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浙江专用)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人物史和文化遗产阶段检测三人物史和文化遗产检测.doc

    • 资源ID:1195438       资源大小:379.50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浙江专用)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人物史和文化遗产阶段检测三人物史和文化遗产检测.doc

    1、- 1 -阶段检测三人物史和文化遗产检测(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1.“使蒙恬渡河取斑阙、陶(阳)山、北假中,筑亭障以逐戎人。 ”这一事件最有可能记载于下列哪部历史文献( )A.汉书武帝纪 B.春秋召公C.战国策秦 D.史记秦始皇本纪解析:D 蒙恬为秦朝名将,武帝纪记述了汉武帝的文治武功,故 A 项错误;春秋与秦朝时间不符,故 B 项错误;战国与秦朝时间不符,故 C 项错误;根据材料“使蒙恬渡河”可知,蒙恬为秦朝皇帝所使,史记秦始皇本纪与材料信息相符,故 D 项正确。2.中国古代的某位帝王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

    2、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下列选项能体现该帝王上述民族政策的是( )A.在东突厥设羁縻府州 B.在蒙藏地区特封活佛C.在六部下设鸿胪寺 D.派蒙恬率军北击匈奴解析:A 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是说唐太宗主张对其他民族要一视同仁,为此唐太宗的少数民族政策是在东突厥设羁縻府州,故A 项正确;清朝时在蒙藏地区特封活佛,故 B 项错误;鸿胪寺的职能是接待各国使者,与民族政策无关,故 C 项错误;派蒙恬率军北击匈奴是在秦始皇时期,故 D 项错误。3.康熙帝曾说:“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是也” 。他

    3、的“修德安民”思想在民族关系问题上的表现,包括( )南巡曲阜祭孔,亲书“万世师表” 延揽汉族文士,恢复开科取士 设立“木兰围场”,协调民族关系 平定“三藩”,维护国家统一A. B. C. D.解析:A 南巡曲阜祭孔,亲书“万世师表”是重视汉文化,是康熙帝“修德安民”思想在民族关系问题上的表现,故正确;恢复开科取士,延揽汉族文士,是康熙帝“修德安民”思想在民族关系问题上的表现,故正确;康熙设立“木兰围场”是为了就近接见、宴请少数民族王公贵族,防止少数民族分裂,协调民族关系,故正确;平定“三藩”是动用武力解决汉族的叛乱问题,与“修德安民”思想相矛盾,故错误,A 项符合题意。4.“子贡问孔子:子张和

    4、子夏,哪一个更好些?孔子说:子张有些过头,而子夏显得不及。 子贡说:那么,子张好一些吗?孔子说:过犹不及。 ”上述材料反映了孔子主张( )A.中庸之道 B.因材施教C.有教无类 D.克己复礼解析:A 直接根据所学可以得出,孔子认为,“过犹不及”,就是过头和不及同样不好,恰到好处才是中庸。5.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对其师柏拉图的思想既有继承又有突破。此处的“继承”是指( )A.追求尽善尽美的境界B.现实世界是人类认识的源泉C.客观上并无理念世界的存在D.物质受形式的支配解析:A 继承是指双方的共同点,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都追求尽善尽美的境界,故 A 项正确;现实世界是人类认识的源泉是亚里士多德对柏

    5、拉图的突破,故 B 项错误;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是理念的反映,故 C 项错误;物质受形式的支配是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突破,故 D 项错误。- 2 -6.钱乘旦先生在其英国通史中说,英国革命“以反抗一个人的专制开始,最终却不得不以另一个人的专制结束,这里面是否有内在的必然性?”上文中的“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分别是( )A.查理一世 克伦威尔 B.詹姆斯二世 威廉三世C.克伦威尔 乔治一世 D.威廉三世 乔治一世解析:A 抓住材料英国革命“以反抗一个人的专制开始”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反抗查理一世的专制统治开始,抓住“最终却不得不以另一个人的专制结束”可知,英国革命推翻封建君主制度后,克伦威尔实

    6、行护国政体,即军事独裁统治,之后,护国政体又被推翻,故 A 项正确;詹姆斯二世是最后一位天主教的英国国王,在光荣革命中他被剥夺王位,威廉三世参与了“光荣革命”,两者都与材料不符,故 B 项错误;结束克伦威尔的专制统治不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乔治一世在位期间对英国的责任内阁制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两者都与材料不符,故 C 项错误;同理,威廉三世与乔治一世都与材料不符,故 D 项错误。7.乔治华盛顿被人们称为“美国国父”,他为美国历史的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776 年,率军解放波士顿 1777 年,萨拉托加大捷是他戎马生涯最辉煌的时刻 1781 年,率军取得约克镇战役胜利 1

    7、787 年,主持制宪会议,通过邦联宪法A. B. C. D.解析:C 美国国父华盛顿于 1776 年成功迫使英军放弃波士顿,故正确;指挥萨拉托加战役的美军将领不是华盛顿,故错误;华盛顿率领下的美军于 1781 年 10 月取得了约克镇战役的胜利,故正确;在华盛顿的主持下,美国成功召开了制宪会议并颁布了联邦宪法,非邦联宪法,故错误,C 项符合题意。8.某次战役前,拿破仑发布公告称:万一“不能确切掌握胜利,你们将会看到你们的皇帝身先士卒暴露于危险中,因为胜利不可悬而不决,尤当今日国家荣誉所系的法军荣誉正濒于危险之时更是如此” 。同一天,法军一翼后撤,诱敌进攻俄军陷入冰湖陷阱之中,联军损失三万多人。

    8、这次战役是( )A.奥斯特里茨战役 B.滑铁卢战役C.莱比锡大会战 D.莫斯科之战解析:A 1805 年,法军与俄军交战于奥斯特里茨,拿破仑发布此公告,并取得了战役的胜利,与材料的内容相符,故 A 项正确;B、C、D 三项战役中拿破仑战败,均排除。9.1912 年元旦,孙中山在就任临时大总统时宣誓:“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 ”对该誓词理解正确的是( )说明当时清朝统治已经被推翻 反映了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追求 反映了孙中山实现国家

    9、富强的愿望 表明外交上希望得到列强的认可和支持A. B.C. D.解析:C 根据材料“1912 年元旦”,结合所学可知,1912 年 2 月,宣统帝退位,故错误;根据材料“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可知反映了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追求,故正确;根据材料“图谋民生幸福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可知表达了孙中山对国家富强的迫切希望,故正确;根据材料“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可知表明了外交上希望获得列强的认同,故正确,C 项符合题意。10.甘地曾说:“使用曼彻斯特布,我们还只是损失了金钱,但如果在印度也产生了一个曼彻斯特我们生存的道德基础就要被摧毁了” 。由此可知,甘地(

    10、)A.主张抵制西方工业品- 3 -B.反对西方资本控制印度C.主张用道德力量治理国家D.反对印度走工业化道路解析:D 抓住“使用曼彻斯特布,我们还只是损失了金钱”可知抵制西方工业品并不是甘地最终的目的,故 A 项错误;B 项在材料中无反映,故错误;抓住材料“但如果在印度也产生了一个曼彻斯特我们生存的道德基础就要被摧毁了”可知,甘地认为资本主义工业化是不道德的,是罪恶的文明,会破坏印度生存的“道德基础”,而不是主张用道德力量治理国家,故 C 项错误;材料“我们生存的道德基础就要被摧毁了”反映了甘地用道德衡量经济生产方式,他极力反对资本主义工业化,主张复兴印度农村工业,从而实现非暴力的社会理想,故

    11、 D 项正确。1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只有按照一个统一的大的计划协调地配置自己的生产力的社会,才能使工业在全国分布得最适合于它自身的发展和其他生产要素的保持和发展。 ”在马克思主义那里,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A.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B.生产资料的公有制C.生产力由国家统一配置 D.工业生产高度发展解析:A 本题考查马克思的主要理论贡献。抓住材料“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可知,未来社会生产是有序的,A 错误,符合题意。抓住材料中“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可知未来社会是生产资

    12、料公有的,B 正确,不符合题意。抓住材料中“只有按照一个统一的大的计划协调地配置自己的生产力的社会”,可知未来社会生产力由国家统一配置,C正确,不符合题意。抓住“才能使工业在全国分布得最适合于它自身的发展和其他生产要素的保持和发展”可知,未来社会的生产力是高度发展的,D 正确,不符合题意。12.一战爆发后,列宁在某一方面的观点成为俄国十月革命的理论指导,是在新形势下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发展。该观点是( )A.实现无产阶级革命,需以高度发展的生产力为前提B.资产阶级革命可以和平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C.社会主义可以首先在一国取得胜利D.通过全盘国有化建立社会主义解析:C A 项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不符

    13、合“是在新形势下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发展”,故 A 项错误;B 项是中国革命的经验,故 B 项错误;抓住“成为俄国十月革命的理论指导,是在新形势下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发展”,可知 C 项正确;D 项是后来斯大林模式的内容,故 D 项错误。13.以下关于毛泽东著作的说法,正确的有( )在井冈山的斗争等文章中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时已经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论十大关系的讲话,重点阐述了经济问题,也包括同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的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些重大问题A. B. C. D.解析:C 体现毛泽

    14、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著作有井冈山的斗争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表述正确。 “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是在八七会议中毛泽东提出来的,而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是延安时期撰写的,故表述错误。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是在国民革命时期撰写的,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确立的,故错误。 论十大关系重点阐述的是经济问题,也包括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些重大问题,故正确。- 4 -14.据邓小平年谱记载:“八一九”事件的第二天,邓小平同江泽民、李鹏等领导进行了一场谈话:现在世界发生大转折,就是个机遇;老祖宗不能丢,问题是要把什么叫社会主义搞清楚,把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搞清楚。为此,邓小平和党中央的行动

    15、是( )A.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B.决定拨乱反正C.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发表“南方谈话”和召开中共十四大解析:D 本题考查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材料中的“八一九”事件发生于 1991 年,A、B、C 三项发生在 1978 年,故可排除。从材料看,邓小平认为必须搞清楚社会主义的本质,基于此,1992 年初,邓小平发表重要讲话,此后又召开了党的十四大。15.1999 年设立的“詹天佑奖”,是中国土木工程设立的最大奖项。下列关于詹天佑对中国土木工程建设所做的贡献,表述正确的有( )A.成功建造了 19 世纪末中国最长的铁路B.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在 1905 年提前全线通车C.采用直井施工法解决了关

    16、东铁路的技术难题D.辛亥革命后亲自督办了川粤汉铁路工程解析:D 詹天佑在 19 世纪末修建的滦河大桥是当时中国最长的铁路大桥,而不是最长的铁路,故A 错误。京张铁路是 1909 年全线通车的而不是 1905 年,故 B 错误。直井施工法解决的是京张铁路隧道施工难的问题,而不是关东铁路,故 C 错误。辛亥革命后詹天佑亲自督办川粤汉铁路工程,故 D 正确。16.近代某科学家的墓志铭:“用他所发明的数学方式,第一个证明了行星的运动和形状,彗星的轨道和海洋的潮汐” 。下列著作,集中反映了该科学家科学成就的是( )A.物种起源 B.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C.流数学(微积分) D.论动体的电动力学解析:B

    17、物种起源是关于生命科学方面的,与材料无关,故 A 项错误;抓住材料“用他所发明的数学方式,第一个证明了行星的运动和形状,彗星的轨道和海洋的潮汐”可知指的是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集中反映了他的科学成就,故 B 项正确;流数学(微积分)是高等数学中研究函数的微分、积分以及有关概念和应用的数学分支,不是“第一个证明了行星的运动和形状,彗星的轨道和海洋的潮汐”,故 C 项错误;论动体的电动力学是爱因斯坦关于狭义相对论的论文,不符合“第一个证明了行星的运动和形状,彗星的轨道和海洋的潮汐”的特征,故 D 项错误。17.爱因斯坦于 1931 年 2 月 16 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的演

    18、讲中指出:“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用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 ”下列爱因斯坦的活动能够体现这一观点是( )A.一战后,致力于恢复各国人民的相互谅解B.20 世纪 30 年代,呼吁各国人民为和平而斗争C.1936 年,参与营救沈钧儒等七君子D.二战后,领导组织“原子科学家非常委员会”解析:D 解题关键是理解材料的意思,材料的大意是要让科学造福人类,而不是威胁人类。A、B是爱因斯坦维护世界和平的努力,但是与科学没有联系,故错误。C 也与科学无关,故错误。爱因斯坦领导组织的“原子科学家非常委员会”是为了防止核战

    19、争,与题意符合,故选择 D。18.有人说“埃及金字塔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下列不能佐证该观点的是( )A.金字塔历时数千年风雨岿然不倒- 5 -B.金字塔是法老权力的象征C.金字塔规模巨大精确度相当高D.胡夫金字塔曾是世界最高建筑解析:B 金字塔历时数千年岿然不倒,说明该建筑选材、结构、设计精良,故 A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象征法老权力不能体现建筑史上的奇迹,故 B 项错误,符合题意;规模大、精确度高属于建筑方面的成就,故 C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世界最高建筑也反映的是建筑奇迹,故 D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9.雅典帕特农神庙与罗马万神殿在建筑特色方面的相同点不包括( )A.外观宏伟壮丽,内

    20、饰精致华美B.正面由柱廊、檐壁和山墙组成C.神庙主体建筑都采用穹顶样式D.集中体现了古典人文主义精神解析:C 据所学可知,A 项建筑特色两者都有,故 A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 项建筑特色两者都有,故正确,不符合题意;据所学,罗马万神殿采用了穹顶覆盖的集中式形制,是罗马穹顶技术的最高代表,雅典帕特农神庙没有这个特征,故 C 项错误,符合题意;D 项建筑特色两者都有,如雅典帕特农神庙的雅典娜女神像的人情味,东西两个山墙上的人和神的共处,罗马万神殿的穹顶中央开了一个圆孔,可能寓意着神的世界和人的世界的联系,故 D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20.诗人马西阿尔曾对斗兽场做过这样的赞美:“埃及人别再拿野蛮的

    21、奇迹金字塔来自夸,我们也别再谈巴比伦的古城名刹;一切其他的建筑物都必须让位给凯撒的斗兽场,一切赞美的声音都应该联合起来歌颂那座大厦”,以下关于大斗兽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大斗兽场建于罗马帝国时期B.大斗兽场由观众席、表演区和地下室三个部分构成C.大斗兽场将罗马圆顶式与希腊柱式相结合D.大斗兽场是古罗马最宏伟壮观的建筑解析:C 大斗兽场建成于公元 80 年,而古罗马帝国则是开始于公元前 27 年,故 A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大斗兽场由观众席、表演区和地下室三个部分构成”,这种表述也是符合史实的,故 B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集希腊柱式与罗马圆顶式风格于一体的是罗马建造的万神殿,而凯撒大斗兽

    22、场则是将希腊柱廊式建筑与罗马式的拱门相结合,故 C 项错误,符合题意;大斗兽场是古罗马最宏伟壮观的建筑,这种表述符合史实,故 D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21.如图是文艺复兴时期充分体现人文主义思想的著名壁画。该画( )A.由画家米开朗基罗创作B.现典藏于帕拉蒂纳美术馆C.内容取材于圣经故事D.反映了高超的写实技巧解析:D 拉斐尔的雅典学院典藏于西斯廷小教堂,排除 A 和 B,雅典学院描绘的是古代希腊哲学家、数学家和其他人物的群像,并不取材于圣经,排除 C,D 符合题意。22.拉斐尔(14831520),是意大利杰出的画家。拉斐尔和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并称文艺复兴三杰。拉斐尔是三杰中最年轻的一位。如

    23、果你要去参观拉斐尔的作品,你可以去( )乌菲齐博物馆 皮提宫 西斯廷小教堂 万神殿A. B. C. D.- 6 -解析:A 前三个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走向全盛时期的建筑,汇集了意大利人文主义大师的作品,其中乌菲齐博物馆藏有拉斐尔的圣母像,皮提宫藏有拉斐尔的椅子中的圣母和戴面纱的女人,西斯廷小教堂藏有拉斐尔设计的挂毯和雅典学院 。万神殿是古罗马的神庙建筑,供奉各位天神,不可能有拉斐尔的作品。23.关于如图所示建筑的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A.标志着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诞生B.教堂最著名的壁画是创世纪和最后的审判C.大圆顶设计者是布鲁内列斯奇D.教皇以修缮这个教堂为名,大量出售“赎罪券”,引发了宗教改革

    24、运动解析:D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一建筑是圣彼得大教堂,标志着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诞生的是佛罗伦萨的圣母玛利亚大教堂,故 A 项错误;拥有著名的壁画创世纪和最后的审判的是西斯廷小教堂,故 B 项错误;圣彼得大教堂大圆顶设计者是米开朗基罗,故 C 项错误;1517 年教皇以修缮这个教堂为名,大量出售“赎罪券”,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对这种行为进行公开抨击,这也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序幕,故 D 项正确。24.中国古代宫殿、皇家建筑和陵墓多是坐北朝南,但也有例外。下列各项中属于“例外”的是( )A.秦兵马俑军阵 B.拉萨布达拉宫C.故宫太和殿 D.颐和园佛香阁解析:A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内的兵马军

    25、阵一致面向东方,故 A 项正确;布达拉宫依山而建,坐北朝南,故 B 项排除;故宫取意面南而治,坐北向南,故 C 项排除;佛香阁建筑在万寿山前山,坐北朝南,形成众星捧月之势,故 D 项排除。25.根据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对秦陵兵马俑坑解读正确的是( )A.1 号坑是兵马俑坑中的精华B.3 号坑是秦军军阵的指挥部C.整体模仿都城的建制布局D.兵马俑坑位于秦陵的核心解析:B 2 号坑是兵马俑坑中的精华,故 A 项错误;3 号坑面积最小,呈“凹”字形结构,是军阵的指挥部,故 B 项正确;模仿都城建制布局的是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为陵园东侧一部分,故 C 项错误,D 项错误。26.下图分别是北京清代皇宫及“夏

    26、宫”俯视图,从图中可直接得出两处宫殿建筑的整体设计共性是( )- 7 -A.神人共治前朝后寝 B.灵魂不灭的思想观念C.四进院落式的布局 D.贯通南北的中轴对称解析:D 题干的关键信息是“直接得出” 。神人共治前朝后寝要通过建筑物的功能分析得出,故A 错误。灵魂不灭的思想观念主要体现在皇陵的建筑上,故 B 错误。四进院落式的布局只体现在皇宫,故 C 错误。从图片看(上北下南),皇宫和夏宫都是贯通南北的中轴对称,故 D正确。27.它是颐和园全园的最高处,它虽极像木结构,但实际上没有一根木料,全部用石砖拱券砌成,没有枋梁承重,又称“无梁殿” 。这座建筑是( )A.佛香阁 B.智慧海 C.排云殿 D

    27、.德辉殿解析:B 四个选项都是颐和园万寿山前山景区的经典,根据所学可知被称为“无梁殿”的是智慧海。28.明清时期,随着徽商的崛起,安徽黟县涌现出了许多具有徽派建筑艺术特色的古村落,许多古村落至今保存完好,具有重大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其中( )A.西递被世人称为“桃花源里人家”B.宏村承志堂悬挂朱熹所题“孝”字C.西递的人工水系被誉为“中华一绝”D.唐肃宗宴官图是徽派砖雕艺术的精品解析:A 西递被世人称为“桃花源里人家”符合史实,故 A 正确;朱熹所题“孝”字悬挂于西递敬爱堂,故 B 错误。西递利用自然水系,宏村是人工水系,被誉为“中华一绝”,故 C 错误。 唐肃宗宴官图是徽派木雕艺术的精品

    28、,故 D 错误。29.昆曲在 2001 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最能全面反映昆曲特点的是( )A.水磨腔 B.南腔北调 C.古雅 D.一唱三叹解析:C 水磨腔和南腔北调都是昆曲的唱腔,未能全面体现昆曲的特点,故 A、B 错误。昆曲历史悠久戏词典雅,所以古雅最能全面体现昆曲的特点,教材的标题也是“古雅的昆曲”,故 C 正确。一唱三叹强调昆曲的唱腔和旋律,不能全面体现昆曲特点,故 D 错误。30.有一类文化遗产是黑暗的历史和残酷的暴行,它们具有其特殊的内涵。下列有关此类遗产说法正确的是( )殖民者修建的奴隶堡是戈雷岛上的标志性建筑 奥斯威辛集中营是一战期间德国建造的

    29、规模最大的集中营 这类遗产的特殊内涵是指具有警示意义 戈雷岛是近代血腥奴隶贸易的直接见证A. B. C. D.解析:A 奥斯威辛集中营是德国在二战期间修建的最大的集中营,而不是一战时期,故排除带有的选项,选择 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31.华盛顿和拿破仑都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783 年 6 月 8 日,华盛顿以告别辞的形式向各州州长发出信函,表示期望自己过一种不担任公职的生活,并提出对美国的四点建议:1.各州组成一个牢不可破的联邦,由一位能充分行使宪法赋予权力的联邦首脑进行领导;2.在偿还大陆会议为进行战争而

    30、借的债务及履行大陆会议为- 8 -进行战争而签订的条约时,务必使公众受到公正的待遇;3.要做出适当的和平安排,注意把各地的民兵建立在正规、有效的基础上;4.美国人民必须忘记地方性的偏见和政策,相互团结,并使个人利益服从社会的利益。根据简明美国史编写材料二 拿破仑尽管在政治上实行个人集权并恢复帝制,亲自当上了法国皇帝,但他试图完成革命早在法国大革命之初,革命的领袖们曾宣布他们的理想是推翻全欧洲的专制政体,扫除额外特权,普及共和体制,然而这一理想只是在拿破仑手中,严格地说,是在他的武力征服中,开始输出到欧洲其他国家。徐新西方文化史(1)阅读材料一,结合华盛顿的生平事迹,谈谈上述四点建议是如何实现的

    31、。(4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拿破仑最终“亲自当上了法国皇帝”的原因,并结合史实说明他是如何“完成革命”的。(6 分)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各州组成一个牢不可破的联邦,由一位能充分行使宪法赋予权力的联邦首脑进行领导”,并结合所学华盛顿的生平事迹,可得出担任制宪会议主席,主持制定 1787 年宪法,规定美国实行联邦制和总统制;据材料一“在偿还大陆会议为进行战争而借的债务及履行大陆会议为进行战争而签订的条约时,务必使公众受到公正的待遇”,并结合所学华盛顿的生平事迹,可得:建立国家银行以巩固国家信用,稳定货币发展经济,既保障了人民生活,又有助于偿还债务;据材料一“要做出适当的和

    32、平安排,注意把各地的民兵建立在正规、有效的基础上”,并结合所学华盛顿的生平事迹,可得:努力改善同英国的关系,与周边印第安人签订友好条约,保证国家和平;据材料一“美国人民必须忘记地方性的偏见和政策,相互团结,并使个人利益服从社会的利益”,并结合所学华盛顿的生平事迹,可得:网罗人才,组成内阁,使南方与北方、保守派与民主派等集团的意见在政府中都有反映。第(2)问第一小问原因,据材料二“在他的武力征服中”,并结合所学可得:拿破仑个人性格孤僻、好胜,崇拜古希腊、罗马的英雄,特别是亚历山大、凯撒等独裁者的辉煌业绩;法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小农经济仍占据统治地位;大革命后,督政府软弱无能,无力稳定法国政局;

    33、拿破仑通过战争树立威信,进而把他推到权力的巅峰。第二小问说明,据所学可得:拿破仑通过对外战争,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推动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他编撰的民法典,集中体现了法国启蒙思想和法国革命的成果,也在欧洲大陆广为传播。答案:(1)事迹:担任制宪会议主席,主持制定 1787 年宪法,规定美国实行联邦制和总统制;建立国家银行以巩固国家信用,稳定货币发展经济,既保障了人民生活,又有助于偿还债务;努力改善同英国的关系,与周边印第安人签订友好条约,保证国家和平;网罗人才,组成内阁,使南方与北方、保守派与民主派等集团的意见在政府中都有反映。(4 分)(2)原因:拿破仑个人性格孤僻、好胜,崇拜古希腊、罗马

    34、的英雄,特别是亚历山大、凯撒等独裁者的辉煌业绩;法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小农经济仍占据统治地位;大革命后,督政府软弱无能,无力稳定法国政局;拿破仑通过战争树立威信,进而把他推到权力的巅峰。(3 分,答出 3 点即可)说明:拿破仑通过对外战争,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推动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他编撰的民法典,集中体现了法国启蒙思想和法国革命的成果,也在欧洲大陆广为传播。(3 分)32.时代造就伟大人物,伟大人物又影响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50 年前,孙中山先生出生之时,中国正遭受帝国主义列强的野蛮侵略和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统治,战乱频发,民生凋敝,中华民族陷入内忧外患的灾难深渊,中国人

    35、民处于水深火热的悲惨境地。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中华民族从未屈服,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进行可歌可泣的抗争。孙中山先生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诞辰 15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材料二 邓小平同志的一生,同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创建和发展的历- 9 -史进程紧紧相连,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紧紧相连,同中华民族抗争、独立、振兴的历史进程紧紧相连,是光辉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伟大的一生。邓小平同志的贡献,不仅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而且改变了世界的历史进程。习近平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 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1)根据材料一,指出“那个风

    36、雨如晦的年代”是个怎么样的时代?结合所学概括孙中山一生所探求的救国救民道路。(6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邓小平同志同中国革命、改革的历史进程紧紧相连的活动各一例。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孙中山和邓小平两位伟人留给我们的共同精神遗产。(4 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时代,根据材料“中华民族陷入内忧外患的灾难深渊”及所学,从外部环境帝国主义入侵,内部环境封建专制统治两个角度入手。第二小问孙中山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结合所学回答,孙中山一生的主要探索可以分成两个阶段,一个是三民主义指导下的辛亥革命,一个是新三民主义指导下的国民大革命。第(2)问第一小问中国革命主要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刘邓大

    37、军挺进大别山,中国改革涉及事件较多,可以从经济体制改革、民主政治建设等角度入手。第二小问共同的精神遗产,可以抓住题干主题入手,“时代造就伟大人物,伟大人物又影响时代”,分析出两人都为解决民族大业而奉献自己,同时能够不断创新,紧跟时代。答案:(1)时代:帝国主义侵略,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统治。(2 分)道路:提出三民主义,走民主共和道路;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新三民主义,走国共合作之路。(4 分)(2)1947 年 6 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渡过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1 分)1980 年,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体现了中国共

    38、产党人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20 世纪 80 年代初,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1981 年,主持制定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既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又维护了毛泽东思想;在邓小平支持和倡导下,设立经济特区、沿海港口城市;1992 年,发表“南方谈话” 。(1 分,任答一点即可)精神遗产:为民族独立、社会进步、人民幸福不懈奋斗的革命精神,不断开拓创新的政治勇气。(2 分)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 回顾 1896 年首届奥运会以来的现代奥运会历史,也有不幸的一面:有第 6(柏林)、12(东京)、13(伦敦)三届奥运会被迫停办(仍计入届次);198

    39、0 年莫斯科奥运会,发生了由美国倡议、61个国家加入的奥运史上最大“抵制事件”,抗议苏联入侵阿富汗。为此,苏联纠集其东欧盟友在四年后的洛杉矶奥运会以安全问题为由回敬了美国。(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奥运圣火为什么要先去奥林匹亚遗址点燃,再加以传递?并简要说明奥林匹亚遗址在古希腊的主要功能。(4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相关年份的重大事件,分别扼要分析三届奥运会停办、两届奥运会受“抵制”的原因。综合以上材料简述现代奥运会需要传承和发扬的价值。(6 分)- 10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原因,由所学知识得出奥林匹亚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祥地,公元前 776年,奥林匹亚举办了第一届体育

    40、竞技盛会。第二小问功能,由所学知识得出:奥林匹亚遗址是古代希腊的宗教圣地和体育竞技中心。第(2)问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二“有第 6(柏林)、12(东京)、13(伦敦)三届奥运会被迫停办” “1980 年莫斯科奥运会” “四年后的洛杉矶奥运会”信息推算年份,再加以分析得出:1916 年第 6 届,第一次世界大战处于“关键性”的一年;1940 年第 12 届,第二次世界大战逐渐扩大,法西斯与反法西斯两大阵营逐渐形成;1944 年第 13 届,“第二战场”开辟,反法西斯战争进入决战阶段。第 22 届(1980)、23 届(1984)则是东西方处于“冷战”和美苏争霸局面所致。第二小问价值,由所学知识

    41、得出和平、友谊、团结、公正、竞争;由材料二“1980 年莫斯科奥运会,发生了由美国倡议、61 个国家加入的奥运史上最大抵制事件,抗议苏联入侵阿富汗。为此,苏联纠集其东欧盟友在四年后的洛杉矶奥运会以安全问题为由回敬了美国”得出不能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或牺牲品。答案:(1)说明:奥林匹亚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祥地,公元前 776 年,奥林匹亚举办了第一届体育竞技盛会。(2 分)功能:奥林匹亚遗址是古代希腊的宗教圣地和体育竞技中心。(2 分)(2)原因:第 6 届,1916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处于“关键性”的一年;第 12 届,1940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逐渐扩大,法西斯与反法西斯两大阵营逐渐形成:第

    42、 13 届,1944 年,“第二战场”开辟,反法西斯战争进入决战阶段。第 22 届(1980)、23 届(1984)则是东西方处于“冷战”和美苏争霸局面所致。(4 分) 价值:和平、友谊、团结、公正、竞争;不能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或牺牲品。(2 分)34.故宫不仅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符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清代,中国的商人群体兴起了营造“民间故宫”热潮,其中的代表有晋商的王家大院、徽商的承志堂。承志堂有大小“天井”9 个、7 处楼层、60 间厅堂,林林总总,想到的几乎都有,但是内外、主次、尊卑、大小、虚实、繁简,依然有序,有条不紊。承志堂采用中轴线通过前院花坛平

    43、移的手法,使二门错位,从而避免了视线的一览无余。进入大院后,目光所触,尽是木雕镂空门窗。而步入厅堂,举目环顾,上下左右,尽是木雕。单德启安徽民居等材料二 在故宫的所有殿宇里,要数太和殿建筑等级最高。八国联军在紫禁城举行了一场特殊的阅兵仪式,这支队伍穿过天安门、午门和太和殿,然后出德胜门向北行进。1945 年,华北战区受降仪式在太和殿广场举行的,这是侵华日军 16 场投降仪式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当时中国第十一战区考虑了政治和历史的因素,同时结合国民观礼的需要,决定取消原定于中南海怀仁堂内的受降计划,地点改为故宫太和殿。北平抗战实录(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承志堂位于哪一皖南古村落,并说明承志

    44、堂被誉为“民间故宫”的主要理由。(4 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建筑装饰的角度说明“在故宫的所有殿宇里,要数太和殿建筑等级最高”这一结论。1945 年华北战区受降仪式为何改在太和殿举行?(6 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位置,结合所学知识直接得出宏村;第二小问理由,根据材料一“承志堂有大小天井9 个、7 处楼层、60 间厅堂,林林总总,想到的几乎都有”得出厅堂众多,规模大;根据材料一“但是内外、主次、尊卑、大小、虚实、繁简,依然有序,有条不紊。承志堂采用中轴线通过前院花坛平移的手法”得出整体布局清晰明确,有条不紊,有中轴线;根据材料一“进入大院后,目光所触,尽是木雕镂空门窗。而步入厅堂

    45、,举目环顾,上下左右,尽是木雕”得出以木雕为代表的雕刻装饰富丽堂皇。第(2)问第一小问说明,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屋顶、宝座、宝座设计、殿内装潢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二“在故宫的所有殿宇里,要数太和殿建筑等级最高”得出太和殿在故宫三大殿中建筑等级最高,可以体现受降仪式的庄严性和高规格;根- 11 -据材料二“八国联军在紫禁城举行了一场特殊的阅兵仪式,这支队伍穿过天安门、午门和太和殿,然后出德胜门向北行进”得出八国联军曾侵占故宫,在此受降,可以洗刷民族耻辱,激发民族自信心;根据材料二“当时中国第十一战区考虑了政治和历史的因素,同时结合国民观礼的需要,决定取消原定于中南海怀仁堂内的受降

    46、计划,地点改为故宫太和殿”得出太和殿前有故宫最大的广场,可以容纳更多观礼民众。结合所学可知,从明清两代开始,太和殿就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答案:(1)村落:宏村。(1 分)理由:厅堂众多,规模大;整体布局清晰明确,有条不紊,有中轴线;以木雕为代表的雕刻装饰富丽堂皇。(3 分)(2)说明:采用最尊贵的屋顶形式;正中摆放皇帝的九龙金漆宝座,雕刻精细;宝座两旁有六根蟠龙金柱;宝座上方的藻井,雕有蟠卧的巨龙;殿内的地面用特制的“金砖”铺成。(3 分,写出 3 点即可)原因:太和殿在故宫三大殿中建筑等级最高,可以体现受降仪式的庄严性和高规格;从明清两代开始,太和殿就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八国联军曾侵占故宫,在此受降,可以洗刷民族耻辱,激发民族自信心;太和殿前有故宫最大的广场,可以容纳更多观礼民众。(任意写出 3 点,得 3 分)


    注意事项

    本文((浙江专用)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人物史和文化遗产阶段检测三人物史和文化遗产检测.doc)为本站会员(amazingpat19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