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专练三 静态数据分析型产输比是指流域内产沙模数与河流出口水文站控制区输沙模数之比,产沙模数等于区内年均产沙量除以该控制区面积,输沙模数是水文断面实测输沙量除以水文控制区面积。下图为“林草梯田覆盖率变化对流域产输比的影响图” 。阅读材料,回答 12 题。1造成黄土丘陵区与砾质丘陵区产输比差异的因素是( )A气候 B土壤C地形 D植被2有关图中信息描述正确的是( )A砾质丘陵区输沙量大于黄土丘陵区B林草梯田覆盖率越高产沙量越大C产输比越大水土保持效果越好D产输比越小输沙量越小答案 1.B 2.C2解析 第 1 题,产输比是指流域内产沙模数与河流出口水文站控制区输沙模数之比。因此黄土丘陵区土壤颗粒
2、小,易被输送到河口区,输沙模数大,产输比小。砾质丘陵区砾石多,砾石较重,不易被输送到河口,输沙模数小,产输比大。造成黄土丘陵区与砾质丘陵区产输比差异的因素是土壤,B 对。气候、地形、植被差异不明显,不是主要原因,A、C、D 错。第2 题,砾质丘陵区输沙量小于黄土丘陵区,A 错误。林草梯田覆盖率越高产沙量越小,产输比越大,B 错。产输比越大,输沙量越小,水土保持效果越好,C 正确。产输比越小,输沙量越大,D 错误。(2018镇江高三模拟)我国人口众多,住房问题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下图为“我国各省新增城镇人口与商品房销售关系图” 。读图回答 34 题。3有关图中反映 20112015 年的情
3、况正确的是( )A新增城镇人口最多的省份商品房销售面积也最多B新增城镇人口和商品房销售面积较低的都为西部省份C经济发达省份商品房销售面积较多D江苏、广东由于大量人口迁入导致新增城镇人口多4城镇人口大量增加带来的影响是( )A增加城镇住房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压力B造成农村经济的倒退C提高城镇老年人口比重D造成严重的排外情绪答案 3.D 4.A解析 第 3 题,新增城镇人口最多的省份为山东,商品房销售面积最多的是江苏,A 错误;新增城镇人口和商品房销售面积较低的并非都为西部省份,如海南,B 错误;天津、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城市的商品房销售面积并不多,C 错误;江苏、广东等地经济发达,自然增3长率低,新
4、增城镇人口多,主要是由于大量人口迁入导致,D 正确。故选 D。第 4 题,城镇人口大量增加会导致城镇住房等基础设施压力加大,A 正确;大量人口从农村流向城市,会影响农村经济,但不一定会导致农村经济倒退,B 错误;城镇增加的人口多为青壮年劳动力,会降低城镇老年人口比重,C 错误;D 选项与事实不符,D 错误。故选 A。(2018南京市、盐城市高三调研)世界第六个迪士尼主题公园,于北京时间 2016 年 6月 16 日在上海正式开园。下图为“上海迪士尼主题公园部分省级客源市场份额比重及人均GDP 示意图” 。读图回答 56 题。5图中 M、N 分别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可能是( )A湘、豫 B浙、甘 C
5、晋、黑 D京、鄂6关于上海迪士尼主题公园的省级客源市场份额差异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皖人均收入比津高,旅游人数较多B赣距旅游地比鲁远,旅游人数较少C人均 GDP 最高,所以沪旅游人数最多D苏人均收入高且距离近,旅游人数较青多答案 5.B 6.D解析 第 5 题,苏、沪、浙三地经济发达,且距迪士尼公园最近,客源市场份额比重高, 点 M 为浙江;甘是四选项中距迪士尼公园较远且经济最落后的省区,符合点 N 客源市场份额比重及人均 GDP 都低的特点,点 N 为甘。故选 B。第 6 题,皖人均收入比津低,因距上海较天津近,旅游人数较多,A 错误;赣距旅游地比鲁近,但经济水平不如鲁,旅游人数较少,
6、B 错误;迪士尼公园位于沪,所以沪旅游人数最多,C 错误;苏人均收入高且距离近,旅游人数较青多,D 正确。故选 D。4(2018徐州市高三模拟)渭干河绿洲位于塔里木盆地的北缘,该地区拥有丰富的光热和土地资源,为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成为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商品粮棉基地。下图为“该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总盐分含量垂直变化统计图” 。读图回答 78 题。7下列关于渭干河绿洲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总盐分垂直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荒地的土壤盐分大量集中于土壤表层B耕地的土壤盐分始终小于草地和荒地C草地的土壤盐分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迅速减小D耕地的土壤盐分呈现出上下部高、中间低的特征8荒地的土壤盐分
7、呈现图示变化规律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灌溉 B蒸发 C降水 D地形答案 7.A 8.B解析 第 7 题,读图可知,荒地的土壤盐分大量集中于土壤表层,A 对;耕地的土壤盐分与草地的土壤盐分有部分相等,B 错;深度大于 50cm 时,草地的土壤盐分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变化不大,C 错;耕地的土壤盐分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变化不明显,D 错。第 8 题,荒地的盐分大量集中于表层,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盐分大幅度减少,最后趋于稳定。原因在于受蒸发作用的影响,盐分被大量搬运至表层。故选 B。红绿灯的时间分配主要根据路口交通流量的大小、各种车辆车道行车的比例、行车的路面状况等决定的。人流量大的地方,红绿灯时间设置还要
8、充分考虑到车让人。下面是“某城区四个路口,甲、乙、丙、丁的红绿灯时间长度统计表” 。据此回答 910 题。甲 乙 丙 丁红灯时间(秒) 58 40 30 20绿灯时间(秒) 20 40 50 609甲、乙、丙、丁四路口距市中心最近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510丁地最有可能位于( )A工业区 B中心商务区C居住区 D行政区答案 9.A 10.A解析 第 9 题,距离城市中心近,行人流量大,设置红绿灯时考虑行人红灯时间会长些。甲地红灯时间长,距离市中心近。A 项正确。故选 A。第 10 题,丁地红灯时间短,说明道路上行人较少,可能是工业区,人口少车流量大。A 项正确。故选 A。下图为中国某
9、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单位面积日蒸发量和日蒸发总量(某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与其日蒸发量的乘积)。据此完成 1113 题。11该河流域最广泛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A耕地 B草地C建设用地 D未利用地12该河最有可能是( )A塔里木河 B松花江C淮河 D珠江13该河流域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中,水体单位面积日蒸发量大,但日蒸发总量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水体深度C气候条件 D水体含沙量答案 11.B 12.A 13.C解析 第 11 题,日蒸发总量为某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与其日蒸发量的乘积,图中草地日蒸发量较小,但日蒸发总量远远大于其他,说明草地面积辽阔。第 12 题,由图中数据可计算出草地
10、和未利用地的面积大;塔里木河位于内陆干旱盆地,人口稀少,开发程度低,未利用地面积广,植被以荒漠、草地为主,因此最可能是塔里木河。松花江、淮河和珠江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土地开发程度高,未利用地面积小。第 13 题,水体单位面积日蒸发量大,但日蒸发总量小,说明当地陆地水缺乏,这主要是由于气候干燥,降水少,故 C 正确。同流域6相邻的不同利用类型土地接受的太阳辐射是一样的;水体深度和水体含沙量对蒸发量影响不大,故 A、B、D 错误。区位熵是用来衡量某一区域要素的空间分布指标,反映了某一区域要素在高一级区域的地位和作用,区位熵值越大,说明地位和作用越高。下表是 2016 年圣彼得堡城市土地利用各圈层区
11、位熵(如核心区居住用地的区位熵是核心区居住用地面积与核心区总面积的比值比上城市居住用地面积与城市总面积的比值)。据此完成 1415 题。土地利用类型 居住 工业 商业核心区 1.778 0.916 4.908老城区 1.654 2.649 2.490近郊区 2.596 1.118 3.549圈层(由中心向外)远郊区 0.742 0.163 2.451平均值 1.789 1.364 2.87114.圣彼得堡城市化正处于( )A虚假城市化阶段 B郊区城市化阶段C逆城市化阶段 D再城市化阶段15圣彼得堡老城区工业用地区位熵大的原因是( )A人口密度 B规划建设C土地价格 D产业结构答案 14.B 1
12、5.D解析 第 14 题,材料显示,圣彼得堡市的近郊区居住、商业区位熵高于平均值,且高于老城区,这说明近郊区正处于城市化阶段,据此选 B。第 15 题,表中显示,核心区、近郊区的居住区、商业区的区位熵较高,而圣彼得堡老城区工业用地区位熵大,这很明显是由区域产业布局结构的不同造成的,产业结构影响人口分布,工业区不是人口密度最大的区域;规划建设、土地价格都不是主要因素,选 D。(2018泰州模拟)纳木错(图 1)位于藏北高原,每年 12 月至次年 4 月湖面封冻,冰面厚达 2m。7 月,某科考队前往纳木错考察湖泊水温的垂直变化。图 2 示意科考队员绘制的某观测点 7 月水温垂直变化。读图完成 16
13、18 题。716图 2 示意的水文观测点是图 1 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17图 2 中 7 月水温从表层到水深 15 m 处变化小的原因主要是( )A光照强烈且水质好 B蒸发消耗表层热量C地表径流汇入量大 D表层受风力影响小18推断纳木错水温垂直变化最小的时段是( )A1 月中旬 B3 月中旬C5 月中旬 D7 月中旬答案 16.B 17.A 18.C解析 第 16 题,结合图 1 中甲、乙、丙、丁的水深与图 2 水文观测点的水深可知为乙地。第 17 题,由图可知,表层到水深 15 米处水温几乎一致,说明受热均匀,热量接近,湖水表层气温变化受外界影响较大,该种分布说明表层到水深 15
14、 米处光照强烈且水质好,受热情况接近,据此选 A。第 18 题,纳木错湖冬春表层封冻,水温垂直差异大,A、B 错。5 月湖面应该刚解冻不久,水温上升不多,与湖水深处水温相差不大。7 月湖面水温最高,水温垂直差异大,据此选 C。(2018苏州模拟)2018 年 1 月网文“中国人口形势雪崩”成为网上热搜,2017 年出生人口 1 723 万人,比国家卫计委(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在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之初最低预测少整整 200 万,比日本的出生率还低,部分专家甚至推测,2100 年中国人口将消失一半。下图为“ 2014 年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图” 。据此完成 1920 题。819图中有两处明显人口年龄结
15、构高峰,推测历史上中国人口出生最高峰可能是( )A19501960 年 B19601970 年C19701980 年 D19801990 年20 “中国人口形势雪崩” ,主要指( )A出生人口数量太少 B全面二孩政策失效C整体人口极度老化 D整体人口的急剧萎缩答案 19.B 20.D解析 第 19 题,读图可知,图中 2024,2529 和 4044,4549 为两处明显的高峰,结合常识妇女 20 岁左右进入生育年龄,2024,2529 岁年龄段人口可能是 4044,4549岁年龄段的后代,从而推测,最高峰应是 4044,4549 出生的时间(19651974 年)。1971 年中国开始全面计
16、划生育,特别是 20 世纪 70 年代后期,是中国人口发展出现根本性转变的时期,故选 B。第 20 题,人口形势雪崩,关键在于未来形势发展,出生人口数量比预期的少,不是现有人口数量少;全面二孩受生育成本高、生育观改变等影响,效果没有达到预期,但不能定论为失效;结合中国人口结构图可以得出人口老龄化未来会加速发展;民众整体生育意愿走低,如低生育率不能逆转,人口可能消失一半,因此人口雪崩主要指未来的整体人口的急剧萎缩。故选 D。河流左、右两岸的侵蚀和淤积面积的变化可以反映出河道宽度的变化。下图为“19882014 年黄河上游河套平原某河段左、右岸侧向侵蚀与淤积面积的变化图”(正数为侵蚀,负数为淤积)
17、。读图回答 2122 题。921以下时段中河段河道变宽的是(双选)( )A1991 年 B2000 年C2007 年 D2013 年22关于图中所示信息,说法正确的是(双选)( )A该河段右岸常年淤积,左岸常年侵蚀B河道宽窄的变化与河流含沙量和流量有关C河道宽度变化幅度变小可能是上游水库投入运行D河道宽度变化幅度变大可能是上游水土保持较好答案 21.AD 22.BC解析 第 21 题,由图可知,该河段 1991 年和 2013 年左、右岸都被侵蚀,河道展宽,A、D正确;2000 年左岸淤积大于右岸侵蚀,河道变窄,B 错误;2007 年右岸淤积稍大于左岸侵蚀,河道不会变宽,C 错误。第 22 题,仔细读图可知,2001 年之前该河段两岸淤积侵蚀年变率较大,A 错误;河道宽窄的变化取决于侵蚀和淤积的对比,与河流含沙量和流量有关,B 正确;从图中可知,河道宽度变化幅度总体趋于变小,D 错误;上游水库的投入运行可使河流流量维持平稳,河道宽度变化幅度变小,C 正确。故选 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