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加试选择题对点特训6免疫及其应用.doc

    • 资源ID:1195940       资源大小:551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加试选择题对点特训6免疫及其应用.doc

    1、1特训 6 免疫及其应用1.(2018杭州学军中学模拟)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辅助性 T 淋巴细胞和 B 淋巴细胞能够与抗原MHC 复合体结合B.每个成熟的 T 淋巴细胞只带有对应于一种抗原的受体C.效应 B 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并将其消灭D.细胞毒性 T 淋巴细胞受到相应抗原刺激后便立即分裂分化答案 B解析 成熟的 T 淋巴细胞分成不同的群体,其中有成熟的辅助性 T 淋巴细胞,还有成熟的细胞毒性 T 淋巴细胞,每一个成熟的 T 淋巴细胞只带有对应于一种抗原的受体,如果没有遇到这种抗原,这个 T 淋巴细胞就处于不活动状态。2.(2018浙江考前押宝 2)人接种埃博拉病毒(E

    2、BV)疫苗后,经过一段时间,血液中出现相应抗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被动免疫是以诱发人体免疫应答为目的的B.抗体与内环境中病毒类抗原发生中和而失效C.血液中出现抗体可以确定其已被病原体感染D.抗原和抗体比较,前者的成分不都是蛋白质答案 D解析 接种疫苗让机体产生抗体是主动免疫过程,A 错误;抗体具有特异性,只能与内环境中的埃博拉病毒发生中和,而不是病毒类抗原,B 错误;血液中出现抗体不能确定是否已被病原体感染,有可能是接种过疫苗,C 错误;抗体都是蛋白质,而抗原不一定都是蛋白质,D 正确。3.(原创)下列关于抗原和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成熟的 B 淋巴细胞也能合成抗体2B.效

    3、应 B 细胞能直接识别抗原MHC 复合体C.癌细胞表面存在抗原MHC 复合体D.每个抗体分子能结合两个相同的抗原分子答案 B解析 效应 B 细胞无识别能力,成熟的 B 淋巴细胞直接识别的是抗原,而不是抗原MHC 复合体,故 B 错误。4.如图为体液免疫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对成熟 B 淋巴细胞上的抗原受体与相应的效应 B 细胞分泌的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均需通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进行运输B.两种物质同时存在于效应 B 细胞C.两种物质能特异性识别同一种抗原D.两者都是球蛋白答案 B解析 成熟 B 细胞上的抗原受体即为膜蛋白,效应 B 细胞分泌的抗体属于分泌蛋白,两种物质都为球蛋白,需要内质

    4、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从图示可知,两种物质能特异性识别同一种抗原,但效应 B 细胞表面没有抗原受体,所以效应 B 细胞无法识别抗原。故选 B。5.效应细胞毒性 T 细胞能分泌穿孔素,使靶细胞质膜溶解从而使靶细胞裂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效应细胞毒性 T 细胞识别靶细胞上的抗原MHC 复合体,MHC 分子是一种糖蛋白B.效应细胞毒性 T 细胞可增殖分化为记忆细胞进行二次免疫C.效应 B 细胞中存在穿孔素 mRNAD.每个效应细胞毒性 T 细胞可以识别多种靶细胞,如癌细胞和细菌细胞答案 A解析 效应细胞毒性 T 细胞识别嵌有抗原MHC 复合体的细胞(已被感染的体细胞和癌细胞)并消灭之,并不能识

    5、别细菌细胞;MHC 分子是一种糖蛋白;效应细胞毒性 T 细胞不能增殖分化;效应 B 细胞不能分泌穿孔素,无穿孔素 mRNA。6.如图为某同学感染细菌后的免疫机制模式,图中大写字母表示细胞,小写字母表示物质,数字表示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A.图中 A 为巨噬细胞,B 为效应细胞毒性 T 细胞,F 为成熟的 B 淋巴细胞B.图中 a 为白细胞介素2,c 为抗体,每个抗体有一个抗原结合位点C.图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是细胞 B、细胞 C、细胞 D、细胞 E、细胞 F 和细胞 HD.若该同学感染的是病毒,则只有过程被活化,产生细胞 C 杀死被感染的细胞答案 C解析 图中 A 为巨噬细胞,B

    6、为细胞毒性 T 细胞,F 为成熟的 B 淋巴细胞,A 错误;每个抗体有 2 个抗原结合位点,B 错误;图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是细胞 B(细胞毒性 T 细胞)、细胞 C(效应细胞毒性 T 细胞)、细胞 D(记忆 T 细胞)、细胞 E(辅助性 T 细胞)、细胞 F(成熟B 淋巴细胞)和细胞 H(记忆 B 细胞),C 正确;若该学生感染的是病毒,过程都会被活化,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消灭抗原,D 错误。7.机体针对异常细胞产生的免疫应答中会发生的是( )A.细胞毒性 T 细胞被该异常细胞激活而直接分裂分化B.成熟的 B 淋巴细胞受到该细胞的刺激合成能与之结合的受体分子C.效应 B 细胞识别嵌有抗

    7、原MHC 复合体的该异常细胞并消灭之D.机体形成含有特定受体的效应细胞群和记忆细胞群答案 D解析 细胞毒性 T 细胞需要辅助性 T 细胞分泌的多种蛋白质的帮助才能分裂和分化;B 淋巴细胞不参与机体针对异常细胞进行的免疫应答,效应细胞毒性 T 细胞识别嵌有抗原MHC 复合体的该异常细胞并消灭之;机体形成含有特定受体的效应细胞群和记忆细胞群。故选 D。8.下列有关特异性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受到新型抗原刺激后,淋巴细胞的种类和数量均会增多B.活化的细胞毒性 T 细胞能识别嵌有抗原MHC 复合体的细胞C.同一个体不同的细胞毒性 T 细胞表面的 MHC 分子相同D.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的

    8、成熟辅助性 T 细胞能释放白细胞介素2答案 D4解析 受到新型抗原刺激后,机体会产生相应的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淋巴细胞的种类和数量均会增多,A 正确;在细胞免疫中,活化的细胞毒性 T 细胞能识别嵌有抗原MHC 复合体的细胞,B 正确;同一个体不同细胞表面的 MHC 分子均相同,这是机体内细胞的身份标志物,C 正确;辅助性 T 细胞上的受体被抗原MHC 复合体刺激发生活化,而不是增殖分化,再释放相应的白细胞介素2 或其他蛋白质,以促进致敏 B 淋巴细胞或细胞毒性 T 细胞的增殖和分化,D 错误。59.如图为机体免疫应答的过程简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 B 淋巴细胞带有对应多种抗原的

    9、受体B.细胞 1 的形成只由 B 淋巴细胞进行细胞分化C.记忆细胞 1 在二次免疫时可以直接分泌抗体D.特异性免疫反应都需要活化的辅助性 T 细胞的信号物质的促进答案 D解析 每个成熟的 B 淋巴细胞都只带有对应一种抗原的受体,A 错误;细胞 1 为效应 B 细胞,是由记忆 B 细胞或 B 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B 错误;记忆 B 细胞在二次免疫的过程中会增殖分化形成效应 B 细胞和记忆 B 细胞,效应 B 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抗原反应,C 错误;辅助性 T 淋巴细胞分泌的多种蛋白质或白细胞介素2 可以促进特异性免疫反应,D 正确。10.(2018浙江猜题卷 1)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10、)A.皮肤破损可能使病原微生物进入体内,引起中性粒细胞通过两层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细胞膜进入受损伤部位的组织间隙B.入侵者所携带的“非己”标志被人体免疫细胞上的 MHC 识别后,B 淋巴细胞和 T 淋巴细胞受到刺激,开始反复分裂,形成巨大的数量C.病原体被消化,其上的抗原分子被降解成氨基酸,然后与巨噬细胞的 MHC 蛋白结合,形成抗原MHC 复合体D.活化的细胞毒性 T 淋巴细胞识别已被感染的体细胞或癌细胞并消灭之,成熟的 B 淋巴细胞合成能与特定抗原结合的受体分子,也就是相对应的抗体分子答案 D解析 皮肤破损可能使病原微生物进入体内,引起中性粒细胞从毛细血管中出来并进入受损伤部位的组织间隙,但不

    11、会穿过毛细血管壁的细胞膜,A 错误;入侵者所携带的“非己”标志被人体免疫细胞上的受体识别,而不是被 MHC 识别,B 淋巴细胞和 T 淋巴细胞受到刺激,开始反复分裂,形成巨大的数量,B 错误;病原体被消化,其上的抗原分子被降解成肽,然后与巨噬细胞的 MHC 蛋白结合,形成抗原MHC 复合体,C 错误;活化的细胞毒性 T 淋巴细胞识别已被感染的体细胞或癌细胞并消灭之,成熟的 B 淋巴细胞合成能与特定抗原结合的受体分子,也就是相对应的抗体分子,D 正确。611.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种生物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相同的 MHC 分子B.人体皮肤破损后引起的局部炎症反应可增强白细

    12、胞吞噬病原体的作用C.T 淋巴细胞在骨髓中成熟,只能识别呈递在抗原MHC 复合体上的特异性抗原D.在一次免疫应答结束后,多余抗体会被人体及时地清除答案 B解析 同一种生物不同个体细胞的细胞膜上的 MHC 分子不同,A 错误;人体皮肤破损后引起的局部炎症反应可增强白细胞吞噬病原体的作用,B 正确;T 淋巴细胞在胸腺中成熟,C 错误;抗体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在一次免疫应答中产生的抗体不会被全部用完,多余抗体不会被人体清除,在血液中循环流动,D 错误。12.(2018杭州模拟)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抗原再次进入机体,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细胞周期变短B.注射“甲流”疫苗是治疗

    13、甲型 H1N1 禽流感的有效手段C.当结核杆菌再次入侵人体时,效应 B 细胞可识别结核杆菌并快速产生大量抗体D.细胞毒性 T 细胞可以直接吞噬病毒,进行细胞免疫答案 A解析 抗原再次进入机体,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细胞周期变短,A 正确;注射疫苗是免疫预防的一种措施,注射“甲流”疫苗是治疗甲型流感的有效手段,并不是治疗H1N1 禽流感的有效手段,B 错误;效应 B 细胞不能识别结核杆菌,只能分泌特异性抗体,C错误;效应细胞毒性 T 细胞使得靶细胞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免疫,D 错误。13.(2017宁波十校高三 9 月联考)下列关于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 )A.效应 B 细胞和效应细胞毒性

    14、 T 细胞均能特异性识别抗原B.效应细胞毒性 T 细胞能识别嵌有抗原MHC 复合体的细胞并将其消灭C.成熟 B 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不需要抗原的刺激D.局部炎症反应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答案 B解析 效应 B 细胞不能识别抗原,A 项错误;效应细胞毒性 T 细胞能识别靶细胞的原因是靶细胞膜上有抗原MHC 复合体,B 项正确;成熟 B 淋巴细胞增殖分化需要抗原刺激首先变为致敏 B 淋巴细胞,C 项错误;局部炎症反应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D 项错误。14.(2017宁波鄞州高级中学期末)疫苗是指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用于人体预防接种的预防性生物制品。如图所示为人体接种疫苗(箭头为疫苗接种

    15、时间)后,体内测得的抗体水平。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7A.甲与丁所接种的是不同种疫苗,识别它们的 B 细胞特异性不同B.丙时间抗体水平突然上升,可能是受到类似甲疫苗的抗原的刺激C.两次或更多次的接种可以使机体产生更多的效应细胞和巨噬细胞D.甲、丁两曲线表明,不同种类的抗体在体内存留的时间长短可有较大的差异答案 C解析 据图可知,当接种丁时,接种甲产生的抗体没有增多,说明甲与丁所接种的是不同种疫苗,因而识别它们的 B 细胞特异性也不同,A 项正确;丙时间抗体水平突然上升,可能是受到了类似甲疫苗的抗原的刺激,使体内的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的抗体,这是机体二次免疫的特征,B 项正

    16、确;不同的抗原会刺激机体产生不同的特异性抗体和效应细胞,多次接种不同的抗原可使浆细胞等效应细胞种类增多,C 项错误;据图可知,丁曲线表示的抗体在短时间内消失了,与甲曲线比较说明不同种类的抗体在体内存留的时间长短可有较大的差异,D 项正确。15.(2017浙江诸暨中学高二期中)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结合,突触后膜兴奋,引起肌肉收缩。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该过程出现异常,其发病机理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物质 a 作为抗原能激活 B 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为效应 B 细胞B.抗 a 抗体与物质 a 的结合物不能被巨噬细胞清除C.物质 a 引发的上述免疫过程属

    17、于体液免疫D.患者体内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 AChR 特异性结合减少答案 B解析 物质 a 能刺激机体产生抗 a 抗体,说明物质 a 作为抗原能激活 B 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为效应 B 细胞,故 A 选项正确;抗 a 抗体与物质 a 的结合物可被巨噬细胞清除,故 B 选项错误;物质 a 能刺激机体产生抗 a 抗体,只有体液免疫过程能产生抗体,说明物质 a 引发的上述免疫过程属于体液免疫,故 C 选项正确;抗 a 抗体能与乙酰胆碱竞争乙酰胆碱受体(AChR),从而导致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 AChR 特异性结合减少,故 D 选项正确。816.(2018宁波九校高二联考)Graves 氏病发病原因如图所

    18、示,是由患者所产生的某种抗体与 Y 激素受体结合,使甲状腺细胞持续激发,产生高水平 X 激素所致。研究发现寡核苷酸UDP 能够减弱 Graves 氏病症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X 激素是甲状腺激素,Y 激素是促甲状腺激素B.抗体与 Y 激素受体结合后,能起到与 Y 激素相似的功能C.患者血液中 Y 激素的含量显著高于正常水平D.UDP 能减弱 Graves 病症状可能与 UDP 抑制效应 B 细胞分泌该种抗体有关答案 C解析 根据图示可知,激素 Y 是垂体分泌作用于甲状腺上的激素,故是促甲状腺激素,激素X 是甲状腺分泌的激素,因此是甲状腺激素,A 项正确;从题干的信息可知,若缓解 Graves病,可以阻止与 Y 激素受体结合的抗体的数量,因此推测 UDP 减弱 Graves 病症状的机理是抑制效应 B 细胞分泌该种抗体,B、D 项正确;Graves 病患者的甲状腺激素的含量较多,通过反馈作用,Y 激素含量低于正常水平,C 项错误。


    注意事项

    本文((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加试选择题对点特训6免疫及其应用.doc)为本站会员(cleanass30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