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专题突破练 10 遗传的基本定律和伴性遗传一、选择题1.研究发现,豚鼠毛色由以下等位基因决定:C b-黑色、C c-乳白色、C s-银色、C z-白化。为确定这组基因间的关系,研究员进行了部分杂交实验,结果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子代表现型交配组合 亲代表现型黑 银 乳白 白化1 黑黑 22 0 0 72 黑白化 10 9 0 03 乳白乳白 0 0 30 114 银乳白 0 23 11 12A.两只白化的豚鼠杂交,后代不会出现银色个体B.该豚鼠群体中与毛色有关的基因型共有 6 种C.无法确定这组等位基因间的显性程度D.两只豚鼠杂交的后代最多会出现 4 种毛色2.已知某植物花瓣的形态和颜
2、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其中 AA、Aa、aa 分别控制大花瓣、小花瓣、无花瓣;BB 和 Bb 控制红色,bb 控制白色。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型为 AaBb 的植株自交,后代有 6 种表现型B.基因型为 AaBb 的植株自交,后代中红色大花瓣植株占 3/16C.基因型为 AaBb 的植株自交,稳定遗传的后代有 4 种基因型,4 种表现型D.红色大花瓣植株与无花瓣植株杂交,后代出现白色小花瓣的概率为 50%3.昆虫附肢可分为基节、中节和梢节,各节中有数量不等的刚毛。研究发现,a、b、c 三个基因与不同节段的发育有关,a +、b +、c +为野生型基因,a -、b -、c -
3、为突变型基因。下图为不同基因型个体发育到同一阶段的表现型。据图分析,下列推论不合理的是( )A.a+仅影响梢节的发育B.b+仅影响基节的发育C.基节的发育受到 b+与 c+的影响D.中节的发育受到 a+与 c+的影响4.某种植物果实重量由 3 对等位基因控制,这 3 对基因分别位于 3 对同源染色体上,对果实重量的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将果实重量为 130 g 的植株(aabbcc)和果实重量为 310 g 的植株(AABBCC)杂交得 F1,再用 F1与甲植株杂交, F 2果实的重量为 160280 g,则甲植株可能的基因型为( )A.AaBbCc B.AAbbCcC.AABbCC D.a
4、abbCc5.现用山核桃的甲(AABB)、乙(aabb)两品种作亲本杂交得 F1,F1测交结果如下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测交类型 测交后代基因型种类及比例父本 母本 AaBb Aabb aaBb aabbF1 乙 1/7 2/7 2/7 2/7乙 F1 1/4 1/4 1/4 1/4A.F1产生的基因型为 AB 的花粉可能有 50%不能萌发,不能实现受精B.F1自交得 F2,F2的基因型有 9 种C.将 F1的花粉离体培养,将得到 4 种表现型不同的植株D.正反交结果不同,说明该两对基因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26.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色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三对等位基因(A 与 a、B
5、 与 b、D 与 d)控制,研究发现当体细胞中的 d 基因数多于 D 基因时,D 基因不能表达,且 A 基因对 B 基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如图甲所示)。某黄色突变体细胞基因型与其可能的染色体组成如图乙所示(其他染色体与基因均正常,产生的各种配子正常存活)。让该突变体与基因型为 aaBBDD 的植株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正常情况下,黄花性状的可能基因型有 6 种B.若子代中黄色橙红色=13,则其为突变体C.若子代中黄色橙红色=11,则其为突变体D.若子代中黄色橙红色=15,则其为突变体7.人的 X 染色体和 Y 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
6、()和非同源区(、),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上的致病基因控制的,则患者均为男性B.若 X、Y 染色体上存在一对等位基因,则该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与性别无关C.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则男性患者的女儿一定患病D.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则男性患病概率大于女性8.(2018 福建漳州模拟,28)火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 ZW 型(ZW,ZZ)。曾有人发现少数雌火鸡 ZW的卵细胞未与精子结合,也可以发育成二倍体后代。遗传学家推测,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卵细胞与其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之一结合,形成二倍体(WW 后代的胚胎不能存
7、活)。若该推测成立,理论上这种方式产生后代的雌雄比例是 ( )A.雌雄=11 B.雌雄=12C.雌雄=31 D.雌雄=419.(2018 山东德州段测,15)随着“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实施,许多高龄妈妈加入生“二孩”的行列,此时做好遗传病的预防工作显得尤其重要。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者的女儿不一定患病B.遗传咨询第三步是推算出后代的再发风险率C.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时需要对多个患者家系进行调查D.产前诊断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预防唐氏综合征患儿的出生10.下图表示某研究小组调查涉及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其中一种遗传病为伴性遗传。下列分析错
8、误的是( )A.确定甲病的遗传方式基本方法是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研究遗传方式B.甲、乙两种病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 1能产生四种基因型的卵细胞D. 7和 8再生一个健康男孩的概率为 25%11.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常会导致不同类型的人类遗传病,分析、研究人类遗传病对人类遗传病防治起着重要作用。已知抗维生素 D 佝偻病为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血友病为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对患有抗维生素 D 佝偻病的夫妇所生的女儿不一定患病B.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病因是血红蛋白中一个氨基酸被替换3C.某家庭中母亲患血友病,父亲正常,生了一个凝血正常且性染色体为 XXY
9、的孩子,则其形成原因可能是卵细胞异常D.人群中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为 19%,一对夫妇中妻子患病,丈夫正常,则所生子女不患该病的概率是 9/19二、非选择题12.已知蔷薇的花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 A、a 和 B、b 控制,A 为红色基因,B 为红色淡化基因。蔷薇的花色与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基因型 aaB_、aabb 或 A_BB A_Bb A_bb表现型 白色 粉红色 红色现取三个基因型不同的白色纯合品种甲、乙、丙分别与红色纯合品种丁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乙的基因型为 ;用甲、乙、丙品种中的 两个品种杂交可得到粉红色品种的子代。 (2)实验二的 F2
10、中白色粉红色红色= ,其中白色的基因型有 种。(3)从实验二的 F2群体中选择一开红色花的植株,为了鉴定其基因型,将其与基因型为 aabb 的蔷薇杂交,得到子代种子;种植子代种子,待其长成植株开花后,观察其花的颜色及比例。若所得植株花色及比例为 ,则该开红色花植株的基因型为 。 若所得植株花色及比例为 ,则该开红色花植株的基因型为 。 13.G6PD(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是由 X 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患者因红细胞中缺乏 G6PD而导致溶血,同时女性的红细胞内常出现一条 X 染色体随机性失活,导致红细胞中只有一条 X 染色体上的基因能表达。研究人员调查发现某个家系存在有两种单基因遗
11、传病,分别是 FA 贫血症(有关基因用 B、b 表示)与 G6PD 缺乏症(有关基因用 D、d 表示),该家系系谱图如下,已知 3携带 FA 贫血症基因。请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FA 贫血症的遗传方式是 染色体 性遗传。 (2)研究发现 4体内大部分红细胞中 G6PD 活性正常,因而不表现缺乏症。其原因最可能是大部分红细胞中 G6PD 缺乏症基因所在 X 染色体 。 (3) 6与 8个体的基因型分别是 、 。 (4)若 8与 10婚配,所生女儿患 FA 贫血症的概率是 ,所生儿子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是 。 4专题突破练 10 遗传的基本定律和伴性遗传1.A 解析 交配组合 1 中,黑黑黑白
12、化=31,说明黑对白化为显性,白化为隐性,白化豚鼠的基因型为 CzCz,两个黑色亲本为杂合子,基因型均为 CbCz;交配组合 2 中,黑白化黑银=11,说明银对白化为显性,黑对银为显性,黑色亲本为杂合子,基因型为 CbCs;交配组合 3 中,乳白乳白乳白白化=31,说明乳白对白化为显性,乳白色亲本都是杂合子,基因型均为 CcCz;交配组合 4 中,银乳白银乳白白化=211,说明银色亲本与乳白色亲本都是杂合子,也说明银对乳白为显性,所以毛色等位基因的显性程度是 CbCsCcCz,C 项错误。两只白化的豚鼠的基因型都是 CzCz,故两者杂交后代都是白化个体,不会出现银色个体,A 项正确。因该豚鼠与
13、毛色有关的等位基因有 4 个,故基因型中杂合子有 6 种,纯合子有 4 种,共 10 种,B 项错误。两只豚鼠杂交的后代最多会出现 3 种毛色,如第 4 组杂交组合,D 项错误。2.B 解析 依据题意,控制花瓣形态和颜色的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为 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表现型有 5 种:红色大花瓣(AAB_)、白色大花瓣(AAbb)、红色小花瓣(AaB_)、白色小花瓣(Aabb)、无花瓣(aa_ _)。基因型为 AaBb 的植株自交,后代中红色大花瓣植株(AAB_)占1/43/4=3/16。基因型为 AaBb 的植株自交,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植株有 4 种基因型(AABB、AAbb
14、、aaBB、aabb),共 3 种表现型:红色大花瓣、白色大花瓣、无花瓣。红色大花瓣植株的基因型为 AABB 和 AABb,无花瓣植株的基因型为 aa_ _,AABBaa_ _AaB_,后代均为红色小花瓣;AABbaaBB1/2AaBB,1/2AaBb,后代均为红色小花瓣;AABbaaBb3/4AaB_,1/4Aabb,后代中 3/4为红色小花瓣,1/4 为白色小花瓣;AABbaabb1/2AaBb、1/2Aabb,后代中 1/2 为红色小花瓣,1/2为白色小花瓣。3.A 解析 a +发生突变,中节和梢节上都没有刚毛, a +影响中节和梢节的发育;b +发生突变,基节上没有刚毛,b +仅影响基
15、节的发育;c +发生突变,基节上没有刚毛,中节下面有刚毛,c +影响基节和中节的发育。4.B 解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控制植物果实重量的 3 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由于基因对果实重量的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可知 3 对等位基因中每个显性基因增重 30 g。F 2中果实重 160280 g,也就是说 F2的基因型中有 15 个显性基因。由题意知,F 1的基因型为AaBbCc,F1产生的配子有 6 种,含有显性基因最多的配子基因型为 ABC,所以甲产生的配子最多含 2个显性基因,B 项符合题意。5.D 解析 父本 F1(AaBb)与母本乙(aabb)杂交,正常情况下,后代中Aa
16、BbAabbaaBbaabb=1111,而实际比值为 1222,由此可见,F 1产生的基因型为 AB的花粉可能有 50%不能萌发,不能实现受精,A 项正确。F 1的基因型为 AaBb,其自交所得 F2的基因型种类为 33=9(种),B 项正确。F 1(AaBb)能产生 AB、Ab、aB、ab 4 种配子,因此其花粉离体培养可得到 4 种表现型不同的单倍体植株,C 项正确。正反交结果不同的原因是 F1产生的基因型为 AB 的花粉有 50%不能萌发,由题意可知,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D 项错误。6.B 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正常情况下,黄花性状的可能基因型有 aaBBdd 和 a
17、aBbdd 两种。让突变体(aaBbDdd)与基因型为 aaBBDD(产生 aBD 配子)的植株杂交,就前两对基因而言,后代基因型均为 aaB_,只有一种表现型,因此分析时可单独分析 D、d 这对基因。若为突变体,其可产生D、dd、Dd、d 四种配子,比例为 1111,则子代中黄色橙红色=13;若为突变体,其可产生 D、Dd、dd、d 四种配子,比例为 1212,则子代中黄色橙红色=15;若为突变体,其可产生 D、dd 两种配子,比例为 11,则子代中黄色橙红色=11。7.B 解析 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上的致病基因控制的,只有 Y 染色体上具有该基因,含有 Y 染色体的为男性,则患者均为男性
18、,A 项正确。若 X、Y 染色体上存在一对等位基因,由于该患病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会随着染色体行为的改变而影响个体的性状,故和性别有关,B 项错误。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男性患者的 X 染色体具有致病基因,其 X 染色体会遗传给他的女儿,故女儿一定患病,C 项正确。若某病为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女性具有两个隐性基因时才患病,而男性只要具有隐性基因就表现出患病,故男性患病的概率大于女性,D 项正确。8.D 解析 雌火鸡 ZW 有 1/2 的概率产生 Z 卵细胞,另外 3 个极体分别为 Z、W、W,故 ZZ 概率为1/6,ZW 概率为 1/22/3=1/3;有 1/2 的概率
19、产生 W 卵细胞,另外 3 个极体分别为 W、Z、Z,故 WW 概率为 1/6,ZW 概率为 1/3。因为 WW 不能存活,故 ZZ 占 1/5,ZW 占 4/5,所以雌雄比例为 41。9.C 解析 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者的女儿不一定都患病,如男患者的女儿都患病,女患者的女儿不一定患病,A 项正确。遗传咨询的内容和步骤:了解家庭病史分析遗传病的传递方式推5算出后代的再发风险率提出防治对策和建议,如终止妊娠、进行产前诊断等,B 项正确。遗传病发病率的调查需要在人群中随机取样,遗传方式的调查需要对患者家系进行调查,C 项错误。产前诊断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预防唐氏综合征(或 21 三体综合征)患
20、儿的出生,D 项正确。10.A 解析 研究人类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最基本的方法为在患者家系中进行调查,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应该在人群中随机调查,A 项错误。由图判断, 3和 4不患乙病,生出患乙病的女儿,则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题干信息得出甲病为伴性遗传病,且 3和 4不患甲病,生出患甲病的儿子,则甲病为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控制甲、乙遗传病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甲、乙两种病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 项正确。设控制甲病的基因为 A、a,控制乙病的基因为 B、b,则 1的基因为 BbXAXa,能产生 BXA、bX A、BX a、bX a四种卵细胞,C 项正确。 7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21、1/3BBXAY、2/3BbX AY, 8的基因型为 1/2bbXAXA、1/2bbX AXa, 7与 8生一个健康男孩的概率为2/3(Bb)1/2(Y)3/4(XA)=1/4,即 25%,D 项正确。11.D 解析 抗维生素 D 佝偻病为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父亲的 X 染色体一定会遗传给女儿,患有抗维生素 D 佝偻病的夫妇所生的女儿一定患病。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直接病因是血红蛋白中的一个氨基酸被替换,根本原因是控制血红蛋白合成的基因中一个碱基对被替换。母亲患血友病(XhXh),父亲正常(X HY),生了一个凝血正常且性染色体为 XXY 的孩子,则该孩子的基因型一定为 XHXhY,结合父母
22、的基因型分析可知,其形成原因是精子异常。设控制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基因为 A、a,由题意可知,人群中不患该病的比例为 1-19%=81%,则 a 的基因频率为 9/10,A 的基因频率为 1/10,人群中 AA 基因型的频率为 1/100,Aa 基因型的频率为 18/100,在患病人群中 Aa 基因型的频率为18/100(1/100+18/100)=18/19。一对夫妇中妻子患病(18/19Aa,1/19AA),丈夫正常(aa),则所生子女不患该病(aa)的概率是 18/191/2=9/19。12.答案 (1)aaBB 甲、丙 (2)763 5 (3)红色白色=11 Aabb 全为红色 AA
23、bb解析 (1)分析题表和题图可知,乙的基因型为 aaBB,甲的基因型为 AABB,丙的基因型为 aabb,因此甲、丙两个品种杂交可得到粉红色品种的子代。(2)实验二的 F1为 AaBb,自交得 F2,F2中白色(aaB_、aabb、A_BB)的比例是 1/43/4+1/41/4+3/41/4=7/16,粉红色(A_Bb)的比例是3/41/2=3/8,红色(A_bb)的比例是 3/41/4=3/16,因此 F2中白色粉红色红色=763;白色的基因型有 aaBB、aaBb、aabb、AABB、AaBB 5 种。(3)开红色花植株的基因型为 A_bb,有两种可能,即AAbb、Aabb,所以将其与基
24、因型为 aabb 的蔷薇杂交,得到子代种子;种植子代种子,待其长成植株开花后,观察其花的颜色。若所得植株花色及比例为红色白色=11,则该开红色花种子的基因型为 Aabb。若所得植株花色全为红色,则该开红色花种子的基因型为 AAbb。13.答案 (1)常 隐 (2)失活 (3)BbX dY BBX DXd或 BbXDXd (4)1/3 1/6解析 (1)由 3和 4婚配后的子代 7患 FA 贫血症可知,FA 贫血症为隐性遗传病,又因为 3携带 FA 贫血症基因,故此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遗传病。(2)G6PD 缺乏症基因是位于 X 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由题意可知, 4红细胞内含有该基因,但却不表现缺乏症,则该基因在 4红细胞内不能正常表达,结合题意可知最可能的原因是大部分红细胞中 G6PD 缺乏症基因所在的 X 染色体失活。(3)由 5和 6婚配后的子代 10患两种病知, 6的基因型为 BbXdY; 3、 4正常,结合题意可知, 3的基因型为 BbXdY, 4的基因型为 BbXDXd,则 8的基因型为 BBXDXd或 BbXDXd。(4) 8的基因型为1/3BBXDXd 或 2/3BbXDXd, 10的基因型为 bbXDY,两者婚配所生儿子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是2/31/2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