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课时跟踪检测(三) 硝酸钾晶体的制备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结晶法除去硝酸钾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钠B用湿润的 pH 试纸测定 Na2CO3溶液的 pHCZn 和硫酸反应时,为了使制取氢气的速度加快,可向稀硫酸中加入一定量的水D在氢氧化铁胶体中加入过量的盐酸最终会产生沉淀解析:选 A B 项,用 pH 试纸测溶液的 pH 时不可预先润湿;C 项,硫酸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变慢;D 项,过量的盐酸会溶解生成的氢氧化铁沉淀。2下列混合物可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分离的是( )A混有泥沙的食盐 B混有水的酒精C白糖与食盐的混合物 D铁粉和泥沙的混合物解析:选 A 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分离的典型例
2、子是粗盐提纯,A 项正确;过滤是分离固体和液体混合物时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主要是除去液体中不溶性固体,B 中无固体;C 中无不溶性固体;D 中铁粉和泥沙都是不溶性固体。B、C、D 均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3利用重结晶法得到 KNO3晶体时,如用较多量的蒸馏水洗涤将会( )A提高收率和纯度 B降低收率和纯度C提高收率和降低纯度 D降低收率和提高纯度解析:选 D 利用重结晶法得到的 KNO3晶体中仍然含有少量 NaCl,此时,可利用 20 以下 KNO3的溶解度小于 NaCl 的特点,用少量蒸馏水洗涤晶体。但如用较多量的蒸馏水洗涤将会降低收率和提高纯度。4为了除去粗盐中的 Ca2 、Mg 2 、SO
3、 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 524项操作:过滤;加过量 NaOH 溶液;加适量盐酸;加过量 Na2CO3溶液;加过量BaCl2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 BC D解析:选 C Ca 2 、Mg 2 、SO 均可转化为不同的沉淀物质而除去。这里需要考虑两24个问题,一是选用哪种试剂可使某离子沉淀最完全。如除去 Mg2 ,可选 CO ,也可选23OH 作沉淀剂,两者比较,选 OH 较好。二是要保证杂质离子除尽,所加试剂应过量。在后续操作中还必须考虑除去前面操作中由于加入了过量试剂留下的杂质。如除去 SO 带24入的 Ba2 将和 Ca2 一起用 Na2CO3溶液除去,这样就可确定操
4、作顺序为。5已知某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若把质量分数为 22%的该盐溶液由 50 逐渐冷却,则开始析出晶体的温度范围是( )2温度/ 0 10 20 30 40溶解度 (g/100 g 水) 11.5 15.1 19.4 24.4 37.6A010 B1020 C2030 D3040 解析:选 D 若 22%是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则其溶解度为 S 100 g28.2 22%1 22%g,对照表,可知开始析出晶体的温度范围是 3040 。6 “粗盐提纯”的实验中,蒸发时,正确的操作是( )A把浑浊的液体倒入蒸发皿内加热 B开始析出晶体后用玻璃棒搅拌C待水分完全蒸干后停止加热D蒸发皿中出现
5、较多晶体时即停止加热解析:选 D “粗盐提纯”实验涉及溶解、过滤、结晶等基本操作内容,操作自始至终均要使用玻璃棒(加速溶解、引流、防飞溅),为保证提纯,过滤后要将澄清滤液蒸发,加热至蒸发皿中出现较多晶体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最后用玻璃棒把固体转移到纸上,称量后回收。7提纯含有少量硝酸钡杂质的硝酸钾溶液,可以使用的方法为( )A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B加入过量硫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C加入过量硫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D加入过量碳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解析:选 D A 中在除去 B
6、a2 的同时又引入了 Na ;B 中在除去 Ba2 的同时又引入了SO ;C 中在除去 Ba2 的同时又引入了 Na 和 SO 。24 248将一定浓度的硝酸钠和氯化钾混合溶液加热至沸腾,有晶体 A 析出。趁热过滤,分离出晶体 A。将上述滤液冷却至室温,又有晶体 B 析出。(1)晶体 A 的主要成分是_,含有的少量杂质是_,要除去晶体 A 中的少量杂质的方法是_。(2)晶体 B 的主要成分是_,含有的少量杂质是_,要除去晶体 B 中的少量杂质的方法是_。(3)用少量热水淋洗晶体也是一种除去晶体中少量杂质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晶体_(填“A”或“B”)。解析:将硝酸钠和氯化钾溶液混合后,溶解度最
7、小的氯化钠首先达到饱和而析出;趁热过滤后的滤液中主要含有大量的 K 和 NO 。将上述滤液冷却至室温,又会有溶解度受 33温度变化影响大的 KNO3晶体析出。答案:(1)NaCl KNO 3 加少量水溶解再过滤(2)KNO3 NaCl 重结晶(3)A9根据从草木灰中提取钾盐的实验,填写下列空白:(1)此实验操作顺序如下:称量样品;溶解沉降;_;_;冷却结晶。(2)用托盘天平称量样品时,若指针偏向右边,则表示_。A左盘重,样品轻 B左盘轻,砝码重C右盘重,砝码轻 D右盘轻,样品重(3)在进行第步操作时,有时可能要重复进行,这是因为_。(4)在进行第步操作时,要用玻璃棒不断小心地搅动液体,目的是防
8、止_。(5)所得产物中主要的钾盐有_、_、_等。(填写化学式)解析:(1)此实验的操作顺序是:称量样品;溶解沉降。此时钾盐进入溶液中,其他难溶物则为沉降物。所以步骤应是过滤,使含钾盐的溶液与不溶性杂质分开。为了得到钾盐的晶体,步骤应当对滤液进行蒸发浓缩,得到的浓溶液经冷却即可析出晶体。(2)使用托盘天平时,右盘放砝码,左盘放称量物。称量时指针偏向哪边,则表示哪边盘重,题中指针偏向右边,即表示砝码重,物品轻。(3)由于本实验中被过滤液显碱性,其中可能有一些高价金属氢氧化物的絮状沉淀,一次过滤不容易得到澄清的滤液,因而可能要重复过滤。(4)在蒸发浓缩时,由于溶液上下受热不均匀,会造成局部暴沸,使液
9、体飞溅,因此在蒸发过程中要用玻璃棒小心地不断地搅动液体,使其受热均匀,防止液体飞溅。(5)草木灰中提取的钾盐主要是 K2CO3、KCl、K 2SO4。答案:(1)过滤 蒸发 (2)B (3)滤液浑浊(4)液体飞溅 (5)K 2CO3 KCl K 2SO410某化学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4(1)该小组的实验目的是_。(2)上图括号内的操作步骤 a 为_,b 为_。(3)写出生成 B 的离子方程式:_,生成 C 的离子方程式:_。(4)按此实验方案得到的 NaCl 固体是否纯净?_(填“是”或“否”)如不纯净,试改进该实验方案以得到纯净的 NaCl 固体:_。解析:由图中的信息可知该实
10、验是将 NaCl 和 CaCl2的混合物进行分离提纯;操作 a 是将固体和液体分离,所以 a 是过滤;操作 b 是从溶液中得到固体,故 b 是蒸发。分析图中的信息可知,B 为 CaCO3,从而可以写出生成 B、C 的离子方程式;因为生成白色沉淀 B 时加入了过量的 Na2CO3溶液,故滤液中除了含有 NaCl 外,还含有 Na2CO3,在蒸发得到 NaCl固体前应加入稀盐酸以除去 Na2CO3。答案:(1)分离 NaCl 和 CaCl2的混合物(2)过滤 蒸发(3)CO Ca 2 =CaCO323CaCO32H =Ca2 H 2OCO 2(4)否 应该向过滤出 CaCO3沉淀后的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后再进行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