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专题检测试卷(二)(时间:80 分钟 满分:100 分)选择题部分(48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寒暄(xun) 城垣(yun)伤残(cn) 呻唤(shn)B伺候(c) 堕入(zhu)蛮横(hn) 租赁(ln)C飘泊(b) 可耻(ch)忏悔(qin) 苦难(nn)D提防(d) 解剖(po)慰藉(ji) 创伤(chun)答案 A解析 B 项“堕”读 du。C 项“忏”读 chn。D 项“剖”读 pu。2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 )A僵死 书藉 性灵 望洋兴叹B停歇 时髦 消磨 生气篷勃C鲜活 消遣 斑澜 不计其数D领略 丰盈 魅力 无足轻重答案 D解析 A 项藉籍。B 项篷蓬。C 项澜斓。2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春雨淅沥,雾气弥漫。朦胧之中的雁荡山若隐若现,如诗如梦,秀色可餐。B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企业江河日下,有的甚至宣告倒闭。C自从开展群众路线教育以来,机关作风的变化是有目共睹的。D美国起诉中国军人“网络窃密” ,这种颠倒黑白的做法显然是五十步笑百步。答案 D解析 A 项秀色可餐:形容女子姿容非常美丽或景物非常优美。B 项江河日下:江河的水天天向下游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C
3、项有目共睹:凡是有眼睛的人都能看见,形容事实极其明显。D 项五十步笑百步: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或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讥笑别人。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针对一些游客乱扔垃圾、采摘花朵、踩踏草坪等不文明现象,杭州西湖景区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雇用了多名退休的阿姨做景区管理员,让她们阻止游客不文明行为的影响。B在黑塞的获得教养的途径中告诉我们,获得教养的途径之一是研读世界文学。C万达集团在香港成功上市,王健林也身价倍增,成为中国首富之一。但他表示财富是浮云,造福社会才是根本。D在高考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能否学好语文,对考生考取重点大学有着深远的影响,语文将成为拉分的关键科目。答案
4、 D解析 A 项“阻止”与影响不搭配,应将“的影响”删去并且在“游客”后加“的” 。B 项滥用介词导致主语残缺,应去掉“在”和“中” 。C 项“首富”与“之一”矛盾。5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极目远眺,只见微山湖红霞初上,_,薄雾蒙蒙,整个苇海被笼罩在仙境般的梦幻世界。此时,除了涌动着的芦涛声、偶尔从远处传来的鸟儿时断时续的“嘎嘎”鸣叫声,_;太阳升起,只见秋天的微山湖的芦苇荡,_,露叶霜根使芦苇青黄相间,令人震撼。几乎是万籁俱寂 就像一块巨大的调色板 芦荡上空如牛奶一样的轻纱弥漫A BC D答案 C解析 从“几乎是万籁俱寂”入手,排除 A、D 两项。再结合语境,
5、如“薄雾蒙蒙” “青黄相间”确定相关内容。6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世态人情,比清风明月更有滋味,可作书读,可当戏看。3B乌云蔽天的岁月是不堪回首的,可是停留在我的记忆里不易磨损的,倒是那一道含蕴着光和热的金边。C失恋像翻滚的火锅汤,而希望就好比羊肉,鲜红着扔进去,瞬间变成灰白。D我开着车,紧盯路面,就像不是车在奔驰,而是柏油马路将自己送到了轮胎下。答案 D解析 A 项运用暗喻,把“世态人情”比作“书”和“戏” 。B 项运用借喻, “含蕴着光和热的金边”借喻生活中的美和善。C 项运用明喻。D 项运用拟人。7下列句子表述得体的一项是( )A此次会议重要,烦请您明日拨冗参
6、与。您是学界泰斗,期待您莅临指导。B不慎丢失支票,蒙您及时送回,感激不尽。明天我将于百忙之中专程前往致谢。C虽然我是这个团队中最年轻的,但我凡事都会一马当先,率先垂范,故经常博得大家的夸奖。D我们家家教一向很严,令尊反复教导我们: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答案 A解析 B 项“百忙之中”不得体。C 项“率先垂范”指带头给下级或晚辈做示范。D 项“令尊” ,称对方的父亲。8除夕那天,父亲让李明贴对联,依次贴在厨房、书房、卧室三处,下列对联对应正确且符合贴对联要求的一组是( )粒米皆从辛苦得,寸薪不是等闲来 厨中妙手调美味,只凭巧手煮清羹 汉石周金鸿文永宝,林风山月雅兴长留 江山万里如画,神州四
7、时皆春 菱花光映纱窗晓,杨柳春风拥画图 窗前草色侵吟席,帘外花香入睡轩A BC D答案 D解析 是写厨房的,但上下联不对仗。不是写书房的对联,是用在客厅的对联。是写卧室的,但上下联不对仗。故选 D。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C蚓无爪牙之利D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答案 D解析 A 项古义:不一定。今义: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B 项古义:广博地学习。今义:学问广博精深。C 项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比喻坏人的党羽。410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借来船只的人,不是会游泳,却能横渡江河。B吾尝
8、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我曾经踮起脚跟眺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看得远。C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里用得着知道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虽然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也不会再挺直,这是因为烘烤使它弯曲成这样的。答案 C解析 A 项“假”的意思是凭借,而不是借。B 项“博见”理解为“看见的范围广” , “看得远”翻译不当。D 项“虽”的意思是“即使”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113 题。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9、;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跬:古代的半步B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驾:马行走一天的路程C蟹六跪而二螯 螯:蟹脚D用心躁也 躁:浮躁,不专一答案 C解析 螯:蟹钳。12下列各句中的“而”与“锲而舍之”中的“而”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C蟹六跪而二螯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答案 A解析 A 项和“锲而舍之”中的“而”都表转折。B 项表递进。C 项表并列。D 项表顺承。1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
10、析,正确的一项是( )A这段文字中,作者用了一连串的比喻,具体生动地论证了学习的重大意义。B “朽木”与“金石”对比,说明“不折”与“可镂”的关键在于“不舍”还是“舍” 。C用蚯蚓的“上食埃土,下饮黄泉”意在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用心专一。D用“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意在说明学习还要善于利用外物。答案 C解析 A 项“学习的重大意义”错,应是“学习的态度、方法” 。B 项“不舍还是舍 ”有误,对应前面的“不折” “可镂” ,应是“舍还是不舍 ”。D 项“还要善于利用外物”错误,应是从反面说“学习要专心” 。14下列对师说和劝学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韩愈认为“句读之师
11、”与“传道解惑之师”是有区别的,从师而学则前者“小”而后者“大” 。B 师说中借古讽今,针砭时弊,着重批判了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学于师的恶劣风气,从正面论证了为学必从师的中心论点。C 劝学中用喻证法论证了要学习的道理,而师说中用对比法论证了“师道之不传也6久矣”的现象和原因。D荀子认为学习者要“善假于物” ,韩愈强调要“从师而学” ,从某种意义上讲, “从师而学”也是一种“善假于物” 。答案 B解析 B 项理解错误。 师说中以今人、士大夫之族作为例证来证明文章观点,是反面论证,不是正面论证。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16 题。人类“返老还童”不再是梦想近日,台湾大学、南开大学和密歇根大学的科
12、学家通过体细胞核移植的方法,成功地从端粒酶杂合缺失的小鼠体细胞中得到端粒延长且具有真正发育多潜能性的多能干细胞。这一成果从实验和理论层面都表明:人类“返老还童”不再是梦想。20 世纪 70 年代,科学家发现 DNA 每复制一轮,末端都将损失一段 DNA 片段。如果没有补偿机制,DNA 在经过万千代复制后,最终将不断缩短甚至消失,从而造成两个后果衰老和肿瘤。这被 DNA 双螺旋结构发现者詹姆斯沃森称为“末端复制问题” 。此后,美国科学家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和卡罗尔格雷德发现,DNA 复制时损失的基因片段是端粒,它像一顶安全帽一样,通过自我“牺牲”来保证 DNA 序列的完整性。通过进一步研究,两位科学
13、家证实,一种被称为“端粒酶”的物质在维持甚至延长端粒长度方面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布莱克本和格雷德也因发现了端粒酶以及端粒酶保护染色体末端端粒的机理而获得 2009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台湾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教授宋丽英、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刘林和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中心教授徐捷合作,利用端粒酶基因杂合缺失的小鼠模型,通过体细胞核移植的方法,成功地得到了端粒显著延长的多能干细胞。在最为严格的多能性检测的四倍体胚胎互补实验中,上述实验得到的多能干细胞被证明是具有真正发育多潜能性的。端粒酶基因杂合缺失的小鼠生育的后代小鼠能够正常繁殖,并未发生早衰迹象。这一实验结果表明端粒酶基因杂合缺失的细胞通过
14、核移植后形成的多能干细胞,能分化发育成身体内任何种类细胞,可用于自身细胞组织修复,并具有安全性。据了解,体细胞核移植是目前最主要的体细胞重编程技术手段,最近世界上已有多个实验室通过这一技术有效获得了具有发育分化多潜能性的人类胚胎干细胞。 “在核移植过程中,卵子通过表达一些特异因子修补了体细胞核中缺失的端粒酶基因,最终得到的多能干细胞的端粒长度被有效延长,功能得以恢复。 ”课题组成员、博士研究生郭仁朋表示,该研究不仅有助于推动干细胞从基础研究走向临床应用,造福那些被早衰症等疾病折磨的病人,而且从理论上为人们实现“返老还童”的梦想打开了一扇天窗。15下列不属于“人类返老还童不再是梦想”的原因的一项
15、是( )A科学家找到了具有真正发育多潜能性并能分化发育成任何种类细胞的多能干细胞。7B科学家发现了“末端复制问题” ,即 DNA 每复制一轮,末端都将损失一段 DNA 片段。C在核移植过程中,卵子通过一些特异因子“修补”了体细胞核中缺失的端粒酶基因,有效延长了多能干细胞的端粒长度。D实验过的端粒酶基因杂合缺失的小鼠生育的后代小鼠能够正常繁殖,并未发生早衰现象。答案 B解析 B 项与“人类返老还童不再是梦想”的原因无关,只是说明了一个客观事实。16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科学家证实, “端粒酶”在维持甚至延长端粒酶长度方面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B细胞通过核移植后,可用于自身细胞组织修
16、复,且没有风险。C在临床应用上,多能干细胞能够造福那些被早衰症等疾病折磨的病人。D科学家通过实验获得了具有分化多潜在功能性的人类胚胎干细胞,因此在理论上有希望“返老还童”了。答案 D解析 A 项“端粒酶长度”错,原文为“一种被称为端粒酶 ”的物质在维持甚至延长端粒长度方面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 。B 项原文为“核移植后形成的多能干细胞,能分化发育成身体内任何种类细胞,可用于自身细胞组织修复,并具有安全性” 。C 项“在临床应用上”错误,材料中说是“有助于走向临床应用” 。非选择题部分(52 分)二、填空题(本大题 3 分)17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每题 1 分,共 3 分。任选 3 题,如
17、全选,则取前 3 题评分)(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荀子劝学)(3)故不积跬步,_。(荀子劝学)(4)吾师道也,_?(韩愈师说)答案 (1)万类霜天竞自由 (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无以至千里 (4)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2 小题,第 18 题 3 分,第 19 题 6 分,共 9 分)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 1819 题。甲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 “温一碗酒。 ”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
18、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8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 “温一碗酒。 ”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 “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 “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 ”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 “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 “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
19、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自此以后,又长久没有看见孔乙己。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 “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中秋可是没有说,再到年关也没有看见他。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节选自孔乙己)乙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
20、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 ”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 ”(节选自范进中举)18请分别概括上面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3 分)答: 答案 (甲)孔乙己最后一次到店喝酒。(乙)范进看榜后喜极而疯(或:中举发疯)。19请结合甲乙两选文,分析其主题、人物形象的异同。(6 分)答: 答案 主题相同:都是对封建文化、封建教育毒害人的批判。人物形象相同:都是旧时代的痴心功名的读书人。异:孔乙己是读书未成的落魄者,范进是读书有成的侥幸者。四、写作题(本大题 40 分)2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少儿时/面对这世界/我连连点头/是是是9青年时/面对这世界/我常常摇头/是吗?年老时/面对这世界/我既没点头也没摇头/只是说是的请综合材料,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 角度自选,题目自拟。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明确文体,不要写成诗歌。不少于 600 字。答案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