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浙江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专题学习总结学案人民版必修2.doc

    • 资源ID:1195159       资源大小:448.50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浙江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专题学习总结学案人民版必修2.doc

    1、1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专题学习总结一、古代农业的发展历程生产工具的改进 耕作技术的提高农作物种类的丰富水利灌溉的发展2原始农业 石刀、石斧 刀耕火种 水稻、粟商周耒耜和石锄、石犁(少量青铜农具)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治虫灭害粟、稻、黍、稷、麦、桑、麻春秋战国 铁农具和牛耕 都江堰两汉耦犁,一牛挽犁大镰、耧车一年一熟关中水利工程魏晋南北朝耕耙耱技术、耕耙技术翻车隋唐 曲辕犁 筒车宋朝 水转翻车明清 一年两熟和一年三熟 风力水车二、 “市”的分类和在不同时代的发展状况分类 和发展分类标准 “市”的分类 不同的“市”在历代发展状况时间“夜市”“晓市”(1)唐代:“夜市”比较繁

    2、荣,但“市”的管理制度滞后(2)宋代:“市”突破时间限制, “夜市”得到官方认可;五更开“晓市”乡村“市”即“草市”(1)南北朝形成,有“草市尉”管理(2)唐代:“草市”逐渐演变为地方商业中心(3)宋代:“草市”具备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空间城里“市”即城“市”(1)汉代:城“市”有专门管理机构;四面“围墙”(2)唐代:城“市”里“夜市”繁荣(3)宋代:城“市”突破空间限制,坊市不分一、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生产方式或基本模式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生产方式或基本模式是小农户的个体经营,即小农经济或自耕农经济。1基本特征: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的主要目的是为3了满足自己的基本

    3、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其性质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2形成条件和原因: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技术的逐步推广;私有土地的出现。3局限性:一是分散性,是一家一户的个体小生产;二是封闭性,相互间缺少交往和合作;三是落后性,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心理状态。4历史作用:在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它基本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地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促进了中国古代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小农经济的弱点: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到近代以后,它成为阻碍社会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二、古代城市发展的规律及其反映的时代特征1发展规律

    4、(1)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化城市发展,表明商品经济日趋活跃。(2)农村人口不断走向城市,城市人口增加,城市规模扩大。(3)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繁荣的江南某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4)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生活和观念逐渐发生变化。2时代特征(1)战国时期的城市一般都是诸侯国的政治中心(都城),这些都城一般都商业兴盛,交换的商品大多数是供贵族地主使用的奢侈品。这些商品与人民的日常生活联系不是很密切,而且各个诸侯国流通的货币品种不一,这反映了商品经济在封建社会初期发展的时代特征。(2)北宋的东京,商业繁荣,店铺林立,突破了唐朝“市”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出现了娱乐场所瓦肆。这表明北

    5、宋封建经济在唐朝的基础上继续发展。(3)明朝中后期的城市未必都是封建统治的中心,商业贸易的内容日益接近大众的日常生活,商品经济开始侵蚀自然经济,农民与市场的联系逐渐密切起来。这时候已经出现了有一定专业分工的工商业城市,并在苏州等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这反映了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活跃、封建经济渐趋衰落的时代特征。典型例题 (2016浙江文综,17)在古代史家的笔下,大江之南的乡村社会, “家给人足,居则有室,佃则有田,薪则有山,艺则有圃婚媾依时,闾阎安堵,妇人纺织,男子桑蓬,臧获服劳,比邻敦睦。 ”该材料反映的农业经济状况是( )A土地过度集中 B有田者无力可耕C小农户个体经营 D地权与劳动者契合

    6、4第一步:审题干一定考向:小农经济的特点。二抓关键:(1)材料中对大江之南的乡村社会的描述“家给人足妇人纺织,男子桑蓬,臧获服劳,比邻敦睦”等。(2)联系教材关于小农经济概念的知识,把握其基本特点,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第二步:逐项分析选项 具体分析 结论A 项 材料中未涉及土地的集中现象 排除B 项 材料反映了男耕女织的场景,并不是有田者无力可耕 排除C 项材料中对大江之南的乡村社会的描述“家给人足妇人纺织,男子桑蓬,臧获服劳,比邻敦睦”反映的是自给自足、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正确D 项 材料中“佃则有田”说明当时存在租佃关系,地权并未与劳动者完全契合 排除答案 C题型解读表明、说明类选择题考查学生通过思维分析,在某一史实基础上或者在某一历史现象基础上,能表明或说明某一历史观点、得出某一历史结论的能力;说明论证是选择题的最高考查形式,与材料题中探讨问题的能力难度相当;题干往往是历史现象,题肢是某一道理或观点,要求考生通过“现象”说明“正确的观点” 。解题技巧(1)直接对应法适用于题干与正确选项间有必然联系,只通过题干信息进行推理就能得出正确答案,其他干扰项不是正确选项的变式,其他选项通过所学知识即可排除。(2)题肢对比法适用于多个被选项都与题干有一定的关系,在诸多被选项中通过比较,得出一个最适合本题题干的正确选项。此种情况的答案之间有较强的迷惑性,要认真比对和甄别。


    注意事项

    本文((浙江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专题学习总结学案人民版必修2.doc)为本站会员(visitstep34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