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新课标)高中地理第三单元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课热力环流与大气的水平运动导学案鲁教版必修1.doc

    • 资源ID:1194162       资源大小:910.5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新课标)高中地理第三单元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课热力环流与大气的水平运动导学案鲁教版必修1.doc

    1、1第二课 热力环流与大气的水平运动课标要求(2017 版)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江苏课程调整方案(2018 版)本内容为“说明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运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城市与郊区的热力环流、海陆风等现象;“大气水平运动”这一内容不可缺失。教材分析 鲁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在本课编写较好,很详细,难度也适中。知识学情:学生基本只知道空气受热上升,其余一概不知。对于气压、压强、高低压、气流等概念很模糊。学情分析班级情况:高一(1)至高一(4)班学生学生基础较弱,本课需耐心讲解。1.人地协调观2.综合思维学生能简单画出热力环流

    2、的过程图并标注高低压、等压面,并运用本课知识简单解释热岛环流等相关自然现象,找到“绿色生活”理念。3.区域认知以“成都”“镇江和扬州”为例,让学生了解区域差异,运用本课简单分析热力环流和绿化之间的关系。学习目标4.地理实践力 学生可以运用示意图,自主学习,并联系现实生活,做到理论指导实践。教学课时 3 课时 教学方法 讲授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板画教学法、合作探究法学习重点 1.热力环流示意图 2.风向画法学习难点 1.近地面和高空等压面的凹凸方向 2.在较为复杂的风力图上画出近地面和高空的风向诵读预热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情,教师可自主的印制一定的诵读内容,帮助学生掌握本课知识。展示导入教师自

    3、行选取合适的文字、图形、动画等材料,自然导入本课。预习与填空备注与笔记一、热力环流1.概念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22形成近地面冷热不均气流的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 近地面和高空存在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热力环流。(1)A 地受热,气流上升,高空形成高气压;B、C 两地冷却,气流下沉,高空形成低气压。(2)高空:水平方向上,气流从 A 地流向 B、C 两地;近地面:A 地为低气压,B、C为高气压,气流从 B、C 流向 A 地。温馨提示 “热低压、冷高压”仅适用于同一水平面上两地区相比较;不适用于垂直方向上。在垂直方向上,气温

    4、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气压也随海拔升高而降低。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风形成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从而形成风。所以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风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地面的冷热不均。2受力分析(1)高空大气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 F3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风向与等压线平行。(2)近地面的风,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 F2摩擦力共同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斜交。(3)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合作探究1.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及其影响热力环流是一种最简单的大气运动形式。海陆热力性质不同,山谷、山坡冷热不均,人类活动都有可能导致热力环流的形成。32.等压线图上任一地点风向的画法

    5、第一步:虚画出垂直于几个等压线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第二步:确定半球,北半球顺着水平气压梯度力箭头向右偏 30,南半球顺着箭头方向左偏 30。海陆风影响 海陆风:使滨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降水增多。山谷风影响 山谷风: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阻碍了空气的垂直运动,易造成大气污染。城市热岛效应影响 城市风:一般将绿化带布局于气流下沉处或下沉距离以内,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局于下沉距离之外。检测与训练41.关于图中空气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处空气上升是因为气压高B处气压较处高,所以空气下沉C处气温高、气压低,空气下沉补充D处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2下列地理现

    6、象,能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的是( )A阴天比晴天日温差小 B晴朗天空呈蔚蓝色 C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D青藏高原夏季低温暑假期间,济南市的某同学到威海市旅游,她发现当地风向具有明显的昼夜变化,并绘制如下示意图。读图,回答 34 题。3图示时间( )A陆地气温较低 B正值白天 C海面气压较低 D正值夜晚4造成上述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A高低纬之间的热量差异 B海陆之间的热量差异 C水平气压梯度力 D地转偏向力5地面受热不均,会引起近地面和高空等压面的变化。下图所示等压面分布图中,正确的是( )在水库及其周围,由于地面热容量的差异,导致了局部小气候的产生。读图回答 23 题。6若该水库旁建有一度

    7、假村,上面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该水库与度假村之间风向的是( )A B C D7关于水库对库区周边地区的影响,正确的是( )A风力减弱 B雷电、阵雨等天气现象增加C气温年较差增大,日较差减小 D增加周边地区空气湿度58在大城市提倡营建“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其改善环境的主要作用是( )A减少城市噪声和光污染 B减轻热岛效应和美化环境C减轻光化学烟雾的污染 D防风固沙和保持水土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据此回答 12 题。9 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 ( )A温室效应 B热力环流 C海陆热力差异 D风的形成10 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与该实验原理相同的是 ( )11 下面四幅图示意孔明

    8、灯点燃时灯内产生的空气环流状况,其中正确的是 ( )12(2008 江苏学测)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一种形式。读图 15,完成下列各题。图中,甲地空气 (上升或下沉),其近地面气压 (高于或低于)乙地。请在图中 a、b 线段上分别补画箭头,完成甲乙和甲丙之间的热力环流。6图所示的海陆热力环流现象通常出现在 (白天或夜间)。热力环流是由地面 不均形成的。1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较乙地_(填“大”或“小”)。(2)在图上画出甲乙两地的风向。 (3)比较甲乙两地风速的大小,并说明理由。课 后 小 结由 学 生 自 主 小 结 , 建 议 同 学 们 在 此 处 画 出 本 课 知 识 框 架 图 。参考答案检测与训练:1-11: DCBBBBDBCCB12: (1)上升 低于 (2)略 (3)夜间 (4)冷热 13.(1)大 (2)略 (3)甲大于乙。因为甲等压面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风速较大。


    注意事项

    本文((新课标)高中地理第三单元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课热力环流与大气的水平运动导学案鲁教版必修1.doc)为本站会员(dealItalian20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