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30分加试小卷练1(含解析).doc

    • 资源ID:1195883       资源大小:732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30分加试小卷练1(含解析).doc

    1、130 分加试小卷练(一)1.(2018 浙江萧山中学高二期中)(1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下图为外高加索部分地区,巴库被称之为“风火之都”。除了常年大风天气之外,城市郊区某地裂缝中常年燃着地火,17 世纪当地人在其上盖了火神庙。材料二 亚美尼亚白兰地酒生产历史悠久,但 20 世纪 90 年代品质一度下降。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亚美尼亚政府引入了法国投资者,并制定了亚美尼亚白兰地生产标准:只能利用本国产优质葡萄酿造,在本国灌装。后本国企业优化生产配方并扩大生产线,重新对品牌进行了包装。21 世纪初白兰地重新成为该国重要的出口产品。材料三 建成于 20 世纪 50 年代的明

    2、盖恰乌尔水库是阿塞拜疆下游平原重要的灌溉水源,20 世纪80 年代库区山体发生过两次重大的滑坡事故。(1)根据材料和相关地理知识,说明巴库“风火之都”的称呼的由来。(4 分)(2)根据材料说明 20 世纪 90 年代后亚美尼亚白兰地生产的区位条件的变化。(5 分)(3)分析明盖恰乌尔水库库区在 20 世纪 80 年代发生滑坡事故的原因。(3 分)(4)在下图中画出第比利斯(41.5N)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图。(3 分)答案 (1)巴库盛行风为偏北(西北)风和南风;城市所在半岛地势平坦,三面环海,风速削弱小;周围天然气资源丰富,(天然气)通过地裂缝泄漏并自燃,常年不灭。(2)生产资金增加;市场

    3、扩大;原料品质提高,产品质量提高(质量统一);生产规模扩大;品牌效应增强。(3)当地处于板块消亡边界附近,断裂地震多发,岩石破碎;水库处于两列山脉之间,边缘坡度大;河流季节变化大,水库水位升降明显,易引发滑坡。(4)如下图所示:3 月 21 日为 48.5;6 月 22 日为 72;12 月 22 日为 25。2解析 第(1)题,巴库“风火之都”称呼的由来与巴库的大气环流、地形地质条件密不可分。巴库盛行风为偏北风和南风;城市所在半岛地势平坦,三面环海,风速被削弱小;巴库周围天然气资源丰富,地裂缝中的天然气常年自燃。第(2)题,根据材料,20 世纪 90 年代后,亚美尼亚政府干预生产,引进投资、

    4、改进设施、制定生产标准等,使得亚美尼亚白兰地生产资金增加,市场扩大;原料品质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规模扩大;品牌效应增强。第(3)题,盖恰乌尔水库库区在 20 世纪 80 年代发生滑坡事故与库区的地质构造、地形、气候等都有关系。该水库位于板块消亡边界附近,断裂地震多发,岩石破碎;水库处于两列山脉之间,边缘坡度大;河流季节变化大,水库水位升降明显,易引发滑坡。第(4)题,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 H=90-(所求地纬度与直射点纬度的差值)(同减异加,同一半球为减,异半球为加)求取春秋分、冬夏至的值,描点绘制即可。2.(2018 浙江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第二次联考)(1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

    5、各题。材料一 河南黄泛平原风沙区主要集中于黄河故道周边地带。该风沙区经过多年综合治理,已从“春种一壶籽,秋收一瓢粮”变成了如今“沙地河道花果飘香,平川农田粮丰林茂”。材料二 河南信阳地势南高北低,西部和南部为桐柏山、大别山;中部是丘陵岗地,此区梯田层层,河渠纵横,塘堰密布,水田如网;北部是平原和洼地。信阳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少数积雪特别深厚的区域之一,最大积雪达 45 厘米,降雪日数在 20 天以上。“信阳毛尖”(茶叶)享誉中国,茶树生长喜酸怕碱,喜阴怕晒,喜暖怕寒,喜湿怕涝。材料三 图 1 为河南省黄泛平原风沙区分布图,图 2 和图 3 分别为 A 地和信阳市的气候资料统计图。图 13图 2图

    6、3(1)分析信阳积雪日数多的原因。(3 分)(2)从气候角度分析“信阳毛尖”生产的有利区位条件。(4 分)(3)说明黄泛平原的气候特征与该地风沙区面积广的关联性。(4 分)(4)试从地理角度解释黄泛平原风沙区形成了“林木繁茂灾害减少粮食丰产环境优美”良性循环的原因。(4 分)答案 (1)大部分地区位于淮河以南,冷空气南下经过的水域面积广,带来较多水汽;南下冷空气遇山地阻挡,停留时间长,降雪量大;靠近内陆,冬季与同纬度的东部地区相比气温更低。(2)降水量大,气候湿润,湿度大;日照时间短,光照较少;气候湿润,夏季高温多雨,土壤呈酸性;纬度较低,冬季气温较高,利于茶树安全过冬;年均温较低,有利于氨基

    7、酸、咖啡碱等含氮化合物的合成与积累。(任答四点即可)(3)夏季暴雨,历史时期易引发黄河泛滥改道,淤积的泥沙多,提供沙质沉积物;冬春季节降水少,气候干旱,多大风;冬季气温低,复种指数低,植被覆盖率低,地表裸露时间长;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加剧,土壤干燥,易起沙,导致风沙区面积广。(4)植树造林,降低风速,减少自然灾害;保持水土,提高土壤肥力;调节气候,增加大气湿度和降水等,保障粮食生产;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植被覆盖率增加,改善生态环境,美化环境。(任答四点即可)解析 第(1)题,信阳积雪日数多与其降雪量大,气温低、融雪量少有关。信阳大部分地区位于淮河以南,冷空气南下时挟带的水汽

    8、较多,受地形阻挡,降雪量大;靠近内陆,冬季与同纬度的东部地区相比气温更低。第(2)题,根据材料,茶树生长喜酸怕碱,喜阴怕晒,喜暖怕寒,喜湿怕涝,因此“信阳毛尖”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应从气温、降水、光照、水热组合等方面分析。该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大,湿度大;由于降水多,晴天少,日照时间短,光照较少;该地纬度低,冬季气温较高,利于茶树安全过冬;气候湿润,夏季高温多雨,土壤呈酸性;年均温较低,有利于形成优质茶叶品质。第(3)题,黄泛平原的气候特征与该地风沙区面积广的关联性可从该地气候促进淤沙的形成、扩大风沙面积方面分析。黄泛平原冬春季节降水少,气候干旱,多大风;冬季气温低,复种指数低,植被覆盖率低,地表裸露时间长;夏季多暴雨,历史上黄河多次改道带来的淤泥,提供了沙质沉积物;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加剧,土壤干燥,易起沙,导致风沙区面积广。第(4)题,黄泛平原风沙区通过植树造林,降低了风速,减少了自然灾害;植被具有水土保持功能,提高了土壤肥力;植被可以调节气候,增加大气湿度和降水等,保障粮食生产;通过林木种植,增加植被覆盖率,优化了农业生产结构,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多样农业,既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也美化了环境。


    注意事项

    本文((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30分加试小卷练1(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registerpick11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