怀抱。19 世纪 80 年代初,中俄两国签订伊犁条约 ,中国收回伊犁地区。随后,为了加强西北边疆的管
15、理和防务,根据左宗棠的建议,1884 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百度百科读史用史 根据两则史料,评价左宗棠的历史功绩。提示:收复新疆,维护了国家主权;治理新疆,促进了对边疆地区的开发,加强了对新疆的管辖,巩固了西北边防。要点二 黄海海战史料 “纵观世界海战史,在一场海战中,一支海军舰队战死或以身殉国、尽节以终的将领占到高级指挥军官半数以上,是极为罕见的” 。读史用史 史料用黄海海战的史实有力地驳斥了“北洋海军腐朽无能”的观点。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支撑北洋水师将士以血肉之躯坚持奋战的是什么?提示:对民族、国家的道义、责任感。精练核心素养8素养 1 历史解释左宗棠收复新疆1.(2018杭州高三期末)
16、中俄之间,恩恩怨怨数百年。下列关于中俄之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中俄尼布楚条约是第一个具有近代性质的不平等边界条约B.中日甲午战争期间俄国侵占中国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C.1881 年,中俄签订改订条约 ,中国收回伊犁D.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表明中俄之间已经建立了结盟关系解析 中俄尼布楚条约是第一个具有近代性质的边界条约,但是是平等的,故 A 项错误;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侵占中国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故 B 项错误;在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基础上,在曾纪泽的交涉下,1881 年中俄签订改订条约 ,中国收回了伊犁,故 C 项正确;上海合作组织是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
17、织,成员国之间并非同盟关系,故 D 项错误。答案 C素养 2 家国情怀维护国家主权的民族英雄2.(2018稽阳联谊学校 3 月联考)古往今来,每个王朝将要崩溃时,常会出现文天祥式的英雄。王朝的腐朽无能反衬出他们的可敬可歌。在黄海海战中涌现的类似英雄有( )丁汝昌 叶祖珪 邓世昌 刘永福A. B.C. D.解析 丁汝昌、叶祖珪、邓世昌是黄海海战中的英雄,故正确;刘永福是反割台斗争中的英雄,故错误,选择 A 项符合题意。答案 A素养 3 史料实证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的由来3.(2018杭州高一期末)“我们虽然把台湾的抗日重任托于刘公,但刘公孤立无援。我们应该组织起来,人自为战守,誓与我台湾岛同生死,
18、共存亡!”与此段史料有关的战争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中日甲午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解析 史料反映的是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其缘由是因为甲午战争后马关条约的签订,清政府出卖台湾主权。答案 B9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2017江苏单科,改编)鸦片战争后,两江总督耆英说, “良民与莠民亦成水火民已焦头烂额,官犹诩诩自得,扬言民情柔懦,安得闹事” ,更“欺压良善,自命为能员” ,“此实不能御寇之由” 。材料反映了鸦片战争前夕清朝( )A.贫富不均 B.莠民作乱C.民性懦弱 D.吏治败坏解析 根据材料“民已焦头烂额,官犹诩诩自得” 、 “欺压良善,自命为能员”可知,鸦片
19、战争失败主要是官员腐败导致,D 项正确。答案 D2.(2018温州十五校联合体高二期中联考)马克思鸦片贸易史载:“它强迫一部分印度的莱特(即印度农民)种植罂粟,用贷款的办法引诱另一部分莱特也去种植罂粟。它严密地垄断了这种毒药的全部生产” , “使罂粟的蒸晒和鸦片的调制适合于中国鸦片吸食者的口味,把鸦片装入为便于偷运而特制的箱子,以及把鸦片运往加尔各答,在那里,鸦片由政府标价拍卖,国家官吏把鸦片移交给投机商人,然后又转给走私商人,由他们运往中国。 ”上述材料反映了( )A.中国被正式卷入世界市场 B.“三角贸易”之景象C.东印度公司从事鸦片贸易 D.印度农民普遍种植罂粟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英国鸦片
20、走私,不能体现中国卷入世界市场,排除 A 项;B 项指黑奴贸易,排除;由“一部分印度莱特”可知并不是“普遍”种植,排除 D 项。材料直观反映了东印度公司从事鸦片贸易,故选 C 项。答案 C3.(2018浙江名校协作体 3 月联考)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认为, “这些说不同的语言并有着奇怪习俗的夷人应该获准管理自己以显示中国的宽宏大量,并减轻管辖他们的任务。 ”下列条款与此意思相符的是( )A.“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B.“允许英国人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永久性居住”C.“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10D.“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
21、体均沾”解析 材料反映了清政府无知地放弃了管理在华外国人的司法主权。A 项是关于关税的条款,与材料意思不符;B 项是关于外国人在华居住的条款,与材料意思不符;C 项是英国人攫取领事裁判权的条款,与材料意思相符,故 C 项正确;D 项是关于片面最惠国待遇的条款,与材料意思不符。答案 C4.(2018温州 3 月测试)晚清某官员在奏折中论及一场战争时指出, “往岁英法犯阕,不过赔千余万两,添设通商口岸二三处而已,未闻割地以求成也,今倭一海岛小国,以中国之全力受困东隅,国将何以为国?”这场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解析 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未得
22、逞)、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材料中“未闻割地以求成也,今倭一海岛小国,以中国之全力受困东隅”表明是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与材料中“国将何以为国?”相符,故 C 项正确。答案 C5.(2018十校联盟 3 月联考)近代某电文写道:“闻洋人在宁波并无租界,谓之洋人寄居之处,中国官出款为雇巡捕,弹压保护,办法较他为妥拟于苏、杭新开等处仿照办理。”此电文最早应写于( )A.19 世纪中期 B.19 世纪末期C.20 世纪初期 D.20 世纪中期解析 第一、二次鸦片战争中, “苏、杭”并未被开放,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拟于苏、杭新开
23、等处仿照办理” ,结合所学知识, 马关条约拟开放“苏、杭”一带,故 B 项正确,C、D 错误。答案 B6.(2018绍兴高一期末)有学者在评论中国近代某一不平等条约时说,这是一个极其严重的片面条约, “条款之酷,赔偿之巨,为亘古所未有” ,中国在政治、军事、外交、经济、思想等方面,被列强紧紧缚住了手脚。这位学者评论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 D.二十一条11解析 材料中说明中国在政治、军事、外交、经济、思想等方面,被列强紧紧缚住了手脚,显示这是一个牢牢控制中国的条约,结合所学知识应是辛丑条约 。答案 C7.(2018嘉兴高一期中)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
24、约,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下列条款按出现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英国商民应纳进口、出口货税均宜秉公议定则例。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 ”“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 ”“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以示平允。 ”A. B.C. D.解析 出自南京条约 ;出自马关条约 ;出自辛丑条约 ;出自南京条约附件。故选 B 项。答案 B8.(2018浙江 5 月预测一)剑桥中国晚清史叙述道:“1861 年以后,在中国的对外关系中出现了一个新时代。中国也像所有其他国家一样,学会了在一个根据社会达尔文主义行事的世界中搞生存竞争,从形式上看
25、,儒家的天下已经演变成国家 。 ”最能佐证材料中观点的史实是( )A.清政府向外国派驻外交使团B.翻译并出版万国公法C.主动撤销对越南和朝鲜的藩属制度D.涉外公文改“夷务”为“洋务”解析 依据 1861 年以后,在中国的对外关系中“儒家的天下已经演变成国家 ”可知,清政府开始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天下观” ,以一个国家的心态走向世界,故选 A 项。答案 A9.(2018十校联盟 3 月联考)1850 年马克思在新莱茵观察上写道:“世界上最古老稳定的帝国,在英国资产阶级棉织品的攻势下,其社会已处于崩溃前夜我们欧洲的入侵者在向亚洲进军中,在不久的将来,当他们到达长城的大门时,等待他们的,谁敢说大门上
26、不是写着中华共和国 自由 平等 博爱 。 ”对此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有( )英国的经济入侵导致中华帝国经济崩溃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推行“炮舰政策” 12欧洲启蒙思想随着列强入侵而传入中国 欧洲列强入侵客观上推动中国近代化A. B.C. D.解析 根据材料“社会已处于崩溃前夜” ,可以看出英国经济入侵的时候,中华帝国已经处于崩溃的前夜,故错误;根据材料“欧洲的入侵者在向亚洲进军” ,英国工业革命后,通过武力打开中国市场,故正确;根据材料“谁敢说大门上不是写着中华共和国 自由 平等 博爱 ”,欧洲的入侵,带来的是西方的启蒙思想,故正确;同理,西方的入侵,带来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近代化,故正
27、确,选择 D 项符合题意。答案 D10.(2018温州六校协作体高三期末)下图是外国学者记载发生在近代中国的一场海战,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战役形势图是交战双方海军的一次决战 因敌舰偷袭中国军舰而爆发 以敌舰率先逃离战场而告终 发生在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A. B.C. D.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海战为黄海海战,排除,故选 A 项。答案 A11.(2018嘉兴高一期中)上海申报作为 19 世纪末国内五家中文报纸之一,十分关心台民斗争动态,除了转登台民公告,译载外文报道,专门发了大量有关台民抗日活动的评论。 申报这些报道与评论可以用来说明( )A.社会舆论对反割台斗争的支持和关注B.申报直接推动反
28、割台斗争的兴起C.世界主要国家反对日本殖民统治行径D.清政府鼓励民众支持台湾救亡运动解析 从题干“关心民众斗争动态” “大量有关台民抗日活动的评论”等信息可知, 申报13为代表的国内舆论关注反割台斗争。答案 A12.(2018湖衢丽三市高一期末)清政府甲午战败后割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1895 年 5月日军在台湾北部登陆。台湾军民的反应包括( )发布檄文, “愿人人战死而失台,绝不拱手而让台” 爱国志士邱逢甲、徐骧组成义军 刘永福领导黑旗军誓师抗日 在大甲溪等地痛击日军A. B.C. D.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所述四项均为台湾军民对日军占领台湾的反应,故选 D 项。答案 D13.(2018杭
29、州高二期末)左宗棠收复新疆,被誉为“中国人的气质” 。当时的英国人曾这样评价:“乾隆时代一支由中国人领导的中国军队所取得的最辉煌成就。 ”下列有关收复新疆的史实,不正确的是( )A.左宗棠制定“先南后北,缓进急战”的策略B.1877 年,向南疆推进,消灭了阿古柏的势力C.1880 年,左宗棠在哈密建立抗俄军事基地D.1881 年,中俄签订改订条约等条约收回伊犁解析 左宗棠收复新疆制定的策略是“先北后南,缓进急战” ,故 A 项错误,符合题意。答案 A14.(2018宁波 3 月模拟)道光十三年(1833 年)左宗棠写下癸巳燕台杂感诗八首,其三为:“西域擐兵不计年,当时立国重开边。橐驼(骆驼)万
30、里输官稻,沙碛千秋比(挨着)石田。置省尚烦他日策,兴屯宁费度支钱。将军莫更纾(舒缓)愁眼,生计中原亦可怜。 ”他在此诗中表达了( )对西北地区战乱频繁的感叹 击败阿古柏侵略军的决心 对朝廷在新疆设立行省的称赞 维护国家主权的远大志向A. B. C. D.解析 诗中未体现与阿古柏侵略军的关联,排除;在新疆设立行省是 1884 年,排除;故选 D 项。答案 D1415.(2018“七彩阳光”联盟期中联考)近代以来,反对外来侵略、赢得民族独立是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以下实践与结果对应,符合史实的是( )实践 结果A 19 世纪中后期左宗棠收复新疆 签订中俄改订条约 ,收回伊犁B 1894 年黄海海战中
31、丁汝昌等奋起作战 北洋水师掌握了黄海制海权C 19 世纪末掀起的义和团运动 未能阻止列强瓜分中国阴谋的实现D 1895 年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得到了清政府的支持,打击了日本侵略者解析 黄海海战北洋水师丧失黄海制海权,B 项错误;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列强企图瓜分中国的迷梦,C 项错误;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并未得到清政府的支持,D 项错误。故选 A 项。答案 A二、非选择题16.(2018温州六校高二期中联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 分)材料一 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前第二条内言明开关俾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
32、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今又议定,英国货物自在某港按例纳税后,即准由中国商人遍运天下,而路所经过,税关不得加重税例,只可照估价则例若干,每两加税,不过某分。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材料二 初八日(1842 年 9 月 12 日)至局阅江南钞寄合同,令人气短,我朝金瓯无缺,忽有此蹉跌,至夷妇与大皇帝并书,且约中如赎城、给烟价、官员平行、汉奸免罪,公然大书特书,千秋万世何以善后,不得为在事者宽矣。李兴沅李兴沅日记(1)材料一所示条款应出自哪一条约?指出这些条款所反映的英国本质需求。(4 分)(2)概括材料二中李兴沅认为“合同”带来的危害,并简要谈谈你对其观点的看法。(6 分)答案 (1)条约:南京条约 。(2 分)需求:在中国扩大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2 分)(2)危害:有辱天朝的尊严,对后世产生不良影响。(2 分)看法:可以看出他对英国侵略的愤怒,对清廷交涉者退让的不满,也可以看出其仍然坚持天朝上国观念,无法适应近代外交转型的无知。(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