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浙江选考Ⅰ)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仿真预测卷3.docx

    • 资源ID:1195700       资源大小:166.55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浙江选考Ⅰ)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仿真预测卷3.docx

    1、1仿真预测卷(三)第卷 选择题(共 6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20189 浙江宁波高三“十校联考”)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下列选项中能体现对西周制度概括的是( )A.分封制度,天下归帝 B.宗法制度,天下归嫡C.井田制度,天下归私 D.礼乐制度,天下归贤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根据材料“西周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政治上实行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故 B 项正确;皇帝制度开始于秦朝,故 A 项错误;井田制是中

    2、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故 C 项错误;西周制度中按照血缘关系来分配政治权力,而不是贤能,故 D 项错误。2.(20188 浙江桐乡选考科目教学测试)战国时期某思想家论述道:“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该论述反映了( )A.孔子力图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B.老子向往小国寡民、轻徭薄赋C.孟子劝导王者重民爱民、施行仁政D.韩非主张加强集权、奖励耕战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儒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根据材料“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修其孝悌忠信”等信息可知,这是儒家

    3、代表人物孟子的仁政思想,孟子劝诫君王施行仁政,轻徭薄赋,慎用刑法,用孝悌忠信教化百姓,故 C 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礼乐文明”的信息,而是强调孟子的仁政思想,故 A 项错误;老子主张小国寡民,无为而治,与材料的仁政思想不符,故 B 项错误;韩非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与材料的仁政思想不符,故 D 项错误。3.(20188 浙江金丽衢十二校高三第一次联考)战国策载,秦赵临战,平原君赵胜劝诫赵王“秦以牛田不可与战”。材料反映了( )A.铁犁牛耕发端于秦国 B.牛耕在战国时期普遍使用C.赵国推崇墨家非攻理念 D.先进生产力促进国力强盛答案: D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农

    4、业主要耕作方式的演变。材料“秦以牛田”只是说明秦国使用牛耕而不是发端于秦国,故 A 项错误;材料“秦以牛田不可与战”表明秦国使用牛耕使其国力高于他国,由此说明使用牛耕并不普遍,故 B 项错误;材料“不可与战”表明不战的原因是不能胜利而不是墨家理念,故 C 项错误;材料“秦以牛田不可与战”说明使用牛耕的秦国国力强盛,故 D 项正确。4.(201811 浙江选考,5)独具时代特色的历史信息在风云流转的时空中,是社会发展的一个个指示性坐标。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周、秦、唐、元)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微子受封”、“妇功”、“市井”、“司南” 政事堂、越窑、夜市、“士大夫画” “腹里”、木活字、北曲

    5、、“赵体” 象郡、“直道”、灵渠、小篆A. B. C. D.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分封制、古代中国丝织业、秦的统一、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唐代三省六部制等。依据题干信息“微子受封”、“妇功”、“市井”、“司南”并结合所学可知上述历史信息与周有关;政事堂、越窑、夜市、“士大夫画”与唐朝有关,“腹里”、木活字、北曲、“赵体”与元朝有关;象郡、“直道”、灵渠、小篆与秦朝有关,故 B 项正确。25.苏轼在文学和艺术领域都有着极高的造诣。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苏轼作诗善于借鉴和吸收民歌和神话,故雄奇豪放、瑰丽绚烂B.苏轼打破诗与词的界限,使词从“樽前”“月下”走向社会人生C.苏轼以行书名世,与

    6、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北宋四大家”D.苏轼“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诗句反映了传统文人画的特点答案: A解析: 据所学知识可知,在词的发展史上,苏轼是一位有巨大贡献的人物,他打破了诗与词的界限,使词从“樽前”“月下”走向社会人生;他以行书名世,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北宋四大家”;他的“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诗句反映了传统文人画的特点,故 B、C、D 三项正确,与题目要求不符,均排除。李白的诗风狂放炽烈,想象丰富,言语率真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雄奇豪放、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之后中国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故A 项说法有误,符合题目要求。6.(20

    7、189 浙江嘉兴基础测试)在评述某史事的历史影响时,有人说“这是天朝体系崩溃的开始”,有人说“这是中国融入世界体系的开始”。该史实是(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 A解析: 本题考查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危害。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打开国门,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同时盲目自大的天朝上国的观念被打破。故 A 项正确。洋务运动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的,故 B 项错误;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这是中国融入世界体系的开始”不符,故 C、D 两项错误。7.中共一大党纲明确提出要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无产阶级专政,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

    8、,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最终目标。这表明当时中国共产党主张实施( )A.社会主义革命 B.土地革命C.新民主主义革命 D.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答案: A解析: 据材料“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中共一大提出的目标,故 A 项正确;土地革命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的革命,与材料无关,故 B 项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都是反帝反封建,不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故 C、D 两项错误。故选 A 项。8.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刘鸿生曾回忆说:“真正使我第一个企业成功的主要原因,是那时的爱国运动推动了这个企业的发展。”材料中的

    9、“那时”与下图的历史阶段最可能吻合的是(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示意简图A. B. C. D.答案: C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爱国运动”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1915 年为反对日本“二十一条”,中国人民掀起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反帝爱国运动是民族工业得以发展的原因之一,观察图片时间段,可得出 C 项正确。其他三项所在时间段均与题意无关,故排除。9.李泽厚在论述近代某思想家时说:“与康有为有所不同表现在(其)愤怒呼号中的,是对革命的想望和民主的渴求,这也正是改良派左翼激进派的特色所在。”这位近代思想家是( )A.梁启超 B.严复 C.谭嗣同 D.陈独秀3答案: C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谭嗣同强

    10、烈批判君主专制,反对纲常名教,倡导男女平等,是众多维新代表中非常激进的代表,与材料“对革命的想望和民主的渴求”“改良派左翼激进派”相符,故 C 项正确。10.近代的天津孟氏家庙,中式四合院布局,是以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为主的砖木结构建筑,但沿街立面采用了意大利风格的方壁柱,阳台也采用了西式的铁花栏杆。这体现了( )A.中西合璧成为普遍风尚B.“中体西用”的时代潮流C.中西文明的交流与碰撞D.传统文化失去了活力答案: C解析: 材料反映的孟氏家庙是个例,不能用“普遍”来表述,故 A 项错误;“中体西用”是把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与西方的坚船利炮、生产技术相结合的思想,与材料内容不符,故 B 项错误;

    11、根据材料“近代中式四合院布局但沿街立面采用了意大利风格的方壁柱”,可知近代以来,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一些中式建筑也融入了西方的元素,故 C 项正确;材料反映了孟氏家庙的中式建筑借鉴了西方的一些建筑元素,故 D 项错误。11.(20188 桐乡选考科目教学测试)1949 年 9 月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因为它 ( )A.规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B.确立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C.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D.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任务答案: A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949 年 9 月 29日,中国人民政

    12、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并且通过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了新中国为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故 A 项正确。1954 年 9 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投票表决的方式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和政府组织原则,故 B、C 两项与材料不符,排除。1997 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D 项错误。12.(2018浙江温州 8 月选考适应性测试)“作为新中国一项重要的外交原则,它生动反映了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并赋予这些宗旨和原则以可见、可行、可依循的内涵既代表了亚洲国家对国际关系的新

    13、期待,也体现了各国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的国际法治精神。”这一原则的核心是( )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C.不结盟 D.独立自主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题干中“亚洲国家对国际关系的新期待,也体现了各国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的国际法治精神”体现是对世界各国都有指导作用,符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 B 项正确。13.2004 年,越南杂交稻所用稻种 80%以上从中国进口,由于大面积大幅度增产,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稻米出口国。同年,美国采用中国杂交稻技术种植的面积为 80 万亩,杂交稻比本国良种增产 20%以上。这反映出( )A.中国主导了一些国家的粮食生产B.发展中国家粮食生

    14、产技术赶超发达国家 C.世界粮食消费结构发生显著变化D.中国努力为全球化问题的解决贡献力量答案: D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3 年,农业科学家袁隆平成功培育出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籼型杂交水稻,为中国和世界的粮食增产做出了重大贡献,故 D 项正确。A、B、C 三项与题干不符,故排除。414.有学者认为,服装是身体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历史与时代精神。政治制约着服装的发展,服装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政治的发展。上述材料可以佐证( )中山装出现、旗袍改良 废止缠足成为社会风气 干部服、列宁装一度流行 喇叭裤、踩脚裤在女性中盛行起来A. B. C. D.答案: A解析: 题干“政治

    15、制约着服装的发展,服装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政治的发展”反映的是服装的变化与政治有一定联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正确。反映的不是服装变化,和政治没有关系。故选 A 项。15.梭伦改革后,雅典第一、第二等级公民可任高级官职,第三等级可任低级官职。公职人员必须接受全体公民的监督。上述举措 ( )A.消除了贵族对政治的影响B.实践了轮流坐庄的直接民主原则C.促进了城邦政治局势的稳定D.体现了司法与行政机构的互相牵制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梭伦改革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根据材料“雅典第一、第二等级公民可任高级官职,第三等级可任低级官职。公职人员必须接受全体公民的监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梭伦改革按收入多少把

    16、雅典公民分为四个等级,打破了贵族垄断一切大权的局面,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故C 项正确。16.下面是北美洲伊斯帕尼奥拉岛(即海地岛)1493 年和 1570 年人口变化图。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殖民者残酷的奴役剥削 传染性疾病的肆虐 大批土著被贩卖到欧洲 工业生产污染严重A. B. C. D.答案: A解析: 依据题干“1493 年和 1570 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海地岛尚未有工业生产,故错误。贩卖奴隶是从非洲贩卖到美洲,故表述不当。依据题干材料和图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正确。故选 A 项。17.“怎样找到某种形式的结合,使这种结合能够动用全部成员的集体力量来保护其结合者的人

    17、身和利益;而且在这种结合下,每个人在和别人结合的时候并不是使自己服从于其他的人,而是仅仅服从于他自己”卢梭认为“结合”的最好形式是( )A.建立集权统治B.实施直接民主 C.实行三权分立D.订立社会契约答案: D解析: 根据材料“找到某种形式的结合”“能够动用全部成员的集体力量来保护其结合者的人身和利益”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卢梭认为“结合”的最好形式是订立社会契约。D 项表述符合题意,故选 D 项。18.(20189 浙江宁波高三“十校联考”)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写道:“美国不仅是一个共和国,而且是一个联邦。但是在美国,国家权威在某些方面甚至比当时欧洲一些君主专制大国还要集权。”作者意

    18、在说明( )A.美国民主共和制度名存实亡5B.美国政治制度存在巨大缺陷C.美国有效地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D.美国与欧洲君主国家都有专制答案: C解析: 根据材料“国家权威在某些方面甚至比当时欧洲一些君主专制大国还要集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中央政府更有权威,立法权更集中,故 C 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实行的是总统共和制政体,故 A、D 两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美国联邦制的不断发展,故 B 项错误。19.观察 19 世纪欧洲经济贸易协议进程表。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1824 年 英普条约规定两国船只在彼此港口所征关税平等拿破仑三世时期 法国奉行自由贸易原则,废除关税保

    19、护政策1852 年 英国议会发表原则声明,称自由贸易是英国的国策1860 年 法国与英国消除了两国的贸易壁垒 法国与比利时、德国等欧洲国家签订自由贸易条约A.欧洲各国通过这些贸易协议完成资本原始积累B.由于大部分欧洲国家加入,世界市场粗具规模C.工业革命使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成为西方的附庸D.资本主义国家遵循自由主义原则使世界市场逐渐成熟答案: D解析: 根据 19 世纪欧洲经济贸易协议进程表中各国或实施关税平等,或废除关税保护,或实行自由贸易,或消除贸易壁垒,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资本主义国家遵循自由主义原则,逐渐确立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它标志着世界市场逐渐成熟,故 D 项正确。A 项无法

    20、体现,B 项是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的结果,C 项与进程表无关,故选 D 项。20.“1837 年伦敦工人协会把一份要求普选权的请愿书呈送议会从此拉开了争取工人选举权的序幕。”上述材料反映的应是( )A.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B.里昂工人起义C.宪章运动 D.十月革命答案: C解析: 由“1837 年”“伦敦工人协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判断材料反映的是英国的宪章运动,故 C项正确。A 项是德意志的工人运动,B 项是法国的工人运动,D 项是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均与题意不符,故选 C 项。21.美国科幻片星际穿越讲述了一位宇航员为了年幼的女儿到太空去寻找适合人类居住的新行星的故事。在航行中他发现飞船上

    21、的一个小时相当于地球上的七年。他必须在与亲人重逢以及拯救人类未来之间做出抉择。这个故事构架基于的科学原理是 ( )A.牛顿运动三定律 B.万有引力定律C.狭义相对论 D.广义相对论答案: C解析: 通过材料中“飞船上的一个小时相当于地球上的七年”和所学知识可知,它表明的是时间和空间随着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其科学原理就是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故 C 项正确。22.1929 年 10 月 24 日,美国华尔街证券交易所出现抛售股票的狂潮,收盘时转手的股票达到 1 300万股,创历史最高记录。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了。其对世界的影响不包括( )A.资本主义各国大打关税战

    22、、市场战B.法西斯国家加强了对殖民地的侵略C.工人大批失业、劳资矛盾不断激化D.战争的阴云笼罩着整个世界答案: B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9 1933 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加剧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社会矛盾,故 C 项说法正确,不符题意;为争夺市场,资本主义各国之间大打关税战、市场战,使原有的6经济秩序崩溃,各种矛盾的交织使战争的阴云笼罩整个世界,故 A、D 两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法西斯国家因市场狭小,受经济危机打击沉重,故对外侵略扩张是为了重新瓜分世界,B 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23.1942 年 1011 月,第二次世界大战进行了一次重大战役,盟军在该战役中的获胜(

    23、 )A.成为北非战场的转折点B.成为苏德战场的转折点C.使法西斯德国的侵略计划第一次未得逞D.导致法西斯德国“闪电战”的破产答案: A解析: 从时间上可以判断此战役为北非战场的阿拉曼战役,阿拉曼战役是北非战场的转折点,故 A 项正确;B 项指的是斯大林格勒战役,故错误;使法西斯德国的侵略计划第一次未得逞的是不列颠之战,故 C 项错误;导致法西斯德国“闪电战”破产的是莫斯科战役,故 D 项错误。24.(20189 浙江名校协作体高三联考)华沙条约第四条规定:“如果在欧洲发生了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对一个或几个缔约国的进攻,每一缔约国应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五十一条行使单独或集体自卫的权利,个别地或通过同其

    24、他缔约国的协议,以一切它认为必要的方式,包括使用武装部队,立即对遭受这种进攻的某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给予援助。”据此分析,华约的成立( )A.造成德国分裂B.推动第三世界崛起C.加剧冷战程度D.加强世界多极化趋势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依据材料华约的成立主要针对北约威胁,这一组织的成立加剧了两大阵营的对峙,故 C 项正确。材料并没有涉及德国的分裂,故 A 项错误;材料突出两大阵营的对峙,没有涉及第三世界,故 B 项错误;材料与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无关,故 D 项错误。25.联邦德国第一任总理阿登纳,从 1949 年一直到 1963 年连续四届执政,形成一种“强人政治”和“独

    25、断专行”的作风。这一时期,他强力推进( )经济领域的大规模国有化改革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 欧洲煤钢联盟条约的签署 “统制经济体制”的建立A. B. C. D.答案: B解析: 结合题目中的时间段“1949 年一直到 1963 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联邦德国推行社会市场经济,强调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政府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以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故错误,正确。签署于 1951 年,符合题意,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模式,错误,故选B 项。26.(2019浙江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第一次联考)【加试题】 梁启超在中学历史研究法“史之改造”一章中说:“例如正史试以科学的眼光严密审查,

    26、则其中之误者伪者又不知凡几,吾侪今日对于此等史迹,殆有一大部分须为之重新估价,而不然者,则吾史乃立于虚幻的基础之上。”他强调的是( )A.以自然科学的方式研究历史B.要依照政治需要来选择历史C.利用正史记载重新估价史迹D.史家第一件道德莫过于真实答案: D解析: 本题考查史料研究。梁启超强调运用科学的眼光研究历史,其目的是让历史建立的真实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虚幻的基础之上”,故 D 项正确。材料突出运用科学方式审查历史而实现历史的真实,A 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材料没有涉及依照政治需要来选择历史,故 B 项错误;材料强调用科学的眼光重新评估正史,而不是利用正史记载重新估价史迹,故 C 项错误。

    27、27.【加试题】 下列反映出的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特征主要是 ( )1895 年 1913 年 增长 货物性质中国进口 1.7 亿 5.7 亿 3.3 倍 生活消费品占 85%,生产资料占 15%7中国出口 0.28 亿 1.66 亿 8 倍 农产品、手工业品占 96%,工业品占 4%A.中国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B.中国民族工业两次发展都是外向型的C.中国民族工业的先天不足,后天畸形D.中国民族工业受到内外反动势力压制答案: A解析: 从表格的数据分析,中国进出口在 1895 年与 1913 年出现快速增长的趋势,且大部分进口货物属于生活消费品,大部分出口货物属于农产品、手工业品。由此可

    28、判断出,帝国主义掠夺中国,把中国作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并非真心让中国实现近代化。故选 A 项。28.(20189 月浙江宁波高三“十校联考”)【加试题】 近年来,美国迪士尼的疯狂动物城奇幻森林等电脑动画电影给中国观众带来一场场视觉盛宴,体现了信息技术与电影艺术结合的非凡效果。以下有关信息技术和电影艺术发展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影艺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都诞生于美国B.电脑动画发展证明,人工智能可部分取代人类的创作劳动C.美国喜剧大师卓别林的影片擅长以幽默的语言打动观众D.电影艺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相结合产生了互联网技术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影视艺术的诞生与发展历程。根据所学知识

    29、可知,电影艺术诞生于法国,故 A 项错误;电脑动画发展证明,人工智能可部分取代人类的创作劳动,故 B 项正确;卓别林是英国喜剧大师,擅长用表情和动作打动观众,故 C 项错误;电子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相结合产生了互联网技术,故 D 项错误。29.【加试题】 国际联盟的宗旨是制止战争、制止侵略,而事实上这一宗旨却成为空谈。从机制方面来看,主要是因为( )A.形成决议需“全体一致”B.国联行政院的权力过大C.吸收德国等战败国加入D.把苏俄排除在国联之外答案: A解析: 根据“事实上这一宗旨却成为空谈”“从机制方面来看”可知,形成决议需“全体一致”,实际上使国联失去了制止战争和侵略的可能性,故 A 项正确

    30、;国联缺乏执行决议的强制力,故 B 项错误; C 项不属于“机制方面”的原因,故排除;D 项不属于“机制方面”的原因,故错误。30.【加试题】 右图是意大利的一处世界建筑文化遗产。下列对该遗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大教堂的大圆顶是古罗马以来欧洲最大的圆顶B.洗礼堂大门用青铜浮雕装饰,被称为“天堂之门”C.大教堂的建造标志着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诞生D.大教堂内悬挂拉斐尔设计的挂毯,与壁画交相辉映答案: D解析: 结合图示和所学知识可知,该遗产是佛罗伦萨大教堂,A、B、C 三项说法正确,D 项说法错误。故选 D 项。第卷 非选择题(共 40 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10

    31、 分,共 40 分)31.(20189 嘉兴基础测试)(10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市镇,亦称市集、墟、场,往往在多个村庄的中心地带。明正德年间松江府青浦县的朱家角“商贾凑聚,贸易花布,为今巨镇”。在江南地区,史载“鬻诸双林镇,为包头纱之用”。在 17 世8纪,仅荷兰东印度公司就运出景德镇等中国瓷器 1 600 万件。制瓷业的发展不仅带来巨额的利润,也带来了更多的自由雇工。摘编自林家豪明代工商业城镇的形成与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重点探讨江南地区的城镇发展材料二 朱棣重视阁臣个人素质,阁臣的进退完全取决于明成祖朱棣对他们能力的认同。后设立制敕房、诰敕房等机构,完善内阁制度。宣宗时,以票拟批

    32、答的方式处理政务,加强了内阁的权力。但由于权力制衡的需要,宣宗培植宦官势力,赋予司礼监太监批红权。摘编自田维佳明代内阁的发展演变与皇权的关系(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后期江南工商业市镇的特点。(4 分)(2)根据材料二,概述明代内阁的发展状况。综合材料一、材料二,指出明代后期社会变迁的新态势。(6 分)参考答案: (1)特点:处于多个村庄的中心地带;商品经济活跃;出现专业化市镇;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生联系;自由雇工增多。(4 分)(2)状况:内阁制度趋向完善;内阁权力扩大,但受司礼监牵制。态势:出现新的生产关系萌芽,君主专制日益强化。(6 分)解析: 本题考查“市”在历代的发展、古代中国的手工业

    33、经济、明朝内阁制度的建立。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往往在多个村庄的中心地带。在 17 世纪,仅荷兰东印度公司就运出景德镇等中国瓷器 1 600 万件。也带来了更多的自由雇工”,从工商业市镇的分布、类型、对外交流、市镇发展的内容、影响等角度概括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后设立制敕房、诰敕房等机构,完善内阁制度。加强了内阁的权力。赋予司礼监太监批红权”可得出内阁制度的发展及受到司礼监牵制。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自由雇工”等可得出在经济上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根据材料二内阁制度的演变可得出君主专制的强化。32.(10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在意大利,意大利人,尤其

    34、是商人们产生一种欲望,即除了财富上的满足之外,会去追求另一种满足,即精神上的满足意大利拥有古代罗马的一切,却唯独没有一样东西,那就是古罗马的文化没有它的雕塑、绘画、建筑、诗歌、哲学、戏剧等等!于是,人们开始追思古代的文化了,这样,就引发了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摘编自钱乘旦西方那一块土:钱承旦讲西方文化通论材料二 从历史上看,中国的文艺复兴曾有好几次。11 世纪的伟大改革运动,随后出现的强有力的新儒家的世俗哲学,逐渐压倒并最终取代中世纪宗教,宋代所有这些重要的发展变化,可称为第二次文艺复兴。最后,17 世纪对宋明理学的反叛,传统经学研究以语文学、历史学为进路,严格强调考证的重要性的新方法,在最近 3

    35、00 年来的产生和发展,这些可称作第四次文艺复兴。摘编自胡适中国的文艺复兴(1)根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首先兴起于意大利的有利条件,并概述“精神上的满足”的深刻内涵。(4 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胡适把“宋代所有这些重要的发展变化”称为中国“文艺复兴”的主要理由。写出“17 世纪对宋明理学的反叛”中的三位重要人物,并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共同观点。(6 分)参考答案: (1)条件:商品经济的发展,古罗马的文化传统。(2 分)内涵:追求世俗人生的乐趣,反对教会的禁欲主义。(2 分)(2)理由:理学是在先秦儒家学说基础上,融合了佛道教义而形成的新儒学。理学的出现,逐渐压倒佛教和道教,使儒家思想重新成

    36、为统治思想。(2 分)人物: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3 分)共同观点:批判君主专制。(1 分)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尤其是商人们产生一种欲望,即除了财富上的满足之外,会去追求另一种满足,即精神上的满足意大利拥有古代罗马的一切,却唯独没有一样东西,那就是古罗马的文化”得出答案。第二小问,依据所学知识得出答案。第(2)问依据材料“11 世纪的伟大改革运动,随后出现的强有力的新儒家的世俗哲学,逐渐压倒并最终取代中世纪宗教”得出理学是在先秦儒家学说基础上,融合了佛道教义而形成的新儒学。理学的出现,逐渐压倒佛教和道教,使儒家思想重新成为统治思想。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指明末清初的

    37、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他们的共同观点是批判君主专制。33.(10 分)【加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材料一 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飞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全唐诗材料二 秦始皇历来是一位充满争议的帝王。汉代贾谊评价:“秦王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李贽评价:“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掀翻一个世界。”唐大宗则说:“近代平一天下,拓定边方者,唯秦皇、汉武。始皇暴虐,至子而亡。”(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为巩固北部边

    38、防采取的措施,请简述“秦皇扫六合”的积极意义。(6 分)(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请您选择对秦始皇的其中一种评价简要说明(只列观点,不加阐述不得分)。(4 分)参考答案: (1)措施:前 215 年,派蒙恬北击匈奴,收回河套地区,修筑长城和直道,加强了北部边防。(2 分)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战乱局面,建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王朝,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4 分)(2)选择:焚书坑儒,摧残文化,实行暴政,大兴土木,徭役繁重,刑法严酷,滥施刑罚。(4 分)选择:完成了统一,结束了诸侯割据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建立了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在全国推行郡

    39、县制度;统一了货币、度量衡和文字,开创了幅员辽阔的秦帝国,促进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4 分)选择:完成了统一,结束了诸侯割据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开疆拓土,采取多种措施(如筑长城,修直道,设郡县等)以巩固边疆;实行暴政,激化了社会矛盾,最终促成农民大起义,导致秦短命而亡。(4 分)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联系所学知识,结合设问中“巩固北部边防采取的措施”,从抗击匈奴、修建长城等角度回答即可,第二小问从政治制度和国家统一角度进行回答即可。第(2)问选择,可以根据材料中的“禁文书而酷刑法”可见其评价着重于秦始皇的暴政。选择,依据“千古一帝”“李斯相之,天崩

    40、地坼,掀翻一个世界”可以看出切入点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联系所学知识,从中央集权制的积极性入手分析即可。选择,依据“近代平一天下,拓定边方者”可以看出切入点是“国家统一,建立多民族统一国家”,从“始皇暴虐”可以看出切入点是秦始皇的暴政。34.(20189 浙江宁波高三“十校联考”)(10 分)【加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目前全世界最伟大的木构件建筑宫殿群北京的紫禁城在十四年内(14061420 年)竣工。明朝初期只用了四年完成改建北京城、太庙的工程与总数 8 350 间房屋的十五个官邸。赵广超不只中国木建筑材料二 以速度而论,西方的大教堂工程实在缓慢得厉害。不过,我们当然要知道,

    41、紫禁城是一个散布在 72 万平方米的宫殿群,可以同时动员接近 30 万人,全部工程几乎都是同一时间分头并进;而圣彼得大教堂则是用了大部分时间来考虑如何支撑直径 42 米、高达 138 米的教堂穹顶。形式不同,材料不同,成就也就各有千秋。赵广超不只中国木建筑(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宫殿群中规模最大的宫殿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从屋顶形制和屋顶装饰来说明该殿的地位。(4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设计者如何解决支撑圣彼得大教堂穹顶的难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教堂的修建对 16 世纪的欧洲历史产生的影响。(6 分)参考答案: (1)太和殿。(2 分)屋顶:采用最尊贵的屋顶形式,

    42、四个檐角的琉璃小兽破例用了十个。(2 分)(2)解决难题:设计两个半圆形的壳形结构,再用辐条状的肋进行加固。(3 分)影响:(1)为修建大教堂,兜售赎罪券,引发了宗教改革。(1 分)(2)罗马取代佛罗伦萨成为文艺复兴的中心。(1 分)(3)推动文艺复兴运动发展,传播人文主义精神。(1 分)10解析: 本题考查故宫、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圣彼得大教堂的历史、宗教、建筑和艺术方面的成就。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北京的紫禁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宫殿群中规模最大的宫殿是太和殿;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和殿采用最尊贵的屋顶形式,四个檐角的琉璃小兽破例用了十个。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米开朗琪罗设计两个半圆形的壳形结构,再用辐条状的肋进行加固,从而解决了支撑圣彼得大教堂穹顶的难题。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以从推动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等方面来回答。


    注意事项

    本文((浙江选考Ⅰ)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仿真预测卷3.docx)为本站会员(eastlab11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