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浙江选考Ⅰ)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考点强化练31中外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科学家.docx

    • 资源ID:1195729       资源大小:77.88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浙江选考Ⅰ)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考点强化练31中外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科学家.docx

    1、1考点强化练 31 中外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科学家一、选择题1.19 世纪初期的欧洲出现了一种“批判主义”,深刻地揭露和批判当时的社会现实,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则进行了“批判的批判”。其表现为( )A.领导欧洲三大工人运动B.发表导言C.创立科学共产主义理论D.撰写共产党宣言1872 年版序言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三大工人运动的领导者并非马克思、恩格斯,故 A项错误;马克思发表导言标志马克思由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故B 项错误;针对 19 世纪社会的批判主义,马克思、恩格斯进行理性批判,形成理论化成果科学共产主义理论,故 C 项正确;1872

    2、年共产党宣言的序言是根据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生新变化而重新撰写的,故 D 项错误。2.(2018浙江嘉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毛泽东在延安会见美国记者斯诺时说:“因此我们拥护议会形式的代议制政府、抗日救国政府、保护和支持一切人民爱国团体的政府。如果成立了这样的一个共和国,中国的各苏区就成为其中的一部分。”这表明中共 ( )A.打算学习美国民主政治模式B.欲与国民党开展第二次合作C.准备与国民党协商和平建国D.找到适合中国国情革命道路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走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道路,与材料中“毛泽东在延安”不符,故 A 项错误;中日民族矛盾取代阶级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与材料中“

    3、毛泽东在延安”“抗日救国政府”相符,故 B 项正确;和平建国与材料中“抗日救国”不符,故 C 项错误;适合中国国情革命道路是指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与材料中“议会形式的代议制政府、抗日救国政府”不符,故 D 项错误。3.“天陨巨人辞宇去,龙族十亿动真情谁扭乾坤振华夏,冢祭三叩谢邓公。”下列有关该人物的历史活动依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主持制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提出检验改革开放事业的“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 第一次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发表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A. B.C. D.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4、。依据材料关键词“邓公”可得出与邓小平有关,从 1980 年 3 月到 1981 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期间,邓小平主持制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92 年邓小平提出检验改革开放事业的“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1988 年第一次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1980 年邓小平发表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正确的排列顺序是,C 项符合题意。4.“在小农国家内实现本阶级专政的无产阶级,其正确政策是要用农民所必须的工业品去换粮食。只有这样的粮食政策才能巩固社会主义的基础。”为此,列宁领导布尔什维克党实行( )A.余粮收集制 B.国内贸易国有化C.固定粮食税 D.租让制

    5、和租借制答案: C解析: 根据材料中“用农民所必须的工业品去换粮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以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之一,故 C 项正确。A 项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不符合题意;B、D 两项是工业方面的政策,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A、B、D 三项。5.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以下毛泽东的著作和内容不相符合的是( )2著 作 内 容A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强调了进行农村革命的伟大意义B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探索并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C 新民主主义论 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系列重大问题D 论十大关系 提出了人民民主

    6、专政的理论答案: D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论十大关系的内容是讨论有关经济建设问题中关于正确处理十大关系的思想,而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是人民民主专政,故 D 项错误,符合题意。6.邓小平曾说:“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时间。”下列表述中不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B.提出“持久战”的方针,发动全民族抗战C.通过和平赎买方式改造资本主义经济D.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答案: D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重大失误,不能佐证材料的观点,故 D 项符合题意。7.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

    7、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下列对邓小平主要事迹的排序,正确的是( )主持制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推动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推动高等学校招生制度改革,恢复统一考试制度 支持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A. B.C. D.答案: 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是 1981 年制定的,深圳等经济特区设立于 1980 年;是 1977 年开始恢复;是 1978 年解放人们思想的一次大讨论,故正确顺序为,D 项正确。8.学者郑水年说:“苏联和东欧共产主义垮台使改革领导者尤其是邓小平认识到推进国内改革是何等该要和迫切。当许多人将共产主义的崩溃归之于西方的努力时,邓小平指出国内因素才是根本原因。”鉴于此,

    8、邓小平( )A.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B.决定把改革的重心转向国有企业C.科学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含义D.首次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答案: C解析: 根据材料“苏联和东欧共产主义垮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在此背景下,邓小平于 1992 年发表“南方谈话”,科学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含义,故 C 项正确。9.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对詹天佑和中国铁路史做了研究。其中,步骤比较合理、论证比较严谨的是( )第一步 第二步甲 阅读詹天佑评传,了解詹天佑与中国铁路建设的历史 得出詹天佑一面支持保路运动,一面推动铁路建设的结论乙 参观中国

    9、铁路博物馆,了解中国铁路发展史 得出“唐胥铁路变成马车铁道是中国铁路建设技术落后造成的”观点丙 参观京张铁路八达岭隧道,观察“人”字形路线,体会技术难题的突破 得出“詹天佑是中国铁路之父”的结论丁 查阅詹天佑要求收回中国在中东路的驻兵权与管理权的言论 得出“詹天佑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中国铁路事业”的结论3A.甲 B.乙C.丙 D.丁答案: A解析: 通过阅读詹天佑评传,了解其与中国铁路建设的历史,可以得知詹天佑支持保路运动并推动铁路建设的结论,A 项正确;唐胥铁路变成“马车铁道”,反映了顽固派思想保守的特点,而不是铁路建设技术落后的问题,故排除 B 项;仅仅依靠“人”字形路线,并不能得出詹天佑

    10、是“中国铁路之父”的结论,存在论证力度不足的问题,排除 C 项;仅仅凭借詹天佑要求收回中国在中东路的驻兵权与管理权的言论,并不能推出詹天佑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中国铁路事业,排除 D 项。10.1911 年 5 月,川汉铁路总工程师詹天佑致信副手颜德庆说:“邮传部正在收回所有的铁路干线。是善是恶,终将有报。”6 月,又写道:“四川铁路的未来,可以肯定的是,美国人将予接管,我想我们必须另谋他职了。”这表明詹天佑( )A.支持通过革命方式争夺路权B.关注中国铁路权益的得失C.希望借助外国势力来压制清廷D.担心路权变动会造成社会动荡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依据材料“邮传部正在收回所

    11、有的铁路干线。是善是恶,终将有报”说明詹天佑对清政府铁路收归国有感到愤恨,但“四川铁路的未来,可以肯定的是,美国人将予接管,我想我们必须另谋他职了”并未体现他主张通过革命方式争夺路权,故 A 项错误;詹天佑对清政府铁路收归国有政策感到愤恨,认识到美国将接管四川铁路,说明他关注中国铁路权益的得失,故 B 项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詹天佑希望借助外国势力来压制清廷,故 C 项错误;材料并没有体现其担心路权变动造成社会动荡,故 D 项错误。11.观察下图,据图可以得出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 )A.生活实践经验的总结B.实用性技术应用性强C.科学观察、实验的研究方法D.重视经验综合,轻视理论

    12、研究答案: C解析: 根据图片信息“做过实验”“观察苹果落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C 项正确。12.(2018浙江杭州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计算表明,GPS 卫星搭载原子钟每天比赤道上用户的钟快38s(微秒),也就是说,如果不进行修正而直接采用 G 钟的读数,用户终端上的结果每天都就会累积11.4km 的误差。可以解释“出现 G 钟时间比赤道时间快”这一现象的科学理论是( )A.惯性定律 B.加速度定律C.万有引力定律 D.相对论答案: D解析: 本题考查 20 世纪的科学伟人爱因斯坦。依据材料“GPS 卫星搭载原子钟每天比赤道上用户的钟快 38s(微秒)”,可得出时间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

    13、化,这符合相对论认为时间、空间具有相对性的原理,故 D 项正确。A、B、C 三项属于牛顿的经典力学的内容,而牛顿强调绝对的时空观,故排除。二、非选择题13.为了寻找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4材料一 中国的问题完全用西方的方法来办,必然要遭到传统的巨大阻抗;而完全用传统的方法来办,那已落后于时代。毛泽东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他用西方文化(主要是马克思主义)来改造传统,用改造了的传统来反对传统以及新的敌人。他率领一批旧时代的人农民,取得了新时代的胜利。摘编自茅海建也谈近代湖湘文化材料二 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就是恢复毛泽东同志的那些正确的东西嘛,就是

    14、准确地、完整地学习和运用毛泽东思想嘛。基本点还是那些。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邓小平起草就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问题的谈话节选(1)说明材料一中“用改造了的传统来反对传统以及新的敌人”所代表的革命道路。1956 年,毛泽东在新中国建设道路上继续“改造传统”,发表论十大关系,请简述其国内背景。(2)列举“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邓小平“把他(毛泽东)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的三个史实。参考答案: (1)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背景:1956 年,三大改造完成(

    15、或完成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中国人民开始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答出 2 点即可)(2)史实:1977 年起,高等学校招生制度改革,恢复统一考试(或 1977 年恢复高考制度);1978 年,全国上下展开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平反“文化大革命”中的一系列冤假错案;1978 年,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实际上成为随后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答出 3 点即可)解析: 本题考查新中国的缔造者、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第(1)问第一小问道路,根据材料一“用改造了的传统来反对传统以及新的敌人”“率

    16、领一批旧时代的人农民,取得了新时代的胜利”,结合所学,该道路为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第二小问背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 年毛泽东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所以,当时政治上,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经济上,三大改造即将完成;并开始着手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2)问根据材料二“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结合所学,可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进行作答。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我们实际上从农民手里拿来了全部余粮,甚至有时不仅是余粮,而是农民的一部分必需的粮食,我们拿来这些粮食,为的是供给军队和养活工人我们当时不这么做就不能在一个经济遭到破坏的小农国家里战胜地主和资本家它是一种

    17、临时的办法。摘编自列宁论粮食税材料二 粮食税是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正常的社会主义产品交换的过渡方法:实行粮食税,发展农业和工业间的流转,发展小工业。流转就是贸易自由摘编自列宁论粮食税(1)材料一中,列宁所指的是什么政策?列宁实施这一政策的原因是什么?(2)材料二中表明布尔什维克党的农业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 (1)指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原因是为了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因为残酷的战争环境,经济遭到破坏,物资极度缺乏,迫使苏维埃政府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采取果断措施,将全国转入战争轨道。其中,最主要的是经济领域实行的一系列非常措施,统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表明苏俄开始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过渡,即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作用:它受到广大农民和工人的欢迎,国家的工农业生产逐渐恢复到战前水平,苏维埃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


    注意事项

    本文((浙江选考Ⅰ)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考点强化练31中外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科学家.docx)为本站会员(visitstep34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