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二节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情景激趣 课标内容要求 核心素养对接 知识体系导引稻米是世界上一半以上人口的主食。仅在亚洲就有 20 亿人从稻米及产品中摄取60%70%的热量。有人说,亚洲在最合适的地方种植了最合适的农作物水稻。水稻被称为“亚洲的粮食”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无举例说明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区域认知综合思维【注意】1.删除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农业区位因素还会涉及到其中的某些具体内容。因此, “删减版”适合合格性考试,等级性考试参照现行教材,一些专业术语将不会出现。季风水田农业|知识清单|阅读教材 P47P48 图文材料,
2、完成下列问题:1分布: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22农作物:水稻。3区位条件(1)自然条件 气 候 : 以 季 风 气 候 为 主地 形 : 以 平 原 为 主土 壤 : 深 厚 肥 沃水 源 : 位 于 河 流 中 下 游 , 水 源 充 足 )(2)社会经济条件 劳 动 力 : 人 口 稠 密 , 劳 动 力 丰 富市 场 : 居 民 喜 食 , 人 口 众 多 , 消 费 量 大历 史 经 验 : 种 植 的 历 史 悠 久 , 经 验 丰 富 )4特点 小 农 经 营单 位 面 积 产 量 高 , 但 商 品 率 低机 械 化 和 科 技 水 平 较 低水 利 工 程 量 大 )微讨论季风
3、水田农业机械化水平和水稻的市场需求量都很低吗?提示 季风水田农业并不都是机械化水平低如日本经济发达,该国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很高。水稻种植业产品商品率低不代表水稻市场需求量小如东亚、东南亚、南亚地区人多地少,对水稻需求量大,但受经济水平和传统观念等因素影响,产品商品率低。|案例分析|湖南日报 2017 年 1 月 24 日讯 日前,国家统计局湖南调查总队发布数据:我省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 68.4%,比上年提高 2.9 个百分点。结合材料探究:(1)亚洲季风水田农业区的分布与其气候有何关系?(2)上面的材料及图示景观,说明了水稻生产有何特点? (3)图中同样是水稻种植,插秧方式有何差别?为
4、什么?提示 (1)亚洲季风水田农业区主要位于亚洲热带、亚热带季风区,夏季高温,雨热同期,具有适合水稻生长的优越气候条件。水稻也是喜温、喜湿的高产农作物。(2)水稻生产需要投入较多劳动力,属劳动密集型农业;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较低。(3)种植的地块面积小,主要采用手工插秧;种植的地块面积大,主要采用插秧机机械插秧。3说明了土地经营规模会影响农业机械化。|方法规律|1亚洲水稻生产的区位条件及区位优势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与该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及独特的社会经济条件密切相关,具体分析如下:2季风水田农业的主要特点、成因及发展措施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受人多地少及气候等条件的影响,农
5、业生产具有“一大一小一高三低”的特点,具体分析如下。特点 原因 发展措施小农经营以家庭经营为主,人均耕地少,每户耕种的田地很少适度集约化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精耕细作,使稻谷的单产高,但由于人口多,生产规模小,所产稻谷以自给为主控制人口数量,增强商品意识,发展规模经营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田地规模小,经济水平低,劳动力丰富,机械化水平低,农业生产主要靠传统经验,现代科技水平低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机械化水平水利工程量大水稻生长需水量大,季风区水旱灾害频繁,对水稻生产威胁大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兴修水利工程3.季风水田农业的优势、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1)突出两大优势:一是优越的气候条件,即季风气候
6、区的雨热同期;二是丰富的劳动力资源。(2)存在三大问题:一是农产品的商品率低,农业结构单一;二是劳动生产率低,农民收入4增长缓慢;三是科技水平低。(3)对策:一是调整农业生产方式与结构,实施联产承包和多种经营,农林牧渔副业综合发展;二是发展农产品系列加工,把农业生产从自给经济转向商品农业经济;三是加大科技投入,向优质、高产、高效方向发展。【方法技巧】 图示法理解季风水田农业各特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商品谷物农业|知识清单|阅读教材 P49P50 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分布区域 具体地点 经营方式世界 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乌克兰等 家庭经营中国 东北和西北地区 国营2.主要作物:A 小
7、麦和 B 玉米。3区位条件区位因素 优势条件自然条件 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降水丰富等社会经济条件 交通运输便利、市场广阔、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科学技术先进微思考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对于我国有哪些可借鉴之处?5提示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可借鉴之处表现在三个方面:(1)大规模经营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2)先进的科技和一流的科技服务体系,值得我国广大农业区借鉴。(3)加强农业一体化经营,延长生产链,提高经济效益。|案例分析|美国农业大都以家庭规模经营农场为主,土地资源丰富,土地流转自由,为规模经营提供了充分保障,特别是在美国大陆,在大田农产品生产上,如玉米、小麦等,其经营规模都是以
8、上千英亩为单位进行的,规模经营特点也体现在美国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高度机械化、现代化管理上。结合材料探究:(1)美国北部小麦区和南部小麦区在小麦种植时间上有何不同?分析形成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2)美国中部平原发展商品谷物农业有哪些有利的区位条件?(填表)自然条件 _交通条件 便利的铁路、公路和_人口 _,耕地面积广工业 工业发达,为农业提供现代化机械科技 _市场 世界人口增长,_(3)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是什么?提示 (1)北部春季种植(春小麦),南部秋季种植(冬小麦)。形成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热量。(2)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雨热同期 水路运输 地广人稀 农业科技发达 市6场广阔(3
9、)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方法规律|1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以美国为例)商品谷物农业是典型的商品性农业地域类型,其典型分布地区是美国的中部平原地区,我们以此为例从影响其生产的区位因素分析入手,来评价该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1)自然因素区位因素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 评价地形 中部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土壤 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土壤肥沃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温和、降水丰沛水源 五大湖与密西西比河水源充足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作物的高产稳产,地势开阔平坦,为机械化生产和大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2)社会经济因素区位因素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 评价交通五大湖及密西西比河、铁路、
10、公路交织交通便利便于商品集散,有利于降低运费,提高经济效益人口中部平原,人口密度小,土地租金低地广人稀有利于大规模经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商品率工业工业发达,提供机械、电力、化肥、农药为大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科技 科技水平高,推广快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促进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社会化2.美国商品谷物农业与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比较相同点农业地域类型相同;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工业比较发达;农业生产过程的自然条件相似不同点 经营方式不同,美国以家庭农场生产为主,我国以国营农场为主;科技水平7存在差异;专业化水平不同;粮食单产不同,
11、美国粮食单产高【方法技巧】 图示法理解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与生产特点的关系|综合思维|1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证实,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科研团队攻关的国家第四期超级稻百亩示范田“Y 两优 900”中稻平均亩产达 998.1 公斤,再创世界纪录。从实践中证实了超级杂交水稻第四期攻关技术路线的可行性,使中国水稻超高产育种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思考讨论:(1)我国杂交水稻受到东南亚和非洲一些国家青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影响我国水稻种植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有哪些?提示 (1)科技含量高、单位面积产量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粮食问题。(2)劳动力丰富;市场需求量大;种植的历史悠久,经验丰
12、富;南方人喜食大米。|人地协调观|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示说明了水稻生产的哪些特点?(2)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的单产量高,但为什么商品率低?提示 (1)水稻生产需要投入较多劳动力,属劳动密集型农业;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较低;水稻生产规模小。(2)季风水田农业区水稻种植业精耕细作,单产高,但由于生产规模小,人口稠密,所产稻谷以自给为主,故商品率低。|地理实践力|83位于美国北部北达科他州的格雷格夫妇的农场是商品谷物农业的一个缩影。该农场面积有 1 200 公顷,主要由格雷格一个劳动力耕种,在格雷格的仓库里堆放的农业机械令人眼花缭乱,联合收割机、四轮驱动安装了 GPS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拖拉机、
13、风钻机、农用轨道拖车、捆草机、播种机农场的主要农作物是小麦和玉米,95%的农产品供出口。思考讨论:(1)格雷格夫妇经营的商品谷物农业有哪些优越的社会经济条件?(2)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有哪些?提示 (1)人均耕地多,可大规模生产;农业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科技水平高。(2)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有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等。|区域认知|4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吉林是全国唯一人均产粮过吨的省份,人均占有粮食量、粮食商品率、粮食调拨量和人均肉类占有量连续 12 年居全国首位,也是全国 6 个粮食调出省之一。东北地区粮食总产量在全国比重从 2003 年的 17.7%提高到 2013 年的 24.
14、1%,成为全国粮食增长最快贡献最大的区域,其中玉米是该地区面积和产量增长最快的品种,同时也成为国内第一大粮食品种。思考讨论:(1)东北地区的粮食种植区属哪种农业地域类型?(2)东北地区粮食产量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 (1)商品谷物农业。(2)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生长期长;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下图是中国水稻种植区域变化图。读图回答 12 题。1从原始社会到现今,我国水稻种植区域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9A技术改革 B气候C市场 D交通2导致现今新疆水稻种植面积比东北地区小的主要因素是( )A国家政策 B地形C光热资源 D水资源解析 第 1 题,由图中水稻分布北界变化可知,我国水稻种
15、植区域逐渐向北推进,纬度越来越高。水稻喜水热,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人们通过技术改革使水稻的适应性不断提高,分布范围不断扩大。第 2 题,新疆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不足,无法实现大面积种植水稻,因此与东北地区相比种植面积较小。答案 1.A 2.D(2018南京模拟)2016 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支持粮食生产优势区建设。读我国水稻优势区分布图,完成 34 题。3我国水稻优势区的共同优势区位条件是( )A雨热同期 B地形平坦C土壤肥沃 D劳动力丰富4东北逐步成为我国稻米优势区,其主要原因是( )A土壤条件改善 B机械化水平提高C农业技术革新 D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解析 第 3 题,从图中看,我国水稻优势
16、区位于季风区,雨热同期是其重要特点。我国南方地区地形多丘陵,地形不平坦,土壤也较为贫瘠。第 4 题,东北逐步成为稻米优势区是因其稻米品质好,但东北热量条件差。随着技术革新,东北逐渐克服不利的条件成为稻米优势区。答案 3.A 4.C读世界某地区图,回答 56 题。105图示国家中部发展农业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A高温多雨,自然条件优越B没有形成完善的交通运输网,交通运输不便C人口稠密,城市众多,消费市场广阔D发达的工业为农业提供了现代化的农业机械,以及化肥、农药、电力等6关于图中小麦区的基本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小农经营 B机械化水平高C劳动力丰富 D农业科技落后解析 由图可知,该地区为美
17、国。美国中部发展农业的优越区位条件有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和、交通便利、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等。商品谷物农业多分布于地广人稀的地区,而且主要分布在科学技术发达的国家,所以生产规模大和机械化程度高是其基本特征。答案 5.D 6.B(2018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第一次联考)下图为世界部分国家谷物生产状况及归类示意图。读图完成 78 题。7图示类型与大洲匹配相符的是( )A甲亚洲 B乙欧洲C丙非洲 D丁北美洲8对不同国家间谷物生产特征差异叙述正确的是( )A国较国气候条件更加优越11B国较国生产经验更加丰富C国较国机械化水平更高D国较国生产规模更大解析 第 7 题,读图可知,甲大洲平均每公顷土地
18、谷物生产量较高,每个农民谷物生产量也最大,符合北美洲的情况,北美洲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谷物生产量大,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数量少,A 项错误。乙大洲平均每公顷土地谷物生产量较高,每个农民谷物生产量也较大,为欧洲,B 项正确。丙平均每公顷土地谷物生产量较高,不会是科技落后的非洲,应为亚洲,C 项错误。丁平均每公顷土地谷物生产量最低,每个农民谷物生产量也最少,不会是亚洲,应为非洲,D 项错误。第 8 题,国平均每个农民生产量与国相近,说明劳动生产率高,科技水平差不多,可是每公顷谷物生产量小于国,说明气候条件较差,A 项正确。国平均每个农民生产量与国差不多,说明科技水平没有太大差异,国每公顷谷物生产
19、量远大于国,说明国生产条件好于国,B 项错误。国较国每个农民生产量大很多,说明机械化水平更高,C 项错误。国较国每公顷谷物生产量差不多,而平均每个农民生产量远大于国,说明机械化程度高,生产规模更大,D 项错误。答案 7.B 8.A一、选择题(共 11 个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18河北邢台市第二次月考)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简图。读图,完成 12 题。1图示区域建设商品粮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土壤肥沃,粮食单产高12平原广阔,土地资源丰富雨热同期地广人稀,人口密度小A BC D2图中松嫩平原地区农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环境问
20、题是( )A沼泽破坏,湿地锐减B黑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C森林锐减,生态环境恶化D大气污染,环境质量下降解析 第 1 题,东北地区黑土、黑钙土广布,土壤肥沃,粮食单产高,对;东北地区平原面积大,土地资源丰富,对;东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对;注意设问:“有利自然条件” ,说法正确,但不属于自然条件。故选 D 项。第 2 题,松嫩平原地形平坦,黑土、黑钙土广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黑土开垦为耕地后,自然平衡遭到破坏,引起土壤冲刷,表土流失较为严重,土壤肥力下降,选 B 项。答案 1.D 2.B读 2017 年安徽、北京、黑龙江三省农用机械数量统计表,回答 34 题。省区 大中型拖拉机
21、小型拖拉机甲 8 864 11 653乙 732 100 688 300丙 145 320 2 380 5543.甲、乙、丙分别对应( )A安徽、北京、黑龙江 B北京、黑龙江、安徽C安徽、黑龙江、北京 D黑龙江、北京、安徽4乙、丙两省区农用拖拉机结构差异显著,主要影响因素是( )A经济发展水平 B气温和降水C地形和河网密度 D土壤肥沃程度解析 第 3 题,根据表中大中型和小型拖拉机数量可知,乙为黑龙江,丙为安徽,由此可知甲为北京。第 4 题,黑龙江地形平坦开阔,平原面积大,河流较少,适合大型农机生产;13安徽平原面积较小,加上河流较多,适合小型农机生产。答案 3.B 4.C(2018西安八校联
22、考)读图,完成 56 题。5若甲图中 x 轴代表农业人口密度,y 轴代表农作物商品率,则与乙图阴影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相对应的是( )A BC D6乙图阴影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与中国同类农业地域类型的相同点为( )A经营方式都是家庭经营B农业机械化水平一样高C都是单产高,商品率低 D主要农作物中都有玉米解析 第 5 题,根据经纬度定位可知,乙图中的农业区位于美国中央大平原,故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这类农业商品率高,采用大规模机械化作业,农业人口密度小,根据甲图坐标轴的含义可判断出,符合该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第 6 题,我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以小麦和玉米种植为主,乙图中阴影区域
23、也大量种植玉米;美国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机械化水平、商品率等都高于我国;美国的农场多为家庭经营,而我国以国有农场为主。答案 5.C 6.D下表为四个国家在同一年度中的粮食作物生产的统计表。读表回答 78 题。粮食作物生产统计 甲 乙 丙 丁每公顷肥料施用量/kg 108.8 53.7 250.8 191.9每公顷产量/kg 1 956 977 2 495 3 150人均产量/t 121.7 140.6 6.1 79.2人均耕地面积/hm 2 145.6 186.6 2.1 37.9147.甲、乙两国如要改善农业的经营,其致力发展的方向应是( )A缩小生产规模 B扩大耕地面积C减施有机肥料 D提
24、高单位面积产量8与丙、丁两国的农业特点相符的是( )A单位面积产量低 B人均产量高C农业集约化程度高 D人均耕地面积大解析 第 7 题,比较四个国家可发现,甲、乙两国人均耕地面积和人均产量具有明显优势,应该是地广人稀类的商品谷物农业,但与丙、丁比较,甲、乙单位面积产量较低,所以其发展方向为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第 8 题,通过每公顷产量、人均产量和人均耕地面积等数据可排除 A、B、D 三个选项;同时丙、丁两国每公顷肥料施用量大,说明农业集约化程度高。故 C 项正确。答案 7.D 8.C水稻种植业也称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故水稻被称为“亚洲的粮食” 。下图为美国水稻种植区图和世界水稻生
25、产投入三角坐标图,其中,a、b、c 分别表示农业生产社会经济投入中的劳动力、生产资料和科技投入。读图回答 911 题。9美国水稻种植业与亚洲水稻种植业的明显差异是( )A产量不同 B种植制度不同C播种技术不同 D产品品种不同10图中的甲、乙、丙、丁四点最能代表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是( )A甲 B乙C丙 D丁11亚洲发展季风水田农业的优势条件有( )大面积可供开发的土地 夏季高温多雨或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 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便利的交通运输A BC D15解析 水稻种植除了亚洲外,其他地区也有种植,但与亚洲的种植技术有着本质的区别。美国水稻种植区位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采用的是旱地直播技术、大
26、农场经营方式与亚洲等其他地区存在差别。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由于地处人口稠密地区,所以在生产上投入的劳动力较多。亚洲季风水田农业区地处世界人口稠密和夏季高温多雨的季风气候区,且种植历史悠久。答案 9.C 10.C 11.B二、非选择题(共 3 大题,含 1 道附加题,共 56 分)12下图为美国和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8 分)(1)中国东北部和美国中北部地区农业结构的共同之处是_,不同之处是_。(2)影响两个地区小麦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3)美国东北部乳畜带形成的原因是_。(4)下表是美国和我国东北玉米带的比较:项目 美国玉米带 中国玉米带纬度 37N45N 42N
27、46N地形 平原 平原土壤有机质/% 36 2降水量/mm 500700 450650无霜期/天 160200 130145玉米单产/(kghm 2 ) 7 500 6 750从表中可以看出,两地玉米带的单产为美国高于我国,原因:从自然条件看,_;从社会经济条件看,_。解析 对于美国和我国东北两大商品谷物农业地域的异同及成因的比较和分析,可以从自16然地理条件(如地形、气候、水源等)和社会经济条件(如机械化水平、社会协作条件、交通条件、市场条件等)方面考虑。答案 (1)都有大面积的小麦和玉米种植 美国中北部除有小麦和玉米生产外,还有大面积的乳畜业分布,我国东北地区则是有大面积的水稻分布(2)地
28、势平坦,夏季温暖多雨,均为黑土分布区,土壤肥沃,水源充足(3)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城市众多,市场需求量大(4)美国玉米带纬度位置比我国稍低,热量条件优于我国东北,无霜期较长,降水略多,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 美国农业科技水平高于我国13读图甲和图乙,回答问题。(18 分)(1)图甲中 a 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试评价其发展水稻种植的有利条件。(2)图乙是图甲中 b 地的“降水量柱状图和气温曲线图” ,试分析制约 b 地水稻种植最为突出的自然因素是什么?分析其形成原因。(3)c 地是世界上种植水稻纬度最高的地区,试分析原因。解析 第(1)题,a 位于中南半岛,发展水稻种植的有利条件从气候、
29、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因素和劳动力、历史等人文因素方面综合分析。第(2)题,根据图乙气温和降水资料得出 b 地为热带季风气候,其典型的特点是受季风影响,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因此水旱灾害频繁,成为制约 b 地水稻种植最为突出的自然因素。第(3)题,c 地位于中国的东北地区,夏季温度较同纬度高,且雨热同期,因此较世界其他地区的水稻种植纬度要高。答案 (1)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富;土地:多属河流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水源:有湄公河流经,提供丰富的水源;人口: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历史:农垦历史悠久,传统耕作经验丰富。(2)水旱灾害频繁。主要以热带季风气候为
30、主;受季风影响,降水季节变化大;受西南季风势力强弱的影响,降水年际变化大(年降水量不稳定)。(3)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受夏季风影响,夏季温度比同纬度其他地区高,且雨热同期。1714(附加题)(2018湖南省郴州一中第六次质量检测)读甲乙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1)比较甲乙所在区域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的差异及各自特点。(2)比较图中 A、C 两农业带农作物类型的差异。(3)甲图所示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4)限制乙图所示区域农业生产发展的因素及其形成原因是什么?解析 第(1)题,据图判断,甲为美国中央大平原商品谷物农业,乙为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的混合农业。然后比较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特
31、点。第(2)题,根据两者的纬度差异进行分析,A 为春小麦,C 为冬小麦。第(3)题,甲图区域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农业生产成本太高,资源耗费太高,生态环境恶化。第(4)题,限制乙图所示区域位于大分水岭的雨影区,降水稀少,水资源缺乏、不利于农业发展。答案 (1)甲为商品谷物农业。特点有:农业生产区域化,专业化,机械化,现代化,粮食商品率高。乙为混合农业。特点有:农场内土地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可保持土壤肥力,形成良性的生态系统;有种植业和畜牧业两种生产方式,在时间上可做到忙闲错开,这样便于合理、高效地安排农事活动;农场主可根据政府的农产品政策和市场需求,决定种植与放牧的规模,经济收入比较稳定。(2)A 为春小麦,C 为冬小麦。(3)主要是农业生产成本太高,资源耗费太高,生态环境恶化。(4)水资源缺乏;原因:位于大分水岭的雨影区,降水稀少。