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浙江专版)2019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2文言文(1劝学)试题.doc

    • 资源ID:1195091       资源大小:134.5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浙江专版)2019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2文言文(1劝学)试题.doc

    1、1专题 2:文言文(1 劝学)李仕才1通假字(1) 以为轮 同“_” ,_(2)虽有槁暴 同“_” ,_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同“_” ,_ (4)君子生非异也 同“_” ,_ 答案 (1)煣 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2)曝 晒干(3)智 智慧 (4)性 天赋,资质2古今异义(1)金就砺则利古义:_今义:金属;钱;黄金。(2)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古义:_今义: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3)而绝江河 古义:_今义:泛指一切河流。(4)用心一也古义:_今义:集中注意力,使用心力。(5)蚓无爪牙之利古义:_今义:比喻坏人的党羽。(6)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_今义:学问

    2、广博精深。2答案 (1)金属的刀类。(2)藏身。(3)特指长江、黄河。(4)因为用心。(5)爪子和牙齿。(6)广博地学习。3一词多义(1)疾Error!(2)绝Error!(3)于Error!(4)焉Error!(5)而Error!答案 (1)形容词,快,速,引申为“洪亮”/形容词,快/形容词,猛烈/名词,小毛病/名词用作动词,痛 (2)动词,横渡/动词,终止/形容词,与世隔绝/形容词,非常/副词,到极点 (3)介词,从/介词,比/介词,引出对象 (4)兼词,于此/语气助词,了 (5)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修饰/连词,表修饰/连词,表递进,而且/连词,表顺承/连词,表并列 4词类活用(1)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_(3)上食埃土,下饮黄泉:_(4)用心一也:_(5)假舆马者,非利足也:_(6)登高而招:_答案 (1)名词作状语,每天 (2)名词用作动词,游泳 (3)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 (4)数词用作形容词,专一 (5)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 (6)形容词用作名词,高处5说出下列句式类型(1)木直中绳, 以为轮,其曲中规:_(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_(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_(4)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_(5)锲而不舍,金石可镂:_答案 (1)省略句 (2)介宾短语后置句 (3)定语后置句3(4)

    4、判断句 (5)被动句6翻译句子(1)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译文:_(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译文:_(3)木直中绳, 以为轮。译文:_(4)无以至千里。 译文:_答案 (1)冰,是由水凝冻成的,但比水更寒冷。(2)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没有强健的筋骨。(3)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绳,用煣的工艺把它制成车轮。(4)就不能远达千里。(1)“不积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 ,跨两脚为“步” 。(2)“驽马十驾”马行走一天的路程。(3)“下饮黄泉”文中指地下的泉水。 “黄泉”在中国文化中是指人死后所居住的地方。因打泉井至深时水呈黄色而得名,也称阴曹地府。一、语言基础及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

    5、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蓼蓝/了然 枯槁/镐京 须臾/与日俱增B博见/单薄 镂刻/露相 螃蟹/浑身解数C臂弯/胳臂 折断/折本 暑假/久假不归D舟楫/慰藉 暴躁/刨冰 骐骥/人才济济答案 B解析 B 项依次读 b,lu,xi。A 项依次读 lio,o/Ho,y/y。C 项依次读b/bei,zh/sh,ji/ji。D 项依次读 j/ji,bo,j/j。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4取之于蓝 而寒于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A相同,也相同B相同,不同C不同,相同D不同,也不同答案 D解析 介词,从。介词,比。连词,表递进,而且。连词,表转折

    6、,却。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上食埃土,下饮黄泉B箕畚运于渤海之尾C非能水也,而绝江河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答案 C解析 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泳。其余三项都是名词作状语。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C用心一也D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答案 B解析 A 项古义:精神的最高境界。今义:神的总称。C 项古义:因为用心。今义:集中注意力,使用心力。D 项古义:藏身。今义: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5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A马之千里

    7、者,一食或尽粟一石B甚矣,汝之不惠C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D. 以为轮,其曲中规答案 A解析 例句和 A 项都是定语后置句。B 项为主谓倒装句。C 项为判断句。D 项为省略句。6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不积跬步5跬:古代半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 ,跨两脚为“步” 。B驽马十驾驾:马行走一天的路程。C下饮黄泉黄泉:文中指地下的泉水。也指人死后所居住的地方。D总角之宴总角:古代未成年的人将头发扎成角状。指 15 岁左右的少年时期。答案 D解析 指儿童时期(38 岁)。7在横线上补写出空缺的句子。 (1)骐骥一跃,_;_,功在不舍。(2)_,无以至千里;_,无以成江海。(3)锲而

    8、不舍,_。答案 (1)不能十步 驽马十驾 (2)故不积跬步 不积小流 (3)金石可镂二、阅读理解训练阅读课文选段,完成文后题目。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 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

    9、托者,用心躁也。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跬:古代的半步B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驾:马行走一天的路程C蟹六跪而二螯螯:蟹脚D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躁:浮躁,不专一6答案 C解析 螯:钳夹。9下列各句中的“而”与“锲而舍之”中的“而”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C蟹六跪而二螯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答案 A解析 A 项和例句中的“而”都表转折。B 项表递进。C 项表并列。D 项表顺承。10下列关于节选部分第二段的叙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这段文字中,作者用了一连串的比喻,具体生动地论证了学习的重大意义。B “朽木”与“金石”对比,说明“不折”与“可镂”的关键在于“不舍”还是“舍” 。C用蚯蚓的“上食埃土,下饮黄泉”意在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用心专一。D用“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意在说明学习还要善于利用外物。答案 C解析 A 项“重大意义”错,应是“态度、方法” 。B 项“不舍还是舍 ”有误,对应前面的“不折” “可镂” ,应是“舍还是不舍 ”。D 项“还要善于利用外物”错误,从反面说要“专心” 。


    注意事项

    本文((浙江专版)2019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2文言文(1劝学)试题.doc)为本站会员(figureissue18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