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浙江选考2)2019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训练20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与人生价值观新人教版必修4.doc

    • 资源ID:1195651       资源大小:103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浙江选考2)2019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训练20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与人生价值观新人教版必修4.doc

    1、1专题训练 20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与人生价值观1.任何社会意识都会有其社会存在的根源。( )答案 T2.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就能促进生产力发展。( )答案 F解析 上层建筑对生产力的作用,不仅要看它是否适合经济基础,还要看它是不是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否则就会阻碍生产力发展。3.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决定社会历史的性质。( )答案 F解析 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历史的性质和面貌。4.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是对等关系,贡献越多,索取越多。( )答案 F解析 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不是对等的关系,贡献始终是第一位的。5.正确 的价值观可消除人们的错误认识。( )答案 F解析 错误认识最终要靠社会存在的变化

    2、得以消除。6.2018 年 2 月 14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8 年春节团拜会上指出,中国的伟大发展成就是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的,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接力奋斗创造的。这段话蕴含的社会历史观道理是 (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我们党的群众观点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A. B. C. D.答案 D2解析 从社会历史观角度看,这段话体现了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符合题意;属于认识论,与设问的知识范围不符;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的群众

    3、路线,说法错误。7.改革开放至今,国务院进行了 7 次机构改革。尽管每一次改革的主题有所不同,但都促进了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使政府活动更加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政府机构进行改革是因为( )改革 是解决阶级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方式 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的发展 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改革能彻底解决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A. B. C. D.答案 B解析 政府机构进行改革是因为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的发展,符合题意;阶级斗争是解决阶级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方式,说法错误;说法错在“彻底”。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4、中包含了众多新的名词,“科学发展”和“和谐社会”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两个,这两个理论名词反映了党的执政理念已经由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向和谐发展转变。党的执政理念的变化说明了( )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B.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C.社会意识 是社会存在的反映D.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答案 D解析 党的执政理念的变化说明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D 项符合题意;其他选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9.2018 年 3 月 12 日,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根据该方案,改革后,国务院正部级机构减少 8 个,副部级机构减少 7

    5、个,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设置组成部门26 个。此次国务院机构改革的哲学依据是( )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A. B. C. D.答案 B解析 国务院精简机构,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其哲学依据是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符合题意;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具有双重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说法错误;政府机构改革属于上层建筑的调整,不属于生产关系的调整,与题意不符。10.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

    6、国,要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和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等。这说明建设美丽中国需要 ( )认清当前形势,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发挥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变革主力军的作用,不断更新发展理念 积极调整上层建筑,使之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避免以往发展理念的影响3A. B. C. D.答案 B解析 题意表明,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我们认清当前形势,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需要积极调整上层建筑,使之适合经济基础发展需要,正确;材料未涉及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排除;中“避免以往发展理念的影响”说法不妥。11.产品满意度是指消费者使用某项产品之后

    7、,心中产生的对这种产品的满足感,产品满意度以该商品的品质为基础;但现实生活中,商品品质的提高并不一定会提高产品满意度,这往往是因为消费者对该产品有着更高的期望。这说明(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促进作用 社会意识的变化独立于社会存在的变化A. B. C. D.答案 A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说法错误,因为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具有双重性质,只有先进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才有促进作用。说法错误,因为社会意识的独立性具有相对性,不能独立于社会存在。符合题意且说法正确。12.根据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情况,2017 年新通过

    8、的民法总则将诉讼时效从 2 年延长至 3 年,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年龄下限标准从十周岁调整为八周岁。这些调整有利于国家治理能力的进一步提高。材料表明( )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可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 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变化而不断调整 社会意识只有超前于社会存在才能引领社会发展 社会意识内容的变化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变化A. B.C. D.答案 D解析 以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必备知识考查调动知识判断分析问题能力,渗透科学精神和法治意识。根据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实施新的民法总则,表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故选。新通过的民法总则是对上层建筑的完善,适应了经济基础变化的

    9、要求,故选,舍去。正确的社会意识才能引领社会发展,排除。13.嘉兴南湖红船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我们要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以“首创、奋斗、奉献”为主要内涵的红船精神,新时代弘扬“红船精神”的价值在于 ( )为衡量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提供根本标尺 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智力支持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支柱 为人们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提供重要向导A. B. C. D.答案 D解析 不符合题意,“红船精神”并不是衡量党的先进性 与纯洁性的根本标尺,但是弘扬“红船精神”有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不符合题意,“红船精神”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精神动力,而

    10、非智力支持。“红船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弘扬“红船精4神”有利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支柱,同时“红船精神”作为正确的价值观,能为人们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提供重要向导,故符合题意。14.廖俊波时刻想着如何让老区人民尽快脱贫增收,用自己的“辛勤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对党忠诚、心系群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无愧于“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的称号。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是要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只有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要把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 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其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A. B. C. D.答案 C解析

    11、廖俊波时刻想着如何让老区人民尽快脱贫增收,用自己的“辛勤 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心系群众说明实现人生价值要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把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才能实现人生价值,故符合题意;错误,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是投身于社会实践;正确但不符合题意,题干并未涉及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15.黄旭华是中船重工 719 研究所名誉所长, 为国家核潜艇事业隐姓埋名、以身许国,曾经 30 年没回过老家,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研制核潜艇,为中国核潜艇事业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评为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这说明了( )评价一个人的价值主要看他的军事贡献 强调集体利益并不排

    12、斥个人的正当利益 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也是价值的享受者A. B. C. D.答案 D解析 表述本身错误。的表述在 题目中没有体现。题目中,黄旭华为国家核潜艇事业隐姓埋名、以身许国,为中国核潜艇事业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评为第六届全国 道德模范。这说明了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也是价值的享受者,故入选。16.好人用榜样的力量向我们说明了一个道理:只要不断审视自己,净化自己的心灵,追求美好,就能献出爱心,让整个社会变得更温暖、更和谐、更文明。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人生价值的实现取决于人们的价值选择 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

    13、发展离不开个人的付出 价值观对人的实践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个人价值的实现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A. B. C. D.答案 C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知识。说法错误,因为人生价值的实现受到价值观的影响,但是人的价值观对人生价值的实现并不是起到决定作用。说法正确,但是材料强调的是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而不是强调客观条件的重要性。说法符合题意 。17.“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袁枚的这首 20 字小诗苔启示我们要实现人生价值必须( )乐于奉献,能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 善于利用社会和他人提供的物质的条件 排除外界干扰,坚持正确的理想

    14、信念5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A. B. C. D.答案 D解析 苔的大意是苔虽然生活在阳光不能照到的地方,又那么渺小,悄然地开着,不引人注目,更无人喝彩。但是它仍然那么执着地开放,毫不自惭形秽,在逆境中有勇气实现自己的价值,充满自信,把自己最美的瞬间毫无保留地绽放给了这个世界。这启示我们要善于排除外界干扰,坚持正确的理想信念,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 。正确;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18.文能当北大学霸;艺能拿合唱冠军;武能维和打海盗。1994 年出生的宋玺已经算是海军陆战队退伍“老兵”,活出了别人可能一辈子都做不到的精彩。宋玺的事迹说明( )精彩的人生源于自己的个人独立奋

    15、斗 精彩的人生需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社会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A. B. C. D.答案 C解析 宋玺的事迹说明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要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精彩的人生需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符合题意;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是不科学的;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19.国家主席习近平在 2018 年新年贺词中指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要把蓝图变为现实,必须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这对青年人的启示是( )追求个性发展,青年人要放飞梦想,自我实现 素质成就人生,青年人要勤学善思,持之以恒 劳动创造价

    16、值,青年人要积极奋进,奉献社会 人生重在进取,青年人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A. B. C. D.答案 D解析 此题考查人生价值的实现的相关知识。“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启示我们要在劳动中创造价值,积极奋进,奉献社会,正确;“要把蓝图变为现实,必须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启示我们人生重在进取,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正确;的内容与材料信息不符。20.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讲述了人与美食背后的温情故事。为了更好地展现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节目摄制组足迹遍布全国 20 多个省、市、自治区,调研采访人物 300 多人在创作上,该纪录片共设共 8 集,主题分别是“器具”“宴席”“

    17、厨人” “小吃”等,节目内容深入百姓的日常生活,从群众视角出发,由百姓自己讲述属于自己的“美食故事”,赢得了社会的普遍关注。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相关知识,分析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创作和传播过程。答案 (1)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百姓的日常生活是舌尖上的中国创作素材的源泉,由百姓自己讲述属于自己的“美食故事”是人民群众直接创造的精神财富。(2)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文艺作品要从群众视角出发,讲述百姓故事,才能赢得社会的普遍关注。21.改革开放 40 年来,中国社会日益进步的同时,出现了某些人 的信仰迷失,理想信念动摇、诚信缺少等现象。“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6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深厚滋养,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困难的精神力量,能够引领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想意识,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导向作用”的知识,分析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何必要性。答案 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 有重要导向作用。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推动传统文化的深化和创新,促进中华民族进步与发展。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克服信仰缺失,树立理想信念,做出正确人生道路选择。


    注意事项

    本文((浙江选考2)2019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训练20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与人生价值观新人教版必修4.doc)为本站会员(terrorscript15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